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

不管世家是處於喜歡搞事情的進取期,還是處於比較恭順的蟄伏期,孫享福的目的從來都沒有變過,那就是富民強國。x23us.com更新最快

當百姓們都富裕了,世家以往的那一套,在這個國家自然就站不住跟腳了,他們擺佈窮人或許可以,擺佈富人,卻很難。

當他們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的時候,或許會奮起反抗,但那個時候消滅他們的條件已經成熟,可不止女帝會揮起屠刀殺人,換了任何一個不傻的皇帝,都是可以的。

孫享福赴宴的場所在盧家的客廳,這裡,早已聚集了各家的主事的公子,以及數量不少的各家族老,其中有一些,在去年土地拍賣大會時候,孫享福就見過。

一番見禮之後,孫享福便在首席位落坐,想想去年的時候,他還只是在王家坐個末座,被大多數人瞧不起,現在,多少有了點揚眉吐氣的味道,當然,如果是幾大家的族長在的話,他也坐不到首席的位置上。

“各位今日相請,不知所謂何事啊!”

都快到八月下旬了,孫享福回長安的心情越發急迫,入坐之後,便開門見山的道。

“呵呵,孫都督明知故問了,我等幾家經過一番商議,覺得,響應北地的新政,支持朝廷的土地置換政策,是一樁兩利的好事,孫都督對北地之事,可以一言而決,不知,能夠與我等幾家行個方便?”坐在主位上的盧文仲率先接過了孫享福的話道。

有崔緹跟他暗通款曲,孫享福已然知道了他們幾家事先議定的內容,所以,語氣硬氣的很道,“北地的新政,會在今年的最後這幾個月開始逐步施行,明年開春前全部落實,這是陛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違背。

至於土地置換,可不是朝廷,或者本督的政令,而是王家自己主動提出來的,皆因爲置換土地,能使王家謀利而已。

所以,陛下的行宮是怎麼回事,你們幾家應該也知道了,爲使北地的發展快速推進,本督可以給各位行個方便,不過行這個方便的價碼,可不便宜哦!”

聽孫享福之言,盧文仲和在場其餘幾家的公子都是面色一黑。

用關內的良田,換關外的荒地,即便是一畝換兩畝,價格上也是他們吃了大虧,怎麼到了孫享福這裡,好像成了他們上趕着吃虧,而且,想吃這個虧,還得先付出一定的代價,這究竟是個什麼世道嘛!

盧儀見畫風不對,怕盧文仲等幾個年輕公子,落入孫享福的節奏中,連忙出聲道,“孫都督,話可不能這麼說,你要在北地施行新政,如果我等幾家不同意的話,恐怕會橫生出許多波折。

畢竟,朝廷的政策管的了那些佃戶,卻管不了我等幾家手中數十萬計的家奴,這些家奴乃是我等家族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私產,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無故剝奪別人家的私產吧!”

聞言,孫享福卻是略微帶點冷色道,“皇帝沒有要剝奪別人傢俬產的意思,王家的任何行爲,都是他們自己摸索出來的變革之道,相信,如果沒有看到王家這種變革產生的好處的話,在坐的各位,也不會約本督在此會談了。

所以,你們同不同意,朝廷的政策都會施行,拿這個來跟本督講條件就可笑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王家願意用自己家在關內的田地,換取我安北大都護府轄區的土地,一畝換兩畝,爲了讓陛下和本督答應他們提出的置換條件,他們王家花了幾十萬貫爲陛下修建行宮,並且,承諾今後全力支持都護府的相關管理政策。

本督呢!也投桃報李,會將定襄城周邊的土地置換給王家,並且,以後但有像香料,柞樹,花椰菜這樣可以創造大收益的新作物,本督都會第一時間找王家合作。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相信王家這兩年的收益,你們也看到了。

如果你們幾家,也想像王家一樣和本督合作,可以,本督都歡迎,不過,你們得拿出自己的誠意來。”

孫享福一開氣將話說透,倒是叫在坐的人都沉默了下去。

確實,都護府衙門目前只是公佈了勞動保障法,關中實行的公民制度裡,也沒有要求所有權貴世家將自己的家奴放良,這個將家奴方良的政策,是公民制度實行後的下一步手段,朝廷官方,沒有對外公佈,孫享福只是用王家做引子,試探一下各方的反應而已,而且採取的是非常懷柔的手段,循序漸進。

畢竟,盧儀說的也很有道理,很多家僕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心甘情願的在他們屬下爲奴爲僕的。

如果改革的步子太猛,就可能會引起整個社會權貴或世家的反彈,所以,孫享福到目前爲止,只是和李世民,王旭以及崔緹等人商量,並沒有將其列入必須思實行的制度中。

幾大家如果夠自覺,在孫享福的種種威逼利誘的手段下,用比較溫和的手法,將其過渡過去,那麼,孫享福再做起其它一些小世家或者權貴的工作來,就好辦多了,畢竟五姓七家,代表了這個時代一半以上的士族階級。

如果他們堅決不同意,那麼孫享福就只能慢慢等,等到公民制度深入人心,等待皇帝真正能夠對國家的政策言出法隨的時刻,再動手,這個時間,恐怕會有點長。

片刻之後,各家的族老也不顧孫享福在場,開始小聲的交投接耳交談起來,在他們此前商議好的策略中,其實就有交好孫享福,與其在農業方面展開合作的意圖,畢竟,一個香料,就讓王家的實力躍然於衆了,再等那傳的神乎其神的花椰菜弄出來,只怕王氏的實力,足夠碾壓他們任何一家了。

就以現在王氏的資本,已經能和皇帝聯手,把他們耍的團團轉,讓他們多次在大買賣上虧本,如果任其再壯大,那還了得?

這個世界的規則,沒有人比這些世家的族老們清楚,無非大魚吃小魚而已,想要不被吃,自己就必須做大魚。

所以,一盞茶之後,盧文仲發話了,“孫都督,如果我盧家想要置換關內的土地到都護府準備建設的烏蘭城附近,不知道,你有什麼條件。”

盧文仲這話的意思,就是願意付出一些條件,來換取土地置換的權利了,其實不是因爲土地置換能讓他們立即得到多少利益,只是不置換的話,長遠來看,他們就會落後於王家太多,要知道,加上本輪置換,王家在關外的土地,很可能高達一千幾百萬畝,雖然這些田地一年只能產一季。但是,全部都是能夠高產的肥沃土地,相對比之下,每年的收成就會比他們幾家多很多。

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能從孫享福這裡,源源不斷的得到更加經濟的新農作物,不斷的衝擊市場,讓他們幾家的在各方面的收益都不斷的減弱。

那麼,三五年後,王家就會變成一隻巨鱷,雖然這隻巨鱷最終的下場會是怎麼樣,不可預測,但是,這隻巨鱷肯定會張開大嘴來吞併不斷衰弱的他們幾家,因爲除了他們幾家,已經沒有別的人夠資格做王家的競爭對手,或者說,別的量級較小的世家,王家已經根本看不上了。

然而,孫享福的回答,讓盧文仲錯愕,道,“烏蘭城周邊的土地,我已經答應置換給別人了,如果,你們想要靠城池的土地的話,未來建於天山北麓,庭州附近的上齊城周邊,倒是有數十萬傾好地”

“敢問孫都督,是那家置換了烏蘭城附近的土地?”

不等孫享福說完,盧文仲就急迫的打斷道,要知道,他范陽盧氏的根基之地可是在涿水定興縣一帶方圓數百里之地,與孫享福所指定的烏蘭城的位置,距離不到六百里,比同樣在河北的清河崔氏都近的多。

想到清河崔氏,盧文仲突然轉頭看向了坐在他下首席位上的崔緹。

突然被盧文仲的目光一瞪,崔緹露出了一絲不自然的表情,頓時,盧文仲便心知肚明瞭。

“好你個崔緹,竟然搶先一步出手了。”

盧文仲畢竟年輕,見自家物色好的地方被崔家搶去,頓時惱火,指着崔緹怒道。

一旁,崔家的族老,只能怨自家公子演技不行,人家孫享福可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只是誠實的告訴了盧文仲,這塊地有主了。

“盧公子,我崔家與孫都督的合作早已有之,並且,事先也不知道你盧家有意置換這塊土地啊!”崔家族老崔紹棠見自家公子尷尬,便代替他回道。

好吧!這個理由很強大,盧文仲無言以對,他早該想到,崔氏能夠和孫享福合作種植藍莓,那麼關係必定不一般,難怪幾家的聯盟,屢屢遭受挫敗,原來,最應該和孫享福勢不兩立的崔家,居然暗地裡跟孫享福勾結在了一起。

此刻,不光是盧文仲,就連隴西李氏的李賓,趙郡李氏的李琦,博陵崔氏的崔羽等幾位公子,都覺得自己是個蠢豬,怎麼會相信這個所謂的聯盟,誰他麼見着利益,還顧的上別家?

“呃,那個,盧公子可別動氣,在本督看來,上齊城雖然遠,但卻並非不如烏蘭城,它的位置可是通往西域的要衝之地,如果,你們幾家將田地置換到上齊城周邊,那麼,今後通往整個西域的貿易,你們幾家可就佔大優勢了。”

能把幾千裡之外的一塊飛地說成是寶,也就孫享福有這麼厚的臉皮了,不過,他這話,卻並非是無的放矢,起碼,和西域諸國有通商的幾家,馬上就意識到了,孫享福說的這些話很靠譜。

上齊城和泰安城一樣,是在庭州,西州防線之內,的一座城池,都是可以作爲通往西域的口岸城市,只是泰安城有更多通往中亞地區的優勢,而上齊城,則有更多通往歐洲地區的優勢而已。

孫享福在選擇建城位置的時候,一早就有這些考量了,如今這兩個位置的生態環境都非常好,土地肥沃的不要不要的,非常適合耕種,他們能在這樣的地方開發出大片的田地,建立起一座像善陽這樣的城市的話,那麼,將來的收益,可不僅僅是靠田地裡的產出,商業,纔是大頭。

“孫都督,我隴西李氏很有興趣將土地置換到上齊城去”

“我趙郡李氏,也有這樣的考量”

“怎麼哪裡都有你們,我博陵崔氏在關中以及山東的數百萬畝地,都可以一起置換上齊城的土地,孫都督你一定要優先考慮”

其餘幾家的爭先恐後,頓時讓盧文仲的面色更黑。

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770章 大結局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520章 到定襄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381章 各種忙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562章 利益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180章 行軍難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111章 起航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519章 安排第368章 定計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65章 戰報來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238章 都來了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59章 殺人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121章 見馮盎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270章 戲劇院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159章 殺人第450章 效果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02章 迎新宴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112章 到洛陽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761章 家事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387章 開考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398章 論法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64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470章 夜襲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
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770章 大結局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520章 到定襄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381章 各種忙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562章 利益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180章 行軍難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111章 起航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519章 安排第368章 定計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65章 戰報來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238章 都來了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59章 殺人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121章 見馮盎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270章 戲劇院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159章 殺人第450章 效果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02章 迎新宴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112章 到洛陽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761章 家事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387章 開考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398章 論法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64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470章 夜襲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