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工人北返

當夜,回到了酒樓客房的李世民夫婦都進行了一輪深刻的反思,這次的九垸縣之行,他們的收穫簡直是太多了,所以,他們不約而同的決定多住幾天,而且,當天的晚飯吃完之後,不用商量,他們就穿上了一身爽利的衣服,去到了人民廣場,加入了廣場舞大軍之中。

至於跳完舞之後還有什麼節目,就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了,反正幾大妃子,都是媚眼如絲的看着他,而他自己,也覺得神清氣爽,有一股力量在身體裡,不發不爽的感覺。

同樣每天都有廣場舞的,還有一號垸田的上河村,稻穗開始結實了,也就是說,這一輪種稻的主要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接下來,就是等出產量,出結果。

李泰李恪兩兄弟,還有他們的十多位王叔,都被李香蝶和姚紅袖編成了樂隊,給百姓們奏樂,讓百姓可以在比較專業的伴奏下跳舞,從小接受宮廷教育的他們,可是多少會那麼一點點樂器的。

不過好景不長,沒跳幾天,那些來一號垸跟孫享福道別的北方百姓就越來越多了,他們在三月底之前,就要全部回到北方去,因爲那邊的雪,已經快化完,要開始耕種了。

“德叔,幫我去跟高鎮長打聲招呼,讓他組織各村粉條廠和食品廠的工人這段時間多加加班,額外生產一些出來,不要多,每樣一兩斤,打包裝好,讓大家輕鬆能背的動就行,從其它幾垸也調一些過來,我要給那些前來道別的百姓送禮物。”

“給所有的人都送?這樣的話,只怕花費會不小,各處工地,現在可是還有一百多萬人沒有北返呢!咱家現在沒了產業,只怕負擔不起啊!”

孫享福笑了笑道,“放心吧!這些吃食的價格都不高,每樣裝一兩斤,也不過百十來文的價格而已,一百多萬人,也不就是十幾萬貫,這些錢,有人會替咱們出的。”

“有人會替咱們出?”

“當然了,你以爲,從東北來的那些見都沒有見過我的百姓,爲什麼要跑來給我道別?還不是被人發動的,那些人就是想讓陛下看到一副我衆望所歸的樣子,從而忌憚我,更進一步的打壓我,好將我拉入他們的陣營麼,那咱們就順勢而爲,做一些看似收取民心的事情,他們肯定會跳出來幫忙付賬,大肆吹捧的。”

“那這樣,豈不是會讓陛下誤會?”德叔擔憂道。

孫享福笑了笑道,“放心吧!陛下聰明的很,這樣的小伎倆,就算他們使一百次,陛下也不會中計,咱們只要讓這些北返的百姓們得了實際好處就行。”

聞言,德叔雖然心裡還是覺得有些不靠譜,但還是照着做了。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孫享福就過上了給北返的勞工送禮物的繁忙生活,他幾乎是親手將每一個禮包送給所有的勞工,並且叮囑他們路上注意安全,掙到的工錢別亂花,都給家裡人帶回去,添置一些新式農具,提升家裡的生產條件,今年秋冬農閒的時候,可以再過來這邊趕工之類的話,倒真是讓那些北返的工人們,感動的一塌糊塗。

當然,也如孫享福所料的那般,王旭那幫人當天就趕到了一號垸田這邊,硬是要將孫享福贈送出去的這些禮品的賬單付了,並且,還給禮物加了碼,直接將每份禮包的價值補充到了兩百文左右,孫享福就是笑着看着,沒有拒絕。

“正明兄,有你的名望和智慧在,何愁大事不成。”

“怎麼地,你還嫌你們王家不夠大,想要更大?”

入夜之前,總算是把今天前趕來道別的工人全部送上了船,站在碼頭上,看着緩緩遠去的那些船隻,孫享福和王旭對話道。

“沒有人是知足的,包括我王旭,在沒有做到家主之位的時候,我的目標,就只是做到家主的位置上而已,但是,做到了家主的位置上,我又希望將它經營的牢不可破,讓我的後世子孫,都可以享受我的餘蔭。

而你的情況,與我又有些不同,你的光芒太熾熱了,達到了像李世民這樣千古少有的雄主明君都要忌憚的程度,若想得以善終,你必須要有更多的東西加身才行。

名望,財富,盟友,都是能夠對你起到保護作用的東西,作爲你的朋友,我不介意幫你獲得這些東西。”

王旭說的情真意切,換作是任何一個人,聽了他這番肺腑之言,不說有多感動,但至少會露出一絲心動,或者是考慮的態度,然而,孫享福卻是很隨意的一笑道,“想聽故事麼?”

王旭聞言一愣,反問道,“什麼故事?”

“武俠故事。”

“武俠故事?”

這個彎轉的有些大,雖然王旭少年時是武癡一般的人物,但此刻他的思維,也被甩飛了出去,完全跟不上孫享福的節奏了。

“小的時候,我的一位前輩,可以說是老師吧!他曾經給我講過一個劍魔獨孤求敗的故事,他說此人一生醉心於劍道,將劍道分爲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叫做有形劍,即手中有劍,心中有劍,人劍合一,心到劍到,殺敵於電光火石之間。

第二個境界,叫做無形劍,即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僅憑劍意,便能殺人於無形。

而第三個境界,叫做不武之劍,即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不武而屈人之兵。”

當王旭聽到‘人劍合一’四個字的時候,內心中是無比驚訝的,他此前可是想不到,人世間,竟然還有如此劍道高手。

可聽到孫享福說‘僅憑劍意,便能殺人於無形’的時候,他頓時就感覺這是一個仙俠故事,畢竟,這幾年望江樓和各大戲劇院,出產了不少這種仙怪武俠故事,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可聽孫享福說到第三個境界的時候,他才知道,孫享福說的,其實是一種道理。

他哪裡需要有那麼多東西加身?越是有這些東西加身,他反而越會被別人忌憚,招來殺傷之禍。

Wшw_ttκǎ n_¢○

反而保持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的這種狀態,讓別人折服在他的品德下,才能將自己長久的保存下去。

所謂的無欲則剛,便是如此了。

當然,這也說明了,孫享福一早就看穿了他的那些伎倆。

“正明兄,你不可以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賭李世民的心胸,這樣你會死的很慘。”

“這是我的選擇,而且,就算陛下在我身上感覺到了對於皇權的威脅,他也未必只有殺我這一條路可以走,所以啊!我代這些收到了禮包的工人,和九垸縣的百姓們,向你說聲謝謝了,有了你送的這些禮物,他們回到家裡的時候,一定能給家人更多的溫暖,這也幫我們九垸縣的產品,在北方市場做了一次大廣告,以後這些產品去往北方,銷量一定會很好的。”

在這個時代,用二十多萬貫的花費,在一百多萬個家庭,打一則廣告,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孫享福藉助王旭他們的計謀,順帶手的抗了他們一把,幫北返的工人,和九垸縣的百姓得了好處,可謂是一招妙計。

可是,花出去二十多萬貫的王浩一點也沒感覺心疼,只是邁步向自家緩緩靠岸的大船走了過去,到了岸邊,他又轉身向孫享福道,“正明兄,有些事情,真的是由不得你的。”

孫享福笑着朝王旭揮了揮手,返身往堤坡上走去,忙活了一天,他可是餓壞了,紅袖和香蝶應該煮好了香噴噴的晚飯在等他,至於王旭謀劃的糟心事,就讓李世民自己去糟心吧!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讓自己變的無害就行。

船艙之中,來接王旭的,並非王氏的那一位族老,而是他的親爹王睿,王旭見到他的時候有些意外,躬身行禮之後問道,“爹您怎麼來南邊了?”

王睿自顧自的品着剛泡好的茶水,指了指桌上的一個信封道,“海上有消息傳來了,你先看看吧!”

王旭依言打開信封,沒看幾行,就眯起了雙眼,信裡面記載的內容,基本就是趙龍從正月出海,一路從東往西的戰果,九州島海港,一戰滅倭國三萬海軍,擒倭國天皇,拔除了王浩此前設置在這裡的據點,將據點裡王浩的數百死忠全部斬首。

僅五天之後,他再度滅了琉球島王浩殘餘勢力的據點,三百餘衆全部斬首,被他們控制的數千本地土著,也全部被打成戰俘,交給了張公瑾,二十日之後,夷州島大戰,王浩殘餘勢力最大的根據地被拔除,連同爲他們提供服務的兩個土著部落的青壯,也被斬殺了許多,數千土著俘虜,被交由泉州海軍處理。

二下旬,呂宋島數個王浩殘餘勢力的據點被全部清剿,趙龍率領船隊向西而去,想來,他會一路清掃到印度南方沿岸,將所有王浩前兩年建立起來的,並不算穩固的補給點,全部摧毀,而印度那邊雜牌的聯軍,只怕已經敗在了馮盎手上,最多再有一兩個月時間,王浩殘餘的武裝力量全部被清剿的消息,一定會傳回來。

“二哥生前所料之事果然全中,只要他死了,他的這些佈置,根本左右不了孫正明。”王旭看完信紙之後有些激動的道。

現在,他已經不再糾結自己與王浩的差距了,他就是一個能夠走一步,算十步的怪物,他只想知道,後面的事情,會不會也像王浩算中的那樣進行。

“所以,我是來跟你辭行的。”

“辭行?您是要去夷州島?”王旭突然想起了王浩死前的一些安排,問道。

“是的,我知道,你心裡應該一直在懷疑我是不是將你二哥所遺留的東西全部都拿給你看了,並且懷疑他留這些東西給我,是真的要報我的養育之恩,還是想借我王家之手,幫他完成理想。

我現在告訴你,我對你,沒有任何保留。

因爲,你是我唯一在世的嫡子,我的一切,都是你的。

而且,我這次親自在海上開闢的貿易項目,和到夷州島所要做的事情,都會是乾淨的,是符合李世民和大唐朝廷利益的。

哪裡,將會是我王家的一條後路,即便是你沒有將王家打造成你二哥所形容的那樣,那裡也將保留我王氏的一部分根基。”

王睿說到這裡,艙房的門被人從外面推了開,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和一個抱着小襁褓的婦人走了進來,這婦女便是王旭的妻子崔氏,而兩個小孩,都是王旭的嫡子。

“連他們也要去,莫非,我後面要進行的事,會有危險?”

王睿搖了搖頭道,“以防萬一而已。”

“那,孩兒是不是要等你們出海之後再行動?”

“不必,你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進行就行了,記住,你要推孫正明出頭,而不是自己出頭,即便是最終有什麼事情,也是孫正明和李世民的事情,你和王家,不要落任何手尾在他們手上。”

“孩兒知道了。”

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165章 忽悠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193章 殺心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755章 過黑海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534章 出手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693章 去雲南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182章 見李績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六章 小河集第463章 困惑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621章 公告欄第150章 滿船寶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733章 到吐蕃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179章 互坑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54章 軍議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147章 豐收樂第260章 抓生產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621章 公告欄第420章 送別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12章 驚覺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267章 受邀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69章 私聊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336章 再起程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179章 互坑
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165章 忽悠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193章 殺心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755章 過黑海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534章 出手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693章 去雲南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182章 見李績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六章 小河集第463章 困惑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621章 公告欄第150章 滿船寶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733章 到吐蕃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179章 互坑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54章 軍議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147章 豐收樂第260章 抓生產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621章 公告欄第420章 送別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12章 驚覺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267章 受邀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69章 私聊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336章 再起程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179章 互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