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慰問演出

君主想要獲取民心,就需要做一些與百姓互動的具體的事情,古時候百姓們對於君主的要求是極少了,甚至不敢對君主有要求,而在這種情況下,君主只需要表現的稍微親民一點,就能獲得很多死忠的百姓。x23us.com更新最快

去年的時候,李世民去關中各地慰問了貧困的村落,這件事實際受惠的,也就那麼十幾二十個村子,可是,傳開了之後,就讓關中所有的百姓對李唐,對李世民本人,多了一絲認同感,今年北巡的時候,許多關中百姓夾道相送,給他送來了田地裡產出的瓜果,這就是民心所向的一種表現。

李世民這次來渭南慰問,雖然實際上受惠的會是整個國家,但是,這些工人們會覺得,是額外得了東西的自己受惠了,因爲工廠請他們來做工,是給了他們約定好的吃食和工錢的,大唐的底層百姓,就是這麼淳樸。

相信,李世民這次在渭南的所作所爲,也會被百姓們自發的傳開,尤其那些跟皇帝握過手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會跟身邊的人炫耀自己的這個經歷,宣傳皇帝的好。

當大唐宣揚皇帝好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誰還能推倒這個王朝?

大臣給工人發放東西,收穫感激的笑容和語言,也是非常開心快樂的,因爲派的又不是他們家的東西,收穫名聲的,卻是他們。

至於孫享福,花這點錢,能讓皇帝和大臣們體驗到這種別樣的快樂,他覺得很值,一旦這種事情形成一種習慣,或者制度的時候,得利的,總歸是窮苦百姓。

大半天的時間裡,李世民都是領着大臣們在派送着,同時也在收穫着,直到天色近黃昏的時候,工人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棚,取了自己的碗筷,到各自放飯的地方打飯吃的時候,才得知,今天皇帝不僅給他們送來了手套棉襪,還給他們加了餐,善陽產的犛牛肉,肥羊肉,皇莊漁場的大肥魚,今天都有。

而且放飯的人還告訴他們,可別因爲有肉吃,就往死裡吃,快點吃完了,去冶煉廠的大車間佔個位置纔好,今天陛下請了望江樓的歌舞大家爲大家表演節目,不過頭一天是給冶煉廠和煤炭廠的工人的開的專場,其它工地的人也可以去蹭看,只要擠的進去就行。

很快,那些巴拉完了飯食的工人,就匆匆的往冶煉廠的大車間趕,這邊,鼓聲其實已經響了起來。

“杜尚書,除了冶煉廠和煤炭廠的工人,其餘的工人只放一小部分先到的人進來吧!擠太多的人,會影響表演效果,還容易出現踩踏事故,派人給那些後來的工人解釋清楚,這些節目會演很多天,每個項目的工人都會有專場,大家都有機會看,進不來的,就趕緊回家休息,爭取明天早點完成指定的工作量,過來佔位置。”

這個設計,其實孫享福之前就跟杜正倫講過,不過看到涌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之後,孫享福有些害怕了,一個車間雖然很大,可擠不下五十萬人,沒有音響的情況下,幾萬人的現場,靠人聲都是沒法唱的,更何況是幾十萬人。

“你放心吧!老夫這就讓所有的工頭給屬下的工人們解釋。”

不多時,簡單的用過飯食的李世民和衆位大臣們也到了車間裡,不過大多數圍觀的工人都被勸回去了,車間內,除了有坐的工人,也就圍了兩三層站着圍觀的工人,總體兩三萬人的樣子。

“陛下,您上臺講幾句吧!儘量的簡單明瞭,因爲工人們聽不懂文縐縐的東西,所以,臣安排的歌曲,也偏向簡單直白。”

對着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唱什麼樣的歌,都是有講究的,孫享福一提點,李世民便知道了,他走上了舞臺之後,所有的伴唱演員,就都成了他的復讀機,足有五百人成向左右兩側呈人字形展開,他們的複述,足以讓所有工人都清楚的聽到李世民所說的內容。

“朕很感謝你們,在艱苦的條件下,爲大唐的繁榮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你們是有功於國的,今天所有發放的物資,和這一臺表演,都是朕給你們的謝禮,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再加一把勁,儘快的完成所有的建設項目,爲朝廷東征,提供充足的武器裝備,待得外患平定時,朕一定再度與你們把酒歡歌,爲開闢大唐盛世流汗出力的你們,慶功。”

李世民每說一句,都會停頓一下,讓合聲團重複他的話,只是這麼簡短的一段話說完,時間已經過去了好一陣,而在這一陣時間裡,工人百姓們都已經領會了他話裡的意思,原來,自己在工地上做工,也是對於國家的一種貢獻,等皇帝東征打了勝仗,還要還給我們慶功,真希望皇帝能馬上打個勝仗回來。

資治通鑑上有記載李世民說過的一段話,“朕今徵高句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勳賞,唯願效死遼東。”

可見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把羣衆的思想工作做的很好,讓大家都很擁護他的決策,在如何跟老百姓打交道上面,孫享福,只是提前激發了他的這種天賦。

講完了話,李世民就下了舞臺走到了工人中間去,又是一番握手,慰問,然後和工人們一起在舞臺下的草墊子上坐定,面朝舞臺。

衆多大臣們也以李世民的位置爲中心,向四周坐開,今天來的武將很少,因爲十六衛的士兵,現在都在龍首原校場冬訓,各衛的大將軍都需要在現場盯着,只有確定會留守長安的秦瓊,尉遲恭兩人一左一右的在李世民身側,而且,兩人都並未穿鎧甲,只是一身棉衣,將一把儀刀,藏在懷裡,別人壓根看不到,倒是給了工人們一種皇帝完全不對他們設防的感覺。

可別小看了這種感覺,它能無形中增加皇帝與這些工人們的親近感,再說了,這些能在最先開工,現在差不多要完工的冶煉廠和煤炭廠做工的人,都是去年李世民去貧困村莊走訪的時候,親自拍板遷過來的百姓,早已受過李世民的恩惠了,他們感激李世民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加害呢!

天色偏暗,數十面銀箔,金箔等粘黏成的大圓鍋狀的東西,將四周點起的火光反射到了舞臺上,頓時,舞臺上便充斥了耀眼的彩色光芒。

被擺放在空曠的車間四周的大鼓,在舞臺一側指揮師的令旗下,驟然敲響,架子鼓,數十個高舉索吶的樂師一起鼓着腮幫子吹響了喜慶的節奏,音量響徹現場。

此前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的窮苦百姓們,哪裡見過這種千人級別演奏的場景,頓時只覺頭皮發麻,心跳加快,一些人,竟然只是被這開場的樂曲就刺激的流起了眼淚。

“歌聲嘹亮惹人醉,大紅燈籠翩翩飛,歡騰的風兒吹,吹出幸福滋味。”

“我把馬兒揚鞭催,馱着豐收從不累,飲一口清甜的水,唱一曲家鄉的美。”

第一首歌,肯定要喜慶,鑼啊,鼓啊,索吶的節奏和歌聲裡洋溢的情緒,都是喜慶和開心,一瞬間就讓勞累了一天的工人們忘記了身體的疲勞,嗨的不要不要的。

“此歌唱的好,乃是何人所唱?”

舞臺上,一男一女在對唱,左右兩側,五百個和音在無限放大他們的聲音。

“這兩人是姚大家最近調教出來的新人,一個叫張阿寶,一個叫王鳳霞,聲音都很亮,適合走這種音樂路子。”

孫享福就坐在李世民的後排,李世民一轉頭,就能看到他,這也是他爲了方便李世民詢問,故意安排的,並且,在李世民看過表演之後,孫享福還有正事跟他說。

“朕看這些工人們聽的很享受的樣子,這樣的慰問演出,咱們以後要多做啊!”

沒想到李世民比孫享福想象中的還上道,於是,他順勢道,“陛下,好的文藝演出對於國家的安定,團結,軍心的士氣提升,政策的宣傳,執行,都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臣建議將禮部主管音律的太樂司改革擴大,在其下成立一個專司文化宣傳的部門,啓用表現傑出的藝人爲主官,將這些作用放大,使朝廷的各方面政策,執行起來更加順暢,高效。”

李世民聞言,眼睛一亮,他連工人,商賈,都敢直接開科取士,啓用爲官,對於這些於國家治理有用處的演藝人員,自然也沒有什麼偏見。

“此事你可以寫成奏章,拿到朝堂上議一議,朕覺得,還是比較可行的。”

“諾。”

取得了李世民的初步同意,這事基本就成了八成,文藝演出往往是人們最容易接受的信息,從古絲綢之路建立起來之後,中原和西域兩地人民的語言和生活習慣或許仍舊不同,但各種樂器,舞蹈表演方面,卻是先語言和生活習慣一步,在兩地人民之中相互影響,融合。

孫享福猶記得自己小時候因爲喜歡邁克爾傑克遜的音樂,而去學英語的事情,雖然到最後也沒有學會幾首歌,但這個經歷讓他想到了,通過音樂,加快各族人民融合的策略,讓那些西域人民喜歡上漢族音樂,喜歡上漢族語言,從而學習漢族語言,對於大唐的擴張統一計劃是有好處的,至少,要讓那些平時沒事幹,有條件學習的權貴階層先學習上,之後,再推廣到平民,難度就會降低很多了。

而要做到這一點,這就需要官方比較大力度的支持了,最好能讓這個官方組織的大型表演團隊,在西域諸國加大表演量,無限圈粉。

李世民知道孫享福從來不做無謂的建議,在看接下來的表演的時候,他便多留了一個心,而這時,舞臺上,正好由姚紅袖親自領着大家唱起了《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夥兒心胸多寬廣。

爲了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刀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很簡單,很直白的歌曲,卻是給李世民帶來了許多許多的畫面。

同樣有畫面的還有所有在場的工人,大臣們,此刻,他們心中莫名的升起想要守護這個國家的願望。

看到工人以及好多大臣們不自覺涌出的淚水,李世民明悟了,這種文化宣傳的力量果然強大,將它有效的發揮起來,起到的作用不下於百萬雄兵。

“正明果然高才。”

“呃,陛下,您突然這樣誇臣,臣會不好意思的。”

“有才就能當得朕誇,像這樣的歌曲,若是能在民間傳唱,對於國家的好處不少。”

“這正是臣建議改革太樂司的原因。”

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67章 受邀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474章 房謀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721章 開工第737章 五年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118章 殺倭第415章 回荊州第667章 動畫片第544章 偷跑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519章 安排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317章 逛夜市第570章 走場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533章 巡視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176章 風雪路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175章 唐奉義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十二章 告狀第270章 戲劇院第604章 擺鐘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285章 上朝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562章 利益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133章 種稻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463章 困惑第176章 風雪路第219章 追擊戰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700章 歸家第734章 宣撫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27章 進村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
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67章 受邀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474章 房謀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721章 開工第737章 五年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118章 殺倭第415章 回荊州第667章 動畫片第544章 偷跑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519章 安排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317章 逛夜市第570章 走場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533章 巡視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176章 風雪路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175章 唐奉義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十二章 告狀第270章 戲劇院第604章 擺鐘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285章 上朝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562章 利益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133章 種稻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463章 困惑第176章 風雪路第219章 追擊戰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700章 歸家第734章 宣撫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27章 進村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