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

社會上的習俗,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即便是有孫思邈出面宣傳,也是一樣,倒是宣傳開之後,會讓醫學院的工作壓力因此而暴增,但是,爲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孫思邈還是答應了接受孫享福安排的採訪和登報的事情,畢竟,累一些,好過讓這些人白白死去。

等大傢伙說完這件事,同樣在孫思邈的工作室的李淳風卻是向孫享福問道,“這醫學院的教師,醫舍,我可是都給你建設完畢了,你那個一百六十倍的顯微鏡,是不是也該開始建造了。”

聞言,孫享福笑了笑道,“醫學院的建設,永遠都不算完,就算那個顯微鏡,也只是醫學院建設中的一環而已,我打算在醫學院旁邊,再建設一個專門生產中成藥的大型製藥廠,大批量的生產醫學院研究出來的中成藥到市面上銷售,同時,還會在全國各地開闢藥田,以及收購各地特色藥材的鋪子,得到的藥材,都會運往這裡進行深加工,你幫我把這個製藥廠建設起來的時候,那個顯微鏡也差不多建造好了。”

技術研究,一旦到了瓶頸,想要突破,就不是那麼容易的死事情,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利用純光學,製作一百六十倍的顯微鏡,就只能把它造的非常大。玻璃作坊那邊,已經嘗試了無數次,在理論上,終於能夠做到了,在實際上,想要將其建造出來,只怕還得花一些功夫不斷的調試。

“製藥廠?聽起來,是個很賺錢的營生啊!”

李淳風說這句話的時候,字音咬的比較重,他不會像孫思邈那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醫學研究,他會關注一些社會上的情況,今年,善陽醫學院流出去的中成藥丸,就遭到了西域胡商的搶購,其價格,被擡到了製作成本的幾十倍。

當然,藥材的具體價值,其實是根據它的稀有度來計算的,沒有很準確的成本標準,西域胡商願意出高價買,那是因爲在他們那邊,這種一磕就能治病的藥丸,有市場價值,可是,將藥物的價格擡高,對於老百姓來說,卻並非好事,李淳風這麼說,其實也是給孫享福提個醒。

“放心吧!製藥廠的盈利,都會用來支撐咱們大唐的醫療事業發展,等咱們的藥田大面積產出藥材了,所有藥物的價格,自然就都會降下來,就像咱們大唐現在的糧食價格一樣。”

孫享福這麼一說,李淳風頓時瞭然,看來,自己倒是多餘提醒了,善陽醫學院自從開辦以來,就是免費爲病患醫治,藥物,也只收成本價格,這麼多醫師,學子的吃穿用,以及薪酬,可都是善陽的財政在填,他大致也知道這方面的消耗十分巨大,因爲全國各地趕來善陽求醫的病人絡繹不絕,每天都有數百人要醫治,現在,醫學院的數千間病房裡,可都住着病人呢!

這也是爲什麼連孫思邈這樣不願意爲官的方外之人,也願意留在善陽醫學院的原因,這裡不僅能夠面對全國各種各樣的病患,提升他的臨牀經驗,醫術水平,還能最大條件的滿足他的醫藥研究,在後世,他可是被稱之爲藥王的。

再有,像解剖研究,也只有在善陽醫學院裡,有條件讓他進行,這裡有一些重症病人,願意死後捐贈自己的軀體給學院進行醫學研究。

因爲,隨着他們在醫學院醫治的時間越長,就越能理解醫學對於人類的意義,久病成良醫嘛!

“如此的話,貧道便祝願你的藥田早日種植成功了。”

“那是自然,對了,今年,明年,我打算讓善陽醫學院,再次擴大招生。”

“再次擴大?這兩年,我們每年可都是招收兩千學子,再招擴招的話,學院裡的學子人數,恐怕就要過萬了。”

聽孫享福說再擴大,幾位醫學博士頓時都頭疼了起來,現在,他們不僅要面對全國各地趕來的病患,還有幾千學子要教,每天忙的腳不沾地,這不,大年三十的,都沒有好好團年麼。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咱們的國家越發大了,百姓數量也越來越多,幾千個醫師,已經不敷使用,明年,各個地方的醫院系統,就要鋪開,需要大量的醫師,和實習醫師,醫學院原先的那些成年醫學生,只怕要考醫科,然後派到地方上任實習醫官,還有第一年入學的醫學生,也要開始爲各個地方醫院提供醫療支援,邊工作,邊學習了。”

善陽醫學院是李世民北巡的時候開課教學的,以現在時辰來說,已經是前年的事情了,而明年,也就貞觀六年,貞觀朝將會舉行第二次科舉,也是朝廷的三年計劃裡,第一個階段任務必須完成的一年,到時,全國所有的州城縣的衙門,都會像關中各縣,現在的部門一樣,將各個體系配置齊全,醫療體系,自然也不例外。

“具體要擴招多少人?”

“今年的話,擴招三千,明年,擴招五千人。”

“嘶~”

聽到孫享福報出來的這個數據,衆位博士的嘴角不由的抽了抽了,本來的招生計劃,就是每年兩千人,擴招三千,豈不是五千?擴招五千的話,那就是七千人了,也就是說,光是這兩年,醫學院的就將會招收一萬二千名學子,加上原有的人數,總人數將會達到一萬六千人。

“怎麼?各位覺得,一萬多人從事醫療行業,很多嗎?

其實不多,在我看來,甚至還遠遠的不夠,只是未來兩年,咱們大唐的人口,就可能達到三千多萬,等這一萬六千多個醫學生真正成爲醫師的時候,都是七八年以後了,那個時候,咱大唐的人口,可能早就突破了四千多萬,那麼,平均每個人可能要服務的人數,可能達到兩千人多人,這還不算保障軍事醫療,宮廷等,需要專門派遣出去的醫護人員的人數,和一些並不在大唐治下的番邦,可能要佔用咱們的醫師資源的人數的情況下,諸位看到這個數字,還以爲,擴招的人數多嗎?”

大家只是覺得自己現在很忙,卻並沒有用孫享福的這種計算方法,來計算社會對於醫師的需求,其實大家那麼忙的主要原因,還是醫師的數量不夠多。

古代的交通不發達,同樣不發達的還有醫療手段,很多重症病人,一旦需要醫師出診,可能就需要個半天一天的時間,兩千人裡面,平均每天至少有那麼幾個人患上小毛病的,還會有那麼幾個常年需要治療的,如果所有的醫治工作,由一個人來完成,還想要保證大家都得到及時的醫治的話,在後世的話或許能夠實現,但在這個時代,是絕不可能的。

“既然是百姓有需求,咱們醫學院,自然是義不容辭的,只是,這麼多生員,全部都在善陽招收嗎?”

孫思邈作爲一個有德醫者,自然是希望從事醫學的人更加多,讓所有的百姓患病的時候,都能得到及時的醫治,不過,實際問題必須得考慮到,善陽雖然有近四十萬戶人口,但能夠讀的起書的適齡學子,每年也就兩三萬,其中適合從事醫療行業的人,十不足一,可未必能滿足醫學院的招生需求。

“從今年開始,蒙學生,也面向全國招收,考試方面,也可以更加嚴格,專業化一些,放心,這兩年朝廷的教育體系推進的也很快,今明兩年,完成了基礎文化教育的蒙童數量,會非常多。”

現在,醫學生,也可以做到從三品級別的高位了,倒是讓百姓學醫的熱情高漲了起來,當學儒,並不是成爲當官的唯一門路的時候,它在大家心裡的地位,自然也就被動搖了。

農學院,也將會在今年開始第一批招生,到時候,報名的人數,只怕不會少。

工學院,商學院,亦會在明後兩年開始招生,都會對儒學生,造成衝擊,當各個行業的人才,都有上升通道的時候,這個國家,也基本上重新回到了百家爭鳴的狀態。

既然生員沒有問題,那麼,就得從內部考慮醫學院的教學資源擴大的問題了,這兩年,表現比較好,醫學水平得到了飛快進步的成年醫學生,其實可以考慮讓他們任教了,許多人的醫學水平,早就超越了醫學院成立之初時,那些醫學博士的水平,這就是醫學整體進步帶來的好處,將教師團隊每年擴大一倍左右,整個醫學教育體系維持下去,問題就不大了。

這些屬於公事,稍後可以由醫學院的這些博士與朝廷的太醫令商量着來辦,孫享福只是做一個建議而已。

給尉遲寶林道過喜之後,孫享福就再度冒着風雪,回到了府上,此時,孩子們已經睡下,孫享福卻因爲有些想念遠在長安的妻小,而無心睡眠。

貞觀五年的第一天,孫享福覺得應該乾點正事,那就寫奏摺吧!從醫療體系升級,逐漸寫到教育體系升級,再寫到文化宣傳體系升級,直到天色微明的時候,他發現,原來,才短短的兩年時間左右,大唐所有的體系,又要再度進行一次升級了。

作爲北地的第一高官,從年初二開始,孫府就特別熱鬧,屬下的官員,以及自家產業各個方面的主事之人,都會過來拜年,孫享福倒是好生在府裡飲宴了幾天。

同樣飲宴個不停的,還有李世民,而且,他是在新城內,召集新城的高句麗百姓和降兵飲宴,意在收取民心。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新城內的百姓,食物太過短缺了,如果唐軍不接濟他們,估計這個冬天過完,會餓死,凍死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所以,在孫享福給李世民發奏章的時候,李世民也在向孫享福以及杜如晦,發催糧的命令,拿下高句麗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養活高句麗的百姓。

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133章 種稻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287章 宴會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463章 困惑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46章 制海鹽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271章 新作物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620章 九垸夜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734章 宣撫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457章 大買賣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414章 談妥第561章 錯失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211章 戰略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127章 海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113章 溪村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547章 進展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751章 發動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576章 中計了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
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133章 種稻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287章 宴會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463章 困惑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46章 制海鹽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271章 新作物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620章 九垸夜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734章 宣撫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457章 大買賣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414章 談妥第561章 錯失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211章 戰略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127章 海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113章 溪村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547章 進展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751章 發動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576章 中計了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