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

任何時代,‘聖’這個字,都不是那麼好擔當的,古往今來,只有一個孔子,是大家公認的聖人,連孟子,都只是亞聖,其它各種學說,或者行業的傑出者,被冠以的‘聖’名,在他們兩位面前,都不具有說服力。

因爲,聖,不光只是對個人品德上的要求,它還需要具備創造一種對人類文明,起着意義深遠的影響,並且經久不衰的學說的基本條件。

而這種學說,恰好在這個時代出現了。

農業技術,是解決人類生存問題,對人類至關重要的一門學說,有人在這一時代,爆發出了驚世才能,並且,將這門學說,發揚光大,甚至普及全民了,它對人類的影響之深遠,甚至會超過孔孟之說。

因爲,它解決的,是所有人類的生存根本問題,只要這個世界的人還需要吃東西,那麼,孫享福的功勞,就抹殺不了。

它的受衆面,是全人類,而不只是漢民族的儒家士大夫。

那些沒有奉行儒家思想的國家,他們依然能夠傳承下去,但是,沒有農業科學技術的國家,他們舉步維艱。

時間倒回到兩天以前,在皇宮之中,穿着孝服的李世民,在接到李恪交上來的這本書稿的時候,第一時間就開始翻看了。

而且,這一看,就直接看了兩個多時辰,直到內侍三次來傳膳,都被揮退,才引起了武媚孃的注意,找內侍問清楚了這邊的情況之後,她親自到了李淵靈柩所在的長樂宮,碧水別墅這邊來看情況,這才讓李世民將手上的書稿放下。

“這,確實是正明的文風,朕曾經在他的書房,看到過類似完全看不懂意思的東西,這些符號,應該像是咱們漢語拼音的寫法,但卻又未必是拼的出來什麼意思,也不知它把這些學問,寫的如此深奧難懂,是什麼用意。”李世民在武媚孃親自奏請他先用膳之後,放下了手中的書稿冊子道。

此時,在客廳中等了四五個小時之久的李恪,纔有開口說話的機會,道,“父皇,孫師可並不是故意要把這些學問寫的這麼難懂的,事實上,他非常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學懂這上面的類容。

而是,這些高深的學問,它可能只是孫師的一種推演,它原本的樣子就是這樣,小妹說他現在最多能理解這些書稿中一兩成的學問,然而,如果靠一些假設推演,卻能將其中三四成的理論說通。

所以,那些符號,可能是孫師給未實際出現的一些推演結果的一種標註,小妹知道它的讀法,但那只是一種讀法,並部具備什麼內容含義,但是,他堅信,孫師說這是他畢生的絕學,最珍貴的東西,肯定是有道理的,孫師是堅信自己推演出來的這些未知的理論知識,都是正確,且實際可行的。”

聽了李恪這句話,武媚娘就大致搞清楚他們在說些什麼了,李世民手上那本裝訂的很厚的書冊,就是孫享福所寫的農學密傳,據剛纔內侍講述給他的情況,這還是孫享福給孫小妹的嫁妝。

但是,這本書冊,一般人卻看不懂,連孫小妹自己,也只是能看懂其中的一兩成,怎麼說武媚娘也算是孫享福的親傳弟子,他覺得,自己或許能看懂一些,於是道,“陛下,臣女能看看這本書冊嗎?”

李世民本想拒絕來着,但一想,李恪將它交給自己的目的是爲了公開,再想到了武媚娘是孫享福的弟子,便點了點頭。

不多時,武媚娘便看了書稿的前幾頁,再度將書冊合上,放回原位道,“陛下,此書上的學問,確實是農學,至於那些符號,老師將它叫做字母,是拜占庭帝國的一種文字,不過,老師將其增補爲了二十六個,讀法是‘誒,比,惜,低,醫,額婦,雞······’。

單個的它,早在很多年前的時候,它只是被當地人代表着一些東西,如‘誒’,是牛頭的意思。

所以,在老師這裡,它只是一種代替符,而且並不固定指某一種東西,老師在給我們農門的核心弟子講課的時候,有時候就會用到這些符號,代表一些未出現的東西,而現在,中學的數學和物理課本上,也會少量的用到它。”

武媚娘等於把李恪剛纔說的話,更加具體的給李世民解釋了一遍,然而,她卻還有自己的一番見地,繼續道,“這本書冊,以臣女此前多年的學習累積,也只是讀到第三頁,就開始出現了很多不懂,往後面,根本看不下去的情況。

可見,吳王殿下說的不假,連這些年一直在做各種農學技術研究的吳王妃,也只能讀懂其中一兩成的理論,別的人,就更加不可能看的懂了,也難怪以老師如海之深的智慧,也無力將其推廣出去。

然而,作爲老師的弟子,我更加能理解到老師當時的心情,吳王妃,也肯定是非常理解老師推演出了一部曠古絕今的學說,卻不能傳播出去的無奈心情,纔會將其當作吳王妃的陪嫁,希望吳王妃有一天能夠學懂它,將其傳播出去。

所以,臣女以爲,陛下您不應該過多的考慮它的意思,因爲可能很難懂,就像外行看一些物理學問一樣,您只需要知道它是一門高深的農作物研究技術,如果得以實現,能夠讓這個世界的農作物長的更加好就行了。

而眼下,我們應該利用它的一些特性,來爲咱們大唐做些事情。”

“利用它的特性,做事情?”李恪有些疑惑的看向了武媚娘,他可是知道,這女娃的腦瓜子一向靈活。

“你倒是說說,有什麼可以利用的?”李世民能同意武媚娘在十九歲的年齡,就接任內侍監,自然是對她的纔能有所瞭解,直接開口問道。

“陛下,連吳王妃都學不懂,那麼,世上的其它人,就更加學不懂了,而它,又確確實實,是這個世界上最高深的農學着作,並且,是漢字所着。”

李世民光是聽到‘漢字所着’這四個字的時候,腦海裡,就靈光一閃的出現了很多想法。

現在,波斯,天竺,整個南亞地區併入大唐在即,最終剩下的,只有拜占庭和大食兩國,而這兩國之所以能夠堅持到最後,其最根本原因,還是文化宗教的信仰不同。

儒家文化,基本進不到這兩個地方去,在狂熱的信仰支持下,利益,和物資,對於他們民間百姓的誘惑,都非常的有限,如何讓自己的文化侵入到這兩大帝國去,爲將來的穩定統治打下基礎?

農學,這個任何信仰,都不可能抗拒的學說,就是比儒家思想,更能夠打開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帝國的文化傳播途徑的學說。

儒學,之所以爲古代帝王所重,正是因爲它能在政治上,爲君主所用,而農學,同樣能爲政治服務,而且,比儒學更加實在。

李世民腦海裡稍微閃過這些念頭,便恢復了清明,開口向武媚娘問道,“所以,你的建議是?”

武媚娘很是正式的彎腰下拜道,“臣女奏請,公佈老師的這部着作,並在稍後,遣孫師出使大食和拜占庭帝國,宣講傳播農學知識,當他爲大唐在這兩國打開文化宣傳的突破口時,傳道天下,有教無類,惠及天下百姓的老師,獲封聖譽,便水到渠成了。”

聽了武媚娘這話,李世民的眼睛眯的厲害,他想不到武媚娘這丫頭,會這麼的坑自己的師父,要知道,大唐將中亞和西亞部分地區的小王國全部併入,與大食和拜占庭帝國全面接壤之後,三國的敵對態勢,已經形成。

此時,另外兩國已經在採取各種手段自保,或者做一些戰略調整,沒有直接開打,還是因爲大唐的吃相向來比較好看,讓他們沒有什麼藉口出兵,當然,也因爲他們現在十分敬畏,依賴大唐。

所以,現在三大帝國,算是處於一種冷戰期,而在這種兩國都在想盡辦法排斥大唐的情況下,出使這兩國,可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光是人身安全,都令人擔憂。

如果,李世民是拜占庭帝國,或者大食帝國的統治者,一定會第一時間控制住孫享福,壓榨他的才能。

但是,他內心裡,卻是比較支持武媚孃的建議,因爲,做聖人的標準太高了,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來推動,全民公認,才能長久的保持住聖名,而孫享福做了聖人,李世民自己纔好做做聖皇夢。

不過,他並沒有當場宣佈照武媚孃的建議執行,而是讓其先行退下,留了李恪一個人在別墅內私聊。

“此女如正明所說,有宰相之才,然而,其功利心太重,爲了表現自己的政治才能,絲毫沒有猶豫,就犯了內官不得干政的律法,並且,將自己老師的人身安全置之不顧,其心毒也。恪兒,你今後輔佐承乾時,可要小心防備着她。”待得武媚娘走後,李世民沉默了片刻道。

“兒臣謹記,不過,或許是武侍監年紀太輕,思想激進,口無遮攔,沒有考慮那麼多朝廷規矩,就向父皇進言了,還請您不要往心裡去,只是做內官的話,她就算出言議政,也不過是幫助朝廷出謀劃策而已,並不能掌實權,而她的才能,確實如孫師所說,可堪大用。”

武媚娘是孫享福門下,與李恪這個孫享福的徒弟兼妹夫天然親近,雖然他也覺得武媚孃的表現有些過了,但還是爲她說了幾句好話開脫,武媚娘是聰明人,說不定規勸幾句,以後就能改主意了。

然而,李世民卻是搖了搖頭道,“你還是提高些警惕的好,不過,她的建議確實不錯,稍後,等正明宣撫六都的行程差不多的時候後,你便上一道摺子吧!”

聞言,李恪有些愕然道,“兒臣遵命。”

第481章 大進項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456章 戰局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179章 互坑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116章 李香蝶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97章 獻策第149章 歸來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456章 戰局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733章 到吐蕃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21章 開工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76章 風雪路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182章 見李績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755章 過黑海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464章 驚變第271章 新作物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543章 採紅菱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620章 九垸夜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357章 起塘第277章 玩脫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273章 酒宴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457章 大買賣第562章 利益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35章 胡商到第620章 九垸夜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111章 起航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175章 唐奉義第180章 行軍難第115章 下揚州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
第481章 大進項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456章 戰局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179章 互坑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116章 李香蝶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97章 獻策第149章 歸來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456章 戰局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733章 到吐蕃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21章 開工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76章 風雪路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182章 見李績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755章 過黑海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464章 驚變第271章 新作物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543章 採紅菱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620章 九垸夜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357章 起塘第277章 玩脫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273章 酒宴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457章 大買賣第562章 利益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35章 胡商到第620章 九垸夜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111章 起航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175章 唐奉義第180章 行軍難第115章 下揚州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