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

人才跟庸才的區別就是,他們的大腦總是能思索一些有用的東西。

馬周就是個人才,在聽過他的第一策之後,孫享福就有讓他總覽全局的打算。

“除此之外,大人剛應該考慮的是這些突厥人後續的安置問題,如果,朝廷安置他們會成爲一個大麻煩,那麼,最終他們還是會被那些腐儒歸還給頡利,或者是突利。”馬周見孫享福聽進去了他的建議,便繼續道。

“是的,你有什麼好提議嗎?”孫享福聞言又是點點頭。

“大人應該上奏陛下,徵召少部分突厥精壯入軍伍,給與他們大唐府兵同等的待遇,這樣,即降低了這些俘虜的危險性,同時會給剩餘的突厥人一絲希望,不至於反叛。

另外,招募一部分勤奮老實的突厥人爲工,就像幸福村的那些僱工一樣,他們只需要付出簡單的勞動力,就能獲得報酬,相信只要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中間很大一部分人是不會願意回到寒冷的北方草原的。”

這就是馬周的政治思維了,能以一個門客身份收到的微弱的信息量來分析國家大事,這是一種能力,不得不說,他的這個建議很靠譜,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因爲大量的吸收了胡人俘虜加入軍隊,才使大唐軍隊的遠征戰鬥能力加強,同時,也讓胡人不那麼仇視大唐,更加容易向大唐的軍隊投降,纔有了大唐的軍隊在太宗時期對胡人的戰爭幾乎全部以勝利收場的結局。

“那麼,再說說你的第三策吧!”孫享福很是期待的看向馬周道。

馬周微微一笑回道,“最後一策,說來其實不值一提,那便是利益均沾,大人只需要給陛下提議,將最後剩下的突厥俘虜或三十,或五十的分賞給朝中大臣,讓每個人都享受到不歸還突厥俘虜帶來的好處,那麼,不光是這次,以後的戰爭中,我大唐俘獲的突厥俘虜,都很難回到突厥去了。”

“走一步,看三步,牛,先生真乃經世之才也。”

孫享福這次是真服了,馬周簡單的幾個建議,就將各方面因素都考慮了進去,尤其是最後一條利益均沾,這是沒有什麼社會經驗的孫享福打死也想不到的。

在這個落後的封建農耕社會裡,青壯勞動力,人口,都是財富,而且,突厥人擅長養馬,伺候牲口,官宦人家,誰家不缺馬伕,誰家不缺照顧牲口的奴隸。即便不缺,把這些青壯拿到奴隸市場,一個也能賣到幾貫錢吧!幾十個那就是好大一筆錢了。

想想看,以後大唐對外戰爭如果有所繳獲,每個官員就能分到價值幾十幾百貫的奴隸,那麼,那個官員還會討厭打仗?那個官員願意把得到手的財富白白送給別人?

“大人謬讚了。”

馬周起身行了一禮,便要告辭,卻被孫享福一把拉住。

“先生別急着走,先吃些酒肉,咱們還有的聊。”

說着,德叔就將一些望江樓廚房做好的熟食加熱端了進來,在案几上擺好,孫享福給馬周倒了一碗酒水才又道,“先生胸有韜略,志向定然遠大,在下這裡正好有一個可供先生展現才華,讓陛下看到的機會,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出仕?”

有意,太他麼有意了,要是不想做官,馬周又怎麼會做這麼多功課,還到孫享福這裡來自薦呢!要說那常何的官職也不低,但他是個武將,跟馬周這樣的文人其實尿不到一壺,只是念在同鄉之誼,纔將其收留在府上,平時供些吃喝,也就了事了,歷史上,馬周可是在常何府上吃了好幾年的閒飯,纔有了一個表現的機會。

現在,常何率軍負責督管突厥俘虜,難得的讓馬周隨行幫忙管理一些文書上面的工作,讓馬周找到了機會,孫享福的官職雖然不高,卻是皇帝面前得寵的家臣,除了幾個宰相國公,還就他這樣的人與皇帝走的最近,從這麼大的工程,主事者居然是他這就可以聯想道,李世民對他的能力還是非常信任的,所以,馬周這才起了心思。

“在下若是能出仕,定不忘大人提攜之恩。”

馬周起身給孫享福行了個大禮,卻被孫享福再度拉起來按在桌前道,“先生無需客氣,陛下求賢若可,本官也只是爲陛下分憂爾,當然,這也要看你自己的能力,我的意思是,由你協助我屬下的石監丞代替我管理這工地上的大小事務,我親自回長安向陛下奏報你提的幾個建議,如果陛下采納,工程又能保質保量的完成,那麼,先生出仕應該不難了。”

“這,在下一介草民,如何使得?”

馬周有些愣了,孫享福卻是不理會,叫德叔喊了石大郎過來。

“大郎,這位馬周先生乃經世大才,我欲留你二人在此監督工地,如何行事,你且以馬先生爲主,明日,我就有要事返回長安,後續如何做,馬先生當會有安排。”

石寶對孫享福的決定基本是盲從的,他說馬周有大才,那肯定就是大才了,他自己才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一個,千字文現在都未必默寫的全,當然只能是聽吩咐辦事,孫享福只是用他的官員身份幫馬周撐個場子而已。

於是,孫享福對後續的工程計劃,跟馬周和石寶聊了好一陣之後,一頓飯算是吃完了。

次日,孫享福一大早就將擬好的奏章揣在懷裡,打馬往長安而去,午後時分才進了皇城,他並不是朝臣,自然沒有上奏章的權利,所以,他的奏章是給長孫皇后,由長孫皇后代爲轉交給李世民。

交完奏章,孫享福就無事可幹了,本想在衙房裡睡個午覺,等後宮回覆的,卻見門口突然來了個訪客。

“太子,您怎麼來微臣這裡了?”

簡單的行禮完畢,孫享福便問道,當然,更多詢問的目光是投向跟他一起來的長孫衝的,長孫衝只是無奈的跟他聳了聳肩。

“孤在東宮待的煩悶,就想找你來學戲,侍衛打聽到你在衙上,孤就來了。”李承乾小大人的模樣道。

估計他一早就派人在皇城門口盯了哨,畢竟,東宮和皇城只是一牆之隔。

想想古人一天八節都是語文課,尤其是皇儲太子,還要加了倍的學,孫享福就替這孩子悲哀,反正閒來無事,便請了李承乾到衙房裡面聊聊。

“太子可是真心喜歡音樂?”

“是啊!是啊!孤從來沒有得到過父皇的誇獎,只有上次你教我唱的那首歌,讓父皇大讚,所以······”

好吧!孩子的思想其實就是那麼單純,他只是想得到父母的肯定,誇獎而已,可惜他這麼小就做到了太子的位置,任何事情,做的好,是應該的,做的不好,會有一大票的人來指責他,可以說,是太子這個位置害了他,不然,成年後他的心理不會那麼扭曲。

“所以,你這次是偷跑出來的?”

孫享福一句話,就把李承乾後面的話給堵住了,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點了點頭。

“平時太子您偷跑出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孫享福好奇的問道。

“會被先生罰抄書,甚至,還會打手板。”李承乾心有餘悸的表情道。

他的老師可是有三朝帝師之稱的李綱,連李世民見了,都會恭恭敬敬的行師徒禮,被他打了,李承乾根本沒有說理的地方。

看到李承乾這幅模樣,孫享福內心突然一軟,決定幫幫這個可憐的孩子,於是道,“偷跑出來是不對的,不過,殿下的父皇母后以及老師把本不該屬於你這個年齡應該承受的東西強加到你頭上,也是不對的,所以,如果一會兒皇后娘娘傳召微臣的話,微臣會勸勸她的。”

“不要,千萬不要讓母后知道我偷跑出來的事情,不然我好長時間都別想出來了。”李承乾聞言急切的搖擺着雙手道。

“太子放心,我會有我的方式,絕對不會連累您受罰的。”

孫享福雖然這麼說,但李承乾還是有些不信,不過,這時候內宮傳旨的太監來了,李承乾起初嚇了一跳,想找個地方躲起來,卻發現傳旨的太監並不是來請他去皇后哪裡問話的,而是傳召孫享福,於是,李承乾便用一副懇求的模樣,看着孫享福跟着太監出了衙房。

“表兄,孫正明不會亂說的吧!”等孫享福的背影走遠,李承乾才一臉擔憂之色的看着一旁的長孫衝道。

“呃,以我對這小子的瞭解,他是一定會亂說的。”長孫衝摸了摸鼻子道。

“那該如何是好?”李承乾一臉後悔之色道,他今天來的可真不是時候,就算孫享福有心想要替自己隱瞞,傳旨太監只怕也會對長孫皇后實話實說。

“不過,等這小子亂說完之後,姑姑說不定真的會改變一些對你的管教方式。”

“呃,表兄你這是在拿孤尋開心。”李承乾反應過來道。

長孫衝訕笑的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道,“這是跟孫正明學的,不過咱們現在還是趕緊回去吧!說不得,一會就有姑姑的旨意到東宮。”

李承乾悲哀的點了點頭道,“希望孫正明能勸動母后吧!”

第604章 擺鐘第760章 治理難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770章 大結局第125章 審訊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27章 進村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130章 計策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770章 大結局第六章 小河集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70章 夜襲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564章 入城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743章 到船廠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729章 說服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十二章 告狀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737章 五年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544章 偷跑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562章 利益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270章 戲劇院第175章 唐奉義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474章 房謀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193章 殺心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305章 對策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139章 見韋李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
第604章 擺鐘第760章 治理難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770章 大結局第125章 審訊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27章 進村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130章 計策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770章 大結局第六章 小河集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70章 夜襲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564章 入城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743章 到船廠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729章 說服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十二章 告狀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737章 五年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544章 偷跑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562章 利益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270章 戲劇院第175章 唐奉義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474章 房謀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193章 殺心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305章 對策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139章 見韋李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