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返程路上

由於分散了一部分護衛騎兵在前面打前站,李世民一天時間,就找到了四個像雙路村這樣貧窮的村子,大唐,皇權連縣都下不到,現在,卻直接到了村,看到的,自然是一堆的問題,短短兩天的時間,就讓李世民知道了,愚民有多麼可悲。x23us.com更新最快

世家子所用的手段其實一點也不高明,只要給這些百姓一丁點的智慧,他們也不會被人剝削成這樣,難怪那些世家子會對統治者說什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只有無知的百姓,才能任他們剝削,一切,都是利益在作祟。

而在孫享福這裡,李世民聽到了不一樣的論調。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斷句不同,意思,竟然截然不同,世家子們,卻是用一條對他們最有利的解法,在矇騙所有人。

李世民沒有時間這麼無休止的看下去,所以,一天後,派發東西救濟窮困村落的事情交給了獨孤謀和他帶領的一干千牛衛,而少部分人馬,則是隨他一起返程回長安過春節。

馬車上,李世民手中的幾顆棋子一直在被他轉動把玩,不過,此刻,他卻不是在下棋,也沒有允許孫享福回到自己的馬車上打盹,車廂中間的案几上,擺着隨行的幾位大臣對於朝廷未來五年,甚至十年規劃的構想,其中,他正盯着孫享福的寫的那張紙在看,這是李世民昨晚上強行下發的任務。

“五年之內,在關中全面完成新農村建設,十年之內,在全國完成新農村建設,同時開始實行全民義務教育,即,無論男女,都要上學讀書,完成基礎文化學業,做到消除文盲。”

短短几十個字,卻是李世民看到的,最大膽的提議,他對着這幾十個字,發了差不多半個時辰的呆。

“正明,讓所有人都讀書識字的代價有多大,你不可能不知道,你爲何要做出這樣的提議?”

李世民將孫享福書寫的那頁紙提起來抖了抖道。

這一個時辰裡,他幻想過很多全民讀書識字的畫面,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雖然好的方面比較多,但他還是有些擔心自己駕馭不了那麼一個國度,因爲他在朝廷上見過智者扯皮的事情太多了,每一個讀書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實現,他們就會自己想到的一些方法來實現,管理幾百個讀書人都已經很難了,管理幾千萬讀書人,那個畫面,李世民幻想起來的時候,不擔憂纔怪。

孫享福一早就料到李世民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在心裡琢磨了一下用詞才道,“陛下,您是想要國富民強,還是想要民富國強?”

孫享福的這個問題突然問出口,車廂內的幾人都是一愣,還第一次有人把這個詞調了頭拿出來用,然而,細細一想,他們卻又發現,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是兩個概念。

漢朝,就是典型的國富民強,然而,那種強盛,都只適合短暫的存在,國富民不富,內部就容易生亂,所以,漢朝經過了幾度反覆,國家雖然依舊富裕,軍隊戰力雖然依舊強悍,但還是被黃巾起義攪亂,導致羣雄割據,最終滅亡。

可民富國強這個詞,到底成不成立,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卻未可知,因爲此前,沒有那一朝出現過這種情況。

在後世,定義一個國家是不是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是一個重要的指數,當一個國家的公民的平均文化水平高了,所掌握的致富技能自然也就多了,掙錢就更加容易了,而老百姓富了,國家是想不富裕都難,除了那些少數靠出售資源邁入發達的國家,真正的強國,無不是靠先進的科學知識。

全民讀書,認字,掌握知識,就會讓知識發酵起來,向更高的層次邁進,邁進之後產生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而只有掌握了知識的人民,纔是真正的強民。

來自後世的孫享福可不會讓這個朝代重蹈宋朝的覆轍,那是一個國富民不強的朝代,被別人欺負了幾百年,最終滅亡,而它滅亡的主要原因,是當權者把一個不切實際的學說,或者說被閹割了的文化,當成了國家的根本,沒有客觀的看待文武,矯枉過正了。

所以,孫享福所說的義務教育裡面,可沒有太多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以務實爲基礎,纔是關鍵。

“國富民強又如何?民富國強又如何?”

李世民雖然在自己的心裡想到了一個模糊的概念,卻是更想聽聽孫享福的意見,車廂裡的其它幾個大臣也是如此,此刻都把目光看向了孫享福。

“國富民強很簡單,沿用前朝的那些制度,以咱們大唐現有的生產水平,以及人均可分配資源來算,也能富強個一兩百年,然之後,漢朝什麼樣的結局,您也清楚。

民富國強則不然,老百姓真正的富裕起來了,纔會真心的擁戴國家,國家只有和老百姓的願望是一致的,纔會受到老百姓全力的支持,這樣的國度,纔是真正意義上可以承受風吹雨打的強國。

而老百姓怎麼才能富?

唯有讓他們變強。

當他們掌握了更多的生產知識,更多的致富方法,他們就能夠更從容的對抗來自內部或者外部的壓力,所以,讓老百姓變強,是一個國家變強的基礎,朝廷即便是花再大的代價,也要打好這個基礎。”

孫享福講了這麼半天,換來的,只是一片沉默,他的這些論調,在目前來說,只能算是他一家之言。

這個論調有成例可看麼?

有。

幸福村就是成例。

孫享福並不是全能的,幸福村的百姓在孫享福的幫助下,學習了一些基本知識後,就在他指引的方向上不斷探索進步,研究出了很多這個世界原本沒有的技術,這不是孫享福一個人的功勞,他頂多算是個指路人。

而現在,即便是孫享福不在,他們自己也在不斷的進行各種研究,這就是一種知識的發酵。

幸福村的百姓,已經變成了強民或者說富民,這裡的富,不單是指財富,還指知識的富有。

憑藉他們現在掌握的東西,可以輕易的在這個世界上活的很好,所以,幸福村集體,能在保持自己各項研究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拿出一百五十萬貫來投資渭南縣的項目,這些錢,還只是他們在研究的道路上,順手賺來的,如果用他們掌握的東西專門來盈利的話,相信用不了幾年,整個國家的錢就會被他們賺去大半。光是把冶煉和玻璃工藝拿出來賺錢,就能分分鐘賺一座金山銀山出來。

然而,李世民卻還沒有做好全國都是這種強民的心理準備,在此刻的他看來,蕭,房玄齡,長孫無忌,甚至馬周幾人提的發展規劃,似乎更加靠譜一些。

比如蕭,他提議半年之內完成公民制度,明年秋後開科舉,三年之內,將一套全新的地方官員的職能,和監管體系執行下去。

而房玄齡,則是將邊地治理看的比較重,安北大都護府,玉門關外新設的幾州,都是朝廷未來幾年的重中之重。

他認爲,只要沒有外患,大唐的內部治理,其實並不複雜,因爲從今年的國庫稅收,和國民產出來看,明年只要關中不繼續災害,大唐的內部情況會很好,今後會更好。

而且,他知道蕭會就政務規劃給李世民提建議,所以,很巧妙的把自己放在了副手,拾遺補缺的位置,說了對邊地發展規劃的幾點。

長孫無忌則是直接說國家財政未來有多少能用於軍事,三年到五年之內,解決吐谷渾和高句麗的問題,十年之內,將周邊不臣服的國家全部掃除等。

馬周說的,是最符合孫享福那套富民強國思想的,草根出生的他,更加看重民生,通過對善陽發展套路的研究,他得出了很多自己的觀點,他認爲,興商貿,降農稅應該是朝廷施政的階段任務,三年之內,國家的財政收入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免除人頭稅,五年之後,農稅減半,十年之後再減半等等。

都是說的比較實際的東西,當然,只要做到他們所說的那些建議,其實就已經足夠大唐雄霸於世了。

至於孫享福說的那些,其實有些太過超前了,就跟他此前說育種育苗的事情的時候一樣,李世民聽一半,不聽一半,認爲,新農村建設的事情,還算靠譜,全民義務教育的事情,暫且擱置,大唐完全沒有必要花大代價去做這樣的事情,有那麼多錢,給國家多練幾隻強軍,不是更好麼?

他卻沒有想過,十年之後,或許推行全民義務教育,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錢了,因爲,那個時期讀書的成本可能已經降到很低了。

而國家的軍力強橫了,人民對國家沒有相應的向心力,卻未必是好事,人性都是貪婪的,掌握了軍權的人一旦犯了貪心,這個國家很有可能曇花一現,成爲一段絢麗而短暫的歷史。

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155章 合作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770章 大結局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163章 雙簧第179章 互坑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51章 發動第193章 殺心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367章 起塘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398章 論法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66章 大戰起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116章 李香蝶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579章 二進宮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238章 都來了第527章 進村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68章 定計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13章 溪村第562章 利益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十一章 買船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737章 五年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125章 審訊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79章 二進宮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729章 說服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282章 談心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125章 審訊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30章 互爲良師
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155章 合作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770章 大結局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163章 雙簧第179章 互坑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51章 發動第193章 殺心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367章 起塘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398章 論法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66章 大戰起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116章 李香蝶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579章 二進宮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238章 都來了第527章 進村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68章 定計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13章 溪村第562章 利益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十一章 買船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737章 五年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125章 審訊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79章 二進宮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729章 說服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282章 談心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125章 審訊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30章 互爲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