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

待祿東讚的胃口被吊起來之後,王麟卻沒有馬上給他解釋自己的計劃,而是反問道,“大相認爲,吐谷渾,党項,甚至龜茲,于闐這樣的國家和部落還應該存在嗎?”

“這······”

“你的意思是說?咱們的目標,應該放在這些地盤上?”

祿東贊遲疑了片刻,眼中的精光頓時一閃,立即領會到了王麟的一些意思。

“沒錯,李唐非速亡之國,咱們吐蕃,也不具備統治中原王朝的實力,這次去長安,主要是搶劫他們的財富,等李世民殺回來之前,咱們撤走就好,就算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可能上的來咱們這高原吧!”

“不能。”

在這一點上,祿東贊是有絕對自信的,吐蕃,只要不生內亂,幾乎是這個世界上地理優勢最強的國度,不會有什麼外敵。

“所以,他只能找党項各部和吐谷渾報仇,而那時,咱們只需要做他們身後的黃雀就好,相信不管他們最終誰勝誰敗,都是無法抗衡我吐蕃二十萬鐵騎的。”

王麟說到這裡,就不再往下說了,他相信以祿東讚的智慧,已經可以想到接下來該怎麼做。

確實,此刻祿東贊腦子裡,全部都是拿下党項和吐谷渾之地,攻佔玉門關,將玉門關以西的所有小國,乃至大唐佔領的數千裡之地橫掃的畫面,一旦這個目標完成,吐蕃就近可攻,退可守,成爲盤踞在歐陽大陸中間的最強國度。

“哈哈哈,絕妙,當真是絕妙,這就是你們漢人所說的運籌帷幄之能吧!這個謀劃,就是你在贊普繼任大典上給吐蕃人最好的獻禮,今後在吐蕃,如果有任何人對你不恭,我祿東贊第一個不答應······”

祿東讚的笑聲被寒風吹散在夜空裡,他卻不知,這些對話,已經被在他們不遠處伺候的王志全部記下,等他們都睡下的時候,應該會有一隻信鴿將這些消息傳到中原去。

一個僕人的智慧如果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就不會默默無聞十幾年,王麟不懂這個道理,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又有誰會料到這個世界上會有一個人可以妖孽到,在八九歲的時候,就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呢!

王浩就是這樣早慧的妖孽級人物,在十幾年前,他就在自己的親哥哥和親弟弟身邊安插了他們兩個絕對不會懷疑的臥底,在王麟準備向他下殺手之後,他才覺得有必要啓用這樣的暗子。

所以,王麟能走上吐蕃這條路,都是王浩一手謀劃的,王志建議王麟留在中原之地供以聯絡的人,現在,也全部都是王浩的人,王浩想讓王麟知道什麼消息,王麟纔會知道,同時,王麟有什麼新的想法,王浩馬上就會知道。

而此刻的王麟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想法,並不是他想摧毀中原的花花世界,而是他迫切的想要獲得一種報復的快感,如果報復完之後,讓所有人恨他恨的咬牙切齒,又拿他沒有辦法,那就更好了。

他的這種不正常的虐人心態,王浩一早就知道,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達到自己的目的。

所有被別人洞悉了的謀劃,都算不上謀劃,這就是情報的作用,不過,吐蕃的情報可不會傳到孫享福的手上。

上午,好睡了一長覺的孫享福起牀之後,一邊吃着早餐,一邊翻看起了歷屆兵部尚書徵調物資的一些資料,頭疼的是,記錄都是文言文寫成的,孫享福理解起來有點慢,不過,他只需要知道少部分的關鍵信息就好。

糧食,孫享福都打算用錢在市場上買,餵馬的豆餅豆料,大唐都不缺,孫享福只需要給揚州的武士彠去一封信,他就能幫助調集很多,從揚州直接走水路運送到萊州,反而更方便,這些最終不過是個落在紙面上的錢數的問題。

食鹽方面,孫享福要找韋叔諧談一談,如果能夠給軍中全部供應精鹽,那麼,不管是士兵還是牛馬牲畜的狀態,都會好很多,一支大軍的戰鬥力,就是從很多這些微小的環節裡提升的。

最讓孫享福頭疼的還是軍械裝備的問題,製造戰車和箭矢的材料,都不是那麼好找,查到了產出地,和產量的情況之後,孫享福要根據實際情況,給當地的主官下徵調的命令。

至於牛筋弓弦這樣的管制品,除了清點庫房儲備之外,還要想盡辦法四處收刮,這些玩意產出的少,就算有錢,也未必能大批量的弄到,好在北方現在都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善陽在這方面有不少儲備。

再之後,就是協調專業製造軍械的將作監的工作了,將作監的大匠現在是閻立德,他屬下有三千人左右的熟手工匠,專司大唐的軍械製造,不過孫享福這次要製作的軍械裝備,有很多都是新款,像戰車類的,匠作監的工人基本上完全陌生,估計是指望不上了。

孫享福合計過之後,除了讓一部分工匠製作八牛弩,長弓羽箭等傳統的裝備之外,剩餘的人,都劃到冶煉廠的鍛造車間去做新手工人的前期培訓工作。

一旦冶煉車間開始運轉起來,那麼鍛造車間需要的人手,將會非常巨大,只有將各種武器裝備的生產,都上流水線,產出纔會又快又多,磨刀不誤砍柴工,培訓更多的工匠出來,便是磨刀的功夫了。

然之後,孫享福還在資料裡看到了一些正在爲朝廷產出礦物的礦場,以及以往在戰時幫助朝廷冶煉礦物的私人作坊,孫享福大筆一揮,他們很快就會被請到渭南的冶煉廠來,然之後,可能會被馬周想辦法都收編掉到冶煉廠任職,沒辦法,想將產能提上去,必須得有更多專業的人,投身到這個行業裡來。

古代生產的第一環節,就是人力問題,孫享福只有先用各種手段,解決了人力的問題,才能保障後面的整個環節。

用了一天時間將資料看完之後,孫享福就開始下帖子約人面談了,李世民雖然讓他全權負責徵發,可不是讓他到社會各界去搶劫,該給錢的地方要給錢,該獲得別人同意的地方,也要跟別人協調好才行。

第一個約見的,就是韋叔諧,這老傢伙來的時候,還帶着長安今天剛發行的報紙,裡面的內容嘛!當然是馬周按照孫享福的想法發佈出來的。

“一早就知道正明是厚道的,有這樣的好事,第一時間就約見了老夫,說吧!有多少礦場是可以賣給咱們韋家的,就算價格高點,我韋家變賣產業,找錢莊抵押貸款,也給你把現錢弄出來。”

“韋公說笑了,今日我請你來,可不是談礦場的事情,先坐下喝杯茶,咱們慢慢聊。”孫享福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頓時讓韋叔諧心道不好,估計孫享福徵完皇家的東西之後,又要來徵韋家的東西的。

“那個,正明你是知道的,我們韋家今年在渭南投資的大煤廠可是花費巨大,雖然在食鹽方面有些進項,但現在,不富裕啊!”韋叔諧在孫享福下首的椅子上坐定之後,有些忐忑的道。

不過,就算他這口風轉的再快,也是來不及了,孫享福笑了笑道,“今天約韋公來,就是談煤炭和鹽的事情的,你們韋氏的大煤廠,今年可以產焦煤嗎?”

“產是可以產,這錢······”

“放心,雖然是朝廷徵調,但也不至於讓韋家虧本,在成本價上,韋公可以得一成利,不過費用,須得稍後再結,而且,數量要求比較大。”

有了焦煤,才能徹底激活冶煉廠的產能,在朝廷國庫裡面一百萬貫都沒有的情況下,孫享福只能儘量的先借調,實在是不能借調的方面,纔去錢莊貸款。

韋叔諧聽說有一成利,頓時放下心來,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道,“我韋家也是大唐的一份子,爲國出力的事情,自然是不落人後的,量大一些也沒關係,反正先期的時候,我們只是墊付一些工人的工錢而已,不過大量出貨的話,得大煤廠建設好之後。”

“沒關係,現在可以先讓韋家原那些小煤作坊製作一些出來,送到冶煉廠囤積起來,等大煤廠建設完工之後,再大批量生產,到時候,把送貨的數量統計好就行。”

“那行,這礦場······”

“韋公難道還看不出來嗎?這礦場的事情,就跟北地的田地一樣,是個比較長遠,且盈利慢的投資,韋家的底子沒有五姓七家那麼厚,最好還是把精力都放在做煤上面吧!”

聞言,韋叔諧點了點頭,表示懂了,既然北地的田地產業韋家都沒有參與,那麼在礦產上,他也不會那麼糾結,又問道,“鹽的方面,你有什麼計劃?”

孫享福答道,“我想調精鹽來供應大軍,人和牲畜都用,大軍有二十八萬左右,每人每月差不多半斤,這就是每月十四萬斤的量,牲畜大概三十萬,每月也要十幾萬斤,總體算下來,一年之內,差不多要供應三萬多石精鹽,每月要三千石的話,申屠勇那邊能夠生產的出來嗎?”

“一個月就要三千石?只怕是不能,現在除了給豆醬作坊製作鹹魚要用的鹽,每個月他們只能向市場上出貨一千石精鹽,前些日子他們還提議,不做鹹魚了,只弄精鹽銷售,被老夫拒絕了,我韋家可不是隻顧利益,不顧百姓的人,不過,想要每月給大軍供應三千石精鹽的話,即便是不對外銷售,咱們也要將產量擴大一倍以上,可是,如果擴大的話,咱麼這製鹽的秘方,只怕會泄露出去。”韋叔諧有些爲難的道。

聞言,孫享福思索了許久之後,才道,“既然朝廷已經放開了鹽的管制,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了精鹽的出處在海上,那麼,保密估計也只是一時的,不如趁此機會,將整個產業擴大,搶佔所有市場,以走量的形式來賺取更多的錢。

這樣吧!我稍後去信一封給越國公,讓他幫忙協調人手,直接派給申屠勇五倍的人,多開發幾個製鹽的海島,管理的人手就從申屠勇手下的熟手製鹽工人中出,不過,稍後朝廷可能會像豆醬作坊一樣,派專門的稅務官駐島收稅,這個產業的賬目,生產工藝也可能會隨之曝光,你們韋家得做好心理準備。”

藉助這個機會,把低價食鹽向全民推廣,也是一樁好事,只要朝廷不利用鹽來控制稅收,那麼它就只是一個普通商品,而製鹽的人多了,也就無法形成壟斷,擡高價格了,對於國家來說,是好的。

現在大唐人口這麼少,產出越來越多,商業越來越繁榮的情況下,精鹽走向低價時代,成爲大衆化日用品,是必然的。只是在周邊強鄰沒有解決之前,控制一下出口就好。

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12章 驚覺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210章 回朔州第561章 錯失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323章 又出招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163章 雙簧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118章 殺倭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382章 滿月酒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38章 都來了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06章 開武舉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三十章 面聖第576章 中計了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246章 治國難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464章 驚變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122章 治病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84章 九垸縣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470章 夜襲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729章 說服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193章 殺心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
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12章 驚覺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210章 回朔州第561章 錯失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323章 又出招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163章 雙簧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118章 殺倭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382章 滿月酒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38章 都來了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06章 開武舉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三十章 面聖第576章 中計了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246章 治國難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464章 驚變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122章 治病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84章 九垸縣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470章 夜襲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729章 說服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193章 殺心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