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夏糧豐收

自從昨天在皇宮裡吃過奶油冰激凌之後,張樂求進和舍龍對於這種即好吃,又解暑的食物,就再也不能忘懷了,一大早的,他們就在望江樓給服務員比劃了好半天,最後,看到服務員端上來的東西的時候,他們才心滿意足,原來這個東西叫冰激凌。

喜歡在望江樓吃東西的還不只他們倆,被李世民邀請來長安觀禮的周邊地區少數民族酋長,首領之類的,都喜歡,因爲這裡全國各地的菜系都有,嶺南來的育彌和黑察他們就是,在飽餐了一頓之後,他們發現,自己和很多人要去的地方,都是同一個位置,萬年縣與藍田縣之間,那塊三十萬畝大的田地附近。

夏日的清晨還算涼爽,所以,趕農忙的百姓們都起的特別早,在龍首原營地的府兵們,更是天還沒亮,就已經在試驗田旁邊集結了,沒的說,一人三畝,太陽火辣之前,全部割完,有李世民和一干朝臣們帶頭,他們的幹勁都非常足。

“原來,大唐的皇帝,還下田割麥子。”做了幾年白子國王的張樂求進,非常好奇的看了看李世民的方向嘀咕道。

他在雲南之地,可都是被部下的人伺候着過日子的,當然,這也是爲什麼,他的屬下對他的忠誠度不高的原因。

舍龍跟他的關注點就不同,他看到的是十多萬人,手中拿着同樣造型,且非常鋒利的鐮刀在割麥子的情景,他的族兵若是都有這樣的鐮刀作爲武器,其他幾部估計就不是他們蒙舍詔的對手了,只是可惜了這麼多好鋼,都被做成了鐮刀的樣式,用來割麥子話,真是有些浪費了。

他穿着一身大將軍的常服站在人羣裡,有些顯眼,許多士兵,在他走到近前的時候,都向他投來了崇敬的目光,幾個月前就換裝了新式軍裝的他們知道,領口和肩膀上有金色麥穗和三顆金星的,那就是大唐最頂尖級別的大將軍,當然,不看領口和肩章,光看他胸前那個巴掌大的黃金徽章,大家也能確定他的身份,只是,這個大將軍的模樣有點面生,並不像十六衛的將軍。

育彌父子和黑察對於割水稻的事情一點也不陌生,那麼,割麥子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也差不多,他們不像舍龍一樣,晃着胳膊四處轉悠,在阿月的帶領下,他們找孫享福討要到了幾把鐮刀,跟在孫享福旁邊不遠處割着麥子,順道聽着阿月跟孫享福的聊天,還別說,在關中待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的已經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詞語了。

“你在白雲湖割水稻還沒有割膩歪麼,就這點田地,太陽熱起來之前,大家肯定能割完的,你就在旁邊看着就好。”孫享福看了一眼手腳利索的湊到自己身邊幫忙割小麥的阿月道。

“沒有啊!每次想到那些水稻收割之後,是要送到長安來給孫叔叔你吃的,就一點都不覺得累了。”

“呵呵,真是個乖巧的孩子,不過,幹農活的時候,記得戴斗笠,別把臉曬的太黑了,小心長大了嫁不出去。”

“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唄,反正有小黑和小野陪着我,你不知道,他們可皮了,每次我們整田種稻子的時候,他們就愛在田地裡滾稀泥。”或許是文化不同的原因,阿月在和別人討論自己出嫁的問題的時候,是一點都不臉紅的,不過她似乎現在還沒想過這樣的問題。

“大象就是這樣,和水牛差不多,寧可裹一身泥,也不願意被蚊蟲咬。”

“呀,原來他們滾稀泥是在防蚊子啊!虧我每次都提好多水幫他們把身上洗乾淨,下次,我就把花露水幫他們塗在身上,這樣就沒蚊子咬他們了。”

“可別,花露水那玩意現在還是挺貴的,你要是塗他們身上就浪費了,而且,他們聞着了花露水的味道,估計會打噴嚏,不知道大象打噴嚏是什麼樣子,你見過嗎?”

“好像,沒見過······”

有說有笑的勞碌,並不那麼容易感覺到累,上午八九點的樣子,三十萬畝田地的麥子,就全都被收割上來了,士兵們將麥穗撲在了早就修建好的曬穀場上,各種牛馬拉着的石碾開始在曬穀場上滾動,場地不夠,周邊的水泥路上也鋪上了,還有一些人在揮動連枷,或直接用手抽打取麥,場面十分壯觀。

忙出了一身汗的李世民和幾位大臣開始在曬場旁邊架起了數十個天平大稱,一頭放了一百二十斤重物,另一頭則是放了一個裝麥子的大麻布口袋,每個口袋的麥子裝到天平大橫,就剛好是一石,到時候,只需要記好有多少口袋,就能夠知道,這些田地裡共產了多少石麥子。

看着麻布袋子堆的越來越高,李世民和衆多大臣們都非常開心,傳了命令下去,午餐就在現場隨便解決算了,如果到了晚上,還沒打完的話,就把晚餐也在這裡解決了。

不多時,軍營的火房熬了很多酸梅湯過來,大家喝的爽快,午餐唯一的食物就是涼麪,一人發一個碗,一副筷子,自己去夾,調料也是一大桶現成的醬料,按照個人的口味,自己拌,興許是勞動過後,消耗比較大的原因,所有人的胃口都出奇的好。

人多力量大這句話放在農耕社會,是一點錯都沒有的,所以,十多萬人,只用了三四個時辰,就將麥子打完了,然後就是挑燈,連夜過稱。

現在,已經沒有人惦記晚飯的事情了,因爲,從計數的那邊看,大家看到了麻布口袋,已經使用超過一百萬個了,也就是說,才稱到一半左右,就已經超過了一百萬石,分攤到三十萬畝田的話,畝產已經過了三石多,可是,曬穀場上,沒有過稱的小麥,還像山一樣高。

難道,這裡的小麥產量真的能超過五石?

從下午吃過美味的涼麪之後,舍龍就沒有說過什麼話,麥子,他們雲南也種一些,可是,跟這裡的差距,好大呀!大唐這麼種麥子,難道他們不怕多的吃不完,爛掉嗎?

“陛下,已經超過一百四十萬包了。”

即便王得用的嗓子每天都要在朝堂之上念一些聖旨文件之類的,早就已經修煉出來了,但此時,也有些顫抖,他猶記得那年李世民跟孫享福打了一個沒有賭注的賭,然後,李世民輸了,而且輸的特別開心。

而現在,這些田地裡的產量,可能要遠遠超過當年,因爲,王得用目測,剩下的麥子,再裝幾十萬袋,都有可能。

穀場外,一串串燈籠朝這邊靠近了,是負責主持其它地方收割和稅務的長孫無忌等朝臣過來了。

“臣等回城之後,聽聞陛下尚未回宮,便相約趕過來瞧瞧。”

“輔機,玄成,先給朕說說,你們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被李世民問到了,兩人雖然一臉疲憊之色,但眼中都透露着喜悅。

“陛下,臣這邊收上來的初步統計,畝產應該在四石半以上,有些比較好的農戶家的田地裡,甚至達到了五石。”

“臣這邊,也差不多。”

朝廷今年是按重量計稅,三十稅一,而且,是剛剛收割完,直接溼重計稅,一戶人家,八十畝永業田,按照四石半將近五石來算的話,差不多可收三百七十八石以上,那麼,朝廷可從每戶收到十二三石左右的糧食,甚至,長孫無忌,還收到了好些十三石以上了稅糧的,因爲,他們八十畝田地的產出,超過了三百九十石糧食。

那麼,按關中一百萬戶自耕農,每戶八十畝永業田來計算的話,朝廷光是徵糧稅,就能徵到一千二百多萬石糧食。

一個官軍每個月消耗多少糧食?

就是按戰兵每天三餐算,每餐吃一斤,一個月也才一百五十斤,一石三而已,就當做一石五吧!十萬大軍,一年消耗的糧食,也絕不超過兩百萬石,把大唐各條戰線的府兵全算上,三十萬人左右,一年也就消耗六百萬石糧食。

也就是說,光是關中之地,這一季的稅糧,就可以供這次東征的軍士,吃兩年的了。

而且,這些糧食,還只是百姓手中三十分之一的糧食。

產量突然比以往翻了三倍左右,這種巨大的幸福,讓李世民有點暈,唐初本來人口就少,田地偏多,這產量再一爆發,讓人幸福的想不暈都不行啊!

“孫,孫正明呢!讓他來見朕。”

按說,這種收糧的大日子,孫享福這個種糧的人,應該是最活躍的,然而,自從收割完畢過後,大家就沒有再看到他的身影了,似乎,對於產量這個問題,他並沒有多少擔心。

試驗田中心的村莊裡,孫享福將打上來的一袋麥子,用各種孔洞大小不一的篩子篩過一遍之後,盯着最後留在最大的孔洞的篩子裡的那些麥粒看了很久,甚至,點燃了很多跟蠟燭,用望遠鏡觀仔細觀看了麥粒的表皮,芽腺,喃喃自語的道,“我本以爲三年三圃制培育出來良種,在遺傳基因上已經很穩定了,看來,科技條件不足,弄出來的東西還是有一些小缺陷,這些麥粒的大小飽滿度,有好幾個層次的分化,應該是種子遺傳基因方面還沒有足夠圓滿的緣故,想要再度提升,還得再經過一輪,或者幾輪的培育······”

他這些話,作爲只練武藝的護衛,張軻是根本聽不懂的,他已經餓的肚子咕嚕咕嚕叫了,吃了好多零食,在一旁觀摩的阿月,就更加不懂了,所以,當李世民派來找人的內侍過來了之後,他們果斷的打斷了孫享福的思維。

“都督,陛下傳召你過去,應該是產量出來了吧!”

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573章 開賽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113章 溪村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九章 送魚第414章 談妥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34章 出手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41章 運作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122章 治病第210章 回朔州第155章 合作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282章 談心第十一章 買船第165章 忽悠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238章 都來了第534章 出手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73章 酒宴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450章 效果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584章 九垸縣第118章 殺倭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
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573章 開賽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113章 溪村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九章 送魚第414章 談妥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34章 出手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41章 運作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122章 治病第210章 回朔州第155章 合作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282章 談心第十一章 買船第165章 忽悠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238章 都來了第534章 出手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73章 酒宴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450章 效果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584章 九垸縣第118章 殺倭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