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喝茶吃餅

下了車的李世民見房玄齡也朝自己看了過來,便指了指不遠處的村寨道,“房卿隨朕到村中一觀吧!”

“陛下,陛下,俺也去。”

李世民本只想邀請了房玄齡一起微服進村看看,耳朵尖的尉遲恭卻也在這時蹦躂了出來,要跟着去,李世民自然也沒有拒絕,叮囑了秦瓊和獨孤謀等人安排大營的宿衛之後,換了一身輕薄夏衫的三人,便向村寨裡走了去。

不一會,他們便聽到了村寨外一陣‘甕甕’的聲音,三人朝發出聲音的寨牆下看去,便發現了一排排木箱在那邊擺着,大量的蜜蜂在木箱那邊飛來飛去。

“過路的客人,沒有穿紗衣,可別招惹那些蜜蜂,被蟄了,就只能進城找孫道長抓藥吃了。”

村子的寨牆上,一個三四十歲的老漢朝他們三人高聲喊道,其口音,正是關中腔。

善陽地界,除了已經全部納入孫享福食邑的半胡原住民之外,就是這些最先被李世民從關中遷過來的關中百姓了,一共三萬五千戶,除了一少部分在城裡居住之外,其餘的人被分成了數十個寨子,分散在善陽城周邊的村寨裡,差不多每十里一個村寨,修建有堡壘,這是孫享福擔心百姓的居住安全和王氏學的。

老漢是在關中生活了半輩子的人,見到遠處的車隊,那裡還不知道李世民三人並非等閒,不過他們此時都沒有穿官服,老漢拿不準,只是好心的提醒了一句,這些蜂箱放在寨牆下面,還可以起到防賊的作用,如果不走正門的話,是沒有人敢靠近寨牆附近的。

李世民聞言,擡起頭朝寨牆上的老漢喊道,“老丈,我等可否進寨討杯水喝?”

“白水沒有,花茶倒是有不少,口渴了就進來喝吧!咱們善陽花茶,就沒有客人不愛喝的。”

老漢笑呵呵的說了一句,便朝寨牆下走來,不一會,等李世民三人走近寨門的時候,虛掩着的大木門便被老漢推了開,李世民三人邁步走進來之後,纔看清寨內的情形。

“嚯,一水的磚瓦房,那小子倒是沒有虧待屬下的百姓。”

村子的房屋不少,足有幾大排,上百戶,整齊的排列在寨子裡,連地面上,都鋪了青磚,乾淨的很,李世民只是大致的掃了一眼,便在心裡讚了一句道。

“三位是關中來的貴人吧!可曾用過飯了,咱們寨子里正好有鮮花餅要出鍋了,趁熱吃最好,不如三位就着花茶,吃幾個吧!”

老漢也聽出了李世民的關中口音,便一點也不見外的領着三人往村中央的大屋方向走去。

“老丈,你們這寨子裡的房屋不少,怕不是有上百戶吧!怎地沒見着多少人?”

這寨子房屋的密集程度,完全不下於長安城內民居比較密集的坊區,卻安靜的很,沒見什麼人出入,李世民不由有些詫異問道。

聞言,老漢笑着答道,“呵呵,咱們寨子可是有三百多戶呢!老漢我就是村長,你們可以叫劉大旺,現在村裡除了老人小孩,確實沒幾個人,年輕人都到城裡去做工去了,有的幹建築,有的做鐵匠,木工啥的,連女人都去了紡織作坊,皮貨作坊,一年到頭忙的很,都不怎麼在家住。”

“那你們村子裡的田地,誰來種?”

“田地?你是說村外的花田吧!那些地不用每年都種的,大都督說了,當初種花,就是爲了省人力,好讓大家騰出手來,去幹別的,那些花物是什麼兩年生,三年生的,老漢我也聽不懂,只知道這田地,大都督說種就種,大都督不種,肯定是它不需要種,它就會自己長,都督府的巡田使會看情況安排的。

咱們平時的時候,只要採些花瓣,花露送到城裡的作坊,就能得不少錢。哦對了,後來大都督還教我們泡花茶,做蜜糖鮮花餅,最近城裡來的客人不少,銷路可好了,咱們村每天都要給城裡送去三大車鮮花餅呢!你們正好趕上吃剛剛炕出來的熱餅子了,好吃的很,多吃些,不要錢。”

劉大旺似乎對於能接待到幾個關中的貴人很興奮,一邊走着,就一邊說個不停。

李世民聽着聽着,就對孫享福在善陽大面積種花,有了新的理解,原來,他是想把人力騰出來,做更多的事。

這些花物,很多都不需要像農作物一樣,每年都種,比如玫瑰花,一年可以開多次花,耐寒,耐旱,喜陽光,善陽的地裡氣候環境,種植玫瑰就非常好,而且,它只需要種植一次,就可以收好幾年的花,三五年過後,將不開花的老藤剔除,新長的藤還能再開,即便是在後世,也是超強的經濟作物之一,這個時代的人們沒有製造香水,精油的方法,自然體會不到種它的好處。

鮮花餅這樣的善陽特產,李世民也吃過,不過那都是從善陽製作好之後,送到長安去的,早就乾硬,不新鮮了。

才走到大屋舍的門前,李世民就聞到了一股麪餅夾雜着花香還有蜜糖的甜香味,頓時便食指大動。

“我等怎好白吃你們村上的東西,敬德。”

李世民給尉遲恭使了個眼色,示意他給些錢財,誰知道尉遲恭卻是攤了攤手道,“夏日天熱,臣剛換了衣服,沒有帶哪些阿堵物在身上啊!”

“呵呵無妨,無妨,來了就是客,吃幾個餅,要什麼錢,大都督前段時間還派人來說了,不管是過路的漢人,還是胡商,能給碗茶,就倒碗茶,能給張餅,就給張餅,只要他們愛來咱們善陽,多少的茶錢餅錢,咱們都能掙回來。”

聞言,李世民似有所悟,原來,孫享福是這麼帶領治下之民發展經濟的。

大屋就是這個村子的公舍,數十個年紀不比劉大旺小的老漢和一般婦孺在裡面忙碌,還有不少小屁孩子在跟着大人後面打轉,倒沒有像別處的小孩那樣,聞着吃食的香味就流哈達子,顯然,平時他們並不缺這些吃食。

一口大大的平底鍋被刷上了油,一個個擀好的小麪餅被放在平底鍋上,擺好之後,一個老漢用帶着木柄的鐵鉤將平底鍋端到了竈臺方向,這時,掩蓋着竈洞,被炭火燒的紅彤彤的一個大鐵鍋蓋,被竈臺前的一個婦人通過拴在房樑上的鐵鏈吊了起來,等平底鍋在竈臺上放好,那婦人便慢慢鬆鐵鏈,讓燒紅的鍋蓋將平底鍋蓋好,做好這事,那婦人便馬上倒轉了竈臺旁邊的一個沙漏,顯然,沙漏裡的沙漏完了,這一鍋餅就剛好炕熟了。

公舍裡的人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都是老人家了,但他們幹起這些活來很熟練,可能是平時吃食不虧的原因,他們看上去顯得很健壯,這讓李世民突然想起了孫得壽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活到七八十歲才正常。’

當時李世民還覺得這是一句不太現實的話,現在看來,也並非不可能,不生什麼大病的話,這些人再活個二三十年,應該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陛······”

“閉嘴,怎麼看着吃的,你就結巴了。”

尉遲恭指着公舍裡的一個超大的簸箕手指發抖,正欲喊李世民看過去,卻是被李世民喝止了,只讓這些村民把自己當一個長安來的貴就好,要真是讓他們知道自己是皇帝,免不了停下手中的活計,跑過來參拜,李世民可不想打亂他們的勞作,這種以村級爲單位的生產線,他很有興趣看一看。

尉遲恭不傻,李世民叫他閉嘴的意思,便是不想暴露身份了,頓時便不多說什麼了。

待李世民隨着尉遲恭所指的方向看過去的時候,頓時也有些吃驚。

炕鮮花餅的竈臺可不是一個,整間公舍裡,怕不是有十幾個竈臺在同時工作着,而那超大的簸箕上,炕的酥香金黃的鮮花餅,直接壘的像小山一般高,許多婦人,正在給那些餅子打包裝,每十個,會用一張草紙包住,用麪糊貼上一個紅紙小字條,上面寫着‘善陽鮮花餅’的字樣。

看這效率,光是這一個村子,一天只怕就能做出幾萬個餅子來。

在李世民發愣的時間,劉大旺用托盤端來了幾個帶着把手的大茶缸,給三人每人一個大茶缸道,“這是咱們善陽的八寶花茶,都是用花田裡面產的東西泡製的,可香了,你們就着這茶水吃餅,多吃幾個,不要怕撐着。”

說着,劉大旺還用托盤去裝那些剛炕出來的熱乎乎的鮮花餅給李世民吃。

打開茶缸,李世民在茶水裡看到了好幾樣花瓣,還有枸杞,紅棗等,鮮豔的很,至少有八種配料。

尉遲恭好像很迫不及待的樣子,喝了一大口,咂了咂嘴巴,纔對李世民道,“好喝。”

李世民就沒懷疑過這村子裡面的人會害他,知道尉遲恭是在試毒,也沒給他什麼誇獎的眼神,端起茶缸小口的淺嘗了一口,頓時便覺得口舌生香,其味之美,還勝過了平時他在宮裡喝過的茶水許多。

“呵呵,要是天天能喝上這種茶,吃上這種餅,連老夫都想做孫正明的治下之民了。”房玄齡也是喝了一口茶,撫須讚道。

尉遲恭則是一邊點頭,一邊大口大口的吞食着劉大旺端過來的熱乎鮮花餅。

已經到了晚飯的點,李世民也餓了,便拿起一個餅吃起來,剛出鍋的餅子果然比干硬了的好吃的多,三兩下,他就將一個餅子吃完,見劉大旺正看着自己微笑,李世民便問道,“你們村裡到了晚飯時間都不做飯吃,專門吃這餅麼?”

劉大旺笑着答道,“那倒不是,我們午後已經吃過一餐了,晚餐,得等今天的餅做完之後再吃。”

聞言,李世民點了點頭,又繼續問道,“你們平時每天都要做這麼多的餅,拿去善陽賣麼?”

劉大旺繼續答道,“只是城裡客人多的時候會多做一些,平時也就做一車左右。”

“每天賣一車餅,你們能得錢幾何?”

“一車餅,就是一萬個,咱們做好送到專門售賣的鋪面,就可得一萬錢。”

聞言,李世民一愣道,“每天收入一萬錢?”

“可沒有那麼多,咱們不種地,這些做餅的麪粉,都是從善陽那邊買過來的,加上火耗,成本差不多佔一半,一天頂多也就掙個五千錢吧!”

聞言,李世民和房玄齡相視一眼,都愣住了,光是做這餅,這個村子一天就能掙五千錢,這可只是一百多個老弱婦孺弄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一個月下來,至少有一百五十貫,分攤到這個村子裡的三百多戶百姓家裡,一家快有半貫錢了。

然而,村子裡其它的產出呢?比如劉大旺先前所說的,採花瓣,花露拉到城裡作坊,比如村外那些蜜箱產出來的蜂蜜,更加別說那些在工坊裡做工的青壯男女,這樣加起來,這個村子每戶人家的月收入至少也有好幾貫,這可是比關中的一個上戶還要強的多啊!

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76章 風雪路第717章 到遼東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338章 返城第450章 效果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175章 唐奉義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00章 歸家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466章 大戰起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139章 見韋李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562章 利益第520章 到定襄第130章 計策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122章 治病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36章 再起程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469章 自救第544章 偷跑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372 人才缺乏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287章 宴會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419章 回長安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400章 再對質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139章 見韋李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751章 發動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621章 公告欄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
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76章 風雪路第717章 到遼東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338章 返城第450章 效果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175章 唐奉義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00章 歸家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466章 大戰起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139章 見韋李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562章 利益第520章 到定襄第130章 計策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122章 治病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36章 再起程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469章 自救第544章 偷跑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372 人才缺乏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287章 宴會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419章 回長安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400章 再對質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139章 見韋李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751章 發動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621章 公告欄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