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

見李世民對孫享福的觀點持肯定態度,長孫皇后便道,“如此,本宮便特許你經營兩家鋪面,不過,這兩間鋪面是皇家產業,來往賬目需得送來後宮,本宮許你三成盈利作爲屬下俸祿薪資之用,可好。”

‘可好?’本來是我兜裡的果果,你一句話就拿去七成,能好嗎?孫享福只能怪自己嘴欠,將利益說的大了些,引得長孫皇后心動,但無論誰,被搶劫即得利益之後,心裡都是不爽的,可孫享福依舊不敢在臉上表現出來,只能躬身道,“微臣遵命。”

說完這些,正當孫享福準備再度告辭的時候,李世民卻又道,“你且給朕說說,牧監署的其它衙門如何能盈利,說的好,朕有賞賜。”

總算提到賞賜了,孫享福就是個俗人,心裡如是想着,組織了一下言語,便向李世民拱手道,“那微臣就給陛下說說,首先就說四司之首的農業司吧!掌控大小皇莊數十,土地不下九萬畝,一旦有效的規劃起來,可盈利的空間就非常大。

臣前些日子在東市買白疊子,二百錢一斤,比等重的銅錢還貴三倍,就這個價錢,那些胡商還經常賣斷貨,如果咱們皇莊也種植白疊子,其產出的價值可比種植糜子,麥子高出數十倍,那麼農業司爲何不種呢?

或許他們認爲白疊子是高昌,西域的產物,但都是土地裡面長出來的東西,爲什麼高昌能種,我大唐不能種?微臣認爲,農業司只要摸索,學習,就一定能提高種植水平,爲皇家謀福利。

還有林業司,他們不能光坐着等內宮中出征發令,長安城經營木料的商賈那麼多,怎麼沒有林業司的人呢!他們擁有關中最大的林業資源,可以組織人手砍伐,種植樹木,另外,一些景觀樹,花樹,都是能賣錢的,還有果樹,只需要種植一茬,往後可年年收穫果實,出售盈利,其利之大,應遠勝漁業司。

再有就是牧業司的,它們也不能僅僅滿足於供給宮中。成規模,集羣化的養殖,會讓產出更多,還可以開拓商路,做販賣的生意,什麼地方缺一種牲口,必定會導致這種牲口價格上漲,牧業司資源儲備龐大,到處都是交易的機會。

另外,他們還可以招募工匠,將一些自產皮毛進行深加工,比如微臣腳下的這雙皮靴,東市的售價就高達一貫錢,牧業司每年成千上萬張牛羊皮,如果製成皮靴,皮衣,能夠獲利幾何,當不用微臣贅述吧!”

孫享福口若懸河的說了一大通,越說,李世民和長孫無憂的目光便越亮,這些經營思想,後世的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懂,他們不會浪費手頭上任何的資源,而這個時代的人卻不懂,他們大多是得過且過的在地裡刨食,看天吃飯。

“說的好,朕想不到區區一個牧監署,便有如此多生髮的可能,回頭便與朝中幾位大臣商議,看看是否可行。”

孫享福這一番話讓李世民茅塞頓開,心情大好,不過皇帝做任何一個決定,都不是輕易草率的,光被大臣們扣上與民爭利這樣的帽子,就夠皇帝喝一壺的了,是以,孫享福說歸說,真要李世民讓人去做,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當然,孫享福也沒有那麼大的心要幫李世民把這些事都做了,除了研究農作物的時候他會比較開心之外,其它時候他還是比較懶的,現在,他只是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等待他剛纔說的賞賜。

然而,所謂的賞賜,卻是讓他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再有兩日,便是九九重陽,朕欲與羣臣同往終南山登高望遠,賜你伴駕同行。”

這就是賞賜了?

不帶這麼玩人的吧!你確定帶我去不是讓我給你做廚子?

孫享福在心裡吶喊,咆哮着,臉上卻微笑的鞠躬道,“多謝陛下,微臣告退。”

出了麗政殿的孫享福只剩撇嘴這一個動作了,但麗政殿內,李世民夫婦的對話卻還在繼續。

“這小子確有幾分才華,假以時日,做個上牧監綽綽有餘。”

長孫皇后美目一轉道,“只怕是心如饕鬄,讓陛下不敢大用吧!”

“還是觀音婢瞭解朕,這小子雖有才幹,卻是有着許多自己的想法,唯利是圖,不似叔寶敬德等肱骨大臣,命都可以給朕。”

“那陛下此舉,是爲了收那小子的心了?”

“那是自然,人的喜好無非就是那幾種,權利,財富,美色,這小子既然肯做朕的家臣,證明他權利慾不強,又善生髮之道,當是不會缺財之人,唯有這美色,是每個少年郎都無法拒絕的,他已年滿十六,還未婚配,朕會給他物色個媳婦,好生管教他,讓他知道什麼叫視君如父。”

在李世民的角度看人,第一基本要素就是忠誠,然而在孫享福這個後世人身上,這種品質卻很難表現出來,他不會用崇拜,看神靈一般的眼神看皇帝,因爲他骨子裡並不封建迷信。

他做官的出發點也只是爲了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更加安全些,那種時不時的表現出來的智商上的優越感,像孫大力這樣的農民可能會看不出來,但像李世民這種閱人無數,精於世故和計謀的人,卻是看的一清二楚,所以,李世民給他的評價是‘有才’,但需要雕琢,在他骨子裡那種視君如父的忠誠感沒有被培育出來之前,用你,但不會大用你。

被打劫加忽悠之後的孫享福心情不太好,決定找點美食補補自己受傷的心,正好庫房裡送來了今日打撈的魚貨,有不少巴掌大的螃蟹,便讓屬下僕役裝了一簍子送往翼國公府,眼瞅着太陽就快落山,孫享福便牽着馬徒步出了皇城。

東市與皇城僅一街之隔,長孫皇后的問話讓孫享福想起了鋪面的問題,如今半個月都過去了,應該裝修好了吧!正好順路去看看。

古人也懂得做生意要扎堆的道理,所以,漁業司盤下的水產鋪面周邊也都是賣水產的,此時已近黃昏,鋪面上的魚貨大多賣空,各家都在提水,清掃鋪面,賣魚的地方就是腥臭味大,尤其是古人不懂得安裝增氧裝置,除黃鱔泥鰍,黑魚這類生命力較強的魚貨,鱗片魚大多是賣死魚,想想看,幾斤重的大活魚,用竹簍子裝着,或用樹枝穿着鰓,能活多久?絕對不會超過一個時辰。

漁業司的鋪面倒不難找,孫享福徑直走進去之後,發現熊庭中也在。

“大人來了,卑職聽工匠彙報說鋪面已經全部裝修完畢,便趕來查驗。”

“嗯,剛從宮裡出來,順路來看看,怎麼樣?各種物件,都按照我之前要求的打造好了吧!”

說是物件,其實水產鋪子裡大多是木質的水箱,如果是以前,十多個匠人只需要一兩天能就全部弄好,不過孫享福設計的東西有些精細,讓工匠們拿不準。

其實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產品,就是給每個水箱裡安裝一個利用水壓,能夠讓水自動循環流轉,起到增氧作用的裝置。

這玩意是後世孫享福無聊的時候在火山小視頻裡看到那些達人制作的,大體需要的材料就是兩個礦泉水瓶,一根管子,通過精妙的鏈接,讓水壓能夠不斷的將水從管子裡壓出,再流入到託底的礦泉水瓶中,現在沒有礦泉水瓶,所以只能用竹筒代替,管子是蘆葦用熱水泡軟之後,用鐵條通穿,固定成需要的形狀後晾乾所得,不是很經用,過幾天就要換一個,就是爲了打造一些這種增氧裝置,工匠們才花了這麼長時間。

“都打造好了,大人的構思果然精妙,經過試驗,通了這活水管的水箱,可以保證木箱內的魚一天之內不死,如果放置的魚不多,還能持續更長時間。”熊庭中答話道。

“嗯,一天時間足夠將魚賣出去了。這幾日便先將打撈上來那些不易囤積養殖的魚貨拿到店鋪裡來賣吧!記得每天都要做賬,這兩間鋪面裡的收入,七成歸皇后。”

“七成歸皇后?”熊庭中有些愣道,不過片刻之後,他的表情也恢復了自然,宮裡一旦開口要了,他們這些小官小吏根本無法抗拒,多說無益。

“營業前,叫僕役們先學習學習過稱算賬的本事,這是皇家的營生,做事要厚道,免得失了皇家的體面,另外,對於大主顧,可以接訂單,做些送貨上門的服務,咱們的水箱車可以保證魚的鮮活,比他們的家僕役用簍子來裝好的多。”

論到做生意,孫享福只需要用後世的一點點社會經驗就能遠甩這個時代幾條街,目下長安能吃的起魚的,還不都是那些大戶人家,大戶人家有個特點就是,牆高院深人口多,一買東西就不會買一點點,有了更好的,就不會選擇次貨。

可不要小看一個送貨上門的服務,它能夠輕易讓這兩間鋪子霸佔長安城一半以上的銷售市場,當然,生意人都是聰明的,估計用不了多久,這一套也會被隔壁的水產經營者學去,在被他們模仿前,能讓鋪子裡的銷路拓展到最大,穩定下來,就是勝利。

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700章 歸家第241章 運作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398章 論法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398章 論法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450章 效果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139章 見韋李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711章 誣告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338章 返城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146章 制海鹽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133章 種稻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126章 用計第761章 家事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246章 治國難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57章 大買賣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19章 安排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621章 公告欄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700章 歸家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317章 逛夜市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33章 種稻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323章 又出招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577章 追擊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
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700章 歸家第241章 運作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398章 論法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398章 論法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450章 效果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139章 見韋李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711章 誣告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338章 返城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146章 制海鹽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133章 種稻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126章 用計第761章 家事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246章 治國難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57章 大買賣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19章 安排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621章 公告欄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700章 歸家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317章 逛夜市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33章 種稻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323章 又出招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577章 追擊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