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城門答辯

明德門前許久沒有這麼熱鬧了,作爲幕後策劃者,盧文淵這些人是不需要走到前臺來了,遠遠的躲在茶樓上看熱鬧的他們,對於城門外的場面十分滿意,在他看來,人越多,他策劃的這場攔駕請命的聲勢就wwん.la

所以,當蕭瑀,孫享福,還有一干留守長安的朝臣的迎接馬車,從朱雀大街上行駛出去的時候,他是抱着一副看好戲的心態的。

還在老遠的時候,李世民就用望遠鏡看到了城門前的景象,學子們可能要鬧事的事情,蕭瑀早就已經快馬給他打了招呼,然而,看到這麼多百姓在場,李世民有些害怕玩脫了。

“左右衛,上前維持次序,避免踩踏。”

“得令。”

秦瓊和尉遲恭各領本部人馬打馬上前,於城門前的水泥大道兩側排開,一路向城門口挺近,如果眼神尖一些的人會發現,尉遲恭這個老貨的馬鞍是黃金做的,而且還鑲嵌了琉璃寶石之類的東西。

可不是他在全軍大比中獲得了騎戰第一,而是他強行把獲得騎戰第一名的薛禮收爲了義子,這黃金鑲玉的馬鞍,就是薛禮的獎品,現在被他這個便宜義父美其名曰代爲‘保管’了。

至於拳腳第一的金腰帶,實在是席君買沒有那麼好忽悠,不然,只怕也會被這老貨收入囊中。沒辦法,新一代的猛將讓他不得不服老,所以,想要這些東西,他也只能靠使手段了。

“臣等,恭迎陛下還朝······”

留守長安的官員,在蕭瑀的帶領下,彎腰下拜,齊聲呼和,李世民在車駕上受了羣臣一禮之後正欲呼平生,卻又聞得城門口山呼海嘯般的聲音傳來。

“草民,恭迎陛下還朝,恭迎陛下還朝······”

對於這些百姓的聲音,李世民聽之,更覺喜悅,待百姓參差不齊的呼喊聲過去之後,李世民才微笑的高聲道,“有勞諸位父老相迎,朕甚慰之,城外天寒,還請諸位父老速速歸家,莫着了風寒。”

簡單的一句體己的話,又叫李世民收穫了不少粉絲,然而,這時,不和諧的聲音,在意料之中響起。

“陛下,草民等有事啓奏,望陛下準見······”

“陛下,國有奸佞,我等有言相諫······”

······

混亂嘈雜的喊聲自城門口處傳來,此刻,那邊的左右衛士兵,正用長槍打橫,將許多準備衝破侍衛防線的人攔在了人羣中,從這些人的裝扮,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們的讀書人身份,李世民知道,現在要上主菜了。

給已經迎到馬車前的蕭瑀,孫享福長孫無忌等人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得到了肯定的回覆之後,李世民才道,“左右衛,放他們上前來問話。”

“得令。”

秦瓊和尉遲恭兩人打馬上前,指了指衝擊侍衛防線的那些學子書生道,“你等若是有言相奏,便依令聚於一處,其它閒雜人等散開。”

不一會,一千多個混雜在人羣衆中的書生,便逐漸的與百姓們分散開來,被士兵帶到李世民的車駕前面來,而愛看熱鬧的百姓,也沒有聽從李世民的話,就此回家,而是圍的更緊,想要看看這些攔駕的人要說些什麼。

“你等是何身份,有何言相諫?”李世民威嚴的聲音響起。

此時,便有一書生拱手上前道,“啓稟陛下,我等是全國各地前來應考的學子,乃是因爲國有奸佞,霍亂科舉,纔不得不攔駕相諫。”

此人的身份早已被無影兒查了個底朝天,乃是范陽盧氏門下一旁支庶子,叫盧騫,也是這次欄駕的核心組織者之一。

“所諫者何人?”

李世民的聲音依舊威嚴,不過眼神中多少有一絲不悅,現在,他連跟這些世家子的走狗做戲的精神都欠奉。

那盧騫指了指站在車駕不遠處的蕭瑀和孫享福道,“尚書左僕射蕭瑀,安北大都督孫正明。”

“他二人如何霍亂科舉了?”

“陛下,此二人枉顧祖宗成法,肆意纂改科舉制度,不僅將我等寒窗苦讀的士人與工匠,商賈之流同列,還弄出了一個什麼實習制度,讓那些百姓決定官員的去留,此乃禮崩樂壞,藐視君權之舉,望陛下嚴查。”

待得那盧騫說完,李世民便轉頭看向並列而立的蕭瑀和孫享福道,“你等二人,可應諫?”

“臣應諫,此人所言的制度,皆是由老臣所改,孫正明只是老臣的副手,按照上官的命令行事,與他無關。”

今天這齣戲是蕭瑀和孫享福商量好了的,孫享福自然不會跳出來搶蕭瑀的風頭了,不過,立場還是要表明的,也跟着蕭瑀上前一步道,“蕭相擬定的新的科舉制度,臣認爲並無不妥,是故才依命行事,臣請陛下允許蕭相爲不明真意的學子們解惑。”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便由蕭相你出面,爲各地學子解開疑惑,朕旁聽之後,再作處置。”

“老臣遵命。”

蕭瑀躬身領命後,又轉頭看向那羣學子道,“你等先前說老夫枉顧祖宗成法?請問,是那位祖宗?定下了什麼成法?”

聞言,那盧騫有些遲疑,這語氣風格,貌似有些不對路啊!要是他真將開科取士形成制度的隋煬帝認定爲祖宗,別說蕭瑀不會同意,在場的百姓也不會同意啊!

不過,他還有一招,避重就輕。想了一下,又硬着頭皮道,“科舉乃是隋朝時期流傳下來的取士制度,我大唐諸法皆沿襲前隋,肆意纂改成法,讓我等寒窗苦讀之士人不得爲朝廷出力,乃害士亂國之舉也。”

“哦,原來你說的是前隋的成法啊!醒醒吧孩子,現在已經是大唐朝了,就連你口中所謂的士人稱呼,在關中也已經沒有了。

這裡,只有一等公民,二等公民,和三等公民,像你這樣的讀書人,是二等公民,無理取鬧,觸犯聖顏的話,便是犯罪,那麼,很可能變成三等公民。”

蕭瑀說話的語氣中正平和,然而,不管怎麼聽,都有股孫享福的味道在裡面,剛纔盧騫說了,他一個士人,與工人商賈同列,貌似自己是讀書人很了不起,瞧不起工人和商賈,圍觀人羣中的工人和商賈們可就不幹了,紛紛開始嚷嚷。

“就是,我關中早已實行公民制度,你個書生,與我等同是二等公民,不跟我等一同參加科舉,你還想上天吶!······”

“此人一定是外地來的鄉巴佬,聽說現在公民制度還只在咱們關中和安北大都護府實行了,不知者不怪呀!······”

“拿前隋制定的制度來管我大唐朝的子民,這人肯定是讀書把腦子讀壞了,隋朝除了會加派苛捐雜稅,還會做什麼?能像當今聖人一樣,派人教咱們種新作物,蓋新房子嗎!······”

嚷嚷聲雖然嘈雜,什麼語氣都有,但是李世民聽的很舒服,可他不能讓百姓一直這麼議論下去,揚了揚手,很快,場面上就肅靜下來,李世民才道,“這位學子,我大唐可不是什麼制度都沿襲前隋的,你這一條,似乎不成立啊!”

“陛下說的在理,前隋乃是二世而亡之朝代,可見其各項管理制度都不合理,才致使民怨四起,我大唐此前只是因爲要平定四方戰亂,沒有時間全盤制定新制度,才沿用了一部分前隋的制度,這位學子不在中樞爲官,不懂其中道理,也情有可原,你還要什麼異議,可以提出,老夫一一爲你解答。”蕭瑀見情勢比預料之中的還好,便接話道。

“好,就算這一條學生所提有誤,但啓用工匠,商賈之流爲官,所謂何事?這些人不讀四書五經,貪利寡義,豈可爲百姓之父母?”

他這話一出,圍觀的人羣中嚷嚷的聲音更大了,有些人甚至直接開罵,那個貪利寡義了?難道還只有你們讀了四書五經的人才是正人君子?

然後,蕭瑀伸開雙手向下壓,示意大家保持肅靜,然後道,“這位學子,你可會種田?”

盧騫聞言一愣,有些磕巴的答道,“呃,這,某自幼讀書,豈會行那粗鄙之事。”

蕭瑀懶得看他的囧樣,對他身後的那羣讀書人道,“你們也不會嗎?”

那些人紛紛搖頭,表示自己是高貴的讀書人,不會去幹種田的粗鄙活。

然後,蕭瑀又問道,“你可會做工?比如,建房子,造大船?”

這下,盧騫和衆多學子一起搖頭,工人比農人的社會地位還低,他們當然不會做工人做的事情了。

然之後,蕭瑀有道,“那麼經商你們總該會了吧!這個只需要動腦,動嘴就行了。”

然而,那些學子確實開始動腦了,將腦袋搖的飛快,示意自己絕對不會經商。

等他們全部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之後,蕭瑀仰天長嘆道,“這可就難辦了,朝廷現在缺的,就是會種田,會做工,會經商的官,你們說,老夫不取他們爲官,難道讓你們去種田,做工,經商?”

所有學子慣性的搖了搖腦袋。

孫享福和李世民對視一眼,憋笑憋的厲害,想不到蕭瑀也是個老戲骨啊!

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457章 大買賣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127章 海戰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24章 試藥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706章 開武舉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163章 雙簧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559章 擒王浩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770章 大結局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43章 採紅菱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419章 回長安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56章 戰局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118章 殺倭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285章 上朝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751章 發動
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457章 大買賣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127章 海戰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24章 試藥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706章 開武舉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163章 雙簧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559章 擒王浩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770章 大結局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43章 採紅菱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419章 回長安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56章 戰局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118章 殺倭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285章 上朝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751章 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