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

右翼陣地突然出現大批量的天策軍而且火力如此強勁直接將整個突騎施大軍給打蒙了,他們原本從中軍抽調三萬人進入前軍加入突擊的陣型就是打算一舉定乾坤,新增的三萬騎兵可是拱衛中軍的汗王衛隊,是整個突騎施部落最精銳的一部分人,所以原本他們已經衝入最前線距離德英所在的中央陣地近在咫尺,但是被這一變故直接給打亂了。奧格揚迅捷之極的動作和強橫的火力直接在突騎施衝鋒的陣型上咬了一大口,瞬間橫掃了一大片,無數的騎兵被密密麻麻的子彈和橫飛的彈片擊落馬下,整個攻擊行動都爲之一頓,奧格揚在關鍵時刻的舉動硬生生的將對方給擋住了。

“傳令第七兵團——算了,讓炮兵部隊掩護他們打開缺口殺進去。”哈穆德在奧格揚投入戰鬥的一瞬間再次下達了命令但是在見到左翼陣地的動作之後卻取消了,轉而讓炮兵轉移炮擊方向。烏斯兒雖然沒有哈穆德那樣敏銳的戰場洞察力和臨陣決斷能力,但是在右翼陣地投入戰鬥之後也是第一時間開始發起反擊。而且他比德英和奧格揚都要好的就是左翼陣地原本一直是抵抗遲滯突騎施衝鋒的第一線,三個營的兵力在此時更是直接越過戰壕開始往前推進,只要他們能夠截斷突騎施大軍就能夠將對方一分爲二,到時候烏斯兒也就能夠率軍往後打,直接威脅對方此時已經爲數不多的中軍部隊。所以在烏斯兒起身率部往前推進的時候,五十多門火炮一起轉移方向在烏斯兒前方硬生生的炸開了一片無人區域,無數的騎兵部隊被直接炸翻,呼嘯的炮彈落下之後整個大地都被炸開了,烏斯兒的手下都爲此硬生生的放慢腳步以免被這羣瘋狂的炮兵誤炸。不過腳步放緩之後三萬人的步兵投入戰場之後卻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那些被炸蒙的突騎施騎兵在這一波密集的子彈之下成了冤死的亡魂。依靠着炮兵開道烏斯兒成功的將人潮如海的突騎施衝鋒的大軍給截斷,也給了德英的中央陣地極大的支援,減輕了他的壓力。事實上整個戰場德英的中央陣地一直是壓力最大的地方,不僅僅預備隊被烏斯兒帶走,自己的三萬人打到現在都快傷亡了三分之一了,無數的傷員被緊急擡了下去進行臨時救治,爲了給德英提供補充兵員,哈穆德甚至讓自己身邊拱衛炮兵的親衛兩千人也都派了上去,但是就算是這樣,直面對方所有主力騎兵衝鋒的德英依然是應付艱難,陣地被不斷突入的騎兵穿的千瘡百孔。哈穆德的親衛剛剛上戰場就直接開始上陣肉搏,擊殺那些突入陣地的騎兵。不過在烏斯兒率部打開局面之後德英這邊雖然一時之間面對的敵人人數沒有多大變化但是還是敏銳的發現對方衝鋒的後勁在消失。這一幕變化讓他喜出望外,不顧自己身體的疲勞,縱聲怒吼高呼酣戰,招呼自己的部隊竭盡全力拿出最後一股精氣神以確保能夠擋住突騎施的衝擊。

左右兩翼陣地投入戰鬥等於像一把巨大的鉗子一樣將突騎施的大軍攔腰斬斷,奧格揚雖然是第一次和烏斯兒攜手,但是相互之間卻配合的很好,左翼陣地開始往外打朝着對方的中軍而去,而奧格揚則率軍開始往內收縮開始和德英準備剿滅被圍在中間的這股突騎施大軍主力,尤其是剛剛上來被圍住的汗王衛隊。只要打掉這股精銳部隊,整個突騎施的精氣神都會隨之崩潰。所以不論是剛剛投入戰鬥不久渾身上下熱血沸騰的奧格揚的三個營還是苦苦支撐拼死也不後退半步的德英中央陣地都把心思瞄準在這渾身上下都披着褐色衣甲的那羣騎兵。而之前爲烏斯兒打開局面的炮兵也在哈穆德的親自指揮之下開始集中炮火轟擊被圍住的這羣突騎施大軍,不斷飛躍戰場落地爆炸的炮彈也讓這些面臨四面八方攻擊的突騎施大軍開始逐漸變得混亂,許多士兵開始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突擊。而衝的最恨的汗王衛隊在一次次被德英擊退之後也開始逐漸喪失銳氣,兵員的不斷損失加上週圍其他部隊那巨大的傷亡也讓這支突騎施的鎮族神器逐步走到了最後的關頭。在奧格揚一步一步收縮攻擊線,越來越多的天策軍士兵開始驅趕突騎施的士兵往中間集中的時候,幾乎每一次炮擊都會帶來巨大的傷亡,哈穆德在後方拿着千里鏡甚至看到有一枚炮彈落下之後周圍數十名騎兵直接被掀飛,而等到落地之後幾乎沒有一個完好的屍體。

哈穆德見到自己前方德英的人馬在對方的攻擊力度逐漸減弱之後開始逐步的往中間集中,頓時明白了自己這位親衛隊長的想法,在奧格揚全力以赴攻擊之下突騎施大軍被圍住的這羣人羣龍無首,沒有有力的大將在前方約束,各部之間已經開始各行其是,混亂已經越發劇烈。如果此時天策軍能夠集中一部分有生力量衝進去那麼必然極大的加劇這種混亂從而更快的結束戰鬥。而此時德英能夠及時發現這個情況並且開始有效的做出應對措施,哈穆德有些欣慰的點了點頭。鐵血部隊需要不斷的用一場又一場惡戰來磨練自己,德英這段時間不間斷的跟隨自己從一個戰場到另一個戰場已經成長起來了,至少比起奧格揚需要自己下達命令,德英能夠自行的發現問題並且利用手中的兵力擴大自己的優勢比起奧格揚來說更加適合在自己離任之後接管回鶻兵團。

“看樣子此戰之後是時候讓他去那個軍事學院深造一下了。我們回鶻也需要多一點人才進入大唐。”哈穆德點了點頭喃喃自語聲中,德英已經開始了動作,他原本就有三萬人,但是戰到現在已經接近傍晚雖然西北高原傍晚夜色也沒有立即降臨,但是德英卻集中起尚有戰力的一萬多人衝出了戰壕伴隨着炮兵的炮火主動發起進攻,而且相比較奧格揚,德英這邊指揮的部隊顯然更加如意,這些鏖戰至今的戰士甚至踏着炮兵炸過的道路衝了上去,手中手榴彈不要錢一般的朝着自己周圍四面開花扔了出去,一連串的手榴彈炸開之後緊跟着而來的就是密集如雨的子彈。這些天策軍將士端着已經上好刺刀的步槍見人不問三七二十一直接端槍開火,打完了五發子彈之後甚至好多士兵根本來不及或者不願意填裝子彈,抄起手中的長槍直接朝着身邊那些被打蒙四川亂竄的突騎施士兵刺了過去,讓對方挑落馬下。

從德英率部進入突騎施大軍內部,慘烈的遭遇戰就此正式開打,不論是奧格揚還是德英在混亂的突騎施大軍陣型內部肆虐帶來的混亂,這種混亂也更加增添了兩軍的戰力,那些被打的越來越混亂越來越沒有章法的突騎施大軍幾乎被衝入陣中的天策軍步兵將士成片成片的擊殺,無數的騎兵在速度降了下來之後被竄到自己身邊的步兵直接擊殺。此時戰場之上除了炮兵之外反倒是那些明晃晃的刺刀更加有殺傷力,所以很多士兵在打完子彈之後急不可耐的直接上刺刀進行突刺,將那些騎兵當成了活靶子練習突刺。無數的騎兵被殺得人仰馬翻,整個突騎施大軍由此潰不成軍終於徹底崩潰。

哈穆德見到自己前方的突騎施大軍終於被打崩潰,無數的突騎施騎兵不是被擊殺在戰場就是被驅趕着放下武器,整片戰場已經進入尾聲之後開始上前協助德英處理後續事宜,同時讓親衛傳令奧格揚分兵去配合烏斯兒看看能不能活捉突騎施的汗王。不過哈穆德對於這位汗王倒是沒有什麼興趣,天策軍都打到疏勒了這位部落的大汗居然還妄圖和大唐作對,眼光如此短淺就算被俘虜也別指望能夠加入到大唐如今的新政局中去。所以哈穆德也只是一說,至於能不能抓住哈穆德已經無所謂了,反正此時大概親衛營那邊已經逼近碎葉城突騎施老巢了,光憑那邊那些老弱病殘怎麼可能是親衛營五萬人的對手?

不過也就在哈穆德這邊一邊幫助德英掃蕩戰場一邊讓奧格揚分兵去和烏斯兒追擊突騎施中軍各部主要將領的時候,李飛雪也率部抵達碎葉城外圍的裴羅將軍城,突然出現的天策軍大隊人馬幾乎沒有費什麼力氣就直接進入這座小城之中。李飛雪在找到幾名俘虜問了問之後就大致知道碎葉城那邊的基本情況,所以根本沒有在這座小城停留大軍縱馬疾馳穿城而過朝着百里之外的碎葉城直接衝了上去並於當晚抵達城外。五萬大軍雖然因爲長途行軍沒有攜帶炮兵,但是碎葉城也早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碎葉城了。突騎施佔據這裡之後也沒有重新修築城池,而且突騎施和安西回鶻不一樣,還保留着濃烈的遊牧民族傳統,整個碎葉城除了還保留的少量建築之外大部分都被遍地的帳篷取代。

李飛雪顧不得瞻仰碎葉城遺址就直接投入戰鬥,五萬大軍朝着得知有敵情之後亂哄哄衝上來的突騎施留守部隊衝了上去,一場慘烈的遭遇戰就此展開。不過慘烈是說突騎施人的,親衛營這兩年雖然沒有經歷大戰,但是卻保持着最高強度的訓練,而對手卻是留守部隊這些老弱那裡經得起成建制的野戰部隊的衝擊,很多親衛營的戰士甚至連火槍都不願意拿,直接拔出配屬的馬刀就砍了過去,而碰到人多的時候手榴彈也脫手飛出變成最犀利的近戰武器。這種一邊倒的戰鬥從一開始都奠定了戰局,但是李飛雪卻絲毫沒有阻止自己的部隊就此收手,這種有意放縱的屠殺在親衛營解決掉留守部隊之後開始衝入碎葉城各處就開始更加明顯,等到第二天早上李飛雪施施然召回各部之後整個碎葉城都已經血流成河。親衛營的將士雖然沒有對那些數量龐大的底層部衆出手,但是戰場之上哪有時間分辨,再說那些貴族之家一般都是有着大量的奴隸和牧民,在天策軍逼近之後這些人都充當着那些貴族的擋箭牌,結果被果斷全部當初擊殺,血流成河已經說明不了碎葉城的情況,因爲天氣寒冷所有的屍體和鮮血都凝結成冰,慘烈的狀況甚至連帶着李飛雪本人都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但是稍稍感慨之後李飛雪就不再爲之動容而是分兵掃蕩碎葉城附近其他大小部落。因爲碎葉城是突騎施的大本營所在地,周邊百里之內基本上都是突騎施人的各個部落,所以他這邊的戰鬥反而比哈穆德那邊更完結束。至少在哈穆德這邊押着大隊俘虜挺進葉支城的時候還和前來準備進攻的親衛營部隊撞了個正着。

“哈哈,哈將軍,烏將軍,咱們終於見面了。”天啓四年十一月初李飛雪率部從碎葉城南下和哈穆德、烏斯兒會師於葉支城,伴隨着李飛雪的大嘴巴滔滔不絕,整個北進兵團的戰略任務至此全部結束,三個兵團以形成半個多月的時間長途行軍上千裡,在付出了一萬多人的傷亡之後終於徹底終結了突騎施這個北方大部落對於疏勒的威脅,天策軍由此也將兵鋒直接前移到了葛邏祿和薩曼人的邊境線上。

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
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