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

薊州大營,徐天翔和李玄清盯着南線朱全忠的情報兩人相視一笑,徐天翔將情報隨手放在了桌子上笑道:“主公,這次朱全忠如果嚐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甜頭,說不定會再接再厲的,以時溥的那幾萬魚腩部隊根本就不會宣武軍的對手,我感覺朱全忠十五萬大軍不會在徐州地區多做停留的,肯定會沿運河迅速南下,平等淮南那些大小割據勢力,從而在淮河以北確立宣武軍的統治地位。拿下了淮北不僅僅有了更大的戰略縱深,而且還能夠獲得淮南地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樣纔有資本反身和我們爭奪天下的主導權。”

李玄清點了點頭,對於朱全忠的心思他是瞭如指掌,不過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於別的藩鎮勢力或許有效,但是對於天策軍而言卻效果不大,這也是宣武軍和天策軍對陣的時候基本上不打這張牌的原因,除了強橫的實力外,李玄清的宗室身份是所有人都頭疼的問題。

“主公你這些線條和箭頭是什麼意思?”徐天翔見到李玄清自顧自的在背後新掛上的大幅的大唐全景圖上劃出了無數的線條和箭頭,湊過來問道。

“這就是我們天策軍的戰略目標。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不過如今中原破敗,反而不如那些邊角餘料富庶,如果不是朱全忠這些年苦心經營,說不定中原地區和蔡州一樣,千里無人煙。”李玄清放下筆也是嘆了口氣道:“所以下一步咱們的目標其實和朱全忠差不多,他打他的淮南,我們打我們的,相互隔河相望,卻不會輕易動刀兵。”

“主公的意思是?”徐天翔被李玄清說的有點驚疑不定道。

“很簡單,下一步準備南下四川,將這個天府之國拿到手裡,咱們就擁有了源源不絕的戰爭潛力和財力。”李玄清點點頭道:“四川地形閉塞,中原之亂基本上沒有波及到川中地區,兩次吐蕃入侵和南詔的叛亂也被快速平定,所以這裡算得上是一塊世外桃源。咱們拿下四川就等於拿下了一塊超級後勤基地。而且你看看咱們天策軍的地盤連接起來的話像是什麼?這是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如果加上另一塊短板,那就是全包圍了。”

徐天翔皺着眉頭道:“主公,這個地盤雖然利於我們包抄敵人,但是其實也有利於朱全忠中央突破。一旦我軍主力被牽制在兩邊,那麼極有可能會被對方一個黑虎掏心給徹底截成兩段。”

“在新的交通運輸方式成型之前自然有這個危險,但是鐵路運輸的時代已經開始了。易寧線開通之後鐵道司也正式上崗,開始負責總理全國所有的鐵路建設。下一步就是沿黃河一線修建修建一條橫向的綿長的鐵路線,貫穿咱們所有的區域,這樣軍隊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乘坐鐵路快速部署,實現多點開戰的目標。”李玄清微微一笑,這個時代鐵路修建受地形影響太大,不像後世幾乎可以無視山川河流阻礙,但是在自己將黑火藥的使用權限下放到楊易手中之後就變得容易得多。事實上真正要考慮的反而是河流對於新型橋樑建築技術的制約。不過這一點李玄清也沒什麼好辦法,橋樑技術不是自己的專長,所以也只能慢慢等待技術的成熟,好在巧兮的造船廠進展很快,到時候不行直接上渡輪總是可以的。

“那要不要提前進行準備,加強漢中兵團的實力?”徐天翔對於鐵路運輸也是無話可說,這種新奇的方式卻是顛覆了以前所有的認知。所以想了想,準備提前做好準備。

李玄清點了點頭笑道:“是要進行準備準備,但是不是漢中那邊,漢中靠近長安大本營,咱們只要一有動作王建和李茂貞立刻就能夠察覺出來,還是等到打完這一仗,抽調部分軍隊以回後方休整的名義屯兵關中吧。事實上咱們要準備的在東南。”

“東南?東南準備什麼?”徐天翔一時之間沒明白過來,愣愣的問道。

“好了,反正現在也沒什麼大事,前線戰事有陳凡和天成兩個,南北兩線有什麼突發事件他們會處理好的。我讓巧兮將楊伏瑤接了過來,今天咱們就去營州看看,聽說造船廠第一條船今天鋪設龍骨。”李玄清也不理會這傢伙,走出大帳只見巧兮已經帶着一位十八九歲女孩靜靜的站在外面就等着他們了。

“讓你久等了,楊姑娘。天翔就在大帳之內,你去找他吧。”李玄清制止了楊伏瑤朝自己行禮,一臉笑意道:“我已經讓他今天負責陪同楊姑娘去營州轉轉,雖然北方如今還是春寒料峭,但是別有一番風景,早春出遊倒也是一件趣事。”

楊伏瑤被李玄清這麼直白的話說的俏臉一紅,但是隨即發現對方臉上洋溢出的笑意,頓時也不再害羞,反而是落落大方的朝李玄清行了個禮,轉身朝着大帳走了過去。

“巧兮,咱們走吧,讓他們倆自己想想去哪。”李玄清見到巧兮一臉錯愕的樣子笑道。

“大哥哥的意思讓他們倆獨處啊?”巧兮回過神來和李玄清邊走邊笑道。

“等北方戰事結束,讓岑先生給天翔去提親,趁早把婚事辦了。還有陳宇的,他的那位党項姑娘不也處了快一年了嘛,這次一塊辦了。”李玄清猶如一個大家庭的家長一般細數自己這些結拜兄弟的終身大事。

“感覺咱們可以開個婚介所了。”巧兮也是被李玄清這搞怪的神情給逗樂了,和他上馬之後一陣加速帶着戌衛隊衝出了薊州城笑道:“這好多人都是單身呢,我覺得這樁買賣划得來。”

“那飛雪姐姐呢?大哥哥打算將她介紹給誰?聽說慕容三哥天天都在發愁自己的妹妹嫁不出去呢。”巧兮忽然想了起來笑道。

“這丫頭?還是算了吧。”李玄清搖了搖頭道:“太過於精明瞭,而且太挑剔,還是讓慕容自己去頭疼吧。”

關於慕容飛雪,其實慕容家有意讓她接近李玄清就是想能不能繼巧兮之後讓李玄清再娶的,而且本身和巧兮關係也非常好,照理說李玄清娶了倒也無所謂,只是巧兮和李玄清正值新婚燕爾,加上對於三妻四妾的觀念李玄清淡漠了很多,前次的吐蕃公主都推了,所以衆人也不好再說什麼,就連慕容飛雪自己也漸漸息了心思,專心的和巧兮開始到處開廠做生意。

巧兮聽到李玄清這麼說眨了眨自己的大眼睛,忽然自失的笑了起來,也不理會李玄清差異的目光,轉了個話題道:“今天是造船廠第一條船開工的日子,大哥哥是不是有什麼計劃啊?”

“計劃是有一個啊,只是沒有人才啊。”李玄清苦笑道:“我已經讓環九啓程回長安去接韓遜師兄來營州了,打算開設一個軍事學院海軍分院,但是天策軍從上到下,別說熟悉海戰的,就是熟識水性的都沒有幾個啊。這一大堆計劃都擺在了檯面上卻沒辦法實施,你說難不難啊。”

“所以大哥哥就準備把主意打到徐大哥身上,看看他組建的遠航船隊能不能有什麼新奇的表現嗎?”巧兮笑道:“但是要組建海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這件事急也沒有用。如果實在找不到的話只能慢慢培養了。我記得上次胡大哥繳獲的那些皇宮的典籍中不是記載了不少海軍的戰法和海戰的經過嗎?韓大哥這段時間應該也研究出點什麼了吧?”

李玄清點點頭道:“典籍裡記載的戰法和海戰確實有,甚至百年前劉仁軌的白江口海戰都有,不過咱們用的鐵殼船,而且裝備處那邊的新式武器也快試驗成功了,如果趕得及的話這些都裝備上,那以前的那些戰法和海戰事例就真的只有參考意義了。”

兩人的言論都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所能比擬的,所以一路上相互談論這些超越時代的事情,都想着怎麼解決因爲新式武器帶來的人才斷層的時候,營州城也遙遙在望。不過造船廠並不在營州城內。此時的營州城就是以前的昌黎古城,但是隨着造船廠的開工,大批附屬工廠沿着造船廠不斷延伸開來,造就了一幕很奇怪的現象,城外居住的人口迅速超越城內,各種輔助設施也在不斷完善,民政部在發現這種情況之後迅速指示營州刺史,改變以前的發展策略,將政務的重點也放到了城外海邊,圍繞着造船廠不斷開工新的生活和生產設施,並且開始做好各種規劃,這片城外城也得到了更加快速的發展。甚至刺史府都準備把治所移到城外。

李玄清也沒管這些,兩人從城外一閃而過,來到造船廠附近,將玉獅子交給百信,自己和巧兮走了過去。

這一路走來各種大大小小的工廠整齊的排列在道路兩側,這是典型的學習後世工業園的佈局方式,倚靠水泥路爲主幹道將沿線的大大小小的工廠串聯起來的辦法。

“鍛造廠、軋鋼廠、裝配廠、輔助設施生產車間、裝卸區、生活區。”兩人一邊走一邊指指點點。李玄清笑道:“看樣子張強準備的不錯啊,還懂得從火車站搭建一條支線到造船廠。”

“張大哥的確很能幹,這個造船廠基本上都是他一個人獨立負責的,總部那邊沒有給過什麼重大的支持。”巧兮笑道:“走吧,馬上就到船塢了,聽這個聲音,應該是龍骨已經鋪設了。”

“第一艘船是實驗性質打過實用性質,你們打算建造多大的?”這段時間李玄清的精力主要放在軍事上,對於政務、經濟甚至最關心的交通運輸和造船都沒有太多的關注,所以也不清楚巧兮他們打算造多大的船。

巧兮笑道:“我打算從排水量一百噸到五百噸的開始建造。一百噸左右的船隻準備交付給楊大哥的國民警衛隊,用於內河巡邏。”

李玄清點了點頭笑道:“如果要出海的話,五百噸的排水量估計有點夠嗆,我記得白江口水戰的時候劉仁軌的船隊裡最大的已經有一千料的記載了,基本上就已經有一千噸的排水量了。”

“貨船的話建造難度會稍微小一點。不過等工人的技術熟練起來,不僅僅建造速度會提升,船隻大小也會加大的。”巧兮倒是很有信心,笑道:“前幾天渭南那邊還來信說,也準備開工建造一艘黃河內航鐵殼船呢。”

“看樣子是東西齊頭並進啊。”李玄清笑道:“好吧,前面好像就是徐興夏,咱們也過去吧。”

就在李玄清夫婦和徐興夏見面聊剛剛開工的船隻的時候,北方的戰事也已經開始了。在飛鷹旅精心設計下,當夜偷襲阿保機的萬丹部落下了殺手,將剩餘的王庭衛隊成員全部斬殺,阿保機在一衆親衛的死命保護下衝出包圍圈,和前來接應的耶律瀚雄的前鋒部隊匯合,隨即再次和萬丹部落的人馬廝殺起來。而飛鷹旅的三隊在隊長的帶領下當着前鋒將軍的面將阿保機一箭射殺。通體黝黑的狼牙長箭是萬丹本人的標誌,但是此時此刻卻插在了阿保機的胸前,帶走了這個日後稱霸草原的梟雄的性命。

這一箭等於徹底將這個馬蜂窩捅漏,這種當面殺死阿保機的做法將所有的耶律部族的人再也壓抑不住心頭的怒火,發了瘋似的朝着萬丹部落衝了過去,草原大戰隨着阿保機的隕落陡然激烈起來。

而完成任務的飛鷹旅卻在此時趁着戰亂迅速朝着預定的地點撤退。一場戰役被這個推手推動了一下,終於徹底改變了歷史的本來面目。

而一直守住戰場之外的蘇小虎見到兩軍的攻勢陡然加強,頓時猜測到三隊已經完成了任務,急忙吩咐飛鷹旅剩餘人手全部出發去接應三隊,與此同時讓隨行的玄影衛飛騎傳訊後方和陳凡的集團軍總部,彙報阿保機的死訊。與此同時玄影衛的首領胡小四此時也正策馬朝着陳凡的大本營所在地飛速趕去。一時之間草原的各方勢力開始進入最後角逐階段。

不過這些李玄清暫時是收不到訊息了,此刻他的心思全部撲到了眼前在船塢中一點一點開始轉出模樣的鐵殼船吸引住了。

“巧兮,這個船隻的動力你如何解決?”李玄清忽然問道。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