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

“你不會真的以爲,世界是永恆不變的吧?在加拿大植樹造林,結果鐵甲艦時代來了的舊事,不至於這麼快被遺忘。”艾倫威爾遜揶揄着舉例子。

拿破崙戰爭時期,因爲大陸封鎖政策,英國海軍的戰列艦出現了大問題,戰列艦就是一個個吞噬頂級木材的巨獸。

以納爾遜的“勝利號”爲例,它的龍骨用柚木製成,其他部分全部採用橡木。一共消耗了兩千五百棵以上的百年巨木,需要砍光了二十四萬平米的林區。

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失去了歐洲大陸的木材進口,不得不使用本土木材,結果是砍掉了幾乎全國的橡木,連小樹苗都沒有放過。

還好特拉法爾加海戰後,英國海軍贏得了海上霸權。英國海軍爲了維護自己的艦隊規模在全世界植樹造林,他們將北歐等地的森林全部包圓,還在加拿大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橡木種植。

結果風帆時代過去了,英國爲了維護海權的舉動,就真成了公益活動。

美國參加六方會談,也並不是沒有牌可以打,比如說美國想要損人不利己的話,完全可以提出將石油還給所在國,六方會談中就是還給伊朗。

英國自然是可以拒絕的,但必然這就不好談了,當然要是二戰之前,英國是可以選擇從實力地位出發,把美國的建議當成放屁。

但現在從實力地位出發的是美國,英國本身實力就不如美國,道義上再站不住腳,就算六方會談開起來,效果可能也不好。

要是伊朗的石油分成保不住的話,那麼自然也沒有理由在波斯灣其他國家還維持原來的五五分成,這隻會動搖英國在波斯灣的間接統治。

“那你廢了這麼大的心把六方會談弄起來,又有什麼作用。”帕梅拉蒙巴頓有些憐愛的看着丈夫,自己的男人這麼努力,卻還是做無用功?

“作用就是拖時間,就像是我剛剛說的,世界每一天都在出現變化。”艾倫威爾遜一副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樣子解釋道,“什麼都不做的話,美國就會認爲我們軟弱可欺,那失去的絕對不僅僅是一個伊朗。”

這麼多年都過來了,雖然丟了七百萬平方公里殖民地,但現在英國也不是戰後初期的英國,該爭取的東西,不能再放任不管了。

就算是原油分成終止了,也談不上吃虧,無非就是多了一道工序。從原來的原油收入,變成了煉油收入。雖然一些得天獨厚的國家,原油開採的油質很高,可以直接加入機器當中使用,但這種國家畢竟不多,主要工業大國有這種品質原油儲量的少之又少。

卡住煉油這一關,一樣可以獲利很大,工業時代強弱分明,有這個技術就沒問題。

石油又不像是鐵礦石這麼集中容易把持,只要想辦法繞過去不是難事。

“我一直都聽你的,你說的話,我什麼時候沒照辦過?”帕梅拉蒙巴頓臉紅彤彤的,欲言又止,天色已晚,是不是應該辦點正事了。

一別數月,女總裁有很多熱情要對丈夫表達,對此卑微的社會公器只能承受牡丹盛開,抱着妻子回屋休息,順便看看幾個孩子睡了沒,確保大人的事情小孩少摻和。

事後,艾倫威爾遜摟着妻子的嬌軀誠懇表達歉意,“再生孩子的話,對你的身體已經是一種負擔,我還是太自私了。”

“蛋都快塞進來了,現在說什麼尊重我。”帕梅拉蒙巴頓直接揭開了丈夫的虛僞面具,剛剛快把自己頂下牀的時候,雙臂像是鐵鉗一樣不讓她動一下,現在又說關心大齡產婦生孩子的消耗了。

外交部常務次長臉色一紅,當年的小姑娘長大了,現在同樣的哄人話已經不好用了,事已至此別無他法,撕開了虛僞面具的艾倫威爾遜暴露本性,惡狠狠地讓妻子知道這個家誰說的算,“驕傲的外交部常務次長,絕不容忍對自由的束縛。”

艾中堂從來都義薄雲天,誰都不能委屈他兄弟,不管是公主還是首相,首富還是影后。

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非洲獨立年還是邁着矯健的步伐來了,就在艾倫威爾遜返回倫敦的檔口,達荷美共和國也就是後來的貝寧共和國獨立,兩天之後,尼日爾獨立、有過了兩天、上沃爾特共和國也就是布基納法索、以及象牙海岸在同一天宣佈獨立。

八月份還有中非、乍得、剛果布、加蓬、馬裡接連獨立,一個月以來非洲新出現的獨立國家有將近十個,非洲獨立年名不虛傳。

艾倫威爾遜也沒閒着,他現在正在鼓動外交大臣麥克米倫,合併英聯邦事務部,也就是不幸在索馬里蘭身亡的大臣鄧肯,所領導的部門。

“法屬非洲的殖民地接連獨立,外交工作也應該順應時代變化。我們的挑戰還相當艱鉅。”艾倫威爾遜把這個想法告知了麥克米倫,一副爲了國家利益全無私心的樣子,“這樣還可以加重大臣的責任,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合適。”

把權力說成是責任,這個改變讓麥克米倫相當受用,並不反對的表態道,“我個人倒是沒什麼問題,我的身體相當不錯。但這還要看首相的想法。對了,艾倫你最近在忙些什麼。”

艾倫威爾遜回國之後,似乎相當疲憊,平時麥克米倫也很少看見這個常務次長。

當然是忙着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們坐火箭!不過麥克米倫不適合知道。

艾倫威爾遜義正辭嚴的回答,“正在思考因爲法屬非洲獨立,英屬殖民地如何應對衝擊這件事。尤其是要避免英屬東非不要受到衝擊。”

“是啊,涉及到了南蘇丹、烏干達、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安全。”麥克米倫點了點頭。

“還有馬拉維。”艾倫威爾遜補充了一句,隨後繼續道,“我們嘗試組織一個東非區域合作平臺,當然這和東非聯邦計劃無關。而是一個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平臺。用以集中精力開發大湖區的資源。”

非洲的大湖區,指的是維多利亞湖周邊國家,這是整個非洲資源最爲豐富的地區。

英屬非洲的核心就是這裡,雖然西非的黃金海岸盛產黃金,尼日利亞人口最多,但論及價值和非洲大湖區國家還是不能比。

非洲不缺乏某些礦產異常豐富的國家,但大湖區應有盡有,這幾個國家要是合一,不會比南非差,資源種類上還超過南非。

東非大湖區,也是後世某大國以及有聲有色的大國非洲戰略的經營核心。

這裡雖然也有因爲殖民留下的後遺症,但不像是西非那樣因爲奴隸貿易破壞了社會結構。

而且英國不是法國,不會什麼都攥在手裡。英屬非洲並不像是法屬非洲那樣總是出現政變。

麥克米倫也對艾倫威爾遜所謂的經營東非計劃很感興趣,詢問着具體步驟,然後他就看到了一份堪稱是宏偉藍圖的計劃,“是不是過於宏大了?”

艾倫威爾遜拿出來的是一份,鐵路計劃,包括了南北走向的北羅德西亞和坦桑尼亞的鐵路建造計劃,以及一個東非海岸鐵路建造計劃,一條南北走向、一條東西走向,用以把維多利亞湖周圍的珍惜資源勻出來。

“大臣,目前而言這只是一份計劃。”艾倫威爾遜不鹹不淡的回答,誰說這個鐵路一定要英國建造?英國只負責提供計劃,自然有其他國家來幫忙建造。

既然只是負責做計劃,爲什麼不能做的衛星一點?等你們獨立了,英國自然沒責任的,誰讓你們獨立的,甚至艾倫威爾遜已經想好了怎麼一魚兩吃,兩條鐵路可以分別承包出去,一條給某大國,一條給有聲有色的大國承包。

“就拿肯尼亞來說,當地有幾十萬的印度裔,尼赫魯一點表示都沒有的裝死。讓印度發揮一下國際主義把肯尼亞修建一條分別連接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的鐵路不過分吧?”

艾倫威爾遜理直氣壯,“要不是六方會談召開在即,現在還用的上印度,就應該直接把肯尼亞的印度裔全部驅逐回國。巴士拉會議要是印度對英國的支持不堅決,沒有我們想要的態度,那肯尼亞的印度人也沒用了。只要是英國還沒獨立的殖民地,印度裔都要滾蛋。”

“一般在外交領域,我們不會把話說的這麼明白。”麥克米倫沉吟一下和緩開口,“但如果是本地的主要族羣確實無法接受印度裔和自己一起生活,那我們也沒有辦法。”

“就像是真納先生不願意和印度教徒共存在一個國家一樣。”艾倫威爾遜心領神會,直接把非洲大湖區的開發計劃拿了回來,他還要修改修改。

而各殖民地專員現在也因爲法屬非洲獨立的浪潮,都緊繃着一根弦,唯恐自己管理的殖民地出事。

艾倫威爾遜至少現在是不擔心的,美國最近需要英國幫助,什麼事等到美國大選完事了,纔會繼續有空惦記父親的遺產。

不過雖然這麼說,小心總是沒錯,艾倫威爾遜對各地的高級專員下發了言簡意賅的電報,“警惕法國打獨立牌。”

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
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