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

美國想要在大選時期穩定局勢,而英國也不能一直追咬着不放,艾倫威爾遜心裡很清楚,自斬一刀的英帝,和當世美帝還是有着質的差距。

鬧得沒完沒了最終吃虧的還是英國,對美國選舉造成影響又有什麼用呢,美國的孤立主義已經退潮了,以後兩黨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只要六方會談開始,這麼大一個會議,人多嘴雜的,各方利益不同,更加有利於英國匍匐後退的戰略,爭取戰略空間先喘上一口氣再說。

事已至此,艾倫威爾遜的目的也達到了,極盡昇華畢竟不能長久,英國的大方向還是保存實力,等待時機,畢竟對於當今的英國來說,美國和蘇聯還是太強了一些。

“不知道我頂不頂的到兩敗俱傷的那一天。”艾倫威爾遜有些身心俱疲,他最近幾個月都在像是沒頭蒼蠅一般的亂轉,這裡加把火,那裡添個亂。

但是所幸結果是好的,但這個遊戲能不能玩下去,還不好說。以空間換時間終究是有一個臨界值的,掉下這個臨界值,就不可能在奏效了。

在美國國務卿宣佈,尊重盟友意願,以六方會談的模式商討伊朗問題的消息傳到倫敦。

整個英國的輿論度本屆政府充滿了讚揚之聲,如果不是保守黨政府剛上臺一年,沒準現在就會提前舉行大選。

深藏功與名,還在北羅德西亞首府盧薩卡的艾倫威爾遜,則在判斷和腦海中歷史出現的偏差,推演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

蘇聯在剛果佔了便宜,可能會顯示出來更加猛烈的進攻性,現在這個階段對英國來說是好事,要是這種進攻性在繼續擴大就不一定了,也要防備一二才行。

而且現在都一九六零年的下半年了,古巴導彈危機已經不遠,嚐了甜頭的蘇聯會不會做事更加大膽?這對赫魯曉夫本人還不一定是好事呢。

非洲殖民地對英國來說沒有想象中的這麼重要,英國的優先選項還是遠東和中東。

馬來亞是生產基地,波斯灣是能源基地。可就算是如此,也不能落入蘇聯手裡。

美國的示好,英國已經收到了,現在就是一些細節問題,比如說爲了繼續掠奪剛果的資源,呃,是爲了保護剛果人民的自由,美國準備拿多少經費。

自帶狗糧的好狗還是不多的,主要都集中在東亞,非洲大陸一般不盛產這樣的優良品種。想要加丹加省的獨立武裝繼續和盧蒙巴對抗,不拿錢肯定是不行。

這也不是麥卡錫一個人就說的算的,他也要和國內保持聯絡,商量一個合適的數字。

艾倫威爾遜拎着泡枸杞的杯子到處溜達,也是趁機和格雷斯商量怎麼操作,美國希望英國頂在前面,這個辦法可以複製一下,活學活用道,“你們可以讓莫伊茲·卡奔達·衝伯的加丹加武裝頂在前面,比利時人肯定也會援助衝伯的,但是長遠來看,蘇聯和南斯拉夫訓練出來的剛果中央軍會佔據優勢,一旦莫伊茲·卡奔達·衝伯頂不住了,就到了你摘桃子的時候了,問題是你不會打不過鐵托訓練出來的非洲人吧?”

不得不說蘇聯體制的效率,在這一次剛果危機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不出手誰都沒發覺,一出手簡直是過於迅速了,就這麼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蘇聯和南斯拉夫軍事顧問已經下放到了營連單位,金沙薩的剛果中央政府已經完成了對軍隊的全面掌控。

剛果的格局本身是三分天下,分別是總統和總理,在蘇聯的強勢介入下,剛果版的府院之爭沒有如歷史那樣出現。

以剛果首都金薩沙爲核心的剛果西部,其實總統約瑟·卡薩夫布的支持者還相對居多一些,至於剛果東北部則是盧蒙巴的支持者大本營。

⊕тт kΛn⊕¢ 〇

蘇聯人一到,本來歷史上會和盧蒙巴比劃比劃的約瑟·卡薩夫布,直接偃旗息鼓。一點都沒有原來的氣勢,簡直以自身證明了何爲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明明是一個親自由世界的總統,現在就已經變成要走中間路線的總統了。

艾倫威爾遜相信再過幾個月,就沒人比約瑟·卡薩夫布更加親蘇。

展現出來靈活道德底線的約瑟·卡薩夫布不鬧了,現在剛果中央政府就是團結的,三分天下的局面就成了劃江而治的局面,盤踞在加丹加省的莫伊茲·卡奔達·衝伯,充其量一個南北朝的陳國。

格雷斯點點頭,他感受到了艾倫威爾遜的誠意,“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一定會這麼做的。”

“哦,那就把密約簽了吧。”艾倫威爾遜直接拿出來了準備好的密約,“關於北羅德西亞自治領轉爲王室領地這件事,應該有一個結果了。等到你拿到了想要的土地在公佈,但籤現在就要籤。”

這件事不能再拖延了,真把這些斯拉夫人養大了,說不定他們就不這麼想了。

艾倫威爾遜可是吃過虧的,龍騎兵姐妹心念祖國,直接把西柏林這個插入東歐的據點給廢了,現在成了一個單純的軍事據點,不到一萬的駐軍住在幾百萬都能住下的西柏林城區,簡直就是住在鬼城當中。

所以王室領地的事,可以是以後公佈,但在落實上現在就要落實,免得夜長夢多。辦好了這件事,艾倫威爾遜的非洲之行纔算是圓滿成功。

搶了馬拉維一部分土地的北羅德西亞已經有了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再對剛果的加丹加切一刀,就算是沒有一百萬平方公里,也差不多了。

趁着格雷斯這些人此時特別需要英國的時候,把事情定下來就非常合適。

也談不上逆練神功,雖然這一份條約和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權論有相似之處,但英國作爲近代殖民國家的領袖,不需要借鑑其他國家的做法,自身就具有非常多的經驗。

條約明文規定,北羅德西亞不可以獨立,效仿紐芬蘭進行自治。

英國在北羅德西亞境內的駐軍予以保留,和北羅德西亞當前存在的武裝力量共同維護這裡的秩序。至於外交層面,北羅德西亞的外交接受英國指導。

這是從原來英國和不丹錫金的關係上吸取過來的經驗,這一招也被印度學到了。不過艾倫威爾遜臨走之前埋雷,不丹和錫金倒是不用擔心被吞併,但一些事情上屈從於印度的想法還是不可避免。

北羅德西亞既然不獨立,就不算是獨立國家。外交始終受到英國的約束就非常正常。

作爲一個王室領地,無法自己選擇與哪個國家建交;相反,其他國家若要與北羅德西亞交流,需要經過英國的同意。

北羅德西亞高級專員的職責得以保留,用以監督北羅德西亞的法治精神,監督廣泛的侵犯人權行爲,當然高級專員說有就有,說沒有自然沒有。

北羅德西亞的武裝力量,按照英制裝備進行武裝,一切訓練照搬英軍。既然並未獨立,自然也不用印刷新貨幣,雖然英國有這個能力。

北羅德西亞的官方貨幣仍然是英鎊,以後可以作爲非洲英鎊區的大本營。艾倫威爾遜認爲這個條件相當好,格雷斯他們算是賺到了。

一旦非洲有事發生,有違於英國的利益的時候,北羅德西亞有義務和英軍協同作戰。

“暫時就這麼多吧,至於北羅德西亞的內部管理,倫敦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力干涉。”艾倫威爾遜面帶遺憾的道,“高級專員在密約公佈之後,只有監督的責任,保持本土和王室領地的特殊關係,這樣夠有自由度了吧?”

簽字完畢之後,艾倫威爾遜和格雷斯交換了條約文本,他爲了英國付出了太多。

所以有時候拿到一些當朝駙馬的待遇,過分麼?他認爲是不過分,他住的溫莎城堡酒店是誰爭取來的?瑪格麗特公主的連鎖酒店如同雨後春筍,就沒有他一點功勞?

拿着密約的艾倫威爾遜心懷宇宙,丘吉爾算什麼,艾登又算什麼?

麥卡錫已經在幾天之前離開,現在艾倫威爾遜也可以帶着躊躇滿志之心返回倫敦了。

海蒂·拉瑪很熱情,她知道馬上兩人就要分別了,一下子變得主動的多。

“到了倫敦,我會時不時看你的。”摟着男人的脖子,海蒂·拉瑪耳鬢廝磨着。

這幾年似乎幾個女人的慾望都新上了一個臺階,艾倫威爾遜一想要返回倫敦即將受到的嚴酷考驗,原來他是有辦法的,比如說生孩子就能減輕他不少壓力。

但現在麼?好像除了赫本還有小姨子之外,都不是生育年齡了。

“生活雖然艱難,但我一直都是披荊斬棘,義無反顧。”艾倫威爾遜強提一口氣,將火箭送入深空軌道當中,立誓要讓載人航天圓滿成功。

非洲之行靠一段落,艾倫威爾遜拿着北羅德西亞的忠誠返回了倫敦,而倫敦這邊則開始正式籌備在巴士拉舉辦的六方會談,着重談論一下伊朗問題,又能拖延個一年半載,真好。

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
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