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

“不過你手下還養着黑人?”艾倫威爾遜拍着手掌道,“這倒是令人驚訝。”

“從羅德西亞借的,不過北羅德西亞也不是完全不存在黑人。只不過我們不理他們,你是知道的,我們完全不和他們接觸,隔絕任何十八世紀之後的東西到他們手裡。”格雷斯語氣平淡的道,“像是用黑人鎮壓黑人的事,只有羅德西亞人才能幹得出來。”

艾倫威爾遜去過北羅德西亞,可以這麼說,當地要是存在黑人的話,完全和古代的原始部落一模一樣,斯拉夫人已經把有點文明氣息的部落都藉機清除、或者是趕走了。

嚴格控制進入北羅德西亞的物資,尤其是藥品,絕不讓藥品留到他們控制之外。

不然的話,本來做藥物試驗場的話,世界上合適的地方就是非洲和印度,艾倫威爾遜和斯拉夫人的關係,完全可以藉助烏斯塔沙和切特尼克組織,將整個過程的任何一環都清清楚楚,不需要對印度各地政府點頭哈腰。

問題就在於北羅德西亞隔絕任何文明和黑人接觸,就算是做藥物試驗也不行。

至於本次做了白手套的羅德西亞黑人武裝,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會被殺人滅口。說不定現在就已經開始了。

隨後格雷斯表示要消失幾天,艾倫威爾遜猜測,就是要親自去殺人滅口。事已至此他也不說什麼,只能祝願對方一路順風,他能怎麼辦?他也很絕望啊……

南北蘇丹已經進入互相敵視,乃至於互相仇殺的前奏,這讓約翰那個正牌蘇丹專員忙碌萬分,雖然他並不知道爲什麼這麼巧,怎麼就出現了交界處清洗的事。

於是他只能一邊對南北蘇丹進行安撫,對北蘇丹保證絕對不會讓黑人獅子大開口。對約瑟夫·阿古則表明,會爲分治奔波。

而在給倫敦的彙報當中,作爲他的好朋友,艾倫威爾遜則建議採用我弱我有理的敘事方針,表明黑人和阿拉伯人的差距,強調黑奴貿易的傷害,最終讓分治順理成章。

有正牌蘇丹專員忙前忙後,艾倫威爾遜就繼續躲在安全的地方,和各地保持信息交流,不能因爲在非洲,就缺乏對世界各地的瞭解。

馬來亞殖民地的消息很多,但重要的不多,除了一些集會被以反英份子重拳出擊,然後在擺出殖民政府大度姿態,表示對大多數矇昧無知的人原諒之外。

無非就是什麼地方出現了重大安全事故,哪裡又出現了民族衝突,基本上不算大事。也已經都處理完了。

什麼重大安全事故,把死亡數字壓低到視覺警戒線之下。同樣民族衝突也是這樣。歸根究底對殖民政府而言也不重要。

剩下的事情還包括,皇家海軍對進入當地海域的印尼炮艇進行了警告設計,引起了雅加達的抗議等等。

“怎麼不擊沉它?”艾倫威爾遜放下電報,臉色微變,變出來的是大失所望。

最重要的是當屬,南越保大帝在變更國家體制的公投當中,被吳庭豔趕下臺,南越也完成了從法國到美國的換爹之旅。

保大帝也乾脆,知道時代變了,吳庭豔比他更加受到美國人支持,直接帶着自己的親信離開西貢,來到英屬馬來亞定居。

愛麗莎的電報當中,表示正在營造讓保大帝賓至如歸的感覺,還詢問安排在什麼地方定居比較合適。

當然是克拉地峽,當地的民族成分比較複雜,又在蒙巴頓集團的農業開發當中。

既有原來英屬緬甸的人口,又有泰國南方的和平教徒和佛教徒,需要一個反動勢力的旗幟鎮住當地,保大帝是外來者,定居在當地更爲合適。

以艾倫威爾遜和各種反動派做朋友的理念,就嫌馬來亞殖民地的反動勢力不夠多。絕對不嫌少!

海蒂·拉瑪失落的看着男人忙碌完畢,才小聲詢問,“你在這都這麼關心馬來亞,是擔心當地出事麼?擔心華人反抗英國的統治?”

“是擔心,但不擔心華人。很多亞洲的同事有一種錯誤看法,對中國過於恐懼,在香江還有些道理,但在馬來亞?實際上我心裡一直把華人這個東南亞人數不少的族羣,當成弱勢羣體來看的。”艾倫威爾遜收攏準備明天藉由駐軍發出的電報,笑呵呵的道,“華盛頓口中的竹幕威脅?他們自己這麼認爲就行了,干擾不了我的判斷。”

“你倒是自信!”海蒂·拉瑪抿着嘴,一雙手不知道放在哪裡是好,她也心裡承認,這個年齡不大的男人,有些時候很有魅力。

“說起來有些狂妄,但也是事實,像是印度、中國那樣的古文明,和當前的主流世界相比,只是一個地區傳播的文化而已。日韓兩國的中國色彩,每時每刻都在削減。”

事實是,現在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加在一起,一瞬間放棄所有分歧,發揮出來所有潛力。也只是在歐亞大陸佔據優勢,在整個世界,自由世界的力量是遠超過對面的。

蘇聯、中國、印度充其量算是三藩,目前自由世界拿他們沒辦法是真的。

但要說能被對方取而代之,刨除戰爭選項,按照冷戰模式鬥下去,自由世界也會贏。

可惜自由世界盟主是一個面對蘇維埃辦法不多,面對英法智珠在握的美國。打一個越南把自己打成重傷,給英法埋雷無往不利。

到了八十年代裡根一手七傷拳,要是蘇聯抗住了,誰都不知道美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最終的結果是自由世界本來就應該贏,卻因爲老大不行差點輸了。贏了的後果是,英法被削弱到原點,再有下一輪的對手,就單純是美國自己應對,英法想幫都幫不上什麼忙。

艾倫威爾遜眼中,冷戰其實是,以當前英法兩國保留的殖民地和影響力,美英法三家合作,是穩吃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完全可以解決最大的敵人,再看下一步怎麼辦。

可美國在對抗蘇聯的同時,也在下手不斷削弱英法,才導致到了冷戰後期,成了美國和蘇聯單對單的對拼,穩吃局變成了決鬥局。

整個自由世界比整個蘇聯集團強大的多,在土地人口各項指標都是如此。

但單獨從一個國家的對比上,美國不一定比蘇聯強多少,更何況蘇聯還有地緣優勢,本身就能夠輻射歐亞大陸各個方向。

所以艾倫威爾遜也絕望,他不能把希望放在美國身上,到了美國都沒信心那一天怎麼辦?英國必須保存足夠的實力,才能應變。

蘇丹專員這段時間一直處在忙碌當中,和倫敦、喀土穆、朱巴的各方合縱連橫,以大英帝國的名義莊嚴的許下了無法兌現的衆多承諾。

又是誠意滿滿,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表明不是英國要賴着南蘇丹不走。而是南北蘇丹分裂已經成了定局,目前喀土穆能夠爭取的,只是保存對達爾富爾的主權。

老同事付出了做大的努力,艾倫威爾遜並不知道,他還在軍事基地,看看英國軍方能不能調查出來之前的屠殺,經過了幾天的觀察,他有了判斷,應該是調查不出來什麼。

“我們就把這件事辦成鐵案,這是對各方最好的結果。真相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都對大英帝國有利。一些人就算是有疑慮又能怎麼樣?誰敢指責我們?”

艾倫威爾遜長沙法官附體,就要把這件事定下來,挑撥阿拉伯人和黑人的標誌性事件,怎麼能夠出現平息怒氣的結果,不然格雷斯他們不是白來了?

人家辛辛苦苦從北羅德西亞過來,就是閒着沒事過來槍殺幾百人?這也未免瞧不起烏斯塔沙和切特尼克了,人家是有追求的。

在蘇丹分治方案之前,過來做僚機的艾倫威爾遜終於在駐軍這邊,幫助老同事做成了最後一件事,確認了南北蘇丹交界處的屠殺,確實是一小撮南蘇丹的武裝,對無辜善良阿拉伯平民展開的血腥殺戮,並且搶先公佈,造成既定事實。

英國還掌握的各大報紙,開始在蘇丹境內報道這件事的調查結果。一時間整個蘇丹羣情激憤,各地出現了衆多流血衝突,不同民族,不同部落都發生巨震。

“我們是否劃線的時候,偏向一些南蘇丹?”再次和老同事見面,像是沒事人的艾倫威爾遜想起來了印巴分治因爲劃線的衝突,想要重溫光輝歷史。

“效果不大,蘇丹人口不多。現在這麼做除了被人看出來是故意的之外,想要有效果估計要蘇丹人口膨脹到一定程度之後了。”

約翰搖頭不同意艾倫威爾遜的看法,英屬印度的人口,劃線隨便偏離一點那就是上百萬人歸屬的混戰。

蘇丹全境纔多少人?劃多了被發現英國會尷尬,化少了沒有作用,還不如不做。

“你說得對!”艾倫威爾遜很有自省精神,果斷承認錯誤,不能陷入經驗主義的泥潭當中,世間有兩朵相似的花,但那終究不是一朵。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