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

想起自己家在調任英王府長史後,那時的心態。蘇進苦笑着搖了搖頭:“當然,這二位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第三任長史,不知道因爲什麼事情惹惱了宋王,差一點被德妃活活杖斃,最終雖說逃過一劫,可也罷官爲民發配到隴右路。”

“現在滿朝四品以下官員,都對去王府任職形同入狼窩虎穴。尤其是宋王府,寧願罷官爲名,也沒有人願意去。爺在京城之時與永王一向交好,永王又是那個德行,酒色財氣就沒有一樣不沾的,更荒唐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做出來過。”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臣當時以爲王爺與永王,喜好都是一樣的。所以對去英王府擔任長史,相當的不情願。再加上那些同僚,被調去做王府屬官後的境遇,臣又是這個脾氣秉性,做了王府的屬官那裡還有什麼好處?”

“若是早知道,王爺如此的睿智、深明大義,臣當初又那裡會搞出那些事情?當時就是一門心思想要調走,卻沒有顧忌到王爺與陳夫人的感情。現在想想,進當初做的不是一般過分。好在,王爺爲人寬宏大量,沒有記恨臣。”

聽到蘇進這麼一說,黃瓊的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後面蘇進變相道歉的話,黃瓊倒是沒有太在意。但前面蘇進談的事情,卻引起了黃瓊的注意。尤其是德妃與宋王母子如此肆無忌憚,自己那位皇帝老子怎麼也不說管管?

德妃擅自仗責王府屬官,這已經是干預朝政了,誰給她這麼大的權利?別說她只是一個妃子,連個貴妃都不是。便是當朝皇后,都沒有權利仗責官員。而此事過後,皇帝竟然沒有任何的追究。對於一向嚴禁後宮干政的皇帝來說,這個結果實在是有些異樣。

黃瓊捏了捏自己的鼻樑骨,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他更有些不明白,自己那位皇帝老爺子怎麼想的。對皇子疏於管教,出了事情便一味的責怪王府屬官,這不是明顯的偏袒是什麼?難怪現在滿朝的官員,將出任王府屬官這樣一個升官捷徑都視爲畏途。

難道他真的不知道,驕子如殺子嗎?這些皇子在京城,都被驕縱的無法無天,到了封地又何談善待百姓?現在知道體量民意了,早幹嘛去了?生而不教,這個爹做的不是一般的不合格。尤其宋王母子,之前飛揚跋扈到如此地步,居然連一個小懲都沒有。

難怪那位德妃,居然明知道自己在鄭州善後。還敢在這個時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事,利用族人大肆造謠。沒有這些年,皇帝對她的種種做派視而不見,就那對蠢得要死的德妃母子,又有幾個膽子如此的肆無忌憚?要知道,仗責朝廷命官這是大罪。

眼下蜀王雖說還沒有被廢,但那些事情一旦掀開,想必就是皇帝也不可能在保他。如今大行皇后所出四子,基本上死的死、倒的倒。那對母子恐怕對儲君之位,還有眼下空置的皇后之位,眼紅得連最基本隱晦都做不到了。

否則,又豈會膽大包天到,擅自去找桂林郡王提親?看來自己過去多少有些小看,那對蠢得要死,又一味狂妄自大的母子了。若是單憑儀仗外家,這對母子也不可能如此的膽大妄爲。至少在對付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時候,小手腕應該還是有一些的。

否則,也不會在宮中如此的得寵。那對母子雖說大的能耐沒有。但這私下的小動作,雖說一時還傷不到自己,但卻不是一般的討厭。就像是這段時日之內,不敢明着與自己對着幹。可這在下面興風作浪,差一點便將自己好不容易搞出來的大好局面,給毀於一旦。

不過,黃瓊心中雖說如此之想,但卻並不打算與蘇進將這個話題繼續下去。此事不管怎麼說,都涉及到了天家的隱私。公開與下面的官員談,這多少有些損及皇帝的顏面。想了想,黃瓊還是將話題轉到了鄭州善後之上。黃瓊變化話題,蘇進自然不會沒趣的揪着不放。

既然與蘇進邊走邊談,黃瓊也就沒有在繼續縱馬疾馳,而是與蘇進一同信馬由繮邊走邊聊。一直到了一個村莊前,黃瓊指了指前面的村莊道:“這一路疾馳,倒是有些口渴了。走,去前面的村莊討口水喝,也可稍事休息。”

由於擔心自己一行人騎馬進村,會驚擾到村中的百姓。所以黃瓊在村口處,便翻身下馬步行。如今已經是初冬,農田已經收割完畢,糧食該入倉的都已經入倉。因爲貧苦百姓,大多製備不起厚重的冬衣,在這種天氣之下,百姓們自然能少出門,還是少出門爲好。

所以整個村子,顯得多少有些冷清。不過村中少量百姓的,在見到鮮衣怒馬的黃瓊一行人之後。非但沒有人上前搭話,反倒避如蛇蠍一般紛紛的緊鎖房門。原本村中街道上就不多的人,轉瞬之間便消失的一乾二淨。

看着眼前的一切,黃瓊眉頭皺得死死的。在看向蘇進時,雖說沒有說什麼,但臉色卻是很不好看。看了看此時一臉尷尬表情的蘇進,黃瓊轉過頭指着村中,唯一一間稍事體面一些的房子,對着劉虎道:“去叫一下門,就說我們是路過的客商,想要討口水喝和烤烤火。”

“你是本地人,口音雖說略有差別,但也差不多。你去叫門,人家不會太過於排斥。還有,人家若是堅持不開門就算了,絕對不許用強,不許嚇到這裡的百姓。實在不行,多叫幾家門便是了。”

也許是劉虎的鄉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許黃瓊一行人進村之後,並未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在劉虎的反覆解釋之下,那戶同樣緊閉院門的人家總算是開了門。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探出身子拱了拱手道:“不知大老爺叫門爲何事?”

原本多少有些失去耐心,正準備換一家叫門的劉虎。見到總算出來人了,想起黃瓊的叮囑,連忙拱手道:“回老丈的話,我們主僕經商從鄭州趕往京城,卻不想中途迷了路。我家主人身子弱,受不得這寒風吹,想借老丈家喝點水、烤烤火暖一下身子。”

就在劉虎身後的黃瓊,見到開門的老者不說話,只是看着劉虎不知道在想着什麼。便走上前,一拱手道:“老人家,非是我等有意叨擾老丈。只是因爲今兒這天氣實在太冷,我等又是文人出身,這快馬加鞭冷風一吹,實在有些扛不住,所以只好打攪老丈清淨了。”

見到黃瓊雖說一身富豪打扮,但爲人卻文質彬彬,十足便是一個讀書人的樣子。又是一臉的和氣,老者猶豫了良久,總算將門打開了:“即是過路的客商,那自當該行這個方便。只要幾位不嫌棄老朽這裡簡陋、污垢,請進來便是了。”

對於老者這番話,黃瓊只是淡淡一笑道:“小子別無他求,只求有一個地方可以烤烤火,有些熱水喝便足以,又那裡會嫌棄老者這裡簡陋?”說罷,黃瓊一把推開擋在他面前的劉虎,率先邁步走進了院子。跟在他背後的蘇進,看了看黃瓊的背影,咬了咬牙也跟了進去。

見到黃瓊與蘇進絲毫沒有一點防備的,直接走進了這間不大的房子,他們背後的劉虎也只能安排好警戒之後搖頭苦笑。原本他以爲自己主子拽上蘇知府出來,只是爲了縱馬泡一圈便會回去。那裡想到,黃瓊居然在這裡停留下來。

眼下自己雖說帶了二十名親軍隨行,可這些二十人只是驍騎營的普通將士。稱得上侍衛的,把自己算在內才兩個人。眼下鄭州雖說平靜了許多,可誰能保證那些潛藏起來的刺客,真的都被消滅乾淨了?萬一在有刺客跟下來,又該怎麼去應對?

只是劉虎也知道,自己這位主子雖說年輕,但一旦下定決心便很難更改。所以就算心中有些不滿,他也無法在勸說什麼。只能打點起十二分的精神,注意周邊的一舉一動。所幸帶來的這二十名親軍,都是驍騎營百戰餘生的老兵,不用他吩咐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而此時進了屋子的黃瓊,卻沒有理會屋子外面劉虎是怎麼想的。他想得更多的是,在見到自己進村之後,村中百姓的態度。這裡是鄭州府到密州的必經之路,就算這裡的老百姓見識再少,也不會見到自己便驚慌如此,這其中肯定有什麼原因。

接過老者遞過來的粗瓷碗,黃瓊一邊烤着火,一邊琢磨讓這裡百姓如此恐慌的原因。而在他身邊的蘇進,則看着老者遞過來的粗瓷,看着碗口處還沒有洗淨的污漬,不禁有些皺了皺眉頭。

他雖說仕途一直鬱郁不得志,可自小也算是錦衣玉食。現在更是做到了正四品官員,單靠俸祿哪怕是未領齊的俸祿,也算是吃穿不愁的他,那裡用過如此污穢之物品飲水?

見到手中這碗水,碗口處的污漬都沒有洗淨,他又那裡喝的下去?只是見到身份比他尊貴得多的英王,手中的碗一樣不乾不淨。卻只是平淡的將碗中的水,吹的略微涼一些之後便一飲而盡。英王如此做派,實在讓他心生愧意。

只是心中慚愧歸有些慚愧,可讓他用如此污漬的碗去喝水,這水卻是實在喝不下去。爲了掩飾尷尬,蘇進也只能轉移話題道:“老丈,冒昧的問一句。我等還是第一次來貴寶地,爲何我等進村的時候,這村中百姓卻避我們如蛇蠍一般?”

這個老者在給黃瓊與蘇進倒上開水口,便從屋外抱進來一捆柴火,準備將屋子內弄的更暖和一些。蘇進開口詢問的時候,老者正將柴火向竈坑裡面填。聞言,連頭都沒有擡起直接便道:“幾位大老爺不知,他們見您幾位鮮衣怒馬,可能將你們當成下來收稅的官差了。”

聽到老者的回答,蘇進不禁有些疑惑的道:“收稅?朝廷不是免了,這鄭州府屬下各州縣三年的錢糧了嗎?而且知府大人不是也下令,今年自家田地錢糧全免。租用官府田地的,收成與官府四六分嗎?怎麼這裡,還會有人下來收稅?”

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
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