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密摺

不過這事能不能辦成,皇帝倒是很民智的選擇了,沒有要求黃瓊一定辦成。而皇帝不問,黃瓊自然不會自討沒趣的,上趕着去找不痛快。爺倆個都不約而同的在這件事情,可能取得的結果上選擇了迴避。

就在黃瓊以爲今兒事情已經到此爲止,準備開溜去母親那裡的時候。皇帝卻是從他御案後面的一個櫃子裡面,拿出兩個小匣子,在用貼身鑰匙打開之後,拿出幾份奏摺丟給黃瓊道:“這是從鄭州和汝州送過來的密摺,你先看看。”

接過皇帝丟過來的幾份密摺,不知道皇帝今兒究竟安了什麼心思的黃瓊,不禁有些目瞪口呆道:“父皇,這有些不合適吧。這些密摺可是太子都沒有權看的,兒子豈不是更沒有資格?再說,這些密摺涉及到的都是國事,您讓兒子看可是違背了祖制。”

“少在哪兒囉嗦,朕讓你看你看就是了。朕還沒有死呢,你擔心個屁。在給朕墨跡,仔細了你的皮。”今兒心情不太好的皇帝,明顯沒有心思在這裡陪着黃瓊耍嘴皮子。見到黃瓊又拿祖制來壓制自己,很是有些不滿,甚至連粗話都說出來了。

見到聽完自己這番話之後,看着手中被自己硬塞過去的奏摺,很是有窘迫的黃瓊。皇帝很想罵罵這個總是跟着自己耍滑頭,實則在處理事情上的老練程度,卻是與年齡總是有些不相配。而且總是給自己找點事,很容易激發自己火氣,最後發現還是被他牽着鼻子走的兒子。

只是突然想起上次,也是在這間御書房內,自己發的那番火氣,皇帝想要罵人的心思卻是突然不翼而飛。他也搞不清楚,是這個兒子對自己的試探總是不接招,還是其他原因,總是那麼容易讓自己,將君子不怒自威的古訓給丟到九霄雲外去。

想到這裡,皇帝心中不禁暗自苦笑。十幾年前,自己在與這個兒子的母親斗的時候,在別人面前總是冷靜無比的自己,也是很容易被搞得火大。結果在發完火之後,卻發現自己最後被自己前妻,同樣牽着鼻子在走。

看着面前這張與自己極爲肖似的臉,皇帝不禁在心中升起一個大大的問號。難道這就是自己的宿命?自己難道永遠都是自己那個前妻的手下敗將?不,自己至少在某些方面,比如榨出這個兒子腦袋裡面究竟有多少貨方面,自己至少目前還是一個勝利者。

實則有些盲目自信的皇帝壓根就不知道,黃瓊敢膽大包天的,在他這個一國之君面前耍滑頭。卻是絕對不敢在他那個前妻面前,耍任何的滑頭。他那位前妻知道他這個兒子,腦袋裡面究竟有多少東西的時候,到現在已經是整整十年了。

人家娘倆,只是不想陪他玩而已。遠還不知道這一點,面對自己前妻,已經沒有多少信心的皇帝。此刻面對自己這個兒子的時候,卻是有着無比的信心。因爲至少在他看來,自己不僅是他的君,更是他的父親。兒子想要與老子鬥,他還真的是嫩了一點。

既然這個兒子胸中極有才華,自己這個當爹的不壓榨出一點什麼來,那裡對的起自己三番五次的被他氣得暴跳如雷,更對不起他母親十餘年來苦心**不是?想到這裡,皇帝今兒一直陰沉的臉色,不由的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見到皇帝嘴角上,突然露出的這一絲怎麼看都像是奸笑的笑容,也大致摸出來自己這位皇帝老子,一些性格的黃瓊立馬感覺到脊背發涼,心中馬上有了一個很不好的預感,他感覺到這一次應該又是皇帝給自己在挖坑。

想起上次皇帝也是在這間溫德殿內,公開耍賴的行爲。給自己挖了一個很大的坑,逼着自己主動跳進去的黃瓊,還是立馬認定這幾份奏摺絕對不能看。開什麼玩笑,密摺上的事情,要是報什麼祥瑞一樣的好事,皇帝今兒能自打自己進來,就一直陰沉着一個臉?

決定還要垂死掙扎的黃瓊,看着面前的皇帝,嚥了咽口中的唾沫後道:“父皇,雖說君無戲言,可這密摺之事事關重大,要是被朝臣知道了,又要弄出不少的是非來。太子纔是國之儲君,更有爲父皇分憂的義務不是。兒子還是認爲,應該將太子找來一同商議爲好。”

正在沉思中的皇帝,聽到黃瓊再一次提及太子,卻是不屑的冷笑道:“他那裡有這個功夫,去幫着朕處理這件事情。他有哪個閒暇功夫,拉攏這些宗室還來不及。”說到這裡,瞪了黃瓊一眼道:“你給朕坐在那裡老實的看,少給朕耍滑頭。”

找盡了種種理由,也最終沒有能夠推脫掉。在見到皇帝又一次陰沉下來的臉色,已經頗爲有些黔驢技窮的黃瓊,也只能順着皇帝的意思,打開上面的兩份奏摺仔細看了起來。只是這兩份奏摺,越看越是讓他心驚。這上面寫的那些,可是比那幾位老者說的還要嚴重。

密摺上不僅上奏,二王在封地之內刮地三尺,不折手段、巧立名目的將二州,幾乎六成的土地變爲自己所有。在二州橫徵暴斂、大勢聚斂錢財,引發了二州大量流民產生不說。還在秘密的打造兵器,招募流亡蓄養私兵。

聯想到賈權對此二王的評價,無論是端王還是景王此舉背後的意圖,黃瓊已經是瞭然於胸。只是讓黃瓊有些不明白的是,此二王在封地橫徵暴斂,百姓可以說苦不堪言。這個時候想要造反,老百姓能支持他們嗎?

就算裹挾百姓強制從軍,可這樣的軍隊與一堆沙子有什麼兩樣?搞不好,他們這邊剛開始反叛,自己的後邊就先要亂了。甚至皇帝一道赦書,搞不好他們的叛軍,直接就會土崩瓦解。就算部分衛軍參與叛亂,可眼下已經是糜爛不堪的衛軍還有戰鬥力嗎?

如果二王此舉,真的有如自己判斷的那樣,那麼對於二王的這番舉措,除了愚蠢二字黃瓊還真不知道該如何的形容。更何況眼下大齊京城內外有十餘萬大軍,而且都是與邊軍五年一輪換的精銳之師。

而且軍權,一直在皇帝手中牢牢的把握着。別說二王了,就算是太子恐怕也伸不進去手。這二王就算破釜沉舟,招募再多的流亡從軍,哪怕是一下子募集到幾十萬的大軍。可一沒有合格軍官指揮,二沒有良好的訓練。這些烏合之衆,那裡是百戰之師的對手?

這二王如果真的是打的造反的主意,那隻能說是愚蠢透了。只是這二王真的有如此的愚蠢嗎?當初賈權在評論諸皇子的時候,除了虎狼之性之外,可沒有愚蠢這樣的評價。這話要是說出來,別說身爲父親的皇帝,恐怕自己這個沒有見過這二王的人都不會相信。

難道二王如此做,是別有用心,想要顯示什麼?還是這份密摺本身就有問題?要知道,無論是鄭州還是汝州,距離京兆府可都不遠。不管當初皇帝將二王封到距離京城近在咫尺的距離,究竟是存着的是一個什麼樣心思。

但二王如果打造私軍,那絕對不可能瞞過皇帝眼睛的。如果對距離京城近在咫尺地方,暗藏着一支私兵都發現不了,自己這位皇帝老子當這麼多年,又如何能夠坐穩皇位?關鍵是那些南北鎮撫司,這個問題都發現不了,豈不成了養了一羣廢材?

一個密探機構,連關係到京城安全情報都收集不到,這可能嗎?合上這兩份奏摺,黃瓊這才明白之前皇帝,爲何詢問自己哪天在密室內,蜀王有沒有私下議論太子。搞了半天,這兩份密摺讓皇帝,不僅已經對端王和景王產生了懷疑。

就連蜀王那裡,恐怕他也有些不放心。而且蜀王與太子私下裡面,有沒有明爭暗鬥,恐怕皇帝也是清除的。否則,今天找來對質的,也就不是自己而是蜀王了。估計此時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已經認定這些都是衝着太子來的。

思及此處,黃瓊才發現自己此時,無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已經是被捲入了一個漩渦之中。而且是從出宮的那一刻,就被捲入到了這個爭奪皇位的漩渦之中。無論自己主動與否,已經成爲人家算計別人的棋子。

只是這兩份密摺其中究竟暗藏着什麼意味,黃瓊卻是一時判斷不出來。他看的出這兩份奏摺,其中明顯有很大的問題。二王在封地如此作爲,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且從這兩份密摺來看,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在二王身邊,或是說封地內也同樣安插了眼線。

可偏偏早不上、晚不上,卻就在自己把皇帝拐到流民聚居區之後不久,便出現了這兩份足以搞得皇室分崩離析的密摺。這中間,包含着的東西不是一般的多。黃瓊很清楚的知道,一旦這兩份奏摺公佈天下,究竟會引發一個什麼樣的後果。

黃瓊沒有立即回話,可那邊的皇帝見他合上了奏摺之後,卻是長嘆一聲:“朕生出的兩個好兒子啊,真是好兒子啊。”說這番話的語氣之中,卻是包含着無數的淒涼。看得出,皇帝此時很傷心。

“這兩個寫密摺的人該殺。”黃瓊並沒有安慰此時很傷心的皇帝。他知道自己眼下無論說什麼,都很容易被自己這位多疑的老子,認爲是別有用心。自己身份敏感,這個時候說出的話,不僅牽涉到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

甚至搞不好會被上綱上線,牽扯出母親與此時躺在牀上,只剩下一口氣的中宮之間的恩怨。所以黃瓊覺得自己現在每說一句話,都要三思而後行,都要謹慎在謹慎。知道自己現在無法勸慰皇帝的黃瓊,覺得轉移一下皇帝的視線,也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
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