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

“啊!不行了!”

薛朗扶着門框呼哧呼哧喘氣,費力的甩着酸溜溜的手!

所有的大魚都被剁成了魚肉茸!

一開始是薛朗和萬福一起,待長儉和秀娘回來後,長儉和秀娘加入,讓薛朗休息,不過,薛朗想着人多早點兒做完,也加入進去。畢竟,魚就吃個新鮮,要是過夜了,就沒那股鮮味兒,就不好吃了。

剁完魚肉茸,還把山藥用麻布包起來,捶得碎碎的扔進水裡,然後再把山藥撈出來,而泡過山藥的水,就拿去攪拌魚肉茸,然後架上大鍋,開始煮魚丸。

這個事情,教給秀娘一次後,她就能上手了,於是,薛朗終於能休息一下,一邊喝着熱水,一邊指導秀娘煮魚丸。

“墨竹、臘梅出去這麼長時間,怎麼還沒回來呢?”

長儉嘀咕着。天色已晚,該有侍女來服侍薛朗歇息了纔對。薛朗心裡有數,倒是不着急,只等着看公主殿下的反應來做判斷!

正忙着,有個尖細的聲音在外面響起:“薛郎君可在?奴婢如圭奉殿下命,特來拜訪!”

如圭都來了?看來公主殿下還是蠻重視的。薛朗起身去迎客……

不看僧面看佛面!如圭可是代表公主殿下來的!

打開門,如圭站在門外,那風姿氣度看着真的不像一個宦官。在他身後,跟着拎着食盒的臘梅和一個不認識的侍女,年歲與臘梅差不多。

墨竹這是被換走了?殿下真是雷厲風行,決斷如風。默默在心裡給殿下點個贊。

臘梅朝薛朗福了福:“郎君,奴婢回來了!”

薛朗點點頭,道:“辛苦臘梅你了,進去把食盒放下吧。”

“喏!”

臘梅把食盒拿進去。薛朗拱手迎客,笑道:“如圭內侍官大駕光臨,蓬蓽生輝,快請進。”

如圭客氣有禮的道:“多謝薛郎君,某就不客氣了。”

迎着如圭進門,把客人迎到正堂,剛坐下,臘梅已經快手快腳的拎着熱水出來,一人面前放了一盞熱水。薛朗有些尷尬:“不好意思,我不會煮茶,臘梅也不會煮茶,會煮茶的墨竹也不在,只有白水待客。”

如圭拱手道:“郎君客氣,天氣寒冷,有熱水驅寒已足夠。再說,某家來此,正是奉殿下命,來告知郎君墨竹的去處。”

這是進入正題了!

薛朗也不虛僞,不想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乾脆的道:“墨竹想來另有高就?這樣我就放心了。”

如圭道:“墨竹那裡殿下自有安排。只是,調走了墨竹,郎君院裡就顯得人手不足,爲了郎君能支使開,奴婢重新給郎君調來一個侍女,荷香,過來見過你的主子。”

主子?

薛朗略疑惑,不過還是受了荷香的禮,客氣的道:“你叫荷香?以後我就託你照顧了。”

荷香恭敬地道:“郎君客氣,照顧好郎君是奴婢的本分。”

薛朗點點頭,荷香立即退開,自覺地與臘梅站在一起,姿態做的很足。薛朗不置可否,只望着如圭,等着他的下文。

果然,如圭道:“來時殿下曾交代,殿下對薛郎君十分看重,薛郎君初來乍到,想必對我大唐的風土人情十分陌生,故而派了身邊的人來。如今墨竹另有他用,荷香能寫會算,於煮茶上也是一把好手,郎君儘可支使。”

薛朗起身朝着公主殿下居住的方向拱拱手:“勞煩殿下惦記,爲屬下想的周到,薛朗感激不盡。”

如圭滿意的笑笑,繼續道:“還有,殿下說,薛郎君讓人送去的菜式,新奇可口,想不到鮮魚除了魚膾的吃法,還能那麼烹飪,殿下吃得極爲滿意,郎君以後有什麼的好吃的,可別忘了分與殿下才是,殿下說,如此方能加深同僚情誼。”

薛朗笑起來:“殿下能吃得慣,那真是再好不過,還怕殿下吃不慣來着。”

如圭笑道:“薛郎君多慮了,奴婢雖然沒福分分享,可只是聞那香氣就知是何等的美味,殿下就着郎君贈的菜,還多添了一個餅子哩。”

這如圭真是會說話,難怪能噹噹內侍官呢。薛朗滿意的道:“多謝殿下捧場!”

不過,顯然他的滿意早了些,如圭從懷中拿出一小摞紙,放到薛朗前面,薛朗看了一眼,開頭一個大大的賣字,不解的問道:“這是何意?”

如圭道:“這

是秀娘一家、長儉、萬福、臘梅、荷香的身契。殿下說,爲了感謝薛郎君的盛情款待,這幾個奴婢就贈與薛郎君,希望能減低薛郎君異國歸來的不適,望薛朗有賓至如歸之感。”

薛朗:“……”

雖然知道奴婢沒有自主權,不過,被人就這麼活生生的送給幾個大活人,從現代穿來的薛朗還是有些驚訝和不習慣。可要讓他拒絕公主殿下的美意嗎?

薛朗是知道的,在古代,許多世家都有世代祖傳的、獨特的菜譜,這些菜譜代表的是家族的歷史和厚重,幾乎從不外傳。就算是皇帝陛下,想吃人家的菜,也只能去別人家做客,想要菜譜……別說門,那是連窗戶都沒有的。

薛朗就是知道這點,特意讓墨竹和臘梅點出這是廚娘按照他教導的菜譜做的,是他獨有的菜譜,這個行爲代表着薛朗對公主殿下的信任,畢竟,秀孃的身契還在殿下手裡,秀娘還是公主殿下的人。

薛朗的意思只有一個……

我是信任公主殿下的,只是,公主殿下讓墨竹這樣的人來照顧初來乍到的我,是什麼意思?墨竹那麼“不同凡響”,殿下知道嗎?殿下就是這樣對待信任你的下屬嗎?

公主殿下顯然懂了薛朗的暗示,做出迴應快速而爽脆,直接讓如圭把身契送來,一是彰顯她的氣度,二是表明她先前並不知道墨竹的作態,你看,一知道就把人調走了不是?

而且,這次殿下直接把奴僕的身契贈與薛朗,表明了今後關於奴僕的一切,全部交由薛朗自己做主,不用顧慮她。

薛朗本意只是調走墨竹,薛朗放的是平A,結果公主殿下直接開大了,大概這就是古人跟現代人的思維差異吧!現代人除了作奸犯科之輩,哪裡有把大活人當物品贈與買賣的。

現代人薛朗受到了衝擊和警醒!

並非他婦人之仁,而是覺得他應該適當的調整在古代處理問題時候的輕重,不知道這次有沒有用力過猛,也不知道殿下有沒有誤會,如果有,還是要解開爲好。

而警醒的是,奴僕如豬狗,生死命運全操之他人之手。他薛朗一定不能讓自己落入這樣的境地!

絕對不能!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
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