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不能量產,這個回答倒也在李徵的意料之中。
“這門火炮如今鑄造成功的機率有多高?”
既然鏈彈不太容易打製,李徵也沒有說什麼,轉而看向這門新制的火炮問道。
“將軍恕罪,如今成功率還不到三成。”
何修良臉色更加難看了,戰戰兢兢的說道。
“慢慢試製,莫要忘了記錄每次的得失。莫要擔心銀子,沒有了直接找吳雄才討要。”
三成不到的成功率,顯然是十分的低下的,不過李徵明白這事是急不來的,不斷交學費纔是最符合常理的。
“謝大人體諒。”
李徵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的溫和,何修良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這東西既然你造出來了,本官說話算話,賞賜你的銀子自然不會反悔,不過數量要加上一些,就一千兩吧!另外,再提一下你的職務,掛一個副千戶的銜吧!”
李徵親自拉起了何修良,對於這個熊貓級的鑄炮師傅,他也是極爲大方。
之前孟縣與阿濟格的遭遇戰,雖然李開莫損兵折將,損失極爲慘重,但最後卻依舊是打了勝仗。
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這一戰對於李開莫來說,是極爲恥辱的指揮失誤,但反過來對於潞州軍信心的提升,卻是極大的。
畢竟這五千人,一半多都是臨時徵集的預備役,匆匆集結之後便即奔赴戰場,更是在行軍途中突然遭遇到建奴大軍。
種種不利的情況下,五千人雖然損失慘重,但卻毫無花假的硬碰硬打贏了這場幾乎不可能打贏的戰鬥。
這對於潞州軍的軍心士氣提升,可不是一星半點,更是令潞州軍內部對於建奴的恐懼,完全降至一個極低的水準。
以少勝多,以弱敗強,又怎麼會對手下敗將產生多大的畏懼。
如今軍中也多是這種想法,建奴雖然很厲害,但最後也就是那麼回事了。
這一場大戰,還有另一個副作用,那便是兵敗而逃的阿濟格,也是拱手讓出了搶劫而來的大部分戰利品。
靠着這些東西,李徵原本因爲澤潞二州因災而受到影響的財政吃緊,也是一下子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甚至李開莫都能輕鬆的減免各類佃糧,給百姓一條活路。
對於真正能做出來事情的人,李徵向來是不會小氣的,不僅不會小氣,還會令其得到別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財富地位。
又是銀子,又是官位。
何修良跪於地上,不斷的稱謝,其他人看到這個場面,也是個個看的有些眼紅。
這裡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眼看張匠頭雖然眼巴巴,但卻拿不出更多的東西出來,李徵也就沒了心思在這裡的意思。
至於另一個軍火商郭懷恩,李徵並沒有去看的意思。
這裡是他的科研中心,那邊只是加工生產商,看不看都沒有必要。之前那次火銃質量的問題,李徵已經放過了他一馬,也是念着舊情的緣故。
如果還有下次,李徵是不介意拿他的腦袋去跟士兵們做一個交代的,相信郭懷恩也很清楚這一點。
離開了工坊,李徵越過了韓店堡,他的目的地是另一個重要地方,那便是新學學堂。
一轉眼,近兩年時間過去了,他非常想去看看這裡的情況。
學堂的作用,李徵十分的清楚,這可是他的文武官預備役基地,重要性甚至要越過工坊,這裡傳遞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包括了他的理念。
孤狼註定是走不遠的,羣狼纔是致命的。
李徵若不想自己的理念會隨着自己的離去而消逝,那便需要大批擁有和他一樣理念的人存在。
而學堂恰恰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只要這裡的學子可以源源不斷的產生,那他的理念就會不斷的傳承下來。
來到高平縣學堂,已經是一日後了。
進入學堂,朗朗的讀書聲令李徵格外的熟悉。
因爲拼音的推廣,這裡的讀書聲與後世的普通話十分相近,令李徵在熟悉間,也不由多了一些親切感。
李徵的到來,也令祭酒趙興平有些措手不及。
如今的學堂課程中,除了簡體字與算學外,高年紀已經加了粗淺的經濟政治學。
所謂的經濟政治學,事實上也只是拿着大明這個時代官商勾結,倒賣屯集居奇的生意經而已,爲的不是教育孩子們如何做一個奸商,而是將裡面的套路給戳破。
就比如糧商與縉紳之間的貓膩,如何在豐收時節大肆壓低糧價,如何在青黃不接之時大副提高售價賺取高昂的利差,以及縉紳們如何在災年提供貸子,然後大肆抄底收購良田諸如此類。
這些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產業,也是學子們感興趣的東西,只要令他們瞭解到其中內幕,他們必然就會對舊秩序充滿着仇恨。
戳破其中的奧秘,然後讓學子們自己思索如何應對,再回去與家長討論,這樣就可以令得衆多被欺瞞的百姓明白過來,然後產生對縉紳階層的整體敵意。
而這種敵意,纔是李徵所需要的。
只要百姓們不再容易被僞善的縉紳們所輕易哄騙,那李徵收拾起來這些縉紳,就會省去大半的力氣。
只有破開縉紳們對於知識和事情解讀的壟斷權,李徵才能肆無忌憚的再次對社會財富進行重新劃分,避免因爲財富巨大的分化,而引起劇烈的社會變革。
目前這個計劃進行的還算順利,就算有的縉紳心裡有想法,也只能隱忍着,無論軟實力還是硬實力,他們在澤潞二州,都已經失去了與李徵叫板的資格。
在學堂看了一遍,又耐心的聽了一節課後,李徵覺得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對於趙興平追加學校經費以及老師工錢的要求,他都極爲痛快的直接答允。
李徵此來,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那便是他打算從學堂中選拔一批文不成,但武卻就學生,說直白一點,就是比較刺頭一點的學生。
對於李徵這個要求,趙興平二話沒說便直接答應,甚至一刻鐘時間不到,便給了李徵一份五十人的名單。
看着名單最前面的那個李開遠這個混小子,李徵頓時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當聽到李開遠這小子,不僅自己好勇鬥狠,更是在學堂之中拉幫結派,處處炫耀武力,恐嚇同學後,李徵覺得也是時候將這個不安分的傢伙帶上戰場練練了。
令李徵無語的是,當這些人被趙興平叫來之後,聽了李徵的意思後,竟然個個昂首叫好,似乎上個戰場是極爲興奮之事一般。
李徵斜眼看着這些好戰份子,也沒有多說,直接便領着他們返回潞州。
眼下也該做一些出征之前的準備了。
建了個QQ羣366643887,歡迎沒事幹來吹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