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回馬槍

在定州,潞州軍停留了近十日。

不僅爲了傷員能夠多休息幾日,讓他們有一個穩定的地方穩定傷勢,更加重要的是,李徵也利用這個時間,將潞州軍重新梳理一下編制。

這一戰後,潞州軍各部大多建制不全,許多小隊都是空有名字,卻是已經沒有了人員。

這種情況下,對於戰鬥力的影響是極大的,因爲主官根本無法判斷各部情況,若是在戰場之中下達命令後才發現,這是一個空殼編制,那樂子就大了。

各部的編制是不可能撤銷的,不過可以臨時編入其他建制,等回到潞州再行補充人馬空缺。

經過六七日的統治整理,潞州軍全軍削減至六個加強步兵營,騎兵營也撤銷了大半的編制,內部合爲六個加強的千總隊,將如同長短不一的手指收回重新攥成拳頭。

雖然人員並沒有改變,但是重新整編之後,軍隊的戰力必然會更加強大起來。

離開定州南下,是逼不得已之事。

李闖在開封碰的頭破血流,但是主力猶在,目前已經撤向河南府洛陽。

河南府今年連遭旱災,蟥災,又被各級官府橫徵暴斂,別說普通百姓,就算小地主都已經紛紛破產,全府都充斥着無邊絕望,根本不知道活路在哪裡。

李自成的到來,完全是如魚得水,不僅普通百姓望風景從,就連一些屢考不第的讀書人也開始向他靠攏而來。

尤其是來到鞏縣之時,李自成迎來了他最缺乏的頂尖讀書人的投靠,尤其是一個重要的幕僚人物,李巖的加入。

李巖允文允武,家族又是當地數一數二的豪紳之家,更是當地人盡皆知的和善之家,十數年來李家接濟救治之人無可計數,在當地有着極高的聲望。

李巖反了加入了流寇,杞縣當日便有數千子弟兵追隨李巖加入了闖營,而當日鞏縣便即在裡應外合之下告破。

入城之後,李自成也是十分守約的將大部分軍隊留在城外,只帶少量親衛軍入城,對於一座新下之城,這種姿態可謂是給足了李巖面子,身體力行的表現出對他的極大信任!

對於李自成如此的膽略與胸懷,李巖終於是下定決心追隨,當晚宴會之後,便即給李闖集團制定下了戰略方向。

那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據河洛而窺天下之策!

唯一不同的是,李巖這一次對於向西,已經不抱太大希望。他的擴張策略從歷史上的向西,變成向東向南擴張,佔據天下富庶之地,養西北精兵,得天下八九而西向。

對於李徵,李巖的觀感雖然極好,但是卻並沒有什麼深入瞭解,畢竟大半年前,李徵還是爲大明朝廷統馭,以他對於大明朝廷深惡痛絕的態度,他是不可能與李徵有什麼接觸的。

這大半年來,李徵雖然與大明朝廷翻臉成仇,但卻始終沒有劃清絕對界限。不僅沒有四面出擊,全面顛覆大明朝廷,更是在這次建奴入寇時,挺身而出,截擊建奴。

無論在誰看來,潞州軍與大明朝廷都是有一些藕斷絲連,根本沒有李自成這般想要直接推翻大明的意思。

種種情況下來,李巖選擇了李自成,而不是觀感更好的李徵。他要的是一個鐵了心推翻大明之人,而不是一個與大明不清不楚,隨時都會同流合污之輩。

李巖既然從賊,整個鞏縣基本上全面倒向了李闖。

靠着建奴在京畿鬧騰的厲害,大明各路主力軍全部遭重創,尤其是盧象升的戰死,更是令得李自成在短時間內沒有任何外敵可以威脅到他。

而流寇中的戰鬥機,善於野戰的羅汝才前來靠攏入夥,更是令李自成如虎添翼。

靠着羅汝才這萬把人不到的軍隊,李自成不僅輕鬆擊敗開封追擊而來的河南總兵陳永福,更是將其他趁勝而來的河南明軍打的滿頭大包,號哭而逃。

外部沒有威脅,在李巖的建議下,李自成決定執行‘等貴賤,均田免糧’,居河洛而窺天下,建立自己的根本地。

大軍拿下鞏縣之後,根本沒有入城,就更談不上洗劫了。

李自成雖然是陰差陽錯沒有洗城,但是在河南其他各城的官紳看來,這卻是李闖部已經開始改變的一個信號了。

李巖不僅開始制定闖營的戰略方向,在戰術上李巖也開始積極行動起來。

隨着一首簡單易懂的俚語‘吃他娘,穿他娘,打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快速向着河南大地上傳播着,無數倖存的百姓開始唱着這首民謠,紛紛匯聚而來。

一個月不到,沿途的椻師,孟縣,新安,宜陽諸城全部在百姓們裡應外合之下,全部告破,不僅如此,更遠處的百姓也紛紛羣起呼應,洛陽周邊十數城,一夜皆反,整個河南府在闖軍還未到來之時,便即紛紛換了旗幟。

當李徵大軍行到遼州之時,李自成已經開始兵圍洛陽,人數達到了空前的百萬人,將整個洛陽圍的水泄不通,河南府形勢已經完全糜爛。

對於大明朝廷來說,不好的消息還在後面,崇禎十年十一月底,已經出關的建奴大軍卻是再一次來了一個回馬槍。

十一月二十七,兩白旗與鑲紅旗一萬五千人突然再次入關,同來的蒙古人雖然少了大半,但也有萬餘騎,一時間遵化諸城再次全部戒嚴。

但是在鑲黃旗和正藍旗押送物資丁口回遼東之後,完全沒了制約的滿清大軍,已經是無可抵禦。

三河,香河,武清數城連續陷落,大明朝廷再次爲他們的不作爲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滿清大軍在京畿並沒有停留,這裡本來就已經洗劫過了,油水並不大。

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473章 突圍下第285章 救命的奏章第302章 踏上歸程第418章 炮戰第467章 野馬衝撞第526章 視察第一九五章 重騎兵第446章 狂歡第五十四章 大亂第八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一五六章 有陰謀第337章 塵埃落定第207章 有兒子了第468章 哀軍第382章 末路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521章 末路第九十三章 規矩第六十章第477章 練刀第279章 一片的沉默第428章 孫傳庭出籠第528章 皇覺寺第一三零章 違令救人第296章 要軍門親啓第287章 不知死活第507章 懷念第525章 落幕第307章 償還過錯第416章 偷關第487章 放開手腳第七十七章 新年第268章 議價賒賬免談第523章 末路第530章 南京第420章 到來第六十三章 妥協第七十九章 恢復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344章 就在眼前了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一三四章 怎麼能忍第239章 誓師出征第459章 騎戰下第311章 夜第403章 拼死一戰第一七三章 高闖入豫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432章 兵發太原第371章 脫身第354章 阻擊第503章 狼騎兵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281章 偷襲第440章 不共戴天第273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336章 騎虎難下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204章 看到了希望第289章 兩翼包抄第475章 佈局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209章 我們投降第280章 誰也不能阻擋第六十六章 談判第475章 佈局第211章 搜刮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第一八七章 試驗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515章 攝政王第五十六章 老子親自去迎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448章 甕中捉鱉第408章 罷兵第350章 接戰第523章 末路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394章 決戰到來第一八一章 救還是不救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303章 掀開了序幕第427章 江南亂局第216章 膠着第353章 追擊第225章 傷心的左良玉第471章 突圍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一四六章 聽牆跟第23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06章 接待第483章 昨日黃花第255章 如何生存下來(3/3)第428章 孫傳庭出籠第517章 撤退第七十章 認親第471章 突圍中第296章 要軍門親啓第529章 揚州城破
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473章 突圍下第285章 救命的奏章第302章 踏上歸程第418章 炮戰第467章 野馬衝撞第526章 視察第一九五章 重騎兵第446章 狂歡第五十四章 大亂第八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一五六章 有陰謀第337章 塵埃落定第207章 有兒子了第468章 哀軍第382章 末路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521章 末路第九十三章 規矩第六十章第477章 練刀第279章 一片的沉默第428章 孫傳庭出籠第528章 皇覺寺第一三零章 違令救人第296章 要軍門親啓第287章 不知死活第507章 懷念第525章 落幕第307章 償還過錯第416章 偷關第487章 放開手腳第七十七章 新年第268章 議價賒賬免談第523章 末路第530章 南京第420章 到來第六十三章 妥協第七十九章 恢復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344章 就在眼前了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一三四章 怎麼能忍第239章 誓師出征第459章 騎戰下第311章 夜第403章 拼死一戰第一七三章 高闖入豫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432章 兵發太原第371章 脫身第354章 阻擊第503章 狼騎兵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281章 偷襲第440章 不共戴天第273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336章 騎虎難下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204章 看到了希望第289章 兩翼包抄第475章 佈局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209章 我們投降第280章 誰也不能阻擋第六十六章 談判第475章 佈局第211章 搜刮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第一八七章 試驗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515章 攝政王第五十六章 老子親自去迎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448章 甕中捉鱉第408章 罷兵第350章 接戰第523章 末路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394章 決戰到來第一八一章 救還是不救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303章 掀開了序幕第427章 江南亂局第216章 膠着第353章 追擊第225章 傷心的左良玉第471章 突圍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一四六章 聽牆跟第23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06章 接待第483章 昨日黃花第255章 如何生存下來(3/3)第428章 孫傳庭出籠第517章 撤退第七十章 認親第471章 突圍中第296章 要軍門親啓第529章 揚州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