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甕中捉鱉

當崇禎皇帝還在做着一舉平定內外敵人的春秋大夢之時,在大同的李徵也終於下定決心,命令大軍向京城進發。

無論如何,李徵是絕對不能看着崇禎皇帝落入他人之手,畢竟崇禎不僅僅代表大明正統,更是他未來可以利用的極大優勢籌碼。

更重要的是,李徵知道京城之中,可是儲存着海量的錢糧物資,這些東西他更不會假手於人。

但是當李徵來到宣府之後,卻是驚愕的收到關寧軍已經入城的消息,這個消息不可謂不驚人,李徵根本就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便下令集結騎兵突襲北京城。

宣府、大同、太原、再加上李徵本部騎兵,擁有的鐵騎已經超過一萬五千,再加上李徵的騎馬步兵,還有三地明軍降軍精銳,此次出兵規模更是已經達到了近七萬步騎。

這是一個極爲恐怖的數字,也是潞州軍成軍以來,首屈一指的大場面!

七萬步騎,滾滾而前,只是一日便在華北大平原上到達京畿附近,幾乎是跟着偵騎的尾巴一起回到的京城,剛剛因爲破城而興奮不已的關寧軍,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反應機會,直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也許是李徵數月來止步於宣府讓關寧軍慢慢鬆懈了,也許關寧軍本就有投降李徵的打算,當近兩萬鐵騎奔來之時,只有駐於城外寥寥三千餘騎試圖抵抗。

但是在偵騎面色慘白的說明大軍足有十數萬鐵騎之後,這三千騎根本就沒有任何上前的意思,遠遠的便直接掉頭而逃。

得益於關寧軍之前修築的壕溝工事,潞州軍極爲輕鬆的便將數萬關寧軍封鎖在京城之中,匹馬不能逃脫。

在李徵突然到來之後,關寧軍也是亂成一團,是戰是降兩條路線,卻讓他們內部幾乎吵炸了天。

這幾天來,他們原本覺得大事底定,不僅沒有進攻皇宮,反而在京城中大肆拷問百官,搜刮京城財富。

剛剛入城之時,關寧軍各部還是遵守着約定,大家都只是來打一個前途的,並不是來搶擄的,畢竟無論是哪一方,都不想看到一個殘缺不全的京城。

但是一入城,便被城中各處堆的滿滿當當的錢糧晃花了眼睛,那一堆堆閃爍着光芒的金銀,完全將所有人的眼睛都吸引的挪不開了。

當揪住一個錦衣衛拷問出實情之後,關寧軍上下都被京中文武大佬的財富給震驚到了,根本就想不起來自已本來是幹啥的了。

只是一小批文武就有這麼多錢,那將整個京城翻上一遍,那得到的財富會有多麼的龐大?

原本就沒什麼追求的關寧軍頓時被金銀給迷失了,幾天內除了搜捕文武百官,拷問金銀外,他們根本什麼也沒幹。

唯一大家遵守的,也許就是不去禍害皇宮,這是大家共有的功勞,誰也不能單獨吞下。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英國公已經帶領全家還有所有家丁家將入宮拱衛了。

原本已經誰也不信,處於瘋癲之中的崇禎皇帝是斷然拒絕英國公的拱衛的,但是當英國公命令家丁家將們在宮牆上弓箭手瞄準之下,全部刀口朝外列陣,本人帶着嫡系子孫單獨來到宮牆之下入宮晉見,實際是充當人質後,崇禎皇帝的瘋癲終於平靜了許多。

當天便有十數家勳貴還有文官也是拖家帶口來到皇宮之下,願意與皇帝共存亡之時,崇禎皇帝的瘋癲終於慢慢的平靜了下來。

所謂板蕩見忠臣,在隨時都會成爲叛軍攻擊目標之時,這些文武能拖家帶口而來,已經完全證明了他們的忠誠與信念。

這也讓崇禎皇帝那顆受傷的小心靈,得到了極大的安慰,原來並不是所有文武都是吃人喝血的蛆蟲,大明還是有數量衆多的忠臣孝子。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纔看出來,崇禎皇帝在絕望之餘,也有些欣慰,也許他的爲人還沒有差到被人完全遺忘的地步。

宮城在這些文武,特別是忠心耿耿的幾家勳貴的家丁家將匯入之後,終於不再那麼單薄,雖然他們幾家合起來的人數只有兩千不到,但是皇宮規模也並沒有京城這麼大,這些忠心耿耿而且戰力過人的家丁們加入,在錢糧都有足夠保障之下,一時半會兒之間,叛軍是不可能拿的下來了。

但是接連幾日,叛軍卻只是在肆虐京城百官,似乎完全將皇宮給遺忘了。

這幾日後,跑過來投奔的文武大臣便多了起來,不過大多都是狼狽不堪,甚至有的只帶着幾個家僕就匆匆而來,將妻兒老小都扔給了入城的叛軍。

對於這些人,崇禎皇帝就完全是另一副模樣了,根本不理會這些人的哭喊哀求,只要敢於接近皇城,便會一陣箭雨執行。

這些連妻兒老小都能拋棄之人,還指望他們對皇帝能有多少的忠誠?這不過是被叛軍禍害的緊了,只能投奔皇宮尋求庇護罷了,但是崇禎皇帝明顯沒有這個心情。

這一切在崇禎十二年臘月初六嘎然而止,崇禎皇帝立於皇城閣樓之上,用千里鏡看到了他最不想看到之人,那便是山西李徵的大旗。

根本不用多看,那號令統一,行進有序的隊伍,也只有山西一家獨有,別無分號。

而城中正亂哄哄挖地尋寶藏的關寧軍,也是一陣陣的大亂,無數的軍官不斷的鞭打喝斥下,無數兵丁開始向城牆上跑去,望着城外無邊的騎兵,他們的喉頭一陣陣的發緊,心也不斷的墜了下去。

眼前此境何等的熟悉,在遼東他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只是唯一不同的是遼東的滿清大軍換成了山西的李徵。

眼前的京城雖然堅固幾可謂雄霸天下,但是在潞州軍面前又能支撐多久?怕是也不會比西安多多少時日吧!

在城頭上鴉雀無聲之時,潞州軍卻是出來一小隊騎兵,打着鮮紅的旗幟便向城牆而來。

第465章 分歧第十七章 立威第468章 哀軍第330章 渡河入晉第二十六章 放假第477章 練刀第354章 阻擊第一百零五章 試探(第三更,求月票,推薦票)第343章 太原府行文第310章 頗爲期待第262章 爲何就是不懂第430章 天罰之力第510章 大明君臣第八十三章 逃竄第389章 關寧軍覆滅第一百零九章 高闖到來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341章 全部都要第一百零六章 終於堵住了(第四更,繼續求票)第三十四章 眼光高了第403章 拼死一戰第425章 甘肅五鎮第一六五章 敗退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521章 末路第533章第一八一章 救還是不救第342章 完全不同了第215章 輕入第332章 內應第210章 離間第534章 大結局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381章 招降第524章 捷報第九十一章 盧懷真的警惕第444章 一點就透第一九二章 騎兵戰第389章 關寧軍覆滅第404章 目標李徵第249章 太原府(3/3)第412章 洛陽城破第390章 還不是時候第一五六章 有陰謀第一九七章 窮追第401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戰下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八十八章 求援第391章 決議一戰第九十三章 規矩第483章 昨日黃花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296章 要軍門親啓第399章 捷報頻傳第431章 一片悽慘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253章 也就這個樣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一五四章 破營無題第一六六章 太難伺候了吧第410章 回馬槍第519章 漸無路上第八十一章 李自成第313章 該做準備了第290章 撞了上來第508章 大西王第一六章 李自成溜了第427章 江南亂局第254章 第一場戰鬥(2/3)第一九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九四章 大戰開始第八章 對衝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戰下第331章 壓抑第223章 空耗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478章 迫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318章 將軍百戰死(中)第304章 被挖了祖墳第一五八章 士氣高昂第一三九章 鎮撫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中第453章 合縱第369章 集結第一七五章 會師盧象升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一三一章 狂怒第440章 不共戴天第460章 穩定發揮第280章 誰也不能阻擋第一百零五章 試探(第三更,求月票,推薦票)第一三九章 鎮撫官第291章 盤中的菜而已第322章 山西總兵第201章 洛陽大捷
第465章 分歧第十七章 立威第468章 哀軍第330章 渡河入晉第二十六章 放假第477章 練刀第354章 阻擊第一百零五章 試探(第三更,求月票,推薦票)第343章 太原府行文第310章 頗爲期待第262章 爲何就是不懂第430章 天罰之力第510章 大明君臣第八十三章 逃竄第389章 關寧軍覆滅第一百零九章 高闖到來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341章 全部都要第一百零六章 終於堵住了(第四更,繼續求票)第三十四章 眼光高了第403章 拼死一戰第425章 甘肅五鎮第一六五章 敗退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521章 末路第533章第一八一章 救還是不救第342章 完全不同了第215章 輕入第332章 內應第210章 離間第534章 大結局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381章 招降第524章 捷報第九十一章 盧懷真的警惕第444章 一點就透第一九二章 騎兵戰第389章 關寧軍覆滅第404章 目標李徵第249章 太原府(3/3)第412章 洛陽城破第390章 還不是時候第一五六章 有陰謀第一九七章 窮追第401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戰下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八十八章 求援第391章 決議一戰第九十三章 規矩第483章 昨日黃花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296章 要軍門親啓第399章 捷報頻傳第431章 一片悽慘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253章 也就這個樣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一五四章 破營無題第一六六章 太難伺候了吧第410章 回馬槍第519章 漸無路上第八十一章 李自成第313章 該做準備了第290章 撞了上來第508章 大西王第一六章 李自成溜了第427章 江南亂局第254章 第一場戰鬥(2/3)第一九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九四章 大戰開始第八章 對衝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戰下第331章 壓抑第223章 空耗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478章 迫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318章 將軍百戰死(中)第304章 被挖了祖墳第一五八章 士氣高昂第一三九章 鎮撫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中第453章 合縱第369章 集結第一七五章 會師盧象升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一三一章 狂怒第440章 不共戴天第460章 穩定發揮第280章 誰也不能阻擋第一百零五章 試探(第三更,求月票,推薦票)第一三九章 鎮撫官第291章 盤中的菜而已第322章 山西總兵第201章 洛陽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