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

那名小太監不曾想,這人居然這麼大膽子,自己都已經說了天子叫他的起,他反倒不動了。勃然變色“怎麼着?你還敢抗旨?”

趙冠侯的臉色也冷了下來“下官不敢抗旨,是以纔不能動。老佛爺叫下官的起,未得太后明詔,我哪也不能去,也不敢去。”

“你……你簡直是目無君上!”這名小太監,並不像李連英那等人,見慣風雨,閱歷豐富,不拘見識還是修養,都還欠缺的很。擡出天子的名頭,居然趙冠侯反倒更爲嚴厲的拒絕,一來是面子上下不來,二來就是覺得自己回去無法交代,嗓門頓時高了起來。

“區區一個外官,也敢抗旨?我看,你是不要腦袋了!”

趙冠侯對他的吶喊,似乎沒聽到,眼觀鼻鼻觀口,如同老佛入定,一語不答。這名小太監急道:“跟你說話呢,你沒聽見啊。萬歲叫的起,你敢不去,可別說我喊人拿你了!”

“誰啊,在這雞貓子喊叫的?這是什麼地方,也能如此的放肆?這規矩,都學到哪去了。”一個冷厲的聲音,從背後響起,這名小太監忙回過頭來,一頂暗紅頂子,先出現在眼前,隨即就看到了李連英那張老臉。

雖然太后已經歸政,可是李連英在皇宮內,依舊是個傳奇般的人物,畢竟只有他,才突破了大金祖宗成法,以太監而蒙兩品頂戴,再無他人。即使在頤和園內,權柄最盛者,也非其莫屬。雙腿一軟,連忙跪在地上“大總管吉祥。小的是……”

“我認識你,你不是玉瀾堂的李有麼?怎麼着,現在是抖起來了,連二品大員,也說拿就拿了。別說我不照顧你,人家是要辦洋務的,把他拿了,你去跟那個普魯士親王面前回話啊?不知死活的東西!”

李連英在這小太監面前,可沒有在趙冠侯面前的好臉,面上如罩寒霜,目光如同刀鋒般冷厲。“老佛爺叫趙大人的起,怎麼着,你想給攔了啊?要是您李爺的事忙,那就先緊着您辦,我回去跟老佛爺稟一聲,就說李有,讓老佛爺等着!”

“大總管……可是這萬歲的起……”

李連英搖搖頭“沒用的奴才,你這差事是怎麼當的?回去說一聲,就說人已經去見老佛爺了不就是了?我知道,你是龐得祿的徒弟,可是在宮裡辦事,別管誰徒弟,你得先顧着自己的腦袋!”、

趙冠侯此時從房內走出,懷裡抱着好幾個禮匣,“大總管,下官給老佛爺帶了些特產,不值什麼錢,就是份孝心。。”

李連英點點頭,對身後跟隨的太監吩咐道:“接過來,這是人家的一份孝心,可得精細着點,別碰壞嘍。”

慈喜太后召見趙冠侯的地方,乃是仁壽宮,這是她在頤和園的寢處,房間裡掛了一道珠簾隔絕內外,而李連英則將一方跪墊放在簾前。

跪墊按說只提供給軍機以及尚書,到了侍郎,就只能生跪,而無墊。而且跪墊放在哪裡,也大有講究。

若是太監有意使壞,將跪墊放在門首,大臣離的遠,太后問什麼自己聽不清,答什麼,裡面的人也聽不到。聲音大了,又有咆哮慢上之嫌,對答總不得體,久之必爲上所惡。以趙冠侯的身份官職,本是沒資格使用跪墊,但是李連英對他刻意優待,又把位置放的離珠簾極近,顯然是有意的迴護。

慈喜太后在簾後卻笑了一聲“別廢那勁了,我如今已經歸政了,就是個無職無權的老太太,有個小年輕的看看我,這是個人心。有這份心意,我也就高興了,那些老禮,就不要講了。給他搬把椅子,讓他坐着回話。”

御前設座,這是督撫疆臣纔有的待遇,趙冠侯本待推辭,李連英卻已經讓人把椅子搬了來“老佛爺怎麼說,你就怎麼聽,沒錯。”

珠簾後,慈喜先是問了幾時進京,住處乃至津門天氣等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就如同居家中,老輩與小輩閒談一樣。隨後問道:“聽說你還給我帶了禮物?兩盒楊村糕乾,一個紅寶石的帽花,還有個紅瑪瑙的戒指,合着你是上我這走親戚來了?難道不知道,宮外的食物,不能隨便送到宮裡麼?”

趙冠侯連忙離了座位跪倒“臣有罪!臣出身寒微,不懂得禮數,只想着既進了京,就該備一份孝心,卻不知送什麼纔好。津門的炸糕、包子都放不住,火車上帶來,怕是難免變質,只有這糕乾能存,所以就買了兩盒。若是做的有不當之處,請慈聖見諒。”

這些東西,便是昨天晚上賽金花的功勞,她在京裡也有些關係,連夜籌措,居然真把兩盒糕乾以及這兩樣首飾連夜送了過來。這幾樣東西價值有限,於慈喜眼中算不得什麼貴重物事。

可是,趙冠侯本身就不是大員顯官,上任時間也短,若是出手送出重禮發,反倒要惹來太后疑心。這些惠而不費的禮物,則是真正的心意。讓慈喜覺得這人確實實在,沒有心機。像是這糕乾,是鄉下走親戚時送的東西,卻讓慈喜覺得趙冠侯視自己如尊長心裡倒是頗爲滿意。

李連英的指點,在裡面也起了很大作用,慈喜一生的心病,就是她不是正宮皇后。女真人此時的風俗,已與漢人無異,正室穿紅,妾媵着綠。她爲着自己一生不曾爲正的心病,就對紅色格外喜歡,善辦洋務,屢得太后賞識的張陰恆,便是因爲一塊祖母綠失寵於太后,簾眷不在。趙冠侯送的兩件禮物雖然所值有限,但卻都是紅色,讓慈喜心內大爲滿意。

“得了,坐下說話,我也沒怪你。津門的官不少,想着買兩盒楊村糕乾當禮物的,你算第一個。宮裡不吃外食,素筠你把它拿走嚐嚐,告訴我什麼味的。”

原來在珠簾後,另有一人,正是慈喜身邊極得寵的清客繆素筠。那女人謝了恩,慈喜又道:“瓜子不飽是個人心,你心裡眼裡,還有我這麼個老太太,這很好,我也很高興。可聽說,方纔在茶水房那,你和萬歲身邊的人打起來,這可不好。做武將的火氣大,但是也要分個地方,分個場合,跟萬歲身邊的人,怎麼也敢放肆?”

“臣有罪!”趙冠侯摘了頂子,在地上磕了個頭,李連英則在旁分說道:“李有那個混帳,差事是越當越回去。明知道老佛爺叫了趙冠侯的起,卻要他先去見萬歲,讓老佛爺在這裡等,這是哪門子道理?”

“李有?新提拔上來的吧?以前沒聽過這個名字,小奴才,還是欠點管教,要好好拾掇一番,才能大用。這人啊,不管宮裡宮外,全都一樣,乍穿新鞋高擡腳,以往是個小角色,一下子發跡了,都覺得自己威風了,是個人物了,不把人看在眼裡了。若是還在過去的位置上,借他個膽子也是不敢的。現在以爲自己是個人物,又怎麼會把別人放在眼裡。趙冠侯,你是怎麼想的,怎麼萬歲叫你的起,你還敢不去麼?”

“臣沒有那麼大的膽,但是,太后既然叫了臣的起,臣就得先到太后這裡來。慢說是宮中,就是家裡也是一樣,母子二人,自然是母重於子,當兒子的,總要事事讓着母親,否則,又叫個什麼家了?”

他這話說的恰好撓到慈喜的癢處,珠簾後的慈喜,輕輕拍了拍座椅扶手,幾乎將一個好字脫口而出。她本是個極重威權之人,只是年高神倦,精力日衰,再總攬大權已是力不從心,不得已徹底歸政。

可是她放權之後,最擔心的就是昔日維自己馬首是瞻的大臣,是否會改弦更張,從此只知有子,而不知有母。

尤其京裡新近出的保國會,言辭激烈,主張也很激進,立場上,更是徹底的支持天子,而無視皇太后。一旦他們養成羽翼,則自己在朝廷中的影響將逐步被排除,最終消失於無。若是歸政之前,這等人鬧一鬧,她也不當一回事,反倒可以用做彼此平衡的工具,歸政之後,反倒是得失之心日重,真的有些在意起下面人的態度了。

今天趙冠侯與天子身邊的人衝突,原本是極大的不該,武將跋扈,便應剪除,否則早晚必爲大患。可是聽到他這句分說,卻是重母而輕子,非是目無君上,而是依舊忠於太后,卻讓慈喜心裡疑慮盡去,喜不自勝。

“你這個人啊,兩個字:糊塗!宮裡的奴才,也知道跟紅頂白,現在是萬歲當政,你怎麼就不懂呢?你這頂暗紅頂子,是能戴下去,還是乖乖換回涅藍的,不都是在萬歲一句話的事麼?爲了我個老婆子,讓萬歲生氣,你就不怕,讓你的涅藍都戴不成,再改回白頂?”

“回老佛爺的話,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無話可說。但是臣的前程,是佛爺賞賜,這一點,臣從來沒忘過。”

“這話說的……不錯。咱們大金的人若都像你這麼講良心,江山就有指望了。你坐好,我這有話問你。連英,別讓他在那幹說,給他預備碗水。”

茶水是現成的,趙冠侯謝了恩,就聽慈喜在裡面問道:“聽說,你懂洋務,會說洋話,還會跳洋人的舞,跟洋人敘禮。這都是極好的事,咱們金國吃虧,很多時候,就是吃虧在對洋人不瞭解上。連人家是喜是怒都不清楚,還辦個什麼洋務。章少荃、張樵野、這都是老於洋務之人,對洋人的事,很是明白。只是這事,你卻不能輕忽,不要想着有許多大臣品級比你高,擋在你前面,你只在後面搖旗吶喊等着分功,要是這樣想,我可不會饒你!”

“臣不敢!既奉詔前來,自當盡心竭力,爲朝廷效勞。”

“你既然懂洋務,那你跟我說說,洋人這使節,我是見得,還是見不得?”

趙冠侯先是一愣,不知哪來如此一問,但隨後就醒悟過來,這裡面怕是有兩宮矛盾在作祟了。太后交了權,卻又想要刷存在感,亨利親王來,多半是要召見,證明自己仍然是帝國的重要人物。可是帝黨那邊,自然是不希望看到她繼續對朝政施加影響,不知道找出什麼理由,勸說慈喜不能見外使。

這種勸說,肯定會讓這個迷戀權力的老婦人心中不滿,可是卻又無可奈何,畢竟交了權,就不好爲這點事大發雷霆。他想通了這一層,連忙道:“回老佛爺的話,外使前來,您自然是見得的,而且臣斗膽上奏,這人應該見。”

“哦?這話是怎麼說?你要知道,從我大金立國以來,可沒有宮眷見洋人使者的成例。”

“老佛爺,事雖然沒有成例,但卻也有道理可尋。家國一理,兒子的朋友到家裡做客,做兒子的自當讓客人來拜母親,也總要母親先見了客人,那兩弟兄纔好自己談。若是不與母親見面,豈不是讓兒子落一個不孝的名聲?是以臣以爲,若是太后不見亨利親王,必會引來普魯士方面的不滿,不是認爲咱們輕視他們的親王,就是認爲我們的陛下對母親不夠孝敬。不管是哪一個結果,都不是我們所想看到的。”

簾後的慈喜愣了一愣,她身邊那位繆清客看到,這位老婦人的臉上,竟是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自從交權以來,她的閒暇日多,可是臉色始終一團嚴肅,卻是有許久,不曾見她笑的如此璀璨。

只是她臉上雖然帶着笑,語氣反倒是有些個不快“你們啊,就沒一個人體諒我的處境,我年歲大了,精力大不如前,管不了那麼多。撤了簾就是不想管事,想着打打牌,聽聽戲,享幾天清福。你們倒好,還是要把這麼多的事,加到我的身上,這不是要我老婆子的命?那洋人紅頭髮綠眼睛,說話也聽不懂,我本心是不打算給他個面見。”

“可你們這麼一說,我要是不見他,洋人還就不高興了。事關邦交,又涉及到皇帝的顏面,這不見還就不成了。淨是給我找事。算了,見就見吧,豁出去這把老骨頭,還得陪那洋鬼子說說話。不過我醜話說前頭,那天你得當通譯,你把老婆子推出來,自己可別想躲清淨,我得給你加點擔子。連英!送他去玉瀾堂見皇帝,再替我傳個話過去,有些小太監不成話,得好好教教規矩,否則的話,這頤和園,就沒法住人了。”(。)

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百六十六章 厲兵秣馬(上)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三百九十二章 蛇出洞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三百五十二章 空頭支票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一百一十七章新年與希望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十二章 黃魚立功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四十一章 貓鼠同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三百四十三章 忠義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又錚妙計安天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闖宮(上)第七十三章狀元夫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八十五章生日宴會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七百零三章 三線皆敗第三百零八章 三品臬司(上)第七十一章 路見不平第六百一十九章 海狼(下)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勸降(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五百一十二章 鮮血共合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倒塌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六百七十章 踏破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六百七十五章 地動山搖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一百零九章發明與發財(下)第二百零六章 津門拳亂(一)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二十九章 奪位(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六百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六百四十二章 刀鋒凜冽(下)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
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百六十六章 厲兵秣馬(上)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三百九十二章 蛇出洞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三百五十二章 空頭支票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一百一十七章新年與希望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十二章 黃魚立功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四十一章 貓鼠同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三百四十三章 忠義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又錚妙計安天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闖宮(上)第七十三章狀元夫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八十五章生日宴會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七百零三章 三線皆敗第三百零八章 三品臬司(上)第七十一章 路見不平第六百一十九章 海狼(下)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勸降(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五百一十二章 鮮血共合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倒塌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六百七十章 踏破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六百七十五章 地動山搖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一百零九章發明與發財(下)第二百零六章 津門拳亂(一)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二十九章 奪位(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六百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六百四十二章 刀鋒凜冽(下)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