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

馬車到了宮門外面時,小德張正在外面候着,按規矩,皇帝崩逝,須立即向三品以上的京官及各省督撫報喪,緊接着便是奔喪。京官馳赴宮門,先到內奏事處看最後的藥方,然後舉哀、成服,最後頒遺詔。

可是趙冠侯一到宮門,小德張立刻拉着他和十格格就往裡走“老佛爺有旨,讓你們一來,就立刻進宮,規矩什麼都別講,有要緊的話要交代。”

由他領路,兩人一路到了東暖閣,慈喜穿戴的很是整齊,精神顯的也格外的好,兩隻老眼內,重又恢復了神采。彷彿皇帝一死,將剩餘的生命力,都轉移到了太后的身上,這位太后還能繼續創造傳奇,再次垂簾,操縱這個國家若干年的命運。

房間裡跪着幾個人,除去慶王與袁慰亭外,就是張香濤、世續、那琴軒、承灃幾名軍機大臣。

慈喜正在說着什麼,見兩人進來,一點頭“你們來的很及時,這很好,總算還趕得上。皇帝駕崩,你們想必已經知道了。”

“臣/奴才,已經知道了。”兩夫妻同聲答道。

慈喜招招手“老十,到我身邊來站着,那邊沒你的位置,不合規矩。冠侯,你往前面跪,我有話說。”

趙冠侯身份尷尬,這種場合,是沒有一個巡撫的位置的,但是太后既然吩咐,且有慶王面子,他就只好跪到慶王身後。慈喜看着承灃道:“當日聯軍入城,我帶着皇帝西狩,一路上無糧無水,口乾舌焦,若沒有冠侯救駕,怕是也挺不到今天。那時,我就在榆林堡降旨,收了老十做我的幹閨女,與皇帝兄妹相稱。現在皇帝沒了,老十,你過去讓老五喊你一聲姐姐。老五,你可有什麼怨言?”

“奴才,不敢。”

承灃性子本就軟弱,而且此時正是宮裡最爲混亂的時刻,哪還敢拒絕慈喜的命令,雖然覺得不倫不類,但還是對毓卿喊了一聲姐姐,毓卿不敢託大,還禮喊五爺,彼此的關係就算定下。

慈喜又道:“前兩年那場亂子,如果不是冠侯在宣化救駕,後又進京辦交涉,口裂脣焦,與洋人錙銖必較,咱們後來想要行新法,搞憲政,也沒有本錢。他當日冒的風險,處境的艱難,我是知道的,義匡,你也應該知道。”

“奴才知道。”

“知道就好,多餘的話我不說,我只說這兩年山東搞的比哪個省都好,這就是真正的本事,比起出身,或是資歷,都要重要。”

於慈喜而言,這話實際並不當說,她如此一說,等於是間接的將張香濤這等科舉正途的官員打擊了下去,揄揚了趙冠侯這種賞道員而轉監司,履歷非常不合規範的特設巡撫,嚴格上講,是破壞了現行的官場體制的。

這個時候,沒人會去挑她的語病,也沒人會蠢到爭這一點得失,都只磕頭,稱讚太后聖明。慈喜又看向承灃

“國賴長君。濮仁還小,無法掌握這個國家,也應付不了這個時局。你既然是攝政王,又是他的本生父,這個擔子,你一定要擔起來。今後就由你來監國,你留過洋,與洋人有過接觸,算是朝廷裡,眼界開闊的那一批人。一定要把國家管理好,不要讓好不容易有了點起色的國家,重又敗壞下去。”

“奴才年齡小,才淺德薄,恐怕不能勝任,請慈聖收回成命。”承灃急忙磕頭,正準備另行建議,慈喜已經開口道:

“我知道,你現在還擔不起來,但是怕什麼,不是還有人麼?屋子裡這幾位,才能德行,都足以輔佐你,把國家管理好。你只要遇到事,多跟他們商量,不要獨斷專行,不要受奸佞小人無知之徒的蠱惑,這個江山就不會出岔子。朝外面,有冠侯這樣的大將爲你帶兵,內亂外侮,皆不足懼。朝內,有這幾位爲你掌舵,你到底怕什麼?我看過三國演義,孫策當初說內事不明問張昭,外事不明問周瑜,尚且能讓東吳維持江山。我如今給你留下這麼多忠臣良將,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承灃還待多言,義匡已經磕頭道:“皇太后精神健旺,這是萬民之福,只要您老人家早日養好身體,這天下間,就沒有什麼事,能難住咱們。”

慈喜含着笑看看他“你還是那麼會說話,今後不光要會說話,還要會辦事。除了要當一個好阿瑪,也要當一個好樞臣。我這裡沒什麼好說的,你們到大行皇帝那裡去看看。老十你也去,好好看着你嫂子,別讓她尋了什麼短見。”

義匡等人跪安之後,便改由承灃帶頭,其他人都走在他後面,顯然是從這一刻開始,監國攝政王這個立皇帝的排場和體面,就要撐起來。可惜羣臣有心,事主無意,承灃一邊走,一邊解釋

“大家都聽到了,這是太后的懿旨,我是實在推辭不掉。以後大家該怎麼樣,還怎麼樣,不是長輩,就是名臣,我實在是比不了。總是要大家用心辦事,我就好過,其他的尊卑之類的話,都不必提,否則我沒面目跟各位見面。”

他這話並不得體,但總算佔個謙卑,若以皇帝而論,似有些無爲而治的仁君氣象。但是趙冠侯得了福子告密,對他的話可信度大打折扣,並不多說話。

等將來到瀛臺,皇后已經走了出來。看衣服可以認定其皇后身份,但是看相貌,讓人無法相信,這就是母儀天下的皇后。

這是個三十出頭的婦人,相貌可以用醜陋來形容,後背還有一些駝。如果不是在皇宮大內出現,大概是沒人有興趣對她多看一眼的。

幾人下跪見禮,皇后問道:“嗣皇帝繼承的是誰?”

等明白嗣皇帝兼祧兩房,自己尊爲太后之後,她長出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這還好,總算是有着落了。”隨即身子向後一仰,直挺挺向後倒下去。

小德張及幾個太監就在她身後,他是有功夫的人,眼疾手快扶住隆玉,又連忙掐人中搶救,總算這口氣喘上來,卻只聽皇后叫了一聲“你坑的我好苦!”隨後就放聲大哭起來,雖然體統有失,但情意似乎不假,隨着這撕心裂肺的哭聲,羣臣的悲傷情緒也被調動起來,跟着一起掉眼淚。

毓卿邊哭邊上前攙扶皇后“皇太后保重身體,一切以身體爲上。”

小德張在皇后耳邊嘀咕兩句,隆玉連忙拉住毓卿的手“原來是十公主,總是聽太后提起,還是第一次見。我的命……跟你可是不能比。”

“太后節哀,還是先帶大家,去看看大行皇帝要緊。”

這是朝廷體制,不能更改,由皇后帶路,將衆人帶到停靈的地方。天佑帝臉上蓋着白綾,看不到臉色及五官,按說皇帝駕崩,必要瞻仰遺容。蓋上這白綾,就是不讓人看,聯繫到之前就有謠言,皇帝食物中有硝粉,這白綾蓋的,頗讓人脊背發涼。

皇后不等衆臣工上前,就一指靈牀“各位,就在几筵前面行禮吧。”這是不許大家動白綾,衆人心中,疑慮更盛。但是這裡面,唯一有資格質疑的就是承灃,他又素來闇弱,這時更不可能出來說話,反倒是附和皇后“不錯,就在這行禮好了。”隨後帶頭磕頭,行三跪九叩禮,又揮手頓足的痛哭爲禮制。

趙冠侯對於皇帝的死,毫無悲傷可言,但是他演技極佳,在一衆大臣裡,哭的最爲傷心難過。哭聲把年老體衰的張香濤,心內有愧的袁慰亭全都壓了過去,儼然是天佑帝遺留的最後忠臣,忠心可昭日月的純臣。

等到這個流程走完,軍機大臣要返回值廬,趙冠侯也沒有留在這的道理,可是不等他走,李連英已經過來傳了口旨“老佛爺讓趙大人等一等,在偏殿裡候着,隨時可能有旨意。十主子在這,陪太后聊一陣子,這個時候,太后身邊也需要人。”

趙冠侯由兩個小太監領着,到了一處宮殿裡坐下,這裡很是僻靜,鮮少人行。兩個小太監送來些點心果子,由他在這坐等。按宮裡規矩,過了四點就要下錢糧,到時候出不去皇宮,大男人關在皇宮裡不成話。但是太后有這個旨意,是誰也沒有辦法的。

足到了夜裡九點鐘,太后忽然傳旨,宣他與毓卿同往東暖閣。等到了地方,見東暖閣內,跪着北府的三兄弟,以及慶王義匡、肅王善耆以及一干親藩宗室。顯然,宮裡的禁令,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終於做出了變更。

慈喜看看趙冠侯,示意他跪下,又將毓卿叫到自己身邊“現在在這的,都是我完顏氏自己人,我有一些話,當着外臣的面不方便說,在這裡,就沒必要顧忌。”

衆人偷眼看向趙冠侯,尋思着,這個漢人爲什麼可以混到自己的隊伍裡,這又意味着什麼。

慈喜顯然也看出了衆人的疑惑“冠侯是義匡的女婿,老十是我認的義女,誰要是不認老十,誰就是不認我這個太皇太后。”

這句話,如同封門的斷龍石,將所有人的意見,都堵了回去,只能聽着太后發號施令。這位頑強的老婦人,眼睛裡依舊充滿了光芒,曾經的病痛隨着皇帝的死去,似乎已經蕩然無存。但是她的發言,卻讓所有人意識到,這種現象,實際只是假象,並不足恃。

“我的時間不會太多了,這本來就是不可瞞人之事,到了我這個歲數,就是頭疼腦熱,一樣很危險,何況這回折騰的這麼大。雖然用了太醫院的方子,但是也就是勉強維持。我這是把口外進貢來的一支千年老參吃了,纔有這股子精神頭。可惜,那東西再也沒有了,所以有事有話,趁着現在我要交代。如今的局面很壞,即便是曾左等人在世,也想不到今天的亂局。外面有洋人,內裡有葛明黨,內外交攻,很難辦。但是再難辦,也得挺下去,這是咱們的江山。漢人想要把江山奪回去,我們不能隨他們的心意,得把這江山護住。老五的才具不足,你們得幫襯着他。濮偉,小一輩裡你腦子最活,只許你盡心輔弼,不許你爭權奪利,更不許你不尊敬你五叔。咱們金人的規矩,敬天法祖。誰若是三心二意,我大金列祖列宗在上看着,可不會饒恕不肖子孫。”

“奴才不敢!”一衆親貴不停地磕頭,表示着自己的忠誠。

慈喜點點頭,似乎那棵老參確實給了他無窮的能量,她向下吩咐着。“現在要防兩者,一是洋人趁機找毛病,二是葛明黨犯京。京師附近的幾鎮兵,一定要發足恩賞,承澤,你管度支部,務必挪出五十萬兩銀子,給第一第六鎮發三個月恩餉,另外維持市面,不能讓京裡亂起來。”

“冠侯,洋人那裡,你去給我盯着。哪一國公使要是發難,都要由你來辦交涉。切不可重演拳亂舊事。”

“善耆,你的巡捕全部上街,維持秩序,訪查民情,如果有人在這個時候傳謠生事,或是鬧什麼幺蛾子,別手軟,給我放開了抓。”

慈喜一連氣的吩咐着,思路竟是格外的清晰,讓人不由懷疑,這棵千年人蔘或許真是上界仙品,有起死回生的神效?等到所有的命令分派完,慈喜最後說道:

“你們中有人盼着我早死,這事我知道。我也不去問他到底爲什麼這麼想,我死了以後,你們是福是禍,是好是壞,到時候自有分曉。我只說一句,回到家裡,都好好想一想,自己姓什麼,自己是誰的子孫,自己做事對不對的起祖宗的基業,對不對的起完顏氏的江山。這是你們的鐵桿莊稼,不要由你們來毀了他。現在不是太平盛世,而是生死存亡,誰要是胡作非爲,毀了這片基業,九泉之下,我也不會饒了他。承灃,尤其是你,你給我記清楚,今天我讓你見的大臣,這是我留給你最值錢的一份產業。比起內帑來,這纔是真正值錢的,你要是辜負了我的用心,將來就別怪有人砸掉你們爺們的飯碗,掀翻龍椅,砍下龍旗。到了那時候,你可別說是我對不起你。”(。)

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恩威並施(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三百一十三章 鹹魚教習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殭屍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一百三十七章借題發揮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五十八章 海底撈金印(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七十二章 救人救到底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豐收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十章訪客(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六百二十二章 暴風將至(下)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軟刀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上)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軟刀子第五十四章 竹內有豬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六百三十九章 焦土(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因果(上)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
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恩威並施(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三百一十三章 鹹魚教習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殭屍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一百三十七章借題發揮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五十八章 海底撈金印(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七十二章 救人救到底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豐收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十章訪客(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六百二十二章 暴風將至(下)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軟刀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上)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軟刀子第五十四章 竹內有豬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六百三十九章 焦土(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因果(上)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