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好日子

對山東的百姓來說,眼下,倒是真不至於爲日子太擔憂。雖然打了一場大仗,但是普通人的生活,並未因此就變的糟糕。整場戰爭的開支,實際是由山東省正府承擔,並未轉移到普通人身上。

即使身處交戰區域的百姓,只要沒被東洋人找到,身家性命還在,生計就不會變的多艱難。被毀壞的房屋,由山東省正府給款補償,享受長達半年的救濟糧款,同時免去三年田租。

由於這一帶的大部分土地屬於趙冠侯家屬,這些命令得以順利地推行,由於大批覆員軍人擔任村幹部,也能保證命令順利實行下去,不至於在基層打折扣或是能陽奉陰違。

如果不是山東之前細化了戶籍管理制度,在這種福利吸引下,怕是會有很多人會把自己的戶口改在膠東,去享受優惠政策。另外一些拒絕轉移者,大多受害,其名下的田地,也可以空出來,分給了這些服從命令的百姓。

原本住在膠東的中產階級或是富人,其損失的財產,在搬遷之前已經做好登記,損壞的部分照價給付。包括工廠的遷移費用,也是山東正府報銷。整場山東與扶桑的戰爭,沒有佔用過多民力,戰後的重建,反倒刺激了市場,一部分百姓反而可以享受到因戰爭帶來的實惠。

除此以外,山東方面又有一項能爲百姓創收的新項目出現:給洋人當長工。

到泰西從事一至五年不等的工作,每月即可得到八塊大洋的酬勞。這在眼下,絕對可以算做鉅款。雖然對於出洋工作,且是戰區,有不少人心存牴觸,但是願意用命換錢的人從來不缺。山東又吸納了大批難民,鄰省的青壯也願意來山東找機會。是以,山東的就業壓力始終很大,一月八塊錢的大洋,足以讓大批外省來山東謀生者心動。

不同於招到工人,塞上船,然後什麼都不管的賣豬仔模式。經過與阿、卡兩國交涉,山東在海外專門設立了勞工派遣局,由在山東辦警務的王鬆擔任總辦,一干留學生擔任協辦。在中國本土和泰西,都有派遣局的分支機構,既可以對工人進行統一管理,也可以幫助工人維權。

山東雖然沒有什麼理想,或是主義之類的東西感召,但是寬鬆的正策加發達的經濟,外加對知識分子的優待,足以吸引大批讀書人來投。何況,還有一個戀愛自有,婚姻自主的優待,大批不想被包辦婚姻的唸書人,都把山東當做了桃花源。

這些人中,又以文科學生佔了多數。他們搞工業未必在行,但是辦交涉,或是管理文牘,都不成問題。派遣局的成立,給不少學生,尤其是懂洋文,能與洋人交涉的學生製造了就業機會。

這批人中,大多有留學背景,對於海外並不陌生。由他們草擬的勞工權益保護合同,裡面保障工人權益的條款,比起在國內,可能更好一些,加上背後有山東官方背書,出洋工作,也並非是鬼門關。

比起地主家的長工,海外工作的收入更高,至於辛苦和危險……當兵的一樣要去拼命挨炮彈。不管怎麼說,當工人總比當兵安全的多,收入又未必少多少。洋人包吃包住包服裝,去海外搏一搏,能給家裡賺回數百塊大洋的家當,已經值得很多人賭上性命。

對於合同,勞動保護,工人懂的不多,大家只知道,給洋人當長工,不是送死。那一大堆文書,都是保證家裡可以拿到工錢,死了可以拿到撫卹,受傷殘廢可以得到賠償的保障。比起在家鄉做工,或許出洋的條件更好。

年輕膽子大且富有闖蕩精神的,以及一部分確實需要用錢的人,在招工處前排起長龍。看着招工處特別準備的白米粥,以及白麪加棒子麪摻起來的發糕,不少人產生了洋人伙食好,到海外也是這麼吃的錯覺,跟在後面排起了隊。

雖然他們知道,洋人付的工資是每月九塊大洋,派遣局要扣下一塊大洋作爲使費。但是考慮到匯款的匯水,以及在海外,遇到糾紛都要靠這個衙門幫襯說話,這一塊大洋的真也就不去計較。

事實上,阿爾比昂每位工人支付的報酬,是每月十一塊大洋,另外兩塊,則由趙冠侯與經手的阿爾比昂員工兩下均分。隨着工人越來越多,兩方的好處就越來越大一干阿爾比昂工作人員,都得到了好處,工作做起來,也就更有勁頭。

山東本土的工廠,亦處在忙碌之中,之前遷移的廠房,需要回遷,機器設備剛剛安放完畢,就要開足馬力生產。由於薪資待遇以及相關福利的優惠,山東算是共合技術人才的理想居住地,隨着戰前,山東推出技術人員、軍人以及正府工作人員退休制度後,吸引力更爲提高。

即使這種制度被一部分人詬病爲“培養懶漢的溫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正策一出,其他省分工廠主,就面臨很大壓力。自己要麼跟進,也實行類似的制度,要麼,就得坐視手下人的逃離。像是河南鞏縣兵工廠,即使是有大總統的關照,甚至拉了一連兵來值勤,也沒防住技術骨幹潛逃山東。只爲了晚年有人給自己養老,就有的是人願意到山東工作。

這一制度,甚至吸引了洋人的注意力。本來山東就有大批鐵勒、普魯士技師,隨着戰爭的結束,松江等地的洋人,也開始大批的流入山東。他們收起了驕橫,也不再提出各種額外要求,因爲洋人在山東已經不吃香了。太多的同胞,導致洋人行情一路看跌,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導致的是整個羣體收入都被拉下來。

畢竟,誰如果提出高工資,就意味着求職肯定失敗。加上山東跟洋人打交道時間長,對於洋人並不陌生,想要渾水摸魚的水貨,很早就被發現並剔除。最終得以錄用的,大多確實有一定技術,且要價很公道。這些人基本都是沒什麼回國希望,準備長期生活在中國。山東的基礎設施,生活環境,跟泰西比已經非常接近,某些方面甚至猶有過之,這些洋工人,也願意獻出自己的忠誠。

有了這些洋工人的加入,不管是設備運轉,還是機器維修,都更爲順暢。原本認爲被認爲徒有其形,難得真髓的工業,也在這些技術人員的努力下,開始蹣跚起步。

戰前,由普魯士投資,中普合辦的山東鐵廠,現在已經成爲中國、阿爾比昂兩國共同持股企業。實際上,阿爾比昂人所佔的股份並不多,也很難左右工廠的走勢,只是借這面虎皮嚇嚇人。

對於這座工廠,原本看好的人不多,畢竟離開泰西技師,很少有中國人能玩的轉那些設備。隨着青島襲擊,普魯士工人指望不上,這工廠也就很難開的起來。可是在山東開出的高待遇,以及對普魯士國民的優厚條件面前,這些技工的罷工並未持續太長時間。

山東戰爭甫一結束,工廠的高爐就開始朝外噴吐黑煙,黑色的煙,從白到夜,始終不滅。漢娜及其同伴在山東的努力,爲趙冠侯省了很多力氣,大批礦脈被勘探出來,且勤勞的普魯士人,投入了資金與設備,把礦井搞的有模有樣,山東只需要稍加恢復,即可讓礦井恢復產出。

那些同事因爲漢娜的關係沒被難爲,他們中一小部分選擇回國,大多數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留在山東。有了這些勘探隊員,山東的礦石得以重見天日,而豐富的礦脈,又吸引了大批資金投入,讓金錢回籠的比想象中更快。

趙冠侯爲漢娜成立了一家礦業公司,除去負責礦脈開採以外,另外也監督礦石的採購。在專業領域,漢娜的能力可稱爲出色,加上大批技術人員做幫手,以及足夠的責任心,成爲趙氏鐵廠極爲重要的臂助。

在山東的各處工廠中,最爲忙碌的既非軍工,也非紡織,而是造幣廠。自京城返回濟南,趙冠侯就開始給造幣廠下達命令,加班加點,開足馬力印鈔。

通過阿爾比昂的關係,山東有足夠多的美棉紙。何況之前普魯士爲了在青島開軍餉,也準備了足夠多的紙,用以印鈔,原料沒有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按照這種速度,很快魯票將有氾濫趨勢,且趙冠侯不許將鈔票流入市場,只是在倉庫裡囤積,這就更讓人莫名其妙。

家裡如冷荷、簡森,乃至錦姨娘這些開銀行的,也搞不清趙冠侯這樣大量印錢,卻又不投放市場的原因。他也只在幾人私下相處時,才說真實想法:

“等到大總統走到皇帝那一步,也許我們的魯票,就會派上大用場。到時候再印,就來不及了。”

元旦剛過,春節未至,爆竹尚未辭舊歲,新桃已然換舊符。幾名巡警,敲着鑼,扯着嗓子大喊道:“衚衕裡的各位老少爺們嬸子大娘聽了,大總統順應民心,響應民意,遵從咱們老百姓的心願,廢除共合,恢復帝制。打明個起啊,可就不許說大總統了,那得叫皇上,叫錯了,可給自己找不自在。還有啊,爲了慶賀大總統登基,這兩天,家家都得貼喜字放炮,都得喜慶着點。”

幾人轉了沒多遠,就見眼前的衚衕口搭着一座極爲簡易的靈棚,幾個穿孝的男女進進出出。一名警查忙過去打問“這怎麼意思?誰過去了?”

“左四爺……老病,一口氣沒上來,就走了。可惜了的,兩兒子鬧葛明都死了,成了個老絕戶。還是幾個侄子發送他,你說說,圖什麼呢?鬧了半天葛明,這不聽說又有皇上了麼?我說幾位副爺(警查尊稱),咱這皇上登基,可也攔不住死人。您可得高擡貴手,不能不讓人入土啊。”

“你這叫什麼話了?左四爺打小看我長起來的,我能攔着他入土?我看誰敢攔?姥姥!那個,我回頭啊,還得去磕個頭呢,跟左家人說一聲,該支應的場面支應一下,該辦的白事也得辦。當皇上,出殯,放一塊辦就完了。”

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六百零八章 交易與合作(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鱷魚的軟腹(下)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四百零九章 子彈與陪審團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一百七十四章迷霧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七十二章 救人救到底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八百一十章 勝負已分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二百八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七百三十一章 秘密基地(上)第三十八章 夜奔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五十一章 豈曰無衣(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第八百一十四章 斬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二百八十章 簾眷優隆第六章求醫第四百四十七章 葛明與割命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忠義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回魂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二十三章 烏雲壓城第二百一十七章掃地出門(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授人以漁第六百一十二章 跳加官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博徒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四十六章 資助曹三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一百零四章鳳簪落地 重返佛山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二百六十五章陰影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玉竹低頭(上)四百七十七章 弒師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城解圍(下)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六百三十四章 老少爺們(下)第五百六十一章得道失道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二百二十二章 千金購首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落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
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六百零八章 交易與合作(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鱷魚的軟腹(下)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四百零九章 子彈與陪審團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一百七十四章迷霧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七十二章 救人救到底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八百一十章 勝負已分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二百八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七百三十一章 秘密基地(上)第三十八章 夜奔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五十一章 豈曰無衣(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第八百一十四章 斬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二百八十章 簾眷優隆第六章求醫第四百四十七章 葛明與割命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忠義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回魂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二十三章 烏雲壓城第二百一十七章掃地出門(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授人以漁第六百一十二章 跳加官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博徒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四十六章 資助曹三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一百零四章鳳簪落地 重返佛山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二百六十五章陰影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玉竹低頭(上)四百七十七章 弒師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城解圍(下)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六百三十四章 老少爺們(下)第五百六十一章得道失道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二百二十二章 千金購首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落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