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

山東青州府下轄的周村,本就是山東著名的絲綢之鄉,百姓之中多有從事桑蠶爲生者,一如東南的湖州。只是限制於資金,這些絲戶的規模都很有限,產量不高。繅絲是一件極辛苦的事,土法繅絲產量上不去,人也很辛苦,到繅絲時,全家人都要動手,沒日沒夜趕完爲止。

蠶繭只能賣給繭行,或是賣給買辦,得價極低。若是自己繅絲,一來速度慢,二來也不禁放,略放即黃,難以發售。雖然絲綢已經不像過去一樣,爲中國商人所壟斷,海外絲業發展的快,且有後來居上的態勢。但是這一行的利潤,依舊很高。只是利潤要麼在繭行,要麼在中間商手裡,養蠶的絲戶固然得不到好處,官府也沒有多少稅收可以拿。

但是今年,周村的情形,變的不一樣了。村裡繅絲最利落的女人,就是李嫂。她家的人口不算多又沒有男人,但是每年到了收絲的季節,卻總是可以拿出最多的絲,到絲行裡換銀子。雖然因爲熬夜,她還不到四十,眼睛就已經不大好用,但是看着自己繅出的絲,能給兩個兒子娶上媳婦,她也就心滿意足。

今年,她打算再給小女兒置辦一份嫁妝,自己最後的牽掛,也就沒有了。可是不等到繅絲的時節,她就發現,村子附近,來了一羣外鄉人,在一塊土地上折騰着造房子。最爲可疑者,這裡面還有好幾個洋人。

山東因爲鬧過拳,對於洋人頗爲敏感,她小心的問着村裡的婦人“這裡,是不是又要蓋教堂了?”

兒子在衙門裡當謄錄生的三婆,頗有些煩躁的抽着菸袋“要是修教堂就好了。該殺的巡撫,他修的不是教堂,是工廠!俺家三小子跟俺說的,咱們這裡,要辦工廠,這還有沒有人活的路了!”

“工廠?啥工廠?”

“還能有啥,繅絲廠唄。說是撫臺從一個啥簡什麼的洋女人那裡,買了泰西的機器,在咱們這裡辦繅絲廠!以後所有的繭子,只允許賣給官府,官府繅絲之後,銷洋莊。那機器聽說吃煤吐煙,一開起來山搖地動,就像妖怪一樣。機器繅絲的速度,比我們可快多了。要俺說,這廠子不能讓它開起來,如果工廠開起來,咱們可就沒飯吃了。”

李嫂等幾個婦人,都是靠繅絲吃飯的手藝人,聽了這話,全都點着頭,表示同意。但是對於怎麼關閉工廠,卻沒有好辦法。畢竟工廠那裡有洋人坐鎮,自從鬧拳之後,山東對於打洋人的事很忌諱,一不留神就會被定爲拳民,那是要死全家的。

三婆道:“不怕,俺們晚上,悄悄去那附近放把火,洋鬼子晚上不在,只有工人守夜。不至於沾上拳的邊,不怕。只要燒了他們的房子,他們知道厲害,就不敢再在周莊建工廠了。俺們這片幾輩子都是靠手藝吃飯,不能讓洋人的機器,砸了咱的飯碗!”

作爲安善良民,李嫂對於放火,還是頗爲恐懼的。尤其一想到,吃了官司,要捉到衙門裡枷號示衆,臉面可怎麼丟的起,就更有些猶豫與怯懦。但是比起犯法,她更害怕,自己的女兒沒有撐場面的嫁妝,整個村子的女人,砸了飯碗。

女兒小英不在家,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李嫂的男人在毓賢治山東時,因爲被人說成強盜,給站死了。兩個兒子成親之後,分家另過,再沒有旁人。

一想到晚上要去放火,李嫂的心就緊縮成了一團,手忙腳亂,一個白天手腳不停,卻不知道都幹了些什麼。等到天色傍晚時,小英才從外面蹦跳着回來,一進屋,就把幾枚金洋放到了桌上。

“娘,這是俺掙的錢,趕快收起來。”

李嫂沒有碰那些雪白的銀洋,反倒是把臉沉了下去,一個未出閣的大閨女拿回這麼大一筆錢來,並不是好現象。她嚴厲的問道:“你去幹啥了?孃的眼睛不好,你是知道的,不在家好好幹活,去哪瘋了?這錢,又是從哪來的?”

“俺去招工了。撫臺大人,在咱周村蓋工廠,招收女工繅絲。俺去報了名字,招工的大叔知道俺手巧,直接就給俺預支了一個月工錢。您看看,一個月,四塊錢,這是最少的,因爲沒開工,只能拿四塊。開工之後只要乾的好,還有獎金和加班費,廠裡管飯,管衣裳,生了病廠子出錢看病。進了工廠,啥都管。您看看,這多好,比咱自己繅絲可要上算。您看看,這工廠沒蓋起來,從工廠蓋到開工,還要兩個月,這兩個月,工人是白拿薪水的,這好事到哪去找。”

“白拿薪水?世上哪有這種好事,哪個管招工的人,是不是騙你,要動你的壞念頭?咱家雖然窮,可是也不能賺這來路不明的錢!”李嫂警覺的瞪起眼睛,小英卻笑道:

“您想到哪去了,這是撫臺給的,誰敢貪墨。衙門裡的宋書辦在旁看着,登記造冊按手印,誰要是敢騙大帥,是要抓去吃板子的。”

她抱住母親的肩膀,甜甜笑道:“娘,俺算過了。一年十二個月,加上獎金,俺能賺六十幾塊錢。就不用您那麼辛苦的繅絲,您的眼睛不好,也該好好歇歇了。等將來,俺養活娘。”

李嫂活了將近四十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居然沒開工,就有人給錢,不上工,也有工錢拿。她小心的將每枚洋錢吹了口氣,放在耳邊聽着判斷真假,逗的女兒咯咯直笑。

“大帥還能花假錢咋的?我跟您說,大帥可好了,說是還要教俺們女工認識字,當了工人,有的是好處呢。就連男人打,都有官府給出頭。咱眼看,就要過好日子了。我中午還吃了一頓飯,工廠給做的,比咱家做的飯還好,油放的比家裡還多呢。”

她回想着那招工人對自己說的話“娘啊,大帥是個幹事業的人,可不是毓賢那個王八蛋!不但蓋繅絲廠,還要搞印染廠,把咱的染坊經營起來,給周村賺銀子,給咱的鄉親找工作。等到咱的染坊,絲廠都辦起來,咱到時候,就都能過上好日子了。”

李嫂聽了這話,也頗爲歡喜“這感情好,看來這個趙大人,倒是個好官。要是他能來周村看看,娘給他烙餅吃。你這妮子,去工廠咋不叫上娘?都有誰去見啊?”

“有俺,有三秀,有小琴,還有大雙子。”

李嫂笑着拍着女兒的脊背“都是些笨妮子,幾個捆一起,也不如娘。娘要去啊,一準比你乾的好。”

“那感情好!他們要在這裡待好久呢,娘明天也去見工,要是您也可以上工。咱娘兩個一年,能掙一百多塊,很快就是財主了。”

李嫂也憧憬着,自己家一年賺上一百多塊的情景,忽然警醒“……不好!小英,你快跟娘去找那工廠的人說說,有人要放火燒工廠!”

新設的繅絲廠爲官商合辦性質,對於地方上的商人頗有好處,兩下里利益共沾,唯一吃虧的就是繭行及原有的買辦。

但是這些人的力量,還不足以撼動一個巡撫,幾次交涉下來,就只能改爲入股合作,或是另覓他處。新式的機器,隆隆做響,宣告着舊有繅絲方式,一去不還。

買辦們煽動了一些村民來打砸機器,但是卻發現工廠附近除了警查以外,還駐了一支新軍。軍隊荷槍實彈,殺氣騰騰的樣子,把絲戶們都嚇了回去,畢竟槍彈無情,硬衝的話,肯定是沒好下場。

再加上絲戶工作有優先錄取,還有數字不等的補償,在胡蘿蔔大棒的組合拳下,絲戶們就紛紛選擇了招安。到工廠裡,去做一份工作,也能養家餬口。

而周村的印染業,原本發展的就不慢,在官府注入資金,實現官商合營之後。山東的家官營染坊,與孟思遠的紡織廠合作,織染一條龍,已經形成一條民族工業的產業鏈。

山東另一條財源,就是築路。按照條約規定,山東境內應該修建若干條鐵路,包括膠濟等小支線在內,作爲賠款的一部分。這部分鐵路的路權歸屬爲普魯士代管若干年,清償賠款,到期之後歸還大金。出資上,則是由大金以使用年限爲抵押,向普魯士銀行貸款。

這些鐵路的修建,首先要用人力,其次是物料。趙冠侯趁這個機會,也讓山東一大批青壯子弟找到了工作,大批難民中的青壯被徵召,剝奪了其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的權力。

除此以外,山東本省的基建也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展開,城市裡修繕道路,把道路加高加寬加硬,使馬車可以跑的飛快。在城市裡,修建西式下水道,建設排水管網,應對可能到來的雨季。

其結果就是普魯士公使李曼侯爵主動向趙冠侯提出邀請,請大金的施工隊與普魯士本國工程人員合作,對膠州灣的地下排水設施進行一次大規模修繕。作爲報答,李曼侯爵願意幫山東促成一筆數目可觀的貸款,用於購買武器,發展軍備。

那位揚基的鐵路大王柏爾曼,在關外吃了大苦頭,他爲了趕進度,事先購買了枕木、鐵軌,連火車頭都已經買好。不想遭到扶桑商人和軍方的聯合抵制,禁止其在關外修路,趙冠侯出面說項了一次,結果是扶桑的抵制態度更爲堅決,讓這位揚基富翁寸步難行。

爲了減少損失,只好將這些物資低價處理給山東,爲山東鐵路建設省了一大筆錢。而未來山東省內運兵如飛,物資供應從不爲難,第一功,便是柏爾曼提供的鐵軌和車頭。

礦產上,除招遠金礦外,山東各地本來也有不少金礦,也有人想過辦開採。但是採礦就難免和地方的農人發生衝突,往往釀成械鬥,是以官府對於開礦的態度,總是飄忽不定。

借條約東風,山東礦禁開放,由官府主導,與商人合作的模式,在山東大行其道。比如招遠的金礦開採權,由簡森夫人成功控制,背後有了洋股,就不怕朝廷裡哪位大佬出手干預。其餘礦藏,也大抵如此,普魯士、阿爾比昂等國佔去好處之餘,山東官府自己,也能分一杯羹。

爲此趙冠侯給漢娜寫了好幾封熱情洋溢的長信,期待着自己的小天使早點到山東來,爲自己提供技術指導。漢娜由於中國的不穩定,一時也不方便來魯,但是回信回的很快,表示自己在普魯士也正在深造,短時間不會前來,可是技術指導,可以提供。隨信前來的,包括一部分地質勘測書籍,以及她對於山東礦藏的分析。這些材料,也爲山東的礦藏開發提供了大量幫助。

山東兵工廠,也在趙冠侯手中實現了官商、中外合辦。實際就是通過夏滿江製造的一系列鬼帳,將兵工廠一半以上的股份,轉賣給了四恆以及簡森洋行,同時出售的,還有趙冠侯新研製的卵式手榴彈專利。隨後,夏滿江,又僞造了山東兵工廠一大筆虧空,以及第五鎮欠簡森洋行的大筆欠款。

有了這些東西在,未來即使是朝廷派了人來,試圖接收第五鎮,也會面臨一個現實問題。無糧無餉,武器彈藥也保證不了。魯地兵工廠不能按時開工,還要面臨嚴重的外交糾紛,很可能遭到洋商方面的追討債款。有了這個保底,朝廷想要奪印時,就得計算下成本。

山東鄰海,魚業發達,由山東官府牽頭,聯合地方官府及洋行,共同成立的山東魚業公司,就應運而生。向阿爾比昂購買大噸位魚船,進行捕撈作業。捕撈到的海產品,一方面銷洋莊,另一方面,則供應軍用,爲新軍提供肉食。

大金的官兵,食譜上原本多以粗糧爲主,鹹菜爲輔,肉食是很難得的物事。軍官自然不用擔心伙食粗礪,對於丘八的生活,也沒人關心。趙冠侯昔日靠簡森及四恆調度,勉強可以維持。現在有了大批的海魚,加上食鹽,情況就大有改觀。

山東的產鹽能力很強,每年可產鹽四百兆,但是質量卻劣,遠不如兩淮鹽受歡迎。是以山東鹽場的鹽,屬於有引無支,鹽商不願意支鹽,竈戶得不到銀子,形成惡性循環。

趙冠侯一是改良鹽法,推行曬鹽法,提高鹽的質量。其次是將鹽法進行更改,先成立軍鹽局。將一部分魯鹽收購之後專供軍用,配合山東發達的魚業,爲軍人提供有保障的肉食。當然,瑞恩斯坦伯爵爲此抱怨了整整一個月,看着軍需倉庫裡那堆積如山的罐頭,就咬牙切齒的咒罵着“看看你們這些鹹魚!”

另一部分鹽,則作爲儲備鹽,平抑山東的鹽價,凡是鹽價一高,即拋出魯鹽低價發賣。是以其他地方鹽爲利源,惟有山東,鹽卻是強調保障,不強調得利。

除此以外,大量的鹽作爲工業原料使用,經過簡森夫人斡旋,購買了聯合制鹼的專利,在山東開設華比合資鹼廠,給這些鹽找到了安置的去處。

除此以外,山東另一大改觀,就是學政。

朝廷行新法,首要就是推新學。原有的科舉,逐步取消,讀書人學習新學,以新學考覈授官。全國各地,都興起了民辦學校之風。除去教授泰西諸藝的學校外,乃至教授軍操的體校,也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這些學校的學生每天出操,與軍人無異,甚至部分學校還配備有槍械。

山東禁槍,也同樣禁止民辦軍校,取而代之的,則是山東官辦新學。包括與天主教會山東主教安德魯合辦的教會學校在內,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中學、小學。一座座新式學校拔地而起,取代了原有的舊學。

新式的課本、學堂、教師,取代了五經四書與教書先生。甚至山東破天荒的出現了女子學堂,那些身穿月白上身學生裝,下穿黑色齊膝裙、黑色布鞋白色布襪的女學生們,成了山東達官顯貴們獵取的最新目標/

誰能娶到一個山東女子師範學堂的女學生,就成了一件大有面子的事。地方的士紳,曾經抗議了幾次,但是在刺刀面前,這種抗議並不意義,只能約束自己的女兒不許參加,但是大家閨秀私逃入學之事,卻是屢禁而不止。

鄉紳與保守者們在憤恨之餘,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巡撫是個很不錯的地方長官,至少一個能夠親自走訪河工的巡撫,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況且他能帶來山東的經濟繁榮,爲大家帶來穩定而可觀的收入,一些其他的問題,就可以睜一眼閉一眼。再說朝裡掌樞的是他岳父,想想也知道,根本碰不動。

或是恐懼,或是妥協,士紳們漸漸接受了這麼一個嘴上無毛的巡撫,也接受了山東的變化。整個山東,就在這種情況下,伴隨着令人目不暇接的變化,進入了趙冠侯執政的時代。(。)

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四十九章 贖指(二)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四百四十四章 授人以漁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五百九十二章 蕭條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二百六十章 顛沛流離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七百零一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死棋肚裡有仙招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二百六十五章陰影第六百三十三章 老少爺們(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二十章 俠盜羅平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零八章 三品臬司(上)第一百九十七章鐵騎第四百六十章 退路第七百三十一章 秘密基地(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第六百一十九章 海狼(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七十五章 升遷之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玉美人(上)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回家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三百九十六章 松江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二百零三章 種瓜得瓜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七百零八章 打賭第七百四十六章 回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六百二十一章 暴風將至(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六百四十二章 刀鋒凜冽(下)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姻交易第六百九十二章 太平
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四十九章 贖指(二)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四百四十四章 授人以漁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五百九十二章 蕭條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二百六十章 顛沛流離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七百零一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死棋肚裡有仙招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二百六十五章陰影第六百三十三章 老少爺們(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二十章 俠盜羅平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零八章 三品臬司(上)第一百九十七章鐵騎第四百六十章 退路第七百三十一章 秘密基地(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第六百一十九章 海狼(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七十五章 升遷之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玉美人(上)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回家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三百九十六章 松江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二百零三章 種瓜得瓜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七百零八章 打賭第七百四十六章 回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六百二十一章 暴風將至(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六百四十二章 刀鋒凜冽(下)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姻交易第六百九十二章 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