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

一視同仁這種話,向來可說,而不可信。尤其是在內宅裡,一視同仁,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以趙家爲例,蘇寒芝可以直接掀趙冠侯的桌子,或是直接動手毆擊,其他人都不能(雖然她從未用過此權力)。

程月、孫美瑤則在不同程度上,對於山東軍隊可以施加影響,毓卿掌握着情報機構這一秘密力量,都屬於各自所擁有的不同權限。這種權限本身,也代表着本人,在內宅裡的地位以及與趙冠侯的親疏距離。

而陳冷荷雖然人不在山東,卻是山東的財神,她的正元銀行,從某種意義上說,和山東的財政經費是一體兩面。所需要的資金,一部分來自山東方面注入,利潤又反哺山東,等於她和簡森在不同的角度,掌握着山東的經濟命脈。從這個方面說,陳冷荷這個財政大臣的身份地位,絲毫不遜色於掌握着情報機構的毓卿。

不管她有多漂亮,毓卿都不曾把她放在眼裡。一來,是關係,自己與趙冠侯相識於未遇,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趙冠侯走到今天,與毓卿當初的幫助與提攜密不可分。二來,就是身份,她始終不曾忘記,自己是被太后認過乾女兒,陪着老佛爺一起聽戲,跟皇帝論兄妹的人物。固然大金國已經不存在,可是小朝廷還在,自己依舊是格格。三來,就是她有兒有女,冷荷尚無所出。不管因爲什麼原因,總歸就是沒生下子嗣。是以,她找到機會,就要教訓一下這個松江太太,讓她明白到底誰纔是一家之主。

可是賽金花的情形,與陳冷荷全然不同。她並非內宅中人,與毓卿並沒有利害糾葛,更不會侵害到她的利益。地位超然,和趙冠侯有姐弟的名義。也就是說,她註定不會進入趙家內宅,不會成爲毓卿的敵人。

如果容不下她,就等於容不下任何人,這樣的行爲,必然觸碰到趙冠侯的底線,毓卿是斷然不會去做的。是以,賽金花說話雖然內容上可能比陳冷荷還刺耳,卻不能像對待冷荷那樣反脣相譏。

再者賽金花在京城裡交際,實際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單純是爲了自己賺取利益,同時還承擔了爲山東打聽情報,蒐集各國動向等原因。於情報方面,亦是一員大將。因此毓卿並沒有朝她發火,只反問道:

“怎麼說?大總統還想着自己皇袍加身?他已經是大總統了,當皇帝,有這個規矩麼?”

“規矩因人而定,自然就因人而改。”趙冠侯開口道:“二姐肯定是在京裡聽說了什麼,否則不會說出這句話的。”

賽金花一笑“也不光是聽,也有看。先說看的吧,從去年開始,大總統正式祭天。我以前那個爺們,可是中過狀元的,對這個東西,我也不是不懂。皇帝是天子,他祭天,有情可原。大總統來自民衆選舉,他祭天,算怎麼一回事呢?再說,大總統祭天,你們知道用的什麼章程?淨水潑街,黃土墊道,這跟天子出行,是一模一樣的。你們說說看,這個排場是爲了什麼。”

“自然是威儀,先從概念上,讓人接受大總統等於皇帝這個事實,將來一步一步,登基就變的順理成章。就像曹操進九錫,稱魏王一樣。一步一步往上走,他的子孫再謀朝篡位,就變的輕而易舉。剛剛建立共合不久,人們對於大金的那套東西還沒忘掉,尤其京城裡,遺風更甚。對這些事,未必都會牴觸,做起來就更方便。”

賽金花點點頭“冠侯說的極是,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了。除此以外,大總統每月開一筆重金,僱了幾個顧問。這些人,十格格大抵都認識。這裡面既有宿儒,也有宗室,我們不去提。只說一個人,小德張!他一個老公(對太監俗稱),文不能做謄錄生,武不能做救火兵,算的哪門子顧問?大總統說是他熟知典章,爲國之棟樑。你們說說,他懂得的,是什麼典章?”

小德張既當過長春宮總管,所知者,自然是宮廷規矩。毓卿也想起,袁慰亭曾派專人到青島,想請李連英進京。只是李年老力弱,百病纏身,無法成行,這件事才作罷。他舍李而請張,多半是要在總統府裡,行宮裡的規矩,這念頭,倒是比較明顯了。她問道:

“除了這些,還有麼?”

“大總統身邊的顧問裡,也有人提出過,中國應該實行君主立憲制。是個花旗國的顧問,叫古德諾。他一直攛掇着,大總統當皇帝。又舉了幾個例子。普魯士、阿爾比昂、扶桑,這幾個國家,都是有皇帝的。大總統如果自己當皇帝,再用一個責任內閣,既不違**合本意,也更適合東方國家。”

趙冠侯冷笑兩聲“揚基內戰,對於我國的控制力下降,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勵精圖治,上下一心,將來再想殺回來,就不容易了。不管它底子多厚,打這麼一場仗下來,也需要時間恢復元氣。這個時間,最好是讓我們也亂起來,纔對揚基有利。君主立憲和共合的區別當然很大,這不用政客,我也看的出來。總統麼,只能當十年,皇帝,可是父死子繼。各省督軍裡,頗有幾位雄才大略之人,等着十年之期。現在一當皇帝,不是等於絕了他們的念頭?至於內閣……今天的內閣,也不過就是羣木偶豬仔,等到有了皇帝,名分變爲君臣。這些閣員,怕是連賣個價錢都辦不到!”

蘇寒芝道:“大總統是個明白人,不該做此糊塗事。”

賽金花哼了一聲“坐在那個位置上,明白人,也會變糊塗。京城就是是非坑,風雲地,從前金到現在,一直沒變過。說實話,我是有點待累了,我說冠侯,姐要是關了買賣,到你那去,你招待不招待?”

“這話說的,山東就是姐的家,怎麼能有不招待一說?松江那裡,正元有您一份股份,濟南有姐的房子產業,到哪去都可以。怎麼,在京裡不如意,還是有誰不開眼,惹到姐的頭上?若是有這事,只管說,我來一趟,就替姐辦了。”

賽金花當然知道,趙冠侯雖然根基不在京城,可若是出手收拾一些人,不管於公於私,都有充分的力量。她搖搖頭

“誰沒事惹我啊,主要是京裡待的沒意思。東交民巷的生意很不好做,我的排場還要維持,這半年,一直是在自己貼老本,裝點門面。原本想着過了這一段就好,現在看,看不到光亮。照這樣下去,還不知道何年何月是個了局。洋鬼子的年成不好,來我這花錢的人少了,人也變得摳門,生意太難做了。倒是有些本地的大恩客,願意扔錢,可是事情太大,我也不想參與。”

陳冷荷感激她方纔替自己解圍,間接對了十格格一記,此時問道:“什麼事情,讓金花姐你也不願意捲進去?”

賽金花朝她一笑“這事,跟你有點淵源。你們兩個女財神進京不是麼,正是出好戲。現在是粵匪鬥淮梟,靈官戰財神,打的天昏地暗的,我這裡,又如何清淨的了?”

她找出幾張報紙,遞到趙冠侯面前,上面刊載着某無名氏做的打油詩:粵匪淮梟擺戰場,兩家旗鼓正相當;便宜最是《醒華報》,銷路新添幾百張。五路財神會賺錢,雷公先捉趙玄壇,雖然黑虎威風大,也被靈官着一鞭!

趙冠侯看了這兩首打油詩,頓時明悟“這是燕孫和人碰上了,情形還很不妙?按說不應該啊,這年頭,天大地大,銀元最大。他老樑是有名的財神爺,發行公債,募集經費近百兆,怎麼也是有功之臣,不至於如此狼狽啊。”

賽金花道:“還不是五路大參案?這事表面上看,是王靈官饒不過他,實際上,還是跟帝制有關。樑燕孫自持是老臣子,又是財神,說話口無遮攔,犯了大總統的忌諱,這不,就捱了個厲害?你也要小心一點,雖然你和大總統的關係,不比老樑,可是如今的大總統,亦不是養壽堂,垂鉤獨釣時的大姐夫。萬事總要求穩,小心爲上。”

這一事,趙冠侯在山東並非一無所知,但是由於是政爭,且不涉及山東利益,他沒關注。賽金花此時一說,他才知道,這裡還牽扯到了帝制的問題在。

樑士怡是廣東人,用人多用鄉黨,自是粵匪;而袁慰亭的謀主,亦是其從龍老臣楊士奇,則是安徽人,是以被稱爲淮梟。兩人都是袁系的重臣,在利益上,原本是沒有太多衝突的。

可是一山不容二虎,未來天子手下,容不下兩個戶部尚書。再者樑士怡所控制的交通部以及交通銀行,都是惹人眼紅的金礦。徽人的統領,財政部長周止庵,同樣對這個肥的流油的部門垂涎三尺。基於利益,以及未來的位置爭奪,註定雙方,無法和平共存。

如果單純是與他們打對臺,樑士怡至少可以不落下風。真正讓他倒臺的,則是大殿下袁克雲,對樑士怡的攻擊,以及他自己,平日裡言行上的有失檢點。

賽金花對於袁家的幾位公子,很有些不屑。“袁家幾位殿下里,飛鐮殿下(袁克雲代號)的志向最大,既要搞模範軍,又想要做太子。後面的事,我們先不說,單說搞模範軍。前兩年,在河南吃過一次虧,臉丟的很大。可是他的心氣還在,依舊要搞軍隊。練兵,就需要有錢,樑財神卻不肯爲他的模範軍籌款,這自然是犯了大殿下的忌諱。更爲可慮者,則是樑燕孫公開發表言論,支持共合,反對帝制。這下,就是大總統也饒不過他。這次的大參案,表面上是靈官鬥財神,後面怕是玉帝出手了。”

袁慰亭長子袁克雲曾經落馬,摔斷了一條腿,後經普魯士醫生積極治療,終於成了瘸子。他本人對普魯士醫學信奉至極,不肯接受其他方式的治療,就只好拖着條殘腿,當他的飛鐮殿下。

詩中的王靈官,是指肅政使王瑚,其地位,大致相當於前金時代的左都御使。其開始參劾的,乃是交通系要員之一、津浦鐵路局局長趙慶華營私舞弊。看上去,不過是打一個小角色,可是正所謂見微知著,打這隻小把戲,無非是個前奏,真正的目標,還是內圍裡的大頭目。

趙慶華案初時不大,但隨即,就得到大殿下袁克運支持,於報紙上大造輿論,並表示不管是誰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終波及京漢、京綏、滬寧、正太四路路局,連同津浦,稱爲五路大參案。交通部次長,樑士怡愛將葉恭卓,也牽連在內。他因爲字叫譽虎,是以黑虎着鞭,自是指他爲王瑚劾倒,等待調查。

參案至此,樑士怡也知事情嚴重,曾重金賄賂賽金花,希望她走趙冠侯的門路,代爲疏通,是以其中情弊,賽金花比較清楚。她道:

“大總統表面上說,叫他們在彈劾上除去樑財神部分。可這話細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財神就只好離了寶位,清病假,到翠微山躲空,把交通部長連同交通銀行都交出來。他說起來,也是老臣子,也是大總統的臂膀。連他都倒了,小弟,你可要仔細着些,大總統問你話的時候,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你自己心裡要有數。”

袁慰亭雖然沒有表現出明確的稱帝意願,但是看他身邊人的表現,可見他本人,對於登基,至少不會太反感。自來上位者,慣以下面的人胡作非爲,自己並不知情來推託。

事實上,如果上位者真的不希望這種事發生,只要一道命令,或是直接出面反對,事情自然可以逆轉。從他改組內閣,以及對待樑士怡的態度就可看出,至高無上的寶座,有着無窮的吸引力。十年的時間,顯然不足以滿足袁慰亭的需求,他追求的是:永恆。

基於此,大總統有可能變成皇帝,共合有可能變成立憲,但是完顏氏,卻絕對沒有可能恢復昔日榮光。再者,共合政體可以容的下前朝宗室,如果帝制恢復,紫禁城內,是否還有小皇帝一席之地,卻是難以預料之事。

毓卿此時,原本如火的情緒,變成了寒冰,冷冷一笑“大總統這是六親不認了,擋路的就不肯留。要這麼看,冠侯要是不同意他當皇上,他還要對冠侯不利?”

賽金花的神色很鄭重“這種話,我也沒有辦法確認,事情也許不會那麼糟糕,也許比那個還要糟糕。各省督軍裡,進京拜壽的,只有冠侯一個。當然,這是大總統邀請的,不來,是不大好。可是來了之後,也要加小心,今天的京城,不比當初。那位鬆坡將軍,自從進京到現在,已經兩年了,始終就沒能離開。雲南的位子,已經讓別人坐了。總之,萬事小心,別出風頭。大總統說什麼,只管聽就好。你們的關係不一般,可是現在大總統身邊圍繞着不少小人,只怕忠言逆耳,無功有禍。即使過去的親人,在帝王大位面前,也難保會始終如一。人既然來了京城,最要緊的,是能夠回去。”(。)

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五百二十五章 恩威並施(上)第三百二十九章與衆不同的約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七百三十章 美人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五十八章 海底撈金印(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鮮血共合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六章求醫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六百四十七章 燦爛煙花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六章求醫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第五百一十三章南北合(上)第一百六十二章磨刀霍霍(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因果(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練兵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六百零九章 趙氏救市計劃(上)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三十八章 夜奔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三十五章 點將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木馬(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共合政局(上)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一百零一章 再結金蘭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六百六十四章 鱷魚的軟腹(上)第六百零九章 趙氏救市計劃(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一)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天期限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二十一章 總領事的要求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四百七十九章 請財神(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保國會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二十三章 共合政局(上)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四百六十章 退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二十四章 大新聞(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別調獨彈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四百三十八章 希望與絕望(上)第六百三十章 斬首(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
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五百二十五章 恩威並施(上)第三百二十九章與衆不同的約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七百三十章 美人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五十八章 海底撈金印(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鮮血共合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六章求醫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六百四十七章 燦爛煙花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六章求醫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第五百一十三章南北合(上)第一百六十二章磨刀霍霍(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因果(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練兵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六百零九章 趙氏救市計劃(上)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三十八章 夜奔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三十五章 點將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木馬(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共合政局(上)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一百零一章 再結金蘭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六百六十四章 鱷魚的軟腹(上)第六百零九章 趙氏救市計劃(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一)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天期限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二十一章 總領事的要求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四百七十九章 請財神(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保國會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二十三章 共合政局(上)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四百六十章 退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二十四章 大新聞(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別調獨彈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四百三十八章 希望與絕望(上)第六百三十章 斬首(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