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

兩人出了章府,翠玉的心情有些低落,以往她所見到的章桐,即使高麗戰敗,名聲盡毀之時,依舊談笑自若,威風不墜,精神也極健旺。卻不想如今再見,竟是以衰弱至此,想一想他的年齡,就知這位老相國在紅塵的時間,不會太長了。

趙冠侯緊握着她的手“我知道老相國當年很照顧你,你們兩個之間情同父女,他病成這樣,你心裡難過,我的心裡也不舒坦。但是沒辦法,人生老病死,都是常事。我想或許中堂也捲進了什麼麻煩之中,內外交困之下,人就頂不住了。單辦這次的交涉,已經是很讓人爲難的事,若是自己再捲到什麼風波里,神衰情倦,也屬尋常。”

“義父前者簽署馬關條約時,中彈於先,喪名於後,回京之後不但爲千夫所指,一手經營的基業也幾成泡影。當時我見他老人家雖然也很難過,但也不曾像今日這般頹唐。這回的處境再難,也不該難過馬關,我總覺得,他老人家這回,是牽扯到什麼天大的禍事之中,而這禍事非但關係到朝廷,也關係到他自己。若是……若是真有那個時候,冠侯千萬看在我的面子上,爲義父轉圜一二,如果不是他老人家迴護,翠玉也沒法把個乾淨的身子留給你。只看這一層,你就要多給他老人家幫忙”

兩人心裡都對於章桐的處境有所懷疑,就在滿腹疑雲之中來到慶王府內。王府比起賢良寺更爲熱鬧,一些之前避難離京的小京官,或困於盤纏用盡,或擔心洋人捕殺,都開始陸續回京辦公。

談判雖然以章桐爲主導,但是慶王卻是宗室親貴,此時在京裡的親貴中,不管是輩分還是親疏,都以他爲尊。這些人回京之後,都要來拜見慶王,遞手本走人情,慶王府門庭若市,就連門包銀子,也行情看漲。

一營護兵中大半進了府,府門外有一部分人站崗值宿。見是自家長官回來,忙上前見了禮,又讓人進去通傳。等到趙冠侯進了大門,不到二門時,慶王府的管家就已經迎了出來。

“趙大人,這位是翠玉姑娘吧?來,咱們這邊走,王爺在約齋裡等着二位呢。”

約齋之內,十格格已經換上了一身旗裝,正陪着慶王說話。慶王手裡抽着水煙,神態極爲悠閒。趙冠侯與翠玉進門之後,跪倒磕頭,慶王卻連忙用手虛攙翠玉“起來吧,你是老佛爺親自賜婚,就不用拜我了。趙冠侯,你得給本王好好磕幾個頭,這是你的禮數。”

等到磕頭以畢,慶王才吩咐着承振給兩人看坐,又把趙冠侯叫到身前“方纔老十跟我說了不少了,你小子乾的不錯。當初我就看你是個辦事的人才,看來本王沒有看錯人。像你這個年紀,就有這麼個前程,這已經是國朝的異數。好好幹,將來不愁沒有更好的前途。你對老十不錯,我也就放心。早點生幾個孩子,也讓本王抱抱外孫。怎麼樣,當初打你那頓鞭子,現在還記仇麼?”

“那是您老的賞賜,晚輩哪會記仇。能娶到毓卿,是小婿前世修來的造化,一頓鞭子換個格格,這鞭子挨的值。”

慶王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剛纔在賢良寺,也是這套詞吧?不過章少荃不像我,他不會打人,但是也不會跟你說實話。這個人啊,心眼太多,可惜耍了一輩子心計,這回,卻是把自己給耍進去了。他現在的情形怎麼樣?”

趙冠侯敘說了一下賢良寺所見,慶王點着頭“他這病啊,是自己掙來的。誰讓他誤信人言,丟了一個天大的醜,他這回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補這個窟窿了。”

慶王對章桐的心病所知甚細,此時則揭開謎底。這一事件的起因,還要追溯到鉅野教案之時,普魯士強佔膠州灣,而鐵勒公使則向章桐暗示,願爲大金出頭。章桐並不清楚,普鐵兩國皇帝已經有了成議,反倒是以常用的外交手法,以鐵勒牽制普魯士,請之代爲出馬。

鐵勒以助人爲樂的態勢出兵到了旅順、大連,由唐慶自轄地劃撥物資,供應鐵勒海軍軍需。並撥鉅款及工人,協助鐵勒修築旅順炮臺。不想膠州固然失去,鐵勒兵也因此戀棧不去,竟開口要求租借旅大。此時想要擺脫鐵勒人,已辦不到了。、

等到聯軍進犯大金時,鐵勒以旅大爲基地,大量出兵,席捲整個關外。黑龍江將軍壽山服毒自殺,吉林將軍長順,束手降敵。關外龍興之地,乃是女真人的根基,乃至於部分皇帝的陵寢亦在關外。

鐵勒人吞併關外,咄咄逼人,章桐已覺得心驚肉跳,大覺情勢即將失控。緊接着,另一個驚人鉅變傳來,鐵勒軍入瀋陽,盛京將軍增祺簽訂了一份以鐵勒文爲準的“奉天交地暫約“,一共九款。如照此約實行,奉天等於成了鐵勒的屬地。

於金國而言,關外各省,乃是不可失亦不能失的要地,可是章桐進京租用的是鐵勒兵船,其所依賴談判的,就是鐵勒人爲自己所用,不與各國合而謀金。可是關外之地一失,朝廷必不能見容,他既無收復故地的能力,又自知擔不下這失去祖宗舊地的罪責。內外交困,竟已無退路。

而鐵勒的公使格爾斯,卻不肯放鬆,每天必到賢良寺,逼迫章桐在條約上簽字,將對三省的佔領變爲合法化。否則的話,就要拒絕和談。章桐內外交困,又知大禍鑄成,一病不起,也就不足爲怪。

以這種罪過,如果朝廷日後追究,不但其自己的首領難保,就連家族也難免受到株連。慶王與他是多年朋友,倒不想逼迫他,也知他的艱難,並沒有窮追不捨。可是朝廷裡有多少人理解這一點,就很難說了。

“除了關外的事,與洋人交涉的事也不好辦。那琴軒生病固然是有的,但也沒病的那麼厲害,他這是個退身步,是不想讓自己毀在這場交涉裡。可是他這一病,章桐卻把你拉來頂缸。我倒是想老十了,你們來看看我也好,至於交涉的事,你就往後退,少往前衝,沾上就是一層皮。咱是自己人,親戚永遠要幫親戚,你放心,有本王護着你,不會讓誰參你。”

“多謝岳父照拂,小婿要請教一事,鐵勒人已經退兵了?”

“退兵?章少荃說的吧?他這話說的,也就騙騙外來人,於京城裡的人,可是不會受他的騙。鐵勒人所謂的退兵,其實還是你的功勞。”

鐵勒人在宣化吃了大虧,死傷慘重,最有戰鬥力的哥薩克騎兵亦遭到重創,不但機動兵力大受損失,在聯軍裡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其在京部隊紀律奇劣,肆意搶奪,橫行不法。扶桑軍久欲圖之,這回藉着鐵勒戰敗之機落井下石,扶桑的憲兵,就敢抓鐵勒的兵。兩下爲此,已經發生過幾次衝突。

聯軍方面,普魯士和卡佩都比較傾向鐵勒,但是阿爾比昂與揚基則支持扶桑,而且鐵勒人確實是犯了紀律在先,在官司上站不住腳。最大的原因則是他們在金人手裡戰敗,沒了面子,就算想爲他說話的也找不到理由,只能要求鐵勒人自己遵守紀律。

鐵勒士兵搶劫的財物衆多,士兵已經沒有了多少銳氣,而京城裡既受扶桑軍限制,補給上也大受困擾。已經出現零星士兵逃亡的現象,鐵勒人退兵與其說是給章桐面子,不如說是自己無力維持駐紮,不得不收縮部隊。其有一部分部隊退到津門,可是在京裡依舊有駐軍,只是數量不成規模。

各國也沒有因爲鐵勒的退兵而有所鬆動,開出的和談條件依舊苛刻,章桐有了關外那場大禍在,對於這條約不敢簽字,談判就成了僵局。

慶王吩咐承振,將自己抄錄的條約內容拿來,對趙冠侯道:“你看一看,這洋人簡直是欺人太甚,這回的條件,比起馬關來還要苛刻幾分。不過好在這回處置了禍首,我們與洋人的談判上,就有了說話的地方,總是我們退了一步,他們也要退幾步纔是。”

洋人開的條件中,除了懲辦禍首以外,另外的條件裡包括了到普魯士道歉,爲克林德立碑,爲各國被害子民立碑,禁止山西人五年內參加科舉,東交民巷內不許中國子民居住等條件外。另有幾條尤其苛刻。

一是賠款,歷來金國戰敗必要賠款,但是這次的數目太過巨大。以全金國百姓每人賠款一兩爲標準,索取賠款白銀四百五十兆(兆指百萬)。分三十九年還清,利息四釐,前後合計,總數接近十億兩白銀。

二是武器禁運,包括軍火及製造軍火的原料乃至洋火藥在內,兩年之內,不得運入金國。

三是京城至海邊須留出暢行通道。大沽炮臺,一律削平。

其中賠款數字固然大到嚇人,不是金國財力所能支付,而器禁運的條約一定,則金國永無禦侮之具,練兵自強之路,也就因此斷絕。各省的製造局及槍炮局亦必無事可辦,均須停閉,自也不能答應。至於第三款,一旦應諾,則中國門戶之防全撤,結合軍火禁止運輸款項,將變成不設防國家,幾無武備可言。

當日端王與李來忠等人僞造的假電文讓慈喜無法接受,如今這份真正條約的內容,比之假電文也未見強出幾分,慶王等人既不敢應諾,卻也不敢一口回絕。那琴軒左右兩難,只好一病了之,卻也是不是辦法的辦法。

趙冠侯端詳一陣,忽然指着上面一句話“岳父,您看這裡。京師各使館被官兵與團匪勾通,遵奉內廷諭旨,圍困攻擊。這話似有不妥,隱然是把兩宮,列入了戰犯範圍之內。咱們已經處置了親貴,萬一洋人以此文字引申,要把老佛爺也列爲禍首,又當如何?這幫洋人最重條約文字,一字入公門,九牛拉不出,這是一記拖刀計。若是我們一時大意,說不定就要上當。”

慶王被他一說,也嚇出一身冷汗,這一條倒是自己沒有看到的地方。果真把這條約簽了,將來連太后的安危都成問題,自己豈不是成了罪人。他深知太后的用心,賠款割地都好辦,太后必須保全。若是不能保全太后,自己的命也有危險。

他不住點頭“冠侯,你來就來對了。章桐的方寸已亂,本王辦洋務上也不如你精熟,這話居然沒看出來。這一條,無論如何也要改掉。你看看其他的文字條款,又該怎麼樣。”

趙冠侯一笑“岳父,這事不是個急事,咱們倉促間,也商議不出什麼結果,慢慢來吧。總是要跟洋人用個水磨功夫,用軟功,一點點談,指望一下子把事情談成,也是辦不到的。現在是他們佔上風,條款上必然苛刻,總得找到個破局的地方,再做道理。”

慶王見他沉穩,心內略微放心,總是有個智囊在旁,自己可以少吃些虧。當下點頭道:“沒錯,這事不能急着解決,總要緩緩圖之,這個年,咱是過不了了,就得跟洋鬼子磨牙。冠侯,你們進京哪也別去了,就住在王府。承振,你吩咐下去,今晚上咱們開家宴,招待冠侯,外客,一律不見。讓那幫遞手本的都先回去,有什麼話,以後再說。”

晚宴很是豐盛,毓卿與翠玉雖然與慶王福晉的關係不怎麼樣,但是表面上的功夫要做。何況三格格四格格在行在,大福晉也擔心着她們的安危,刻意的籠絡着兩人,掃聽着女兒的情形,兩下里倒是可以相處融洽。

男人這邊,慶王與趙冠侯說了幾句話,就自居一席,命承振陪趙冠侯的席,同席的另一名陪客,則是從行在來的肅王善耆。說起宣化城外大破鐵勒兵的事,承振眉飛色舞,彷彿那功勞是自己立下的。

在花廳裡又請了幾位不及出京的內廷供奉演戲,這些人自洋兵進城後,日子也不好過,幸虧有幾位梨園護法護持,勉強度日,對這個堂會自不會拒絕。承振一邊聽戲,一邊對趙冠侯道:

“冠侯,這辦交涉的事,我是不大懂。但是我懂人情,想要辦事,先得有人,這話總是不錯的。章少荃雖然上了鐵勒人的大當,但是他的想法是對的,總得有朋友,纔好做事。只是他選的朋友有問題,鐵勒人太無信義,不足爲友。我跟善一最近可交了位好朋友,等散了席,咱去看看他?由他給牽個線,說不定事就談成了。”

趙冠侯見善耆也表示同意,便問道:“這是哪位朋友啊?”

善耆道:“是個扶桑人,與扶桑公使館還有軍方,關係都很熟,手眼通天,自己也是個人才。這人要是能給咱幫忙,談判的事,必有助益。我前兩天與他拜了把子換了貼,大家是自己人。這個扶桑人的名字,叫做:川島浪速。”(。)

第三百七十章 鴻機開缺第四百八十八章 死棋肚裡有仙招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四十二章 黃魚立功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六百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城解圍(下)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七百九十八章 馮煥章出征第六十一章 被迫低頭(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七百三十章 美人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五百八十二章 鎮嵩之亡(下)第八十五章生日宴會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較量(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落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銀輪鐵騎第七章回家第三百章 櫻之殤(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二百二十一章出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六百九十六章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槍聲(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三百六十五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五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純潔的交易(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七百一十二章 美麗的笨女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帝國良知第七百三十一章 秘密基地(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七百三十一章 秘密基地(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
第三百七十章 鴻機開缺第四百八十八章 死棋肚裡有仙招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四十二章 黃魚立功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六百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城解圍(下)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七百九十八章 馮煥章出征第六十一章 被迫低頭(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七百三十章 美人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五百八十二章 鎮嵩之亡(下)第八十五章生日宴會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較量(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落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銀輪鐵騎第七章回家第三百章 櫻之殤(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二百二十一章出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六百九十六章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槍聲(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三百六十五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五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純潔的交易(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七百一十二章 美麗的笨女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帝國良知第七百三十一章 秘密基地(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七百三十一章 秘密基地(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