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

史季之的房中,提調周殿臣、教習劉玉山以及助教龐玉樓幾人俱都在坐。聽了這名翻譯的告狀之後,史季之隨口勉勵幾句,將人打發出去,轉頭對幾人問道:

“這事,你們怎麼看?殷午樓保薦來的,到底是個什麼人?玉樓,你說他是津門的混混,我看未必吧。津門地面的混混可沒有這種本領啊,那手槍法……我反正是沒見過。又懂洋文,一口普魯士話與洋人對答無礙,這手段與殷午樓不相上下。你覺得這樣的人,會是個奪碼頭搶地盤的小混混?”

其他幾人看着龐玉樓雖然沒說話,但是所表達出的疑問,與史季之相差無幾,覺得是他搞錯情報,讓所有人都陷入被動。龐玉樓面皮一紅

“大人,卑職家中,確實就是這麼說的。他是小鞋坊的混混頭領,從小隻和江湖藝人學過幾天文字,未曾進過學,這洋文和槍法,卻實在不知從何處學來。”

“不知道?”史季之的面色很是難看“玉樓,龐總管託我照應你,我也看你實在是個人才。咱們幾人在這,可以說一句掏心的話,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全都指望着萬歲有朝一日實掌大權,推行新法,一掃弊政。要做此事,首先就是要手裡有兵!這次去扶桑留學,我是要保舉你的,其他幾個,也一定要選些信的過的人。可偏生這個時候,來了這麼一個主,我總覺得這裡有事。”

劉玉山道:“季之,你的意思是說?”

“這人,我怕他是殷午樓派來的耳目,說不定咱們的謀劃,已經被老太后那邊聽到消息了!”

幾人聽了這話,面色都是一變,他們做的事,本就是冒着極大風險,一旦走漏風聲,首領未必能保。這幾人雖然在武備學堂任教,卻都是飽學宿儒,並非武人。平日裡坐談今古自比孔明,遇事時自是無用,多半便想去做林沖。

龐玉樓年齒雖輕,但是比這幾個人沉穩着許多,擺一擺手“列位大人先不要慌,若果真是如此,來的就不是趙冠侯,而是袁慰亭手下的兵了。再說,我們做的事,也沒什麼不可對人說的,咱們忠於萬歲,聽常熟相公的話,難道有錯了麼?老佛爺即使心裡有氣,總不能明着就說我們這麼做是錯的,再來處置咱們吧?”

這一干教習,都是老武備的底子,說起來,得算是章桐章合肥的遺澤。章合肥因與帝師翁放天爲敵,於高麗戰事上兩下鬧的極僵,章桐主和,翁放天一力主戰。等到了戰時,糧餉又多有爲難,及至金兵贏了長跑,翁放天又與他的弟子門生跳出來指責章桐誤國。

先脫黃馬褂,後摘三眼花翎,險些要了他的項上人頭。終究將個疆臣之首,變成了一個僅保留了大學士名銜的空架子大臣。

從這裡算來,兩下得算是死敵。可是這幾位教習大多是江蘇人,與翁放天有大同鄉的關係,風色不對,立刻琵琶別抱,轉投翁師傅一方,地位未減,反倒是優撫日重,日後大有重用機會。這裡面龐得祿以內宦之身上下奔走,左右彌縫,功勞可當第一。是以,龐玉樓雖然年輕位卑,但是在幾位大人面前,也有說話的資格。

周殿臣道:“玉樓,你說的也是個道理,可是你也知道,光有道理是沒用的,若是慈聖真的摸清了我們的佈置,大家都沒好下場。再說,派員留學扶桑,日後爲萬歲效力這個佈置,就再也提不起來,這是要壞大事的。”

“正是,原本我是想,將這趙某趕出學堂,既是爲你出一口惡氣,也是免得他留在身邊礙手礙腳。不想這一試,倒試出他是個耳目,這樣的人,就更不能留了。”

史季之原本還有些後悔自己孟浪,可是此時,卻又爲自己刁難趙冠侯的行爲,想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免又有些得意起來。他恨恨道:

“可惜那個施密特對他極是迴護,這幾個洋教習同氣連枝,另外三人,恐怕也要關照他。這學堂的事,雖然名義上是我做主,可實際上,還不是幾個洋人說了算?若是他們鐵了心的留人,我就算想趕,怕是也趕不動。”

“這金國的事,就頂數洋人可恨!趙冠侯身爲大金子民,卻去和洋人勾結,這本就是一條大罪。看他與洋人親近的樣子,說不定還信了洋教,絕對是留不得的。”劉玉山與章桐是大同鄉,卻反水到了翁放天一邊,自己並沒有任何慚愧,反倒是以翁門干將自居。

以武備學堂爲基地,秘密培訓忠於皇帝,願爲皇帝效死的青年將校,本就是翁放天交給他們的任務。這幾人也算是用心,很是物色了一些學員,將他們秘密組織起來,又教以忠君之論,只待有朝一日爲天子出力,自己也好得個前程。

只是當下朝堂上,太后的勢力依舊極強,各地督撫疆臣裡,多有隻知母而不知子者,直隸總督王文召雖然年老無用,但是袁慰亭虎狼之輩,若是被他偵查到蛛絲馬跡,那便有性命之憂。因此他第一個就想着怎麼把趙冠侯除而後快。

史季之道:“這事不能做的太露骨,要是引起袁慰亭的注意,那就是不打自招。現在我有兩個辦法,一是平日裡派人盯着他,抓到他的錯處,立即開革,把他趕出咱們的學堂,眼不見爲淨,只要他人不在我們眼前,就查不出什麼;二,就是想辦法把他除掉。”

“除掉?”周殿臣搖搖頭“咱們雖然有些親信學生,但是讓他們殺人?我覺得,他們未必能夠守口如瓶。再說學堂裡如果出了命案,怕是咱們的位子都保不住,到時候這爿基業不就拱手讓人了?”

史季之得意的一笑“殿臣,我說的當然不是那種笨辦法,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那是村人土棍的手段。咱們殺人,手上不要見血。前者,扶桑人來軍校時,曾說過炸蛋製造之法,袁慰亭也想命人仿製,結果如何?”

“炸傷了幾個人,事情就不了了之了。說是威力難以控制,傷己多於傷人,不是軍國利器。”劉玉山器械精熟,一問立即說出答案。

“正是,我們不妨用個借刀殺人的手段。向直隸總督衙門遞個摺子,就說要在學堂裡試製炸蛋,王文召老眼昏花,日常的公文,都由他的幕僚代爲處理。我與他身邊的幕友極是相得,這摺子沒有不過的道理。等他的批覆下來,我就讓趙冠侯全權負責試製炸蛋之事。這事搞砸了,我就算挨點彈劾,也不過就是個督導不嚴,不是什麼大罪。這不正好是一石二鳥的妙計?”

龐玉樓第一個拍手讚道:“此計甚妙,史大人果然是今世諸葛,此計一出,不愁不能除去此人。”

“過獎,過獎了,雕蟲小計罷了。玉樓,你也不要閒着,你們兩人有仇,若是突然不理睬他,反倒讓他生出疑心。該與他爲難,就與他爲難,不用客氣。哪怕動手撕打幾回,也沒什麼要緊,總之就是越自然越好。你安排的人,可信的過?”

龐玉樓自信的點點頭“史大人放心,那人很是老實,且有野心,想要一個到扶桑留學的名額。以此爲誘,萬無不應之理。有他在,趙冠侯一舉一動,絕對脫離不了我們的掌握。”

“如此就最好不過,你讓那人小心一點,別被看破了行藏。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在他身邊安插了眼線而他卻不自知,這就是我們的先機。只要先機不失,就不愁不能剪除此僚。”

幾人商議定時,天色已經傍晚,到了用晚飯的時間。一行人出了這監督的房間,一路來到小食堂,剛一進門,就看到趙冠侯正坐在小食堂裡,與四名洋教習高談闊論,儼然多年知己。在桌子正中,赫然還放着一罈燒酒。

Www▪ttk an▪c o

史季之等人面色皆是一沉,心中皆有個定數:此人與洋人這麼快就打成一片,決計留不得。

武備學堂等級森嚴,以學員身份得入小食堂用餐,而且堂而皇之喝酒的,趙冠侯算是第一個。等他回了自己的下處,幾名同寢的學員,看他面帶紅光,身有酒氣,臉上或多或少,都有幾分羨慕之色。

那名叫李士銳的棚頭走過來問道:“趙兄,你跟這幾個洋教習聊的什麼?你們說的都是洋話,我們可是聽不懂,但是看着教習跟你很親切的樣子,你們以前認識?”

趙冠侯在那大炕上一坐,左右的人,自覺向兩下一閃,按說武備學堂這種地方,也有着欺生的惡習。

他一個新來的,多少要在這些前輩學長面前表現一番,儘可能多的獻點殷勤纔算通達事務,懂得做人。可事實卻是正好反過來,這一棚裡十幾名老生,反倒是要討好他了。生怕他在洋教習面前說點壞話,自己就不明不白的被收拾掉。

加上此時國人畏懼泰西心理嚴重,對於這說洋話的,也從心裡有些忌憚,就更尊敬幾分。卻見趙冠侯一笑

“我們以前哪認識,他們是普魯士人,我是個金國人,從沒見過。只是我會說他們的話,他們人離故鄉,好不容易見到幾個會說本國語言的,就從心裡覺得親近,多說幾句,又帶我去吃頓酒而已。這也不算什麼,也不是讓他們自己掏腰包,慷他人之慨,誰都做的來。”

“那你們聊什麼?”

“還能聊什麼,聊聊風土人情,地方掌故,聊聊街談巷議。泰西人也是人,自然也有人的需求,酒色財氣。問問咱這哪裡有小班接待他們這種洋人,哪裡有好吃的館子,就是些閒話。”

這幫人自然不信,洋人會去問他哪裡有三等小班這種問題,在他們看來,這些洋教習高高在上,胸中藏有百萬甲兵,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怎麼會去想這種事,多半是他跟教習說了什麼私密話,不方便在衆人面前說起。

一想到這新來的,能和洋教習聊些秘密,一衆人對他就更有幾分恐懼,連鋪位,都留了一個最好的位置給他。一應鋪蓋,也都是最新最好的。

學堂按例,夜晚有人值班衛哨,以學習軍營中放哨之道。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漢子主動道:“冠侯兄初來,這晚上的哨,不該安排他,這幾天有他的哨,都由我替他值了。”

趙冠侯看他一眼,見這人生的高高大大,面相很是忠厚,像是個勤勞樸實的鄉下少年,說話也帶有鄉下的口音,看年紀比自己略小一些,大概也就十六、七歲便問道:“沒請教,你貴姓大名?”

“鄉下人不敢擔貴字,俺姓馮,叫馮煥章。以後你的哨,我替你放就好,只求你有空時,教我幾句泰西話。我以前在鄉下雖然念過幾天書,可是文化根底很差,到了學堂裡上學,總有些跟不上。尤其那翻譯頂頂可恨,把洋教習說的話翻的駢四驪六,我也聽不大懂,總覺得洋教習說的不是那個意思。若是想要聽懂,得單獨給翻譯送孝敬,才能讓他再給你講一遍。俺家裡窮,沒錢打點,考試的時候,總是不能過關,日久天長,我怕監督不饒我。”

其他同棚的人,也紛紛趁機介紹了自己的姓名,同樣,也有着學習外文的想法。或者是想要在學堂上能聽懂教習的話,又或者乾脆就是想巴結上教官,也能有資格到小食堂用飯,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有着這種願望。

趙冠侯也不推辭,一一點頭應諾,又說道:“大家今天先睡下,明天我就教你們普魯士文字,這個也沒什麼難的,好學的很。我前面也落下三個月的課業,還望衆位師兄多多指教。”

學堂裡一天課業很重,等到吹了燈,酣聲很快就響起來。趙冠侯卻沒有陷入夢鄉,而是望着窗外的月亮,想起了家中的蘇寒芝。蘇瞎子的病情不容樂觀,她一個女流,卻不知道過的如何。

好在她並非是弱不禁風的大家閨秀,早年間的困苦日子,也能支撐過來,現在家裡有了一筆錢,加上有姜鳳芝這個好姐妹的照應,倒不至於過的更差。

這裡的情形比自己預料的情形要好,甚至不用自己送禮,那幾個洋教習,與自己的關係就相處的不錯。這其中固然有自己語言上的優勢,另外一點,就是殷盛的關係確實起了作用。

洋人也是人,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殷盛與普魯士皇帝交情甚好,乃是普皇摯友,這幾個普魯士人雖然在金國地面爲人上之人,月俸三百兩之巨。卻也想着要走這個門路,讓自己早日回國升轉,或是關照一下家人。

昨天前來報道之後,殷盛就去拜會了這幾個洋教習,特意給自己做了託付,是以這幾個人對自己也就格外優待一些。對他們而言,這不過就是舉手之勞,不用破費什麼。左右不過是讓他做個翻譯,再帶到小食堂吃頓飯,不費自己什麼力氣,卻可以收穫殷盛的報答,算是惠而不費的好事。

再者就是趙冠侯的外文確實過硬,比起武備學堂爲幾個洋教習準備的翻譯,他的普文水平遠遠勝之。很多言語可以翻譯的恰倒好處,讓其他人能夠聽明白且不失本意。這一點,也確實有利於幾個洋教習的課業教授,這也爲他爭取了不少好感。唯一的一點遺憾就是他不信洋教,否則就能和幾個洋人成爲教友,關係也能更近一步。

眼下泰西人對於金人整體上是有着心理優勢的,類似於文明人對未開化部落的先天優越感,但是具體到個人層面,就有所出入。殷盛是能與普皇稱兄論弟的,這幾個普魯士教習自不敢看不起他,連帶着,也不至於對趙冠侯有所歧視。至於他們心裡對其他人的看法,趙冠侯也懶得理會。

有了這四個洋人做護身符,他倒是不怕有人找他麻煩,課業上,照例白天出操,下午進行軍事課程教授,由他擔任翻譯,有這個機緣,幾個教習手中的教材,他也可以借閱,算是額外的收益。

對於軍事,他的興趣並不大,前世他只做收錢買命的生意,沒想過能夠執掌千軍萬馬。但是現在既然到了這個學堂裡,將來怕是難免要入戎行,執掌三軍。爲身家生計着想,他也不得不強迫自己,去學習這些無聊的步兵操典、軍事教程。

繼續求三江票

推一本朋友的書:盛唐霸業

滅南詔,平吐蕃,遷十姓突厥,盡收大食河中之地。

壯海運,下南洋,控室利佛逝,拓建海上絲綢之路。

這裡的怛羅斯沒有遺憾,睢陽城不再悲嘆,唯有氣吞萬里的健兒,倒卷珠簾的鐵騎,豪氣干雲的都護...

盛世之治,朗朗乾坤,江山萬里,美人如歌,這是屬於我的大唐!

第六百一十二章 跳加官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影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五百四十七章 創痍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七百零四章 經濟壓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洋野花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一百章 夜奔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五百九十七章 夜宴第三十八章 夜奔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一百章 夜奔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天期限第一百九十章 定情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五百零一章 香堂(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一百零九章發明與發財(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二百零九章 不回頭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一百五十六章再會壯飛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八章 治傷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兒當自強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二十八章 攤牌第三百一十六章 迴鑾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七十五章 升遷之計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海狼(上)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二百三十八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魑魅魍魎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二百六十七章 鐵騎第一百零三章 軍威第五百七十三章 玉竹低頭(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
第六百一十二章 跳加官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影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五百四十七章 創痍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七百零四章 經濟壓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洋野花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一百章 夜奔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五百九十七章 夜宴第三十八章 夜奔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一百章 夜奔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天期限第一百九十章 定情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五百零一章 香堂(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一百零九章發明與發財(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二百零九章 不回頭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一百五十六章再會壯飛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八章 治傷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兒當自強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二十八章 攤牌第三百一十六章 迴鑾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七十五章 升遷之計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海狼(上)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二百三十八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魑魅魍魎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二百六十七章 鐵騎第一百零三章 軍威第五百七十三章 玉竹低頭(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