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雖然不準備給袁慰亭送錢,但是趙冠侯身上還是帶了四百多兩銀票,這筆錢並非用來孝敬袁慰亭,而是用來打點着那些下面辦事屬員的。有上一世人生經歷,他自然明白,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不管是投軍的,還是來投奔敘親拉交情的,新農鎮兵營外面都有不少。排隊的人羣排成長龍,若是老實的遞名刺上去,等到叫到自己頭上,就不知是猴年馬月的事情。

袁道臺製軍有方,手下的兵士極是懂禮數,收了十兩的門包,又聽到趙冠侯報出曹仲昆的名字,毫不拖沓,當下走了特殊流程。把一衆等候者扔在外頭,把趙冠侯的書信直接遞了進去。

殷盛殷午樓曾於同文館進學,後於哈布斯堡王國學習軍事,於陸軍之中結交了普魯士的皇太子,兩人見面時,彼此皆以老子自稱,堪稱臭味相投。等到這位老子太子繼位,成了普魯士國王,殷午樓也就成了大金國內炙手可熱的洋務專員,專一負責處理普魯士事務。

先建陸軍裡聘用了數十名普魯士教習,又專一購買普械,習普魯士操,作爲普魯士專家的殷盛,也就到新軍裡擔任顧問,與好友的一干臣民打起交道來。

他與袁慰亭是兒女親家,關係自是極親厚,也是袁慰亭的鐵桿心腹。接到書信時正與袁慰亭以及新建陸軍稽查全軍參謀軍務營務處總辦徐菊人在簽押房裡談軍務。接了書信,便隨手往桌上一放,大剌剌的拆開信皮,邊展信邊道:“十格格這是學張良,給咱角書薦將來着。”

這三人中以袁慰亭功名最低,僅是個童生,連秀才都不是,但是位分反倒最高。堂堂翰林的徐菊人也只能算是他的助手。也正因爲此,對袁慰亭說話不宜用典太深,這粗淺的比擬,反更恰當。

見了這書信,袁慰亭哈哈一笑“午樓兄,十格格派給你的差使來了?聽說她薦來的那個,就是海底撈印,斷指訛當的趙某,好象前者在津門縣,他還在站籠裡跟我叫板來着。整個津門的混混,他是第一個不鑽當,還活着從站籠裡走出去的。要不是關你的面子,我就該一槍斃了他。要說是大老的話,給午樓派個差使也就罷了,十格格一個野格格,也這麼大的排場?”

殷盛與他份屬至親,這種玩笑絕不會惱,反倒是笑了笑“容庵,我這差使可不光是爲了自己的人情,這也是爲了咱新軍的公事。琉璃蛋老眼昏花,難堪大用,這直隸總督的印把子,他多半是要交出來,我聽說這個位子委了蓮花六郎。大老跟他有交情,辦好了這差使,將來在糧臺上,老慶幫咱說幾句話,可就省了大力氣。這你還說我的風涼話,可沒這種道理,我這是給你鋪路呢。十格格別看是個沒名分的野格格,可是在大老面前,那是說一不二,比起他家裡那三格格四格格可得寵多了。把她討歡喜了,大老那咱就好說話,要不然,她給咱遞兩句小話,大老可就要跟咱摔臉子。”

金國官場此時流行隱語指代,琉璃蛋便是指現在的直隸總督王文召,而大老,則是指總辦各國事務衙門的慶王。袁慰亭現在最大的奧援就是慶王,也曾給慶王上過門生貼,以弟子自居,是以稱爲大老。

至於蓮花六郎,則是指代兵部尚書、軍機大臣韓榮,而這裡的隱秘事涉宮禁,雖然房裡只有幾個心腹,卻也是不好多談。袁慰亭不似殷盛這般口無遮攔,只一笑“中堂是個老成謀國之人,也知道軍務是眼下朝廷第一等的大事,就算慶王爺不說話,他也不至於卡咱的錢糧吧。”

徐菊人乃是堂堂翰林學士,國朝清貴第一,爲人信奉黃老之術,平時不怎麼愛管事。此時咳嗽兩聲

“這個趙冠侯乃是津門地面的混混,容庵之前力主對混混施以重刑,如今又把混混送入武備學堂,似乎有前後不一之嫌。再者,將來又該如何安排他?他身有殘疾,性情任俠使氣,恐有津門子弟好爲大言,浮華毛躁之弊。放于軍營之內,不知道會生出何等是非,這人的安排,倒是要費一番腦筋。”

新軍待遇既高,選兵也極爲嚴格,作奸犯科好勇鬥狠者,並不是軍隊喜歡的對象。李秀山若不是家裡破出大筆銀子疏通關節,又與袁慰亭愛妾相識,也不會被批准投軍。徐菊人這一問,實際是替袁慰亭開口,向殷盛要個說法。

殷盛則胸有成竹“這事好辦。武備學堂那裡,雖然學制是一年入學,一年分科兩年頭上出校門,但是也不見得非要他待滿兩年出來。他是個混混出身,不管十格格怎麼說他好,總歸是個潑皮,恐怕連字都不怎麼認識。在裡面先混上些日子,讓他讀點書,認識點字,再學點規矩就趕出來。在軍中任個親隨,什麼都別管,就讓他進京,負責跑慶王府。有他和十格格的交情,光是門包錢,就能省不少。”

袁慰亭卻嘆了口氣“我怕的,就是他和十格格的交情。這十格格還是未嫁之身,要是和他鬧出些什麼是非來,慶王遷怒於我等,咱們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容庵,你這就多慮了。”殷盛很有些把握“十格格的婚事,她名義上的老子管不了,這個親老子也不好安排。安排個漢人,覺得委屈了閨女,安排個女真人,人家又不樂意,選秀就更沒她的事。兩下彆扭,估計就得養成個老姑娘,所以就由着她折騰。她願意找誰,大老那裡也是睜一眼閉一眼,只要別鬧出大動靜來,他是不管的。再說,現在不安排,也是不行的。”

他指了指桌上新到的電報稿“兩個月後,老佛爺要來軍營觀操。觀操是假,實際就是來給蓮花六郎撐場子,告訴大家,咱們今後要聽他的。老佛爺親臨,慶王必然是要隨駕的,要是不給他把這事辦了,他在老佛爺面前嘀咕兩句,咱誰都別想好。我聽了個消息,蓮花六郎想要練武衛軍,把董武星的甘軍,唐慶的毅軍、程功亭的武毅軍跟咱們和着辦。大家想想,一鍋飯咱一個人吃,跟一鍋飯大夥吃,那能一樣麼?不巴結好了他,到時候給咱們碗裡揚一把沙子,就能讓咱們噁心半天。”

徐菊人聽了這話,也知道殷盛說的是個道理,不管這人如何不堪,也只能捏着鼻子收下,話說回來,朝廷裡不堪之材倒也不多這一個,一個小軍還是容得下的。

袁慰亭並不希望新軍裡收個混混,可是殷午樓說的條條是道,他也點頭道:“午樓兄說的極是,既然如此,就把他叫進來,說幾句話,打發他到武備學堂去。再跟那邊說一聲,過些天,就把他開銷出來,到軍營裡給個糧臺。既算對的起慶王,也能爲咱們辦點事。把他叫來,當面安撫幾句,就派到學堂去吧。”

趙冠侯隨着兩個戈什哈進了官廳,先是跪地磕頭,隨後就聽有人在上面說道:“你既是十爺舉薦來的,就不必要客氣,坐下說話。”

一名親隨搬來椅子,趙冠侯坐下時,卻只敢坐一半,偷眼看着,見說話之人四十上下,生的五短身材,項短脖粗,一身官服乃是四品道員打扮,方面大耳極有威風。雖然表情很友善,臉上還帶着些笑容,可是他見的人多了,一看之下,心中便有了數,這是個不好對付的。

雖然一直免帶笑容,彷彿平易近人,沒把自己當外人看,但這種笑面虎,前世見的卻不是一個兩個。這是一個野心極重之人,只不過現在羽翼未豐,他懂得韜光養晦,他日若是有了權柄,怕絕不是個容易相處的。現在對他,也要表現的足夠謙恭,否則也會被丟一雙小鞋來穿。

在他身旁上首是個四十幾歲,一身書卷氣的中年儒士,下首則是個三十幾歲,又高又瘦的武人。袁慰亭主動一指那個高瘦武人

“這就是殷會辦,殷大人。十爺讓你送信,就是送與他的。按說武備學堂現在已經滿員,不再招人,可是十爺的面子必須要給,殷大人又在學堂任着會辦,硬是給你擠出個名額來,你可要珍惜這機會,不可虛擲光陰。”

殷盛則朝趙冠侯一點頭“老十求我的事,我不會拒絕。但是我要問你一句,這軍隊辛苦,武備學堂規矩森嚴,不比江湖,你可受的了約束?”

“既要報效朝廷,自當嚴守法度,若有違反,小人甘受軍法。”

“但願你言行如一。雖然本官保舉的你,可若是你犯了軍法,本官也不能徇私。”

這種沒營養問答,實際就是官場上的常用模式,要保舉一個人,總是要走這麼個流程,問問有何特長,有何本領。回答之人即使文墨不通,搜刮有術,也要把自己說的廉若鮑叔,力勝烏獲,纔好讓保舉之人放心。自己也彷彿真是憑着本事發達,不是靠的人情門路。

一般來說,這種問答只會用在身份合適的人之間,趙冠侯現在身無寸職,眼前三人卻是手握重權的帶兵大員,用不着跟他浪費時間。武備學堂一科招收學員數百人,能有資格說這種廢話的,總共也沒有幾個。

說到底,還是十格格的面子夠大,這種問對,算是擡高了趙冠侯的身價,也是給十格格面子。三人也做好了準備,混混到了這地方,要麼是嚇的說不出話,要麼就是胡言亂語,就算有所失儀,也是情理之中,不會怪罪。

可是事實的發展,卻大出他們意料,這個趙冠侯表現的極有分寸,對答的也很得體,對於一個新丁來說,他這種表現可稱極佳。

趙冠侯對大金官場上的套路雖然不大懂,但是有前世的經驗,對於這種問話,自是能應付自如的。他倒是想過,在這裡顯露一下自己的精通各國語言這方面的特長,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軍營裡強調的是共性,而非個性,金國現在的整體風氣也是推崇中庸,反對那些特立獨行,標榜自我的人。若是在投軍之後,這方面的才幹被某位大人挖掘出來,自己固然可以被稱爲千里駒,發現者也可落個伯樂之名,皆大歡喜。

可若是自己太急着表現出來,搞不好就會被這幾位大佬認爲恃才傲物,目中無人,會一點洋文就自以爲是,反倒是把事情搞砸,乃至絕了升遷之路。

事實上他本來對做官沒什麼興趣,只是既然蘇寒芝喜歡,並且也有家庭方面的考量,那自己就去順她的心意好了。這個時代是個人吃人的世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與他前世所經歷的大多數國家一樣。

想要不被吃,就要努力的讓自己體量變的更大一點,沒人能吃的下。爲了不讓上一世的重演,自己就得想辦法保護好自己,同時讓自己走的更遠。

走戎馬這條路,做士兵太過危險,不管個人的身手多好,戰場上一發流彈都會掛掉。在那個什麼見鬼的學堂學習一段,然後想辦法做個官,然後就可以想辦法繼續提拔。外語方面的本事再好,最多是做個通譯,再想提拔也不容易,實際反倒是拿不到真正的權。

而且表現的外文太好,一來平白惹人嫉妒,二來說不定就會給自己身上加什麼擔子。金國現在正在***學洋人,搞洋務,往各國派公使。如果讓自己給哪個公使做扈從,一走幾年,還見不到自己的女人,那樣的生活,可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他刻意的扮演下,回答算的上中規中矩,既談不到出色也談不到丟人,按他想來,這種大衆化的模式,對方應該不會關注自己。有十格格這條線,將來想要提拔,總歸是方便一些。卻不知,待他領了告身,由殷盛領着離開後,袁慰亭看了一眼徐菊人“卜五兄,你對這人怎麼看?”

他們兩個是換了貼的金蘭兄弟,無話不談,否則徐菊人以翰林之尊,怎麼會屈就於區區一介青衿幕府?他認真思索着

“若他真是一個草莽之徒,倒也就罷了,左右不過是安排個吃閒飯的差使,咱們也不是安排不起。可是看他方纔問對時,應對的如此得體,這可不像個混混的格局。容庵,你說他會不會是慶王安在我們身邊的眼線?”

袁慰亭默然不語,良久之後道:“我覺得不會。大老想要摘了我的頂戴,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不用這麼麻煩。我只擔心,他只是借十格格的路子,背後另有高人。這人,若是用的重了,就讓他對咱們瞭如指掌,卻是怕有變故。用的輕了,大老面子上可不好看。其實要奪我的印,不過是下一道明詔的事,何必用這手段。”

“容庵,現在說這些是沒用的,朝廷自從文正公之後,於我輩漢人領兵最是提防。新建陸軍又是大金全軍精華所在,用此手段,也不足爲奇。這個人,左右記着就是,等到他從武備學堂出來,一定要有個用處,也要用心提防。最好是放在我們眼皮子下面,把他高高掛起,既不得罪慶王,也不讓他真的摸了咱們的底細。若是找到機會,不妨把他爭取到咱們一邊,使其爲我所用,倒是能省卻我們許多力氣。”

徐菊人說到這裡,忽然靈機一動“容庵,我這裡倒是有個計較,前者朝廷下詔,要從這一科的學員中選出一批人赴扶桑留學,學習軍事。若是把這個名額給了這個趙某,既保全了慶王的面子,也省得這人留在身邊礙眼。至於能不能學會什麼……,左右不過是朝廷多費一份錢糧而已。”

袁慰亭點了點頭“卜五兄,這個主意果然高明,咱這算是送瘟神,就這麼定了!”

趙冠侯尚不知道,自己還是被袁慰亭屬意派到扶桑進修,他隨着殷盛自軍營離開,前往武備學堂。眼下沒有進城的火車,殷盛問了他一句是否會騎馬,得到肯定回答後,便牽了兩匹馬出來。這兩匹坐騎都是歐洲培育的純血阿拉伯馬,肩高超過一米六,與金兵中常用的蒙古馬完全不同。兩人飛身上了坐騎,揚起馬鞭輕抽,馬逐漸加速,漸漸越行越快。

趙冠侯這具身體,雖然只是個混混,但是與北大關那邊,幫人耍過馬戲,也懂些粗淺馬術。而前世的他,則是在幾個馬術俱樂部裡都極有名氣的優秀騎手。開始時,還要稍微適應一下,等到習慣之後,曾經的技藝施展出來,速度也漸漸快了。

殷盛雖然是女真人,但從小長在京裡,弓馬早已經荒廢,馬術只能算普通。自以爲怎麼也比這個混混強,可是漸漸發現,對方反倒是有意的落後自己一個馬身,心內也有了些疑惑。但還是熱情的介紹着武備學堂的規矩,裡面的忌諱,以及自己的關係。只是在心裡,一樣對趙冠侯的身份,泛起了一絲疑雲。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

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三十五章 當指(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二十五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上)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三百七十章 鴻機開缺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三百二十七章當頭炮(上)第三百章 櫻之殤(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六百一十四章 暗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岳父威武第二百九十六章 掘坑待虎(三)第三百零六章 定約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六百一十九章 海狼(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二十三章 大新聞(一)第七百零六章 飢卒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二百零三章 種瓜得瓜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二百六十五章陰影第六百一十二章 跳加官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城解圍(下)第八十五章生日宴會第八章 治傷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點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二百四十四章 血戰津門(一)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七十一章 路見不平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堂地獄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最終章 雄雞一唱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二百八十六章 遲暮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二十三章 大新聞(一)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二百一十章 直督之託(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槍聲(上)第一百六十章 落子第四百六十章 退路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二百七十三章 較量(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七百四十一章 自己的選擇(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
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三十五章 當指(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二十五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上)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三百七十章 鴻機開缺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三百二十七章當頭炮(上)第三百章 櫻之殤(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六百一十四章 暗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岳父威武第二百九十六章 掘坑待虎(三)第三百零六章 定約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六百一十九章 海狼(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二十三章 大新聞(一)第七百零六章 飢卒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二百零三章 種瓜得瓜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二百六十五章陰影第六百一十二章 跳加官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城解圍(下)第八十五章生日宴會第八章 治傷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點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二百四十四章 血戰津門(一)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七十一章 路見不平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堂地獄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最終章 雄雞一唱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二百八十六章 遲暮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二十三章 大新聞(一)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二百一十章 直督之託(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槍聲(上)第一百六十章 落子第四百六十章 退路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二百七十三章 較量(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七百四十一章 自己的選擇(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