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南北合(上)

借洋債的辦法,並不算新鮮,但是這次借債,是以兩淮鹽利爲抵押,確實有損害趙冠侯利益的嫌疑。畢竟他剛剛控制了兩淮鹽場,收拾了徐寶山,還不等發財,鹽利就抵押給了洋人,換誰也難免有想法。

可是要辦成此事,趙冠侯的干係很重,袁慰亭也不能讓他帶着怨氣上任,連忙解釋道:

“當今天下,雖然南北議和,但是局勢,並不能算安穩。雲貴一帶的蔡鋒,虎視眈眈,不可聽令於我。江西、安徽、福建、兩廣,這幾個省,我們的力量也不足以制約他們。不管共合也好,總統也好,手裡必須要有兵。沒有兵,就沒有權威可言。所以我們北方,肯定是要招兵,而南方那些民軍,肯定要裁撤。”

葛明風起之後,南方擴軍的速度,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武漢三鎮,居然招兵五協,湖南更是有了若干鎮一級的編制。其實際兵力多少未知,但是軍餉是按着足額領取的。導致兩湖積帑,幾爲之盡。

袁慰亭上臺之後,自然不會允許南方保留這種規模的民軍,可是兵易聚難散,如果處理不好,這些士兵散落民間爲匪,則南方再難安定。北方各鎮,南征有功,亦需要重金厚幣犒賞,否則士兵不能爲之服膺,也要生變故。

於民間,要修養生息,重建田園,也需要善加優撫。國際上,庚子賠款以及馬關的賠款,也需要照數支付,事實上,袁慰亭正因爲承認了這些債務,及之前大金的條約,洋人對他的支持才這麼大。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要想恢復拿出這麼大一筆數字的使費來,又談何容易。

欠了這麼多外債,路、礦之權,抵押大半,再想借債,抵押物就不好找。兩淮向來爲重要財政來源,整理鹽法,是朝廷無錢之下,想的最後一招救命絕技,袁慰亭把腦筋動到鹽上,也不足爲怪。

趙冠侯倒是沒有生氣,笑道:“姐夫,你也不容易啊。金國這麼個爛攤子,放到誰肩膀上,挑起來都很吃力。能夠維持局面已經很難,更何況,還要把爛攤子建設好,這就更難了。”

“也只有你,明白我的苦衷。這個爛攤子,不治還不行。別人都只看到我當家,沒人看到我的辛苦。稍有不滿,就會找我這個當家的鬧,說我沒給他們安置好,這就是當家人的難爲之處。既然在這個位置上,委屈捱罵,就是家常便飯,做的好是應該的,做不好就成了過錯,這就是代價。五十萬鎊,聽上去不少,摺合白銀四百萬出頭,可是先扣利息,到手就沒這麼多。光是給歲費,就要用去兩百萬。再加上林林總總的開銷,這筆錢能夠用就好。不過洋債是重利,洋人銀行都搶着放。簡森爲了你,把比利時的家當都賣了,你也要對的起她,把這個貸款辦成,也算是對她的報答吧。再說兩淮是你打下來的,鹽關上派你自己的人,和她的辦事員合作,比起別的銀行要方便。”

“我盡力而爲,過年不欠饑荒,等過完了年,我立刻就去談這件事。”趙冠侯心知,袁慰亭嘴上雖然敷衍的好,實際卻是與事實頗有出入,現在借洋債,已經不像之前那麼好借。

揚基的局勢變的日趨緊張,戰爭幾乎不可避免,泰西的銀行,都在緊縮銀根,控制放貸。保證手頭有充足的現金,應付因爲戰爭可能導致的市場變化,同時也爲了發戰爭財,做資金儲備。

是以市面上,想要調撥頭寸,不那麼容易。松江股票風波之後,大金本土的財政又瀕臨破產,籌款艱難。眼下借貸,一如訂立城下之盟,條件上,不可能像之前大金時代借債那麼寬鬆。可如果新正府甫一成立,就以極爲苛刻的條件貸款,又勢必落人口實,成爲南方攻擊的一個藉口。

袁慰亭這次找自己,就是希望能用自己與簡森的關係,把這筆債務談下來,而條件上,自然不能過於苛刻。抵押物,又是自己控制範圍內的兩淮鹽餘。這是自己部隊打下來的地盤,袁慰亭公開收回去,很難服衆,在內部是沒辦法說的。交給自己,顯然又不甘心,通過這種手段,算的上一石二鳥。

他也擔心趙冠侯因此有其他想法,復又安撫。“正如我方纔所說,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快恢復秩序,確保市面不至於太壞。新正府一成立,那些旗下大爺們的旗餉,首先就沒有了。其次,旗田,也要收回。這些人的去處,就很成問題。他們一旦生出變故,就需要派兵來彈壓秩序,我們北方,必須要擴充部隊。你這次部隊接收了不少俘虜,山東原有一鎮又一協的編制不變,我再給你一個省鎮的編制,陸軍裡再給你一個步兵協,你看怎麼樣?”

袁慰亭對趙冠侯最大的忌憚,還是出在他這次出兵,接收俘虜太多上。大批受過軍事訓練的士兵,被他吸收進來,使第五鎮的體量空前龐大。這些部隊只要進行武裝,稍微做一番集訓,就能拉出去當戰兵用。以山東的財富,加上這些部隊的力量,足以成爲一個新生的軍事團體,與袁慰亭分庭抗禮。

何況趙冠侯與旗人和洋人的關係都比較密切,如果現在旗人宗室、泰西列強出來支持他,以山東的兵力,再加上這些外援的影響,說不定政局就會變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袁系之中,趙冠侯的力量最強,雖然兩人關係遠比其他人爲近,袁慰亭也要予以裁抑,以維持自己體系內的平衡。趙冠侯對此已有準備,發財發的多,必然就要考慮着別人眼紅,而袁慰亭提出的要求,也不算太過分。

他先是表示了一番感激,隨後又說道:“旗人的安置上,等到年後,我們慢慢想辦法。按卑職的想法,可以從山東上船,把他們送回關外,那是他們起家的地方。關外開發,人力最重,無人則萬事不可談。現在關外已經比當初有了很大改觀,這與每年山東運去的人大有關係。這些旗下大爺,雖然不大會勞作,但是事態逼迫之下,總有一部分人願意去求條生路。再有,就是我山東想辦法解決一部分,誰讓十格格是他們的靠山來着。”

袁慰亭有一句話,沒有辦法放在桌面上,就是宗室的鉅額資產,大多流入了山東,成了旗人基金。這筆錢由於是存在山東正元,跟趙冠侯自己的錢沒有區別。他安排旗人,也是袁氏體系內的公議。

見他自己開口,袁慰亭就省了口舌。“你有這鋪排很好,不過天下事,未必就能順你心思。咱們還是見事行事爲好,那些旗人最難打交道,比起洋人來更不講理,將來有的你頭疼。這回新正府組閣,我本來想把你調動到京裡。可是山東離了你,就像船沒了舵手,怕是不成。再者,你的年紀也還太輕,如果貿然任一個部職,不但下面的人不服氣,你自己也壓不住他們,還不如在山東來的舒心。我給你在陸軍部留個次長的位子,等到年歲夠了,就給你補上部長。新正府,要開國會,我給山東留五十個議員席位,你安排你的人進來。有這麼多議員在國會裡爲你說話,你就不會吃虧。”

他指了指那幹高談闊論的武官“他們論才幹,論戰功,皆不能和你相比。論起親厚,就更不必說。但是有的時候,家中關係最近的人,反倒是吃虧最多。一家之主,往往要拿自己的親人開刀,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

“大總統何出此言,按金國的說法,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身爲下屬,服從命令是天職,您的命令,卑職不敢也不會有什麼怨言。”

“你這就是怨言。你我之間,不要叫的那麼生份,我不管是大總統,還是其他什麼位置。你永遠是我的兄弟,我永遠是你的姐夫,走,回去準備開飯。”

酒席上,段香巖說起京裡的情形,雖然眼下還在飄着黃龍旗,但已經有不少地方上的人,來到京城裡奔走結交。這些人或是地方士紳,或是些世家子弟。於新政一無所知,但是可以感覺到,快要改朝換代,投奔新貴,謀求退路。這也是大族名門多年以來的自保之道。

另外一批客人,就是各省的實權人物。各省葛明軍紛起,一部分督撫改弦易幟,自總督變爲都督,割去辮子,即成葛明元勳,共合功臣。可也有一部分督撫棄印而走,藏身於租界。現在南北戰事平和,這些人就想着疏通關節,重獲起用,爲自己謀個前程。

這些人身上都帶着不少錢,到了京城,就住進八大胡同裡,不是宴客,就是牌局,想辦法討好新貴。像段香巖,最近在八大胡同打牌,就贏了將近一萬元。連帶睡姑娘的局帳,也一併有人開銷,不用自己花錢。袁系干將裡,有此待遇者不在少數,提起來,自然都是得意無比。

袁慰亭聽了之後冷哼一聲

“可惜,來的都是這些舊派的人物,新派的人,來的還是太少了。葛明黨,還在堅持要我南下就職,這件事你們怎麼看。”

孟思遠夫妻與袁慰亭的交涉,辦的不算太順利,只是成功釋放了孫帝象的善意,但是對於恢復南北和平意義不大。孫帝象同意讓出臨時大總統一職,但要求是,國都改在江寧。

從公開層面看,江寧既不屬南,也不屬北,算是北洋和興中會力量都太強的地方,且有南方運河之利,選在江寧建都,也是個極爲公道的建議。可是袁慰亭並不糊塗,一旦國都選在江寧,自己與北方的聯繫就要減弱,這些驕兵悍將一旦不爲自己所制,那麼這總統坐的也不安穩。

如果從他嘴裡說出拒不到職,未來就要自己承擔這個責任,他這一問,等於是把包袱甩給了一干部下,聽他們是一個什麼看法。

唐儀紹臉色變的有些尷尬,歸根到底,江寧就職這事,是他答應的孫帝象,現在事有變化,他最難做人。連忙道:

“容翁……學生認爲,江寧建都,不失爲一個上上之選。京城被女真人盤踞多年,暮氣已深。方方面面,都擺脫不開女真人的痕跡,並不適合一個新生政權。而且讓南方的人到京裡做官,有使人爲質的嫌疑,對於未來我們的合作有很壞的影響。依學生之間,不如就依他們所說,把國都設在江寧……”

“我不同意。”段芝泉接過話來“江寧,是洪楊建都之處,首先就不吉利。再者當年曾九帥破江寧,三日不封刀,士兵大肆屠戮,城市元氣已喪,不是當年的江寧可比,在那裡建都,我看不會長久。”

趙冠侯示意曹仲昆說話,曹仲昆卻張口結舌,不知道說什麼,半晌以後,才擠出一句“江寧不好……我們北洋兵都是北方人,去那吃不慣……”

袁慰亭哈哈笑道:“仲昆說話最實在。吃不慣這句話,聽上去有點粗鄙,實際,就是這麼一回事。人以食爲天,連吃東西都吃不舒服,其他的事,就更不必說了。我是河南人,吃不慣江寧的飯菜,下面當兵的,我想跟我是一樣的。三軍連飲食都照顧不到,又何談其他?”

唐儀紹聽出他話裡的婉拒之意,自己的辯解之詞,就不能說,否則怕是要落一個葛明黨同謀的嫌疑。袁慰亭又道:“可是,我們總這麼僵持着,也不是一個辦法。南方的特使,又要來京裡遊說我,眼看過了年,金帝就要退位。我如果再戀棧不去,破壞和談的罪名,就會加諸在我的身上,各國公使那裡的態度,卻也要考慮。”

趙冠侯笑道:“大人不必急在一時,事緩則圓,總是要年後才能交涉,到時候,或許就有辦法也不一定。”

樑士怡也道:“冠侯這話說的好。這件事,不必急在這一時,慢慢想,總能想出來辦法。倒是其他的事,我們要抓緊議,等到年後,那邊一明發詔書,我們這裡,就要有個章程跟上。我想,第一就是財政上,我們要有個新局面,過去大金的龍洋,銅子,要逐步收回,紙幣徹底作廢。總不能共合正府,用着承灃頭像的票子。我們得發行新幣,把咱們大總統的頭像印上去。”

袁慰亭搖着頭,連說着不可,自己這個臨時大總統,總歸還是臨時的,誰知道以後有沒有變化。總不能換一個總統,就換一種貨幣。樑士怡則舉了阿爾比昂的例子,雖然換了總統,但是票子上印前代總統的頭像並無干係,只要功績足夠,就沒人能說閒話。

趙冠侯則趁着機會,悄悄一拉曹、李二人,把他們叫到一邊“二位哥哥,老帥的意思,你們聽懂了吧?現在鑄幣,定職,那都不是咱該操心的事,我們也管不了。咱就做好自己的本分,你們要是替老帥了結了心願,讓他不用去南方就職,二位哥哥的前程,還怕沒保障麼?”(。)

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二百零三章 種瓜得瓜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遍地開花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參劾(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五百二十五章 恩威並施(上)第五章 行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玉美人(下)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四百三十章 女子銀行(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毒菌之亡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六百零五章 特洛伊(上)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六百二十二章 暴風將至(下)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洋野花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鮮血共合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七百一十二章 美麗的笨女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共合政局(上)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上)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十五章 猜疑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第六百八十七章 自污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一章 站籠內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手持槍,一手擁卿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五百二十一章 毒手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六百八十三章 裁軍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倒塌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
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二百零三章 種瓜得瓜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遍地開花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參劾(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五百二十五章 恩威並施(上)第五章 行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玉美人(下)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四百三十章 女子銀行(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毒菌之亡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六百零五章 特洛伊(上)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六百二十二章 暴風將至(下)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洋野花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鮮血共合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七百一十二章 美麗的笨女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共合政局(上)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上)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十五章 猜疑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第六百八十七章 自污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一章 站籠內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手持槍,一手擁卿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五百二十一章 毒手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六百八十三章 裁軍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倒塌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