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暴風將至(下)

山東開埠的時間,雖然比廣州、松江等南方城市來的晚,但是靠着遠超時代的服務理念,良好的城市環境以及超過泰西本土的公共服務,讓山東成爲泰西洋商投資的天堂。大批海外資金注入,也是山東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主要因素。

隨着泰西戰雲密佈,來自西洋的資金漸漸枯竭,扶桑資本趁勢崛起,大肆侵奪原屬於泰西的市場。扶桑商品在中國日漸增多,扶桑商人的活動也越發的活躍。不過,在山東經營的時間越長,扶桑人的抱怨就越多。

山東的生意,實在太難做了。魯造的日用品及輕工業產品,由於有本土銷售優勢,且享受稅務上的優待,價格比扶桑造的洋貨要低。質量上,比之扶桑貨猶有過之。在這個領域,扶桑貨競爭不過魯貨,乃至國內各省,也是魯貨比扶桑貨賣的快。

國際市場嚴重萎縮,偶爾有訂單,利潤也有限。饒是如此,只要魯貨參與競標,扶桑基本就爭不過。隨着經濟蕭條,做生意越來越難賺到錢,想要在中國發財而不得的商人對於山東的仇視情緒就越來越高,固然在做生意時,必須擺出職業性的笑容,私下裡,卻是不停的詛咒。

這次山東救災,原本想要發筆大財的商人,大多事與願違。不管是商人,還是在山東設有分部的扶桑大財團,對於趙冠侯的態度越來越不滿。要求正府保護在華商人利益的呼聲日高,壓力漸漸加大。

最近,一些手眼通天的商人,終於得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商人的好日子就要到來,損害扶桑商人利益的中國要員,即將遭到嚴懲,扶桑經濟即將復甦。

扶桑商人手裡有一定資本,自然就有了對應的社會地位。隨着生意越做越大,與山東的官員或是士紳,都會產生交集,比起泰西商人,文化上更爲接近的扶桑商人,更容易和中國人交朋友。隨着貿易往來,很有些扶桑商人在山東落腳,生根發芽,擁有了一定的人脈與社會能量。

這些扶桑商人手頭很闊,對於結交朋友上,向來不吝惜資本,因此很受歡迎。他們的花頭也很多,比如找幾個扶桑浪人,到山東立擂臺比武,由扶桑商人出一筆獎金獎勵冠軍。這樣的活動搞了幾次,每次獎金都被中國人拿走,在民間很留下一些拳打鐵勒大力士或是大敗扶桑武士的傳說。

扶桑商人非但不會因此生氣或沮喪,反倒很樂於與這些比武獲勝的好漢交個朋友。

新編省軍第二師炮兵團長孫鵬舉,便是打了一次擂臺,得了獎金,再後來,就與扶桑的大商人成了朋友。這名商人對朋友很熱情,一有時間,便要拉着孫鵬舉到家裡喝酒講武。連他的家眷,都和孫鵬舉相處的極是熟慣。

商人自己是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卻有個小自己二十幾歲的漂亮老婆。那女人不但模樣美,性情也極溫順,自從見過這個女人,孫鵬舉與這扶桑商人的來往就更頻繁。

過年的時候,扶桑人沒有生意做,卻也不肯回家,孫鵬舉同樣沒有家眷,被扶桑人拉來,到自己家過年。兩人喝膩了扶桑清酒,改喝山東本地產的燒酒。扶桑女人就在旁邊爲兩人斟酒佈菜,杯盞之間,手腕輕觸,陣陣香氣入鼻,酒不曾飲,孫鵬舉的身子就先酥了一半。

於是,他很快就喝的雲裡霧裡,再後來就感覺被人放到了軟牀上,隨即就做了一個甜夢。夢裡,他做了自己想做,而一直沒敢做的事,等到夢醒卻發現這並不是夢。在自己懷裡不知所措的東洋佳人,面前憤怒的東洋商人,孫鵬舉不驚反笑,乾脆把扶桑女人摟在懷裡大施手腳,朝那扶桑商人道:“你們弄啥?有話直說,只要價格合適,一切好說嘛。”

得意樓內,回家過年的董駿,被一位在關外有密切合作的扶桑大商人請來吃酒席。酒到中途,這名商人將一個信封放到了董駿面前“這裡面,是貴宅幾位僕人花押的控訴書,內容……與閣下的庶母與趙巡閱有關。基於朋友的立場,我想我有義務提醒你一句。你看過之後,對於將來與山東的合作,應該會有重新的考慮。扶桑人,絕對不會讓朋友吃虧。”

在鄉村,以收購糧食、農副產品爲主業的扶桑商社買辦,也趁着農閒時節,進入農戶家中,與這些村子裡年長有威望,或是平日在鄉民中,素有號召力的人物開始聊天。

他們並非空手登門,都會帶上小禮物,給農家的兒女,也會預備一份數字頗爲可觀的壓歲紅包。有禮走遍天下,有了這些東西打底,兩下的交涉就容易進行。這些買辦並不是爲了訂立購買合同,而是真心爲農人着想。先問了收成,又問了糧價,最後搖頭道:

“鄉親們,你們吃虧了。現在泰西鬧兵災,糧食的價天天看漲,這個時候,要是跟着市場價走,你們就發了大財。只有山東搞這個糧食統購,才讓你們賺不到錢。外省種地的,這個時候都發了大財。你們啊,沒趕上好督軍,這錢都讓他賺去了……”

揚州城裡,藉着過年的當口,幾個販海沙子爲業的大梟湊了桌麻將,一邊打牌,一邊抱怨着世道艱難,曾經一本萬利的私鹽生意,如今一落千丈威風不再。大家再想過當初的日子,是沒指望了。

有人立刻接口道:“也不一定沒指望。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咱頭上管鹽的人換了,章程就得變,到時候,一切都不同了。”

在長江流域,原本扶桑的航運公司就與阿爾比昂航運公司大搞競爭,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並不影響兩國商人如何明爭暗鬥。是以,當聽到阿爾比昂的航運公司一口氣損失了三艘大型貨船之後,扶桑的日升航運在夫子廟大擺酒席慶祝,也就不足爲怪。

日升的老闆藤田一男並沒有全程參與活動,只在慶祝的開始階段,禮節性出場致辭,隨後就乘坐私人馬車,進入豫陝巡閱使馮玉璋的官邸。

坐鎮江寧遙領河南陝西,好處自然得不到。馮玉璋不比趙冠侯,沒有正元女子銀行或是山東紡織廠這樣的聚寶盆,對於遙制的省份,很難真的從中攫取什麼利益。好在他實控的東南地區,向來是中華膏腴之地,雖然經濟蕭條,但是日子比起其他省份依舊好過的多。

也正是背靠東南膏腴,馮玉璋才得以在蘇南擴軍四個師,這四個省師全部由馮玉璋負責糧餉,部隊自然也自然都惟其命令是從。這四個師,算是馮玉璋自己手上的力量,即使趙冠侯這個名義上兩江巡閱的軍令,也難以調遣。四個省軍師的糧餉都可以保證,現在最困擾的問題,就是武器。

原本南方有江南製造局以及漢陽兵工廠,軍火購買可以自以上兩個重要軍工企業購買。可是自從趙冠侯席捲東南之役,江南製造局名存實亡。機器都被拉到了山東,技術人員大量流失,曾經於前金時代大名鼎鼎的兵工廠,現在成了空殼。

漢陽兵工廠的生產能力,也受制於嫺熟的技術工人不足,不能開滿工,本省的軍火訂單都難以完成,外省購械就更難。江寧自有的小型修械所雖然也能製造少量槍械,但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不能滿足大軍需求。更何況,江寧也不具備製造重型火炮以及米尼步槍等軍械的技術能力。

擁有港口優勢的東南地區,購買軍火遠比腹地容易。畢竟眼下的洋行,軍火只管送到港口,從港口運到所在地,就得自己解決。以往靠着泰西洋行的關係,馮軍採購洋械倒還不算爲難。可是隨着泰西亂起,各國對華軍火禁令加強,馮玉璋的軍械來源,已經大成問題。

藤田一郎的出現,算是馮玉璋的救命稻草。即使扶桑軍火的價格比泰西同類商品要高出三成,但只要能買到就好,至於價格方面,反正江南富裕,還怕沒錢麼?

兩方坐定,藤田笑道:“太古船行的不幸遭遇,璋帥想必已經聽說了。對於這次襲擊事件,我深表同情,無恥的普魯士人,居然悍然侵入共合領地,這是明目張膽的入侵,我支持共合正府行使主權,將普魯士軍艦擊沉!”

馮玉璋搖搖頭“藤田先生,就不要拿我開玩笑了。我共合國力孱弱,既不敢開罪阿爾比昂,同樣,也不敢啓釁於普魯士。再說,以東南水師的老舊船隻,去阻擋普魯士的新式軍艦,等於以卵擊石,結局也只是送死而已。即使阿爾比昂領事親至,我也是有心無力。”

藤田笑道:“璋帥,此言太謙了。共合雖然現階段不具備與普魯士進行決戰的條件,但不妨礙讓普魯士人付出代價。只要共合的港口不爲普魯士艦船提供補給,它就很難實行這樣的機動作戰。據本國商人反映,這幾艘行兇的普魯士軍艦,可是在山東獲得了大量燃煤淡水,還在山東補充了炮彈。阿爾比昂方面,對於山東的這種做法,很不滿意。”

馮玉璋乾笑兩聲“這……山東的事,我們管不到。在這裡談別人的是非,於事何補?”

“不,這可不是別人的是非,而是璋帥你自己的利益。以江寧遙領豫陝,等若望梅止渴,口惠實不至。江寧自前金時代,就是兩江總督制所。如果璋帥坐擁兩江,再領有山東,共合膏腴之地,便皆入大帥之手。到時,中國第一人爲大總統,第二人,便是璋帥。再者,正元銀行大肆掠奪東南財富輸送山東,導致東南經濟衰退民生日艱,民間怨聲載道,對於璋帥的東南發展大計,也大爲不利。如果,正元失去了靠山,也不敢再像現在這麼囂張了不是麼?”

馮玉璋一怔“藤田先生,您未免危言聳聽了吧?山東向普魯士艦隊提供燃料與物資補給,也是基於兩國條約,並不算是什麼過錯,更不至於提到責任二字。”

“並非如此。璋帥,大家聰明人,不說糊塗話。眼下的國際形勢,您應該看的很清楚,中國必須要明確表態。作爲中國的實權督軍,支持誰,反對誰,也是必須說明的事情。這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做出正確選擇的人,將在未來獲得巨大回報,反之,自然就會失去曾經擁有的一切。貴國官場上,興衰起落的事發生過很多次,璋帥想必清楚的很。一名督軍的崛起,和他的衰落,固然可能是個緩慢的過程,但也可能非常快。這一切,都取決於他做了什麼,支持誰,反對誰。”

“這些話是藤田君你的意思?還是領事閣下的意思?”

“阿爾比昂的領事,正在於我國領事就維護長江流域安全問題,展開新一輪的談判。雖然,從生意人的角度,我們和太古船行是競爭對手。可是從維護長江安全的角度,我們則是夥伴。只有一個安定的大環境,纔有商人生存的空間。這個道理,並不難懂。要想維護安全,必須有一個開明有遠見且有力的中國官員支持,才能實現這一切。阿爾比昂和我國的領事,都對璋帥的才幹表示讚許,我們相信,只有璋帥纔有可能維護整個長江的經濟秩序與社會安全。阿爾比昂人的精力將轉回泰西,對於東方,有心無力。至於普魯士……這個國家的命運已經註定,支持普魯士的人,將爲自己的輕率決定而後悔終生。未來兩江的新秩序,就由我們共同維護。爲了表達誠意,我國將爲璋帥提供足以武裝一個師的軍火,價格上……帝國保證,給馮將軍的價格是當下最爲公道的。要知道,由於戰爭,軍火的價格可是一路推高,只有帝國的朋友,才能用這麼優惠的價格獲得武器。”

馮玉璋的心終於放下了,問道:“那我需要做些什麼,來回報貴國的友誼?我必須先聲明,目前兩江事務,我能發揮的力量並不多。”

“帝國的付出是無私且不求回報的,璋帥放心,帝國絕對不會要求自己的朋友做力所不及的事。我們只希望,未來需要做出抉擇時,馮將軍記得誰給了您好意,誰是您真正的朋友。”

當天晚上,馮玉璋將這一切,告訴了自己懷裡的愛妾,最後吩咐道:“明天,你去一趟松江,把咱們家在正元所有的存款都提走。記住,一定要鬧一場,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和陳冷荷鬧翻了。但在那之前,把今天扶桑人的話,一字不漏的轉述給她。”

“老爺,您到底是要和山東爲敵還是爲友啊,妾身怎麼聽不懂?”

“小乖乖,這是男人的算計,你哪裡明白?神仙鬥法,凡人遭殃。山東扶桑交惡,有我什麼事?爲敵爲友,我都犯不着。我固然對姓趙的不滿意,可是扶桑人我也一樣看不上。我這樣做是兩不得罪,既賣一個交情給姓趙的,也對扶桑人有個交代。至於將來……我這個人最公道,誰贏了,我就支持誰。”(。)

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三十五章賢者的禮物(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城解圍(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四百七十八章請財神(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作之合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章 櫻之殤(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六百一十六章 陰影中的較量(下)第八百零四章 隱形實力第六百六十七章 螻蟻與塵埃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二十四章 大新聞(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三百九十二章 蛇出洞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四十三章 鬧婚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六百九十二章 太平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三百零四章 天誅(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一百七十七章拜山(上)第七百零三章 三線皆敗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列車(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豐收第一百二十七章 借將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一百零二章 叫姐夫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六百二十一章 暴風將至(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一百六十五章抄家(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一百零九章發明與發財(下)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八百章 初陣不利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之變第六百三十九章 焦土(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五十七章 分別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
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三十五章賢者的禮物(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城解圍(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四百七十八章請財神(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作之合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章 櫻之殤(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六百一十六章 陰影中的較量(下)第八百零四章 隱形實力第六百六十七章 螻蟻與塵埃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二十四章 大新聞(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三百九十二章 蛇出洞第七百四十章 自己的選擇(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四十三章 鬧婚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六百九十二章 太平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三百零四章 天誅(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一百七十七章拜山(上)第七百零三章 三線皆敗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列車(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豐收第一百二十七章 借將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一百零二章 叫姐夫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六百二十一章 暴風將至(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一百六十五章抄家(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一百零九章發明與發財(下)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八百章 初陣不利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之變第六百三十九章 焦土(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五十七章 分別第四百一十章 負薪救火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