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

這話裡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所關係的東西,細想起來,卻足以讓人膽寒。趙冠侯沒有接話,而是着力於消滅眼前的一隻鴨子,邊吃邊點頭稱是。

周學照這時開口道:“冠帥,這兩年你修河工,又修鐵路,挖礦井,山東的日子,怕是也不好過吧。扶桑人的報紙上,可是連篇累牘的發表過文章,江北百姓苦難記,地獄十日行,千里白骨,這一類的文章我看的不少。共合初立,百業凋零,還是該休養生息爲上,要體恤民力啊。現在泰西的經濟疲弱,我國商品難以外銷,各省財政報解都不足數,財政日益艱難。你們地方上的日子,還好過一些,京裡就難了,洋債該付的利息,可不能拖。這個時候,就得勒緊褲腰帶過生活,不能鋪張。像是淮河疏浚那種大工程,如果再來一次,我可是真的拿不出錢來了。如今這個時候,我們還是該把目光放到實業上。”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能再搞安守田園,重農抑商的政策。純粹的小農經濟模式,必然會導致國家的落後,社會發展的停滯不前。我們的國家要想發展,就得打破這種枷鎖,農業讓路於工業。我們手上的資金有限,填補到農業上,工業就沒有投入資金。萬事講輕重緩急,現在,是該集中力量,發展工業的時候。泰西的經濟疲軟,正是我們的機會。趁着洋人的力量衰弱,我們該籌措資金,把洋人佔去的礦山贖回來,把工廠開起來,發展本國的工商業。等到十年或二十年以後,我們的資金充裕了,再去做水利工程,纔是個正辦。”

他說完之後哈哈一笑,先自罰了一杯,以示只是閒話,不爲正論。即使趙冠侯聽來,周學照的話也不能完全算錯。他以財政大臣的身份,訂立保守的財政制度,符合他的身份。

在周學照看來,即使拋棄周家田地損失不論,在共合財政的角度看來,淮河疏浚工程,也是勞民傷財,於國無利。從支出層面,一下子拿出數千萬元經費,又要導致大批百姓流離失所,人爲的製造了難民。

失去祖墳而反抗,隨後被打死的,累死在工地上的,因淮河水利工程而喪命的人數頗爲可觀。不管是從財政上,還是輿論上,這次的治淮,都留下不少爛攤子。雖然整體工程堪稱成功,可是因此帶來的利益,在周學照看來,十分有限。

共合正體的農業稅,已經不是財政收入的主要項目。不是說田租定的低,而是各省都把這部分收入截留了,用來當軍餉。山東糧食大豐收,沒有水患,對於鍾央來說,沒多大意義。無非是趙冠侯自己治下糧食變多,老百姓不至於因爲缺糧鬧事,這個利益屬於山東,不屬於正府。

山東的稅收不上解正府,反倒要鍾央撥款,幫山東解決問題,怎麼看也是賠本買賣。如果想修,也該是各省自己籌款來修,跟財政部無關。

至於說不修水利,水災之後的賑濟問題……實際上共合正府已經基本放棄賑濟災民這個選項了。災民到哪一省,就是哪一省的問題,自己解決,流竄到京城的……可以想想雷震冬現在在幹什麼,就能明白。

周學照是財政大臣,也是實業家,開辦工廠礦山,很有一套經營手段。能做到財政大臣,於經濟一道也有自己的見解。

在他看來,難民不一定是壞事,甚至可以說越多越好。發展工業,離不開人力。這些人爲了活命,有一口飯吃就可以幹繁重的工作,是現成的廉價勞動力,也是中國的優勢所在。

不把這些人趕進工廠裡,靠什麼發展工業化?在他看來,有限度的自然災害,實際是越多越好,自然人或許因此受害,但是從國家的角度看,實際是有利的。至少對工業化而言,這些廉價的消耗品,就像是礦石或是棉花一樣,沒有必要憐憫。要的是他們奉獻出自己的價值,爲了實現國家的騰飛,總有一代人要犧牲。

趙冠侯把那隻鴨子消滅了大半,纔回道:“止庵先生(周學照的號),您這話說的沒錯,至少從國家的角度看,我也是支持的。可是我要反問一句,具體的人,又該怎麼辦?我是做父母官的,大水一來,我的治下就要多出不知道多少難民。我得給他們找糧吃,找衣穿,做不到,就是我的失職。所以,您看的是天下,我看的是我眼前一畝三分地,在我看來,淮河疏浚這樣的工程,比工廠礦山重要多了。從洋人手裡贖礦要花錢,將來沒錢了借債,還得把它押出去,早晚也是留不住,還不如把這錢,用來換成糧食自己吃了,那纔是實惠。就像咱聊天,您說了這麼多道理的時候,我已經半隻鴨子下肚了。講道理,我講不過您,可是這鴨子的實惠,我自己先落下了。”

袁慰亭笑着搖頭,“冠侯啊,你這都做了大帥的人,脾氣還是沒改,依舊那麼促狹。止庵是正人君子,不像你這麼愛開玩笑,你也好好說。這兩年經濟不好,大家的日子都難過。我這裡,全靠止庵運籌着,勉強維持住局面不崩,他的功勞很大。山東是我起家的地方,情形我很清楚,經濟全靠和洋人貿易。現在洋人的錢難賺,你那裡能維持?”

聽到袁慰亭問,趙冠侯才正色道:“我在大總統面前不說謊,這兩年山東的日子很難,全靠借債過日子。華比銀行和正元,要是不借錢給山東,我還不知道怎麼維持。將來這些債要怎麼還,也想不好,最後搞不好要賣地皮。可是,越是這樣,越得抓農業。有錢的時候還好辦,等到沒錢了,怎麼給老百姓找飯吃,就是件極爲要緊的事,事情做不好,是要民變的。我趁着有錢時疏通河道,把水災的危機降到最低,就是防着將來世道不好,再鬧水時,我怕是連賑災的款子都拿不出來。至於發展工業之類的事情是好事,但是辦好事的前提是,儘量少流血,最好不流血。河工上是死了人,不過大部分是戰俘,死了也就死了。死他們,總比死安善良民要好,我治山東有一句話,要羊不要狼。做羊的,我會想方設法給他們找活路,做狼的,就得做好準備,被我拔牙斷爪,再去做牛做馬。所以一樣都是死人,但死的是誰,終歸大有區別。”

“哦,這麼說,今年山東糧食收成不錯?”

趙冠侯點點頭“託大總統洪福,今年山東是個大豐收。官府收的糧食極多,足夠應付一次災荒了。照這樣下去,再來幾個豐收,就不怕了。”

袁慰亭點頭道:“手裡有糧,心裡不慌。三軍之中,以糧爲本。軍餉固然要緊,可如果沒有糧草軍火,仗也打不下去。當兵的一天三頓,不能虧欠。”

他又看向周學照“止庵,搞工業固然是好的,可是農業,也不能輕視。餓着肚子,拿什麼做工,又哪有力氣拿槍?這兩年在農業上,我們的投入不足,你也要改一改政策。回頭擬個計劃上來,我讓顧問們看一看。”

飯吃到晚上九點半,周、陸兩人告辭,趙冠侯則被留下。唐天喜送來了茶,隨後退出去,房間裡只留了袁、趙兩人。袁慰亭指着眼前的茶

“這是杭州今年的新茶,在前金,即便是皇帝也喝不到。這是小德張給我講的宮裡規矩,皇帝不能喝時新的茶葉,否則喝上了癮,不知節制,下面採辦的人就要倒黴。眼下辦共合,下面的人不敢再玩這把戲,我這裡,終於也有新茶喝。這纔有點天子以天下養的享受,如果連這都沒有,這個大總統的位子,就不是享福,純粹是受罪了。”

趙冠侯笑道:“洋人有國王,自稱爲第一公僕,大抵也是這個意思。認定自己這個位子是受罪,不是什麼享樂。”

“那是他自己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果到了這個位置還不享受,那活這一輩子,圖的什麼?”袁慰亭不屑的搖搖頭“所以我說,泰西人就是蠢,腦子經常轉不過來,我不佩服他們。我們不提他,提提你,方纔有他們兩個在,有些話不好說出來。普魯士人跟咱們談的生意,你覺得可以不可以做?”

這次趙冠侯進京祝壽,主要目的,實際就是共合正府或者說是山東與普魯士談的這筆買賣。

自從陝西大戰之後,趙冠侯與普魯士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這兩年時間裡,山東大興工程,也離不開普魯士提供的幫助。這種幫助包括了資金、器材以及專家指導等諸多方面。正是有了一干洋專家加洋設備,工程才能進展的這麼樹立。

當然,這種助力不會是免費的。在山東,由趙冠侯徵募民工,爲普魯士人興建的軍港、要塞、工事數不勝數。與普魯士合資辦的鐵廠、礦山,幾乎將山東所有已知無主礦藏包括在內。具體的契約上,也是普魯士單方面獲得利益。如果這些合同的具體條款悉數爆光,共合報紙增加的銷量,恐怕就不止幾百張而已。

普魯士正府的胃口越來越大,與山東方面,準備進行更大的合作,由於牽扯的數字以及利害太大,已經不是趙冠侯自己可以決斷的。換句話說,即使真正發揮效力的是他的簽字,他也必須找袁慰亭來背鍋。

進京之前,他也考慮過,這口黑鍋袁慰亭會不會背,甚至於會不會直接把這件合作否決的可能。直到與賽金花聊天之後,他堅信,自己的這次豪賭,不管勝負如何,賭局必然成功形成,袁慰亭必然會來幫自己分擔責任。

普魯士的胃口越來越大,隨着泰西局勢的發展,普魯士已經不滿足於,在山東只獲取目前的利益,其目光盯在了阿爾比昂所擁有的那部分租界及控制的礦藏上。

這次的合作,差不多就是要整個山東的礦藏及主權,作爲代價,普魯士正府,將向山東提供總數達到一百六十兆左右普魯士馬克的國家貸款。其放貸的主體,並非某個銀行,而是普魯士正府。

這筆貸款數字巨大,尤其在這個銀根緊張的背景下,可稱雪中送炭。但相應,條件也極爲苛刻。

首先,這筆貸款不是以資金的形式劃撥,而是給山東方面一個虛擬的受信額度。這個額度,只允許在普魯士正府指定的企業以及範圍內購買指定商品。其中以軍火和軍工設備爲主體,次要的是一些工業設備。

價格上,不接受砍價,企業報價,山東只能接受。這筆貸款利息高達一分三,償還方式則是山東的農副產品,以及包括礦產品、豬鬃在內的戰略物資。

爲了保證山東能夠按時還款,普魯士將派出一批經濟專家,到山東指導發展,同時監督山東的資金流動,避免出現壞帳等現象。

除此以外,山東還必須與普魯士簽定一份戰略互助條約。根據條約,普魯士會爲山東提供全方位的軍事協助,派出軍事顧問,指導部隊訓練,並監督山東陸軍,維持一個合適的規模與武器配備。

一旦發生戰爭,普魯士將會武力保護山東,使其免於陷入戰爭狀態,反之,山東也需要爲普魯士軍人提供營地、物資供應以及其他相關待遇。

相對於扶桑人,普魯士人在陰謀詭計方面略遜一籌,或者說,他們在面對中國時,懶得用什麼陰謀詭計。這個條約的內容,實際上就是在山東還清這筆龐大的貸款以前,全面控制山東的正直、經濟、軍事。將整個山東,從中國的版圖,變成普魯士的一塊殖民地。

根據列強一貫的作風,等到債務還清之後,他們也肯定不會走,到時候就是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局面。這種情形,屬於飲鴆止渴,用一筆短期看上去非常可觀的借貸,把自己的主權給賣了。

這也是爲什麼,之前山東收購農產品這麼順利的原因。除了趙冠侯自己在民間的信用度比較良好之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普魯士人的力量影響,讓其他洋行的破壞力度下降。在普魯士人看來,這些農產品將來大部分都是自己的財產,自然不能讓外人染指。

與阿爾比昂不同,普魯士在華的商業利益不大,洋行多是做軍火生意,民用領域涉及的不是很多。自己收購這些物資,肯定競爭不過阿爾比昂人,效率低下,收效也不明顯。如果能夠遙控一個傀儡督軍爲自己服務,參考山東的經濟基礎以及豐富的礦藏,這筆生意,顯然對普魯士極爲有利。

普魯士公使雷克斯,視這筆貸款,爲天賜良機,是上天把東方的一顆璀璨明珠贈送給普魯士帝國。是以,他積極的奔走,爲這件事最終做成往來穿梭。於趙冠侯面前,他的口氣很篤定,表示一定可以說服大總統。現在看袁慰亭的神情,也證明雷克斯的話,並非是吹牛。

“這筆生意很大,如果傳出去,國會那裡,必然是一場軒然大波。即便是山東的議員,也未必會同意。”袁慰亭直言不諱,“我現在,想聽你說一句實話,局勢,是不是到了非如此不可的地步?普魯士,又是不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

第二百一十二章 轉移物資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兒撞進千層網(上)第五百六十七章雲開月明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六百六十六章 毒士之亡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五章 行路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三百四十八章 鱷魚的軟腹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雨亭的崛起第五百九十九章 密約(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金公司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五百八十二章 鎮嵩之亡(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較量(一)第一百六十章 落子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純潔的交易(下)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滅拳(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掘金第七百五十章 燒香引鬼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七百五十二章 哭秦庭借魯軍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二百二十五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下)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七十五章 升遷之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六百二十三章 夫妻同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創痍第一百三十七章借題發揮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戰鐵勒(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影第二百零九章 不回頭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鱷魚的軟腹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七百三十四章 京城之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七百三十章 美人計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五百七十七章 五色旗揚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十五章 猜疑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五百四十四章 追擊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
第二百一十二章 轉移物資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兒撞進千層網(上)第五百六十七章雲開月明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六百六十六章 毒士之亡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五章 行路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三百四十八章 鱷魚的軟腹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雨亭的崛起第五百九十九章 密約(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金公司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五百八十二章 鎮嵩之亡(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較量(一)第一百六十章 落子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純潔的交易(下)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滅拳(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掘金第七百五十章 燒香引鬼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七百五十二章 哭秦庭借魯軍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二百二十五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下)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七十五章 升遷之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六百二十三章 夫妻同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創痍第一百三十七章借題發揮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戰鐵勒(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影第二百零九章 不回頭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鱷魚的軟腹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七百三十四章 京城之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七百三十章 美人計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五百七十七章 五色旗揚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十五章 猜疑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五百四十四章 追擊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