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種瓜得瓜

趙冠侯在山東剿匪這段時間裡,京城之內,風雲變幻,一場巨大的風暴,已經在醞釀之中。天子被囚於瀛臺之後,宮裡便有流言,太后想要廢帝,另立新君。

按照傳統的“孝”治天下的規則,皇帝想要圍園殺後,情形等同於弒母,讓皇帝下罪己詔遜位,也並非不可。但問題是,圍園殺手出自譚復生之口,並無證據證明是皇帝支持,這個依據並不充分。

再者,就是洋人的態度,也不希望朝廷廢立天子,重立新君。倒不一定是洋人如何支持皇帝,而是希望藉手於干涉廢立之事,進一步控制金國的朝政,如果天子的人選可以由公使左右,則整個國家無事不可干涉,這也更符合列強利益。

廢帝既不成功,便只能另覓他途。先是說天子有病,下詔各地選送名醫入京,爲天子診斷。選醫是假,製造天子有病的輿論纔是真。彼時,京裡已有風傳,皇帝飲食中有硝粉,太后要用慢性中毒的方式,讓皇帝喪命。名醫未至,言論已譁。

卡佩公使呂班首先發難,要求派醫生診斷皇帝病情,診病自然是藉口,判斷皇帝處境纔是用心。列強態度亦以明朗,如果太后有對皇帝不利之舉動,各國必不會坐壁上觀,問罪之師,旦夕可至。事後不久,又於湖北發生假皇帝案件。有人假冒天子,於湖北招搖,旋爲湖廣總督張香濤所擒。

像這種冒充皇帝的案子,沒什麼話可說,抓住之後,便是個死罪,不用等到刑部批覆文書可以就地正法。但是張香濤態度頗值得玩味,他既不殺,亦不放,只說自己出京多年,不認得皇帝真面,無從判斷真假。手下屬員,要麼不曾面聖,要麼也與自己一樣認不清楚。竟是對皇帝真假,不置可否。

其手握兩湖重地,這種態度分明就是向朝廷施壓,如果京城之內有人對天子不利,則湖廣必定以假爲真,將假皇帝奉爲真天子,以南伐北,分個高低。

在這種壓力面前,即使是慈喜太后,也不敢再言廢立之事,皇帝也不至於有倉促暴卒之險。但是,慈喜依舊不願意讓天佑帝繼續臨朝,便又以他無後爲藉口,要他立大阿哥,繼承本身以及先帝毅皇帝的宗祧。

金國不立太子已有近兩百年光陰,大阿哥就是儲貳,既可爲大阿哥,他日自可爲天子?其所選的人選,偏生就是端王家的那位被趙冠侯砸了十三太保的濮儁。

此旨一出,松江主管電報事務的經元善,聯名紳商士民一千二百三十一人具名上奏,請天子勿生退位之心,否則洋人必以大兵來犯。上奏之後,人便躲到租界裡,官固然不做,但是朝廷想要拿他,也辦不到。

這封電奏,算是讓候補皇上一時半會放不了實缺,可是端王承漪已經儼然有當年天佑帝本生父醇王的勢派,多有大臣來拜他的府,他自己,也開始拿自己當太上皇自居。

當日南馬堡殺馬砸車時,端王一來輩分小,二來慶王在太后面前很紅,他亦要理讓三分。現在情形一變,端王便開始拿慶王當個臣工看待。而濮儁在宮裡,據說也總唸叨着十格格之類的話頭,十格格租界裡有克林德,租界外有候補天子,就只好落荒而走,出京再說。

就在趙冠侯帶着兵馬,在山東兜剿匪盜時,十格格則到津門見了簡森夫人,兩人一路到了河南,又轉路進山東,因此兩面沒碰到。她與簡森本就是頗有交情的朋友,現在有了共同的男友,關係上略微有些尷尬。但是在大事面前,簡森並不糊塗,也靠着自己的人脈護持着毓卿,倒是沒出什麼紕漏。

她現在雖然仍然貴不可言,但是有這麼兩個追求者,大有四海雖大,無處立錐之惑。對趙冠侯道:“你現在要是不收留我,我就沒處去了。要不然,我嫁克林德算了,躲到普魯士去,也省得那個濮儁成天到晚的惦記。”

“敢!”趙冠侯瞪起了眼睛“你去普魯士,我立刻殺到柏林去把你搶回來。克林德這傢伙不好,都不敢和我決鬥,還要跟你這羅嗦,真真該殺。”

“在這個問題上,你與你們國家的端王取得了默契。”簡森夫人一笑“他也同樣認爲,克林德該殺。當然,原因並不一樣,他始終認爲,是各國公使阻礙了他的兒子成爲皇帝,所以,他現在仇視所有洋人。京城的使館,已經向我下了大批的地雷和手留彈的定單,還有地方上的租界,也需要購買這些武器。我的庫存很緊張,好在你們剛剛買了一套軍工設備,我想,我們可以合作了。”

趙冠侯說起自己殺了使者,封還令箭的事,蘇寒芝很有些慚愧“都是怪我,要不然,你也不至於做事做這麼絕。他兒子將來要是成了皇帝,咱們可該怎麼辦?”

毓卿一笑“寒芝,你也不要害怕麼。依我看,端王沒那麼大造化!就濮儁那號混貨,在老佛爺那,絕對討不了歡喜。他是聰明,可是不懂人情,我出京之前,聽說宮裡的人,就讓他得罪了不少。日久天長,怕是整個一圈的人,都能讓他給傷了。就憑他光桿一人,拿什麼當皇上。還有,洋人不支持他,端王現在和那幫子拳民混在一處,洋人就更不會支持,我看他想當皇上,還是下輩子再說。”

簡森夫人道:“端王作爲你們國家的親王,如果他帶頭支持拳匪,局勢恐怕會變的很糟糕。在你回來之前,我和山東的幾位領事以及洋行的人都談過,他們說,這裡簡直就是天堂。在這裡看不到紅色頭巾,也不用擔心受到襲擊,這一切都非常好。但是,如果其他地區放任襲擊僑民的話,各國政府,絕對不會坐視這一切發生。山東的普魯士駐軍,最近始終在二級戰備狀態,我想這絕對不是個很好的信號。”

趙冠侯點點頭,他深知洋人在中國雖然兵力有限,但是一旦讓事態激化,自本國出兵亦無不可。洋兵一至,生靈必然塗炭,高麗之敗之後的大金,絕對沒有力量,應付一場大規模戰爭。至於拳民……他們的戰鬥力自己是領教過的,他們對付洋人,還是省省吧。

他對於金國沒有感情,勝負之數,亦不放在心裡。可是他所關心的是另一個問題,一旦金國對洋人加害甚深,戰敗之後,付出的也就更多。那麼自己這邊,能從朝廷得到的補給,就會相應減少。何況對戰敗國的懲罰裡,也包括着軍工懲罰,如果未來面對一個軍火禁售之類的禁令,新軍的戰鬥力,就大受影響。

他思忖片刻後,對簡森道:“親愛的,我想我真的需要你幫一些忙。等到明年開春,碼頭的冰融化以後,你幫我囤一批軍火,價格上好商量。必要的話,可以拿山東的礦業做抵押,向你們申請貸款。總之,軍火、原材料都要,我怕將來再想買,就不容易。”

毓卿倒是不怎麼相信“不可能吧?就端王還敢和洋人叫板開打?他一不瘋二不傻,難道不知道這是送死?就他的武勝新隊,也想打洋人?還是他真信了拳民那套把戲,刀槍不入,請神上身的,我覺得他還沒這麼蠢。”

趙冠侯搖搖頭“我也希望他沒這麼蠢,可是有些時候,總要做最壞的打算。好在現在買軍火,還能趕上個底,之前鐵勒與阿爾比昂打過仗,雙方準備了不少軍火,但是戰爭結束後,都剩下了,總之先囤貨,有總比沒有好。”

京城,祖家街,端王府內。

今天端王府一如往日,大宴賓客,在外面開了席,前來吃酒的官員佔了二十幾桌。端王應承一陣,便轉到西花廳,那裡單設一席,專宴貴客。

這一桌都是旗人,以莊王承勳爲首,其次是端王的兄長貝勒承瀅,再次是承漪的胞弟,輔國公承瀾,最後一人則是奉旨摘去頂戴,交部議罪的前山東巡撫毓賢。

他在任上搞出了劫車案不說,處理上,也極不光彩,甚至有勾結拳匪土匪,暗算朝廷命官之嫌。因爲他的安排,差點引來普魯士人出兵侵佔整個山東十府,按着慈喜的意思,就是要重辦。

不想他進京之後,未受彈劾反受揄揚。樞臣中的剛烈,如今的清流首領,翰林院掌院徐同,都是視洋如仇之人。兩人既爲轉圜開脫,言路上不敢陳其罪,而吏部又是徐同管理,對他的考評極佳,其在山東的罪過,也就不了了之,無人提及。非但未曾得咎,反倒成了端王的座上之賓。

乃至於一干寶石頂子的王公貝勒,把他看成殺洋英雄,欽佩有加。承漪以郡王之銜,未來天子的本生父之尊,本該禮絕百官。此時反倒是對毓賢禮讓有加,大爲逢迎,大抵是覺得自己禮賢下士,不拘出身,正是一副君臣相得的好氣氛。

等到衆人團團坐定,毓賢道:“卑職看了電報,袁容庵當真膽大包天,竟然敢擅自領兵侵入直隸殺戮百姓,屠戮無辜,連那位趙老祝都給擒了去,這簡直就是漢奸!今國勢日墮,由於民志未伸。洋人可以任意干涉我國朝政,肆意敗壞我國風俗,而我國只能聽之任之。好不容易出來些高人,帶着百姓殺洋人,本該大加扶持的,反倒是進行殺戮。這便是自剪羽翼,實在是讓親者痛,而令仇者快!”

“沒錯,我也看袁慰亭是漢奸!”承瀾道:“他不單擅自帶兵出省境殺人,連二哥的大令,他都沒理會,竟然給封回來了。說是二哥的令,被人盜去招搖撞騙,今殺歹人繳還令箭,保全王爺體面!他大爺的,這是拿咱當了猴耍了。”

承漪哼了一聲“袁慰亭!這筆帳我先記着,他現在簾眷未衰,又有老慶和蓮花六郎給他撐腰,咱動不了他。上本彈劾,也是筆墨官司,拿他沒辦法。這事擱着他的放着我的,等到時機一到,就新帳老帳一起算。”

莊親王承勳,於神拳之說,本深信不疑,可聽說趙老祝被擒,就又有些疑惑。“佐臣,你說那幫神拳,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要說他們是真的,怎麼會被袁慰亭殺了那麼多人,連那趙老祝都被抓了?”

毓賢自知,這幹人的氣只宜鼓不宜泄,何況自己現在還是待罪之身,所倚仗着,便是這乾親王貴戚的迴護。一旦讓他們失望,自己大禍立至,連忙道:

“王爺,卑職可以作保,那法術神通,都是真的。我在山東親眼得見,刀槍不入,槍炮不傷其身,神兵神將,六丁六甲,都能請來。當初他們打教堂時,只一念咒,就有天火下來,把洋教堂燒個乾淨,您能說這不是神術?”

承勳道:“如果是這麼說,可是那趙老祝,又是怎麼被拿的?”

“這便是漢奸可恨之處了。這神道最講的是一口氣,氣如果足,法術就靈驗,一泄了氣,法術威力就不足,神仙也請不上身。袁容庵帶着兵殺拳民,這是自己人殺自己人,拳民們寒了心,功夫就散了,神就上不了身。只要您把趙老祝保出來,讓他在王府裡設壇,我保證,神通立刻就靈驗。”

承漪點點頭“這話說的在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法術神通,總不能不信。至於說失手被擒,人有失手馬有亂蹄,這都再所難免。我府上的楊師傅,能讓鳥飛不出手去,這不也是神通麼?”

有他這麼一說,其他人就無疑慮,只是看他不提保人之事,毓賢就知事絕難成,就不再多口。只聽承漪又道:“直隸地方上有消息,拳民並沒有被殺光,有一部分人,在直隸的鄉下教拳傳法。這是好事,民心還是在咱們這邊的。這些義民,斷不能再有損傷。只要他們在直隸可以露幾手神通,我就把他們請到京裡來,殺光東郊民巷那些洋鬼子!”

承瀾道:“沒錯!這天底下頂屬洋人最壞,不但干涉着咱的朝政,還回護着瀛臺那個二毛子,他們就是那二毛子的羽翼!先剷除了洋人,那二毛子也就沒了威風了。”

毓賢心知此事牽扯宮禁儲位,人臣不能議,絕口不接此話。只是對承漪扶植拳民的事,大表贊同,並請着要緊製作扶金滅洋的大旗發下去,只要這旗一立,地方官多大的膽子,也不敢發兵攻殺,且有了這旗做陣眼,也就沒有布不成的大陣。

承漪道:“放心,這事我已經去辦了,一半天內,包準讓直隸遍地,到處是這扶金滅洋旗。佐臣,你是個能辦事的人,且有忠心,有膽量,不怕洋人。比那曾文正、章合肥都要強。三個月之內,我保你還當巡撫!”

一席酒宴,賓主盡歡,新年方過,便有上諭下發,毓賢改任山西巡撫,原山西巡撫則改任貴州巡撫。也就在這個新年裡,直隸省內,自保定而至津門,村鎮鄉間,鑼鼓喧囂,刀槍耀眼,一面面扶金滅洋的大旗,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迎風招展。伴隨着刺骨的冷風,和滿天的風雪,大金國,走進了新的一年。(。)

第一百六十二章磨刀霍霍(下)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四百三十章 女子銀行(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飛騎炮隊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博徒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百一十六章驚夢(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木馬(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三十八章 夜奔第四百三十五章賢者的禮物(下)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六百零九章 趙氏救市計劃(上)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一百八十三章吉時已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四百一十六章驚夢(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折翼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三十五章 當指(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七百二十六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零九章發明與發財(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三百零八章 三品臬司(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七百四十九章 強弱不敵暫退讓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五百七十四章 玉竹低頭(下)第一百八十三章吉時已到(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七百一十七章 督軍團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糧臺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三百三十四章 玉美人(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
第一百六十二章磨刀霍霍(下)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四百三十章 女子銀行(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飛騎炮隊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博徒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百一十六章驚夢(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木馬(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三十八章 夜奔第四百三十五章賢者的禮物(下)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六百零九章 趙氏救市計劃(上)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一百八十三章吉時已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四百一十六章驚夢(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折翼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三十五章 當指(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七百二十六章 徐又錚的奇幻之旅(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零九章發明與發財(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三百零八章 三品臬司(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七百四十九章 強弱不敵暫退讓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五百七十四章 玉竹低頭(下)第一百八十三章吉時已到(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七百一十七章 督軍團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糧臺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三百三十四章 玉美人(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