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

因爲這次兵敗,朝廷裡曾經沉寂一時的變法之聲復起,而且比起當初康梁時代更爲響亮。軍機之內,翟子久就是堅定的變法派,乃至韓榮等人,事實上也不牴觸變法,只是各自的方向,理解,都有所不同,實際形不成統一觀點。

趙冠侯心知,慈喜實際也在矛盾之中。以她的目光,自然看的出,金國的制度,實際已經走向了衰落,到了不變法多半就要死的地步。可是不變法將來要死,變法可能立即就死,這也是她必須顧忌之處。而且當初宮變,就是因變法起頭,如今再做更改,不是有自打耳光的嫌疑?

他思忖片刻道:“臣沒進過學,頭上沒有功名,於變法這等大事上,不敢多言。只是按臣想,洋人的東西未必都壞,同樣,也未必都好。有些東西我們可以學,有些東西,我們未必學。比如這警查制度,京城之內官員多、宗室多、是非多。京官維持地面治安,往往爲三多所擾,難以執行。若是能以警查替代衙役,或許可以治一治三多,這是好事。再如練兵,這洋人的兵法操典,確實比我們的要好,而已應學習。可是其他方面,臣就不敢妄奏。”

“那按你說,哪個是好,哪個是壞,又該怎麼判斷?”

“依臣所見,不若朝廷簡派大臣,出洋參考。到各國周遊,求取經驗,依所見所聞,再結合我大金實情,另行斟酌。目前可用之法,倒是軍、警兩政,可以考慮。再有,就是如衛生、交通等民事法規,也可以按西法實行。華洋之仇,固有洋人蠻橫無理,素無法紀之因,也未嘗沒有兩國法律不同,風俗各異之因。洋人亦是人,總不是茹毛飲血的妖孽,總可以想辦法溝通,以道理拘束。一些不關要害的地方行西法,儘量避免民洋之仇,亦可防患於未然。”

他所舉的,都是不疼不癢的小地方,或是對大金有實際好處且已經看見成果之處,正符合慈喜心思。她臉上露出笑容“我就說,你是個人才,不用讀書,一樣可以爲國出力。皇帝,這樣的人,你得重用。”

“兒子一切都聽親爸爸吩咐。”天佑帝回了一句,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顯然,他對於趙冠侯是依舊沒有好看法的。

“冠侯,你到了京裡,先別急着回山東,和肅王善耆,共同把京城裡警查給建起來,我要看看你們的具體規劃。京城,是國家的臉面,有粉,得往臉上擦。我看你在山東,修路,設警查,還有那些管理民情之事做的都不錯,這些東西,都要在京城辦。這一次大戰,京城受害甚深,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京城恢復如初。”

車到南馬堡車站,接駕的隊伍已經到了,慶王爲首,肅王居次,在京文武全數到齊。慈喜看着迎接的隊伍,忍不住拿出手絹,輕輕的擦起眼淚。“京城,我真沒想到,還能活着回來。來人,喊冠侯在前面開路,我也讓他抖抖威風。”

鑾駕回宮,次日即有封賞,將京裡原屬軍機啓秀的宅子賞與趙冠侯使用,啓秀與徐承玉,皆爲扶桑人斬首,已懲其主持斬殺許景澄等人之過。而其家屬被勒令出府,下一步如何發落尚不得知。

隨即宮裡小德張傳來消息,珍妃被追封,崔玉貴則以謀害帝妃的罪名被處死,家產全部抄沒。這自然是替慈喜做了替罪羊,但是比起兩宮生恨而言,目前這種處置,算是彼此都能交代下去。

與趙冠侯一起進京的,就是鳳芝與翠玉兩人。她們兩聽了這消息,也都不勝唏噓,鳳芝搖着頭道:“這做下人的明明是聽主人的話,結果最後還是得替主人去死,這叫什麼事。”

翠玉道:“崔玉貴做的壞事很多,要說殺了他,也不算冤枉。可是這罪名,他卻實在是不該承擔,試想,沒有太后的旨意,誰又能殺死妃子,誰又敢動手?”

趙冠侯冷笑道:“他的死,不是爲這個,而是爲了他和大阿哥走的太近。當初大阿哥進宮,崔玉貴認準了他能當皇上,百般的巴結。甚至於,有些事做的犯了太后的忌諱。端王這一派倒臺,他的脖子就算是裂了口,這回的事,只不過是個由頭,有沒有這件事,他都是要死的。”

“原來如此,那他死的,也只能叫活該了。”姜鳳芝聽着這宮廷秘事,神情中忽然一陣黯然

“若是爹活着就好了,他當初絕對不會想到,他嘴裡的瘋丫頭,現在做了三品臬臺的姨太太,還能聽到這麼多宮裡的事。這要是在北大關,他跟人這麼一說,一準有人就把茶錢給他候了,接着請他到個二葷鋪吃個肘子,慢慢打聽個清楚。”

翠玉忙道:“鳳芝姑娘,你別難過,現在有冠侯疼你也好。你看看我,從小就只有乾爹,沒有親爹。我都不知道,我親爹是什麼樣子。若不是遇到冠侯,我怕是也落到軍紀營裡,成了那人不人,鬼不鬼的……”

趙冠侯在京城贖買軍紀,算是做了件大好事。被其救出的女子,少數自盡或是病死,大多數都被帶到了山東,進入孟思遠的紗廠做女工。有了當初那段經歷,其在京城已經無法生活,進入紗廠,無人知道過往,亦可保證生存。而與之對比,那些沒被釋放的女子,就沒那好運氣。

等到聯軍退兵之後,軍紀全部就地遣散,其中大多數都只能選擇自盡,少數的回到八大胡同,也沒資格進入高級的班子,只能到最低等的下處裡,等着落魄窮漢光顧,不知幾時就會爛死在陰溝裡。

鳳芝道:“這話倒是沒錯,可是我還是想回津門看看,拜一拜我爹,給他老人家修個墳。他老的棺槨沒了,可是神主牌還在,建個衣冠冢也是好的。”

“津門肯定要回,不過現在不行,我手上事情太多。老佛爺要新建警查學堂,我是幫辦,暫時走不開。不過你等着,過幾天就帶你們兩去津門,咱們好好玩一玩。”

翠玉一笑“鳳芝姐,你看他多疼你,你一開口,他就答應了。我說了幾次要去香山,他就沒吐過口。”

鳳芝不知這是兩人的計,反倒是得意地一笑“那是,你也不看看,我們認識多少年了。想當初,他可是一口喊我一聲師姐,外人哪比的了。”說着話將手拉住趙冠侯的胳膊“今晚到我房裡,我給你做你過去最愛吃的疙瘩湯。”

京內設立的警查學堂,由善耆任總辦,趙冠侯任幫辦,目的爲在京裡設立警查,取代原有的堆兵。而原來京城的巡城御使,則也併入巡警職能之內,由御使帶領警查,負責維持京城治安。原堆兵、衙役,則進入學堂接受訓練,凡是考覈不合格者,一律裁汰,由京城之中,選拔良家子弟遞補。

此旨一下,初時固然有所意見,但隨即就被壓了下去。津門的警查業績斐然,聯軍司令,各國領事,都拍掌叫好的機構,國內此時誰敢反對,豈不是有拳匪嫌疑。是以反對之聲未幾自消,代之而來的,則是越來越多的八行,向趙冠侯這裡塞人。趙冠侯照樣是老辦法,以善耆去擋駕,擋不住的,就只有安排。

此次合作與山東合作類似,無非是總辦幫辦易了個位置,顯然也是考慮了京城裡,宗室親貴的情緒。善耆反倒是很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在山東時是幫辦,這回任總辦,似乎有搶功之嫌疑。主動把趙冠侯請到自己的住處,置了酒席款待。陪席的兩位,都是熟人,一個是綽號響九霄的田際雲,另一位則是王昭王小航。

王昭目下還是逃犯的身份,身上揹着康黨餓罪名,對他能出現在京裡,趙冠侯也頗爲詫異。王昭道:“跟着扶桑人來的,若是趙大人要拿,您只管發句話,小航自當到衙門裡請罪,不至於讓您爲難。”

田際雲道:“小航,依我看,趙大人不是這等爲人。他的天倫,就是最講義氣的好漢,趙大人與肅王又是好友,怎麼會做讓朋友爲難之事?這戲文裡也唱,兩肋插刀秦叔保,趙大人我看能比秦瓊。”

善耆一笑“冠侯,這事是我的事。小航他有才幹,有智謀,我用他給我出主意,當軍師。而且他也是好學問,當年跟程功亭還拜過把子。你既是程功亭的姑爺,總不能把他逮起來吧?”

趙冠侯只好點頭道:“王爺這麼說,我就沒什麼可說的。從岳父那論,這還是我一個長輩,我自當是沒看見就好。”

“這就對了。這天下的事多了,睜一眼閉一眼,就是個太平世界。非要萬事較真,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冠侯是聰明人,不會不懂這個。再說,我也正準備替小航上本,請朝廷赦免他的罪過。這回老佛爺迴鑾,清除積弊,力圖振作。康黨除了黨魁不赦之外,其他人,基本能赦則赦,能免則免,過些時日,小航就算明着上大街也不至於有事。”

“一切都靠王爺成全。”

連喝幾杯酒之後,善耆道:“小航,你給冠侯說一說吧,康祖詒那幹人是怎麼對待你的。也好讓他放心,免得心裡有疙瘩。”

王昭點點頭“趙大人,說來慚愧,小航這次來到京城,卻是來投奔肅王的。我當初與康某遠走扶桑,卻是識人不明,險些連這條性命,都斷送在他手裡。如今,我們兩個分道揚鑣,各走各路,康黨之事,我不參與,但是,當初我的所作所爲,亦可說一句,俯仰無愧於天地。這康祖詒,我原本當他是個救國大才,雖然激進,但其心可嘉,直到扶桑之後……算了,實在難講。”

原來兩人到達扶桑後,先是康梁師徒失和,竟是彼此不能相容。隨後康祖詒又公然僞造事實,聲稱天佑帝下詔於己,命自己在海外募集兵勇,揮師勤王。

既要募兵,就要籌餉,康祖詒以衣帶詔在手,公然在海外開捐,不拘華僑還是洋人,只要想要做官,只需要到他那裡捐一筆款,立刻可以得官。官職可以自選,若無成官,則隨口定品,揮灑自如,儼然吏部天官。

王小航本人雖然支持天子變法,卻不支持加兵於國,更勿論康祖詒這種僞造事實,將給楊銳的詔書說成給自己,募集資金隨手使費,不經帳目的行爲。兩人由好友而反目,由反目而成仇,王昭竟遭康祖詒軟禁。好不容易脫逃而出,即搭乘扶桑兵船,返回京中。

他搖頭道:“自津門下船之後,沿途所見,一片創痍,令人心內難安。痛定思痛,今日之敗,非敗於軍事,而敗於教育。國人若都能讀書識字,又何至於愚昧至此,爲二三神漢所欺,將大好江山殘破成這般模樣。是以此次回來,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辦教育,讓天下都能讀書。”

趙冠侯道:“讓天下人都能讀書,這固然是好的,但不知航公具體如何施爲?難不成是辦一所學堂?”

“不,我想是辦報。辦官話拼音報,並將官話合聲字母,以筆畫形式刊印,讓普通百姓亦可識字。識字,便可啓智,啓智便可知是非明善惡,就不至於再爲些江湖術士所愚弄。”

善耆不住點頭道:“小航這個辦法很好,本王先出兩萬銀子幫你,再幫你上本,赦免你過去的罪過。趙大人,我也有個想法,你建立武衛前軍,手下武重文輕,不是個辦法。我想把小航,薦到你的軍裡。他有急智,懂韜略,又留過洋。若是在你的軍裡,可是你的一把好幫手。”

趙冠侯一笑“我自是求之不得,只怕委屈了王老先生的才學。再說,他老是長輩,我是個小輩,老尊長到小輩的幕府裡做事,彼此都不舒坦。老尊長若有門生弟子,或是家中子侄推薦,那就再好不過了。”

王昭聞聽,並未做答,而是舉杯敬酒,將這事岔開。兩下里對這事似乎都沒在意,可事實上,在心裡,卻都各自記下。

趙冠侯暗想着:此番兵敗,朝廷威嚴大不如前,不少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就連這位戲迷王爺,怕是都想着要搞一番風雨。太后迴鑾,試行新政,看上去一派中興之相,卻一如病人臨終之前,多要精神振奮一下交代後事一樣,接下來,怕是就要嗚呼哀哉。(。)

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戰鐵勒(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跳加官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八章 治傷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七百五十二章 哭秦庭借魯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二百二十章舐犢情深(下)第一百五十九章圍園之謀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三十三章 寶珠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一百九十章 定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二百八十章 簾眷優隆第二百七十六章改道(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六百九十八章 洪憲朝坐江山太平春第一百三十三章 練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二百六十章 顛沛流離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十二章 有事登門(下)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鹹魚教習第八百一十四章 斬第二百八十六章 遲暮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青黴素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魑魅魍魎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情最是晚涼天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五百六十一章得道失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希望與絕望(中)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二百一十二章 轉移物資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二十三章 大新聞(一)第四百零九章 子彈與陪審團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美(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以友爲敵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二百九十九章 櫻之殤(上)第二百七十六章改道(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
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戰鐵勒(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跳加官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八章 治傷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七百五十二章 哭秦庭借魯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二百二十章舐犢情深(下)第一百五十九章圍園之謀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三十三章 寶珠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一百九十章 定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二百八十章 簾眷優隆第二百七十六章改道(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六百九十八章 洪憲朝坐江山太平春第一百三十三章 練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二百六十章 顛沛流離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十二章 有事登門(下)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鹹魚教習第八百一十四章 斬第二百八十六章 遲暮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青黴素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魑魅魍魎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情最是晚涼天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五百六十一章得道失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希望與絕望(中)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二百一十二章 轉移物資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二十三章 大新聞(一)第四百零九章 子彈與陪審團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美(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以友爲敵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二百九十九章 櫻之殤(上)第二百七十六章改道(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