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毒手

魯軍募兵,向以高額回報相誘,以恩義相結,部隊的待遇,於北洋六鎮之中,亦爲最優。除去對軍人自身足糧足餉以外,對待軍屬,也多有優容,是以募兵十分容易。

蘇北貧民居多,這些農人,所要求的並不多,只要有自己的田地,不用像過去一樣,把自己的妻子交給族長或是鄉紳先享用,家裡能有積蓄的糧食,能有屬於自己的牲口,就已經心滿意足。爲了這些夢想,有的是年輕力壯的後生,願意用自己的性命,爲自己的家人搏個出身前途。

加上蕭大龍現身說法,也爲募兵提供了很大幫助。他當初也不過是這片土地上,一個極不安分的潑皮。如今都能混成魯軍營長,有大批的後生自信,論本事自己比他只強不弱,他都能當營長,自己憑什麼不能。

投軍的熱潮,伴隨着分田地,行新政的輿論,順着熱浪,席捲了整個蘇北。對於趙冠侯的那些新政,民風保守的蘇北,未必願意接受。可是伴隨着新政而來的福利,卻沒人願意拒絕。隨着胡蘿蔔同來的大棒,雖然味道不大好受,但是看在胡蘿蔔份上,也只能先忍下來再說。

總體而言,這些新的政令裡,擾民條款不多,只有農閒時興修水利,修建倉庫以及爲軍方出軍差當夫子,這幾條算是勞民。可是比起之前,財主老爺們,對佃戶的使喚來說,這一部分徭役,並非不可接受。

至於婦女允許離婚一條,對於大多數農村家庭來說,暫時的影響還不大。這些婦人一般不會提出這種要求,反倒是更擔心被丈夫休掉。需要爲此頭疼的,主要是那些大戶及中產。

這些人隱操輿論,原本也不易對付,可是在山東,趙冠侯擁有最爲強大的宣傳機器。當初跟他從津門跑到山東的那些學生,都是文科生。他們在山東普及教育,也是教授文科爲主。是以山東此時理工人才十分有限,如果論科技或是改良工業,都還嫌不足,就是論起筆桿子和嘴巴,卻是誰也不懼。

報紙筆戰,不管有理無理,忠於趙冠侯的這批文人,總是可以自成體系,雄辯滔滔,把對手打的落花流水。山東的孔教會在莊知非被殺之後,第一時間就提出抗議,可是隨即就在輿論戰中,受到狂轟濫炸。

再者趙冠侯控制的幫會,擠兌報社專有絕招。不許報童去賣這一家的報紙,誰如果持有這些報社的報,就會遭到混混的漫罵騷擾,他們絕對不會動手打人,找警查也無用。你如果打他們,他們就順勢躺下,抱住你的腿不放,這時反倒是警查要來對付你。

靠這種手段,凡是支持孔教會的報紙,都無法營業,輿論變成一邊倒,戰鬥的結果,不言自明。

筆戰打不贏,武力對抗的路,也根本走不通。就在莊家的事件還沒平息之時,孫美瑤的騎兵團,已經大舉殺到蘇北,以剿匪爲名,開始在蘇北跑馬演武,大搞軍事演習。

趙冠侯也以檢閱部隊的名義,視察蘇北各保安團及地方武裝,其部下一個步兵協,已經乘火車開往蘇北地區,顯然已經做好準備,一旦保安團有異動,必然要採取武力手段,予以解決。

有了之前莊家佃戶的募兵條件做先例,蘇北這些大地主,對於自己家中佃戶的忠誠度,已經大爲存疑。一旦與官兵開戰,誰也吃不准他們的立場。

不算佃戶,就是自己家中,那些遠支親族,都已經不再值得信任。真正可以託以生死的親信,人數又實在太少,即使組成聯盟,也未必真能抵抗這些正規軍的雷霆一擊。

徐州城內,十幾名蘇北孔教會的成員今天聚在徐州的攬月閣,一邊聽着頭牌紅倌人的琵琶,一邊就蘇北的局勢進行探討。

這些孔教會的成員,都是本地孔教會的會長,最重操守道德,是以家無犯法之男,無再嫁之女,對於趙冠侯推行的新政,自是深惡痛絕,堅決抵制。

“我輩家中,薄有田產,都是家中幾代人,篳路藍縷,辛苦開墾而來。如今非要強行購買,這是強買強賣!即便是大金在位之時,那些宗室貝勒,也沒有這麼霸道過。”

“可是不賣,他就要搶了。知翁被害,所謂的罪責,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他不肯賣田給冠帥。如果他早一點賣田的話,就不會被害了。現在山東又搞糧食統購統銷,所有糧食的價格,一概由山東省正府的財正廳開盤口,他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向其他人或機構賣糧食,一律視爲非法。這算是哪門子道理,洋人買糧食不犯法,我們賣糧食就犯法,這……這哪裡有公平二字。”

“公平?老兄,這哪裡又有公平了?他所倚仗的,無非是山東的阿爾比昂人和普魯士人,對於糧食生意並不熱中。比起糧食,這些洋人更在意豬鬃、桐油、布匹、棉花之類的產品。真正經營糧食的,是扶桑人。可是山東不是扶桑租界地,他纔敢如此肆無忌憚,若是換成扶桑人的力量範圍,他絕對不敢如此行事。”

幾人各自點頭。另一人道:“新娘子過門,要到族長家裡學三天規矩,這是蘇北奉行了多年的規矩。他一句話,就要把老規矩都廢了,此例一開,則無不可廢之法,無不可除之禮。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明,就要毀於一旦了。這……這是要斷我中華文化的道統啊。”

“沒錯,我看他本意,就是要斷我中華傳統文化的道統!自古以來,男尊女卑一如天圓地方,這是萬古不變的真理。他非要反其道而行之,搞男女平等,不分高下,這不是倒行逆施,破壞倫常麼?支持寡婦改嫁,敗壞婦德,就是爲了他自己的私慾。聽說,他與幾個婦人的關係就很不清楚,這個規矩,是爲他自己定的。山東的財政大權,實際上就是由一個洋婆子掌握。我國的財政,被洋人把持,這與兒皇帝有什麼區別?他這個大帥,簡直就是洋人的木偶。我看,我們應該團結起來,把他驅逐出蘇北!”

幾人紛紛點頭應諾,那名紅倌人的琵琶,也趁機助興,撥弄得急如暴風驟雨,真如鐵騎突出,銀瓶迸裂之感。

一名六十幾歲的老者道:“寶月姑娘,看來也贊同我們的意見,這一曲琵琶,就是給咱們做戰鼓來着!江北巡閱,於典無據,我輩只要聯手驅逐,定可以將其趕出蘇北,乃至連魯南,我們也可以取過來。如今共合政體,開放黨禁,我孔教會以恢復中華文化道統爲己任,也該負擔起自己的責任,向着破壞我國傳統文化的行爲開戰!咱們各自手下,都有佃戶,把他們組織起來,數萬大軍須臾可得。我輩各自攤派軍餉軍糧,向洋行購置軍械,組團練以自保,于徐州成立蘇北自制聯合會,不奉江北巡閱的命令。再向京城請援,請大總統主持公道!南海聖人,是我孔教會會長,定能爲我們發聲,京城之中,只要有一二大佬開口,我蘇北說不定就真能因禍得福,不受山東轄制。”

另一人搖頭道:“李兄,此事大爲不易。咱們蘇北的力量,要靠自己獨立,勢比登天還難。前段時間,興中會二次叛亂,結果如何?白白損失了幾省地盤,損兵折將,於事何補?那些葛明黨人,事不成,可以遠渡重洋,一走了之。我輩家產皆在於此,又能往何處去?依我之見,與其舉兵叛亂,不若依附於強人。如今張紹帥坐鎮徐州,馮華帥執掌江寧。我們不管是投張,還是投馮,共同驅趙。將蘇北,劃歸長江巡閱使轄下,或是江蘇治下,江北的政令,我們就不用理會了。”

幾名士紳對這個提案,都頗爲贊同。馮玉璋與張員比較之中,衆人又更傾向於張員。

這位從來不掩飾自己憎恨共合思想的張辮帥,有勇無謀,學識也差。手下部隊依舊用前金做派,行跪禮,遞手本,人事任命以札委派遣。全軍都留辮子,見大帥要跪參,傳令依舊用龍頭令箭。這些舉措,顯然更符合這些士紳的口味。

再者,張員行事,效法前金大將年羹堯的派頭,對紅頂子的武官,頤指氣使,視爲僕役,但對幕賓卻特別客氣。尤其對於這些前金時代中過功名,或是做過文官的舊派文人,最爲尊敬,對於留學生,則多半欲取首級而後快。

這些孔教會成員,在前金時代都有功名在身,內中既有做過知府知縣的,也有在京裡做過堂官的。張員接管蘇北之後,肯定會保持原樣不動,則地方實權,還是操持於自己這些士紳鄉賢之手。

不但田地可以保全,出夜權這等優良傳統,也可以延續下來,我華夏道統不至於斷絕,幾千年燦爛文明不至於毀於一旦,自是善善之舉。

另一人道:“長素先生不久之前,曾經發來電報,自京中得到確實可靠的消息,大總統決定以儒教立國,祭天祀孔,我孔教會合當興旺,反對中華傳統文化者,必然會受到大總統嚴懲。另外,大總統正準備推行一道政令,將各省督軍與民政長分開。督軍,不得兼管民政,等到趙冠侯去了民政之職,軍隊不得干預民政司法,我們還用的着怕他?”

衆人皆知,說話之人在京城之中素有門路,因爲梁任公加入內閣,與弟子因爲賣官之事,公開失和的康祖詒自然不會入閣爲官。但是其在京中廣有耳目,消息靈通,肯定不會無的放失。只要堅持過眼前,趙冠侯失去民政長的位置之後,自己這些士紳也就不用怕他。再一想到,未來孔教會將有可能被大總統定爲國教,自己這些會首,在地方上,足以與省府要員頡頏,田地自然不會被侵奪,不由都長出一口氣。

幾人都向着出主意的士紳舉杯爲賀,又對寶月道:“今晚上,你來陪林老爺,局帳,我們幾個來付。”

寶月微微一笑“這……怕是還有點不方便,我這晚上還有一位客,林老爺能不能留下,還得看那位客的意見。”

紀女有幾個客人撞車,倒是很尋常的事,像這種紅倌人皆有手段,可以把幾方面都敷衍住,不至於得罪一方。像這種公開說出來,未免有治一經損一經的嫌疑,此次會議的發起人之一,宿遷名儒李淮生把臉一沉“有客?不知是哪一位客人,難道寶月姑娘和他的交情格外深一些?”

寶月不慌不忙“那倒也不是,只是人家是遠來的,大老遠來一次,又有朋友的面子,我若是招待的不好,在姐妹面前不好交代。這樣吧,我讓你們見一面,有什麼話,你們當面講開。”

票客之間,斷沒有公開見面的道理,幾位中華道統的維護者,都是風月場中名宿,如何不懂這個規矩。各自皺眉,都想着這寶月如此糊塗,怎麼當的頭牌。正準備起身推坐離開,給她來個晾臺的光景,卻聽她咳嗽一聲“我說,您還是請出來吧,該聽的也聽的差不多了,何必還在裡頭待着。”

裡面小房間的門被人推開,一個高大的男子笑着從裡面走出來。“我正欣賞寶月你的佳作呢,你就非把我叫出來,這是從哪說起的。各位員外,你們好啊。趙冠侯在此,給各位見禮了。”

衆人見出來的男子,一身呢子軍裝,配槍懸刀,正是他們方纔要對付的趙冠侯,自己的商議都被他聽了去,這未免太過尷尬。好在這裡是徐州,不在蘇北轄區,李淮生看了看寶月“寶月姑娘,你這交情賣的還真好,看來,這地方我是不能待了,告辭!”

“慢着!”趙冠侯冷聲道:“幾位,來容易,想走,怕是很難。我還有幾件公事,要和各位援外聊一聊,你們現在,怕是不能走。”

李淮生面色一寒“冠帥,您是江北巡閱使,徐州乃是張紹帥駐節之地,您的轄權還到不了這裡。老朽在徐州,總不受冠帥您的管束吧?”

“淮翁,你這話就錯了,在蘇北,你歸我管,在徐州,你還是歸我管,到了哪,你都得歸我管。你們幾位員外帶的衛隊,都已經被我的人繳械了。現在你們幾位,沒有我的命令,怕是哪也去不了。”

“冠帥,你這是什麼意思?”方纔出謀投奔張員的林仰山挺身而出“難道,堂堂共合大員,要學河南的白狼綁票麼?”

“不是綁票,是抓捕。你們幾位,涉及到白狼的案件裡,必須跟我回山東協助調查。你們要說張員啊,好,我這就給他掛電話,讓他當面來跟你們談。”

寶月這裡安有電話機,趙冠侯要通電話,時間過了約莫半個小時,只聽一陣腳步聲音,先進門的是四名背刀馬弁,進門之後,如同戲臺上的站門一樣,左右一分。隨即,就見一身袍褂的張員,自門外走進,按着兩拜六叩的禮節,給趙冠侯施禮道:

“卑職張員,給爵帥請安。”(。)

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七百六十一章 毒菌之亡第一百四十三章 烤鴨與克食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五百一十四章南北合(下)第五百零五章 善緣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四百一十八章 脫難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五百三十五章 點將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八百一十四章 斬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一十二章 模範監獄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堂地獄第七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二百二十二章 千金購首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七章回家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二百三十七章 炮轟使館(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二百二十一章出京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二百八十五章 純潔的交易(下)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二十一章 總領事的要求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九十九章 滅拳(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氣吞萬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情最是晚涼天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五百章 輕輕的走正如輕輕的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喋血列車(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三百九十四章 闖禍(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襲戰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援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七百六十一章 毒菌之亡第一百四十三章 烤鴨與克食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五百一十四章南北合(下)第五百零五章 善緣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四百一十八章 脫難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五百三十五章 點將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八百一十四章 斬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一十二章 模範監獄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堂地獄第七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二百二十二章 千金購首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七章回家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任君翱翔第二百三十七章 炮轟使館(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二百二十一章出京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二百八十五章 純潔的交易(下)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二十一章 總領事的要求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九十九章 滅拳(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氣吞萬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情最是晚涼天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五百章 輕輕的走正如輕輕的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喋血列車(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三百九十四章 闖禍(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襲戰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