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

長安城被一層薄霜封鎖,萬物披素,如臨大喪。

內閣大學士府,書房的燭火,燃了一夜。

嚴海寧負手立在窗前,花白的鬍鬚隨着他壓抑的呼吸微微顫動。

今日金鑾殿上的血腥氣,至今仍縈繞在他鼻端,揮之不去。

他親手扶持的棋子蕭菱書,像條喪家之犬般跪在冰冷的金磚上,那一聲聲陛下明察,如今想來,只覺得刺耳又可笑。

蕭家倒了。

他這棵大樹,也被生生砍去了一根粗壯的枝幹。

他的目光,落在桌案那封來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軍報上。

薄薄一張紙,此刻卻重逾千鈞。

北疆兵敗,退守雁門關。

這是大景朝數十年未有過的奇恥大辱。皇帝那句輕描淡寫的徹查軍糧案,此刻卻像一道懸在頸後的冰冷鋒刃,讓他不敢回頭。

“靖國公府……蘇枕雪……”

他低聲咀嚼着這個名字,眼中是揮之不去的陰霾與忌憚。

他自負算無遺策,以爲那蘇枕雪不過是困於京中借酒消愁的人質,是他棋盤上一顆無足輕重的死子。

可他偏偏算漏了。

一個病弱的女子,竟能將蕭年連人帶贓,直接掀翻在金鑾殿上。這等手段,這份魄力,哪裡像個養在深閨的郡主?

難道……”

嚴海寧驟然轉身,死死盯住那豆搖曳的燭火。他想起多年前,陛下力排衆議,將蘇枕雪留在京中“溫養”時的反常。又想起今日朝堂上,陛下對蘇枕雪那看似輕描淡寫,實則處處透着迴護的賞賜。

帝王心術,深不可測。

他忽然覺得,自己或許從一開始,便低估了那個看似不設防的靖國公府,更低估了那個看似無害的靖安郡主。

“來人。”

他沉聲喚道,聲音比窗外的夜風更冷幾分,“去,給本官盯死了靖國公府,尤其是……靖安郡主。”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不惜一切代價,查清她究竟是如何得知蕭年的罪證。本官要知道,她背後,到底還站着誰。”

他總覺得,那雙看似病弱的眼眸深處,藏着一個能顛覆棋局的幽魂。

……

順天二十九年。

相府的暖閣裡,炭火燒得正旺,燙得人心窩子發熱,也燙得人心底的那些腌臢事,都快熬成一鍋濃湯了。

紫檀木的圓桌上,酒過三巡,菜已半涼,殘羹冷炙間,盡是權力的餘溫。

戶部尚書蕭菱書那張總是緊繃着的臉,此刻也舒展開來,帶着一絲劫後餘生的鬆弛,他端起酒杯,敬向主座,額角還掛着幾粒未乾的汗珠。

“老師,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主座上,當朝內閣首輔嚴海寧,就半倚在榻上。

他身下是整張的白虎皮,身上是家常的錦袍,手中一隻夜光杯,搖晃着琥珀色的屠蘇酒。

他眯着眼,像一隻在冬日裡打盹的飽食猛虎,看似慵懶,爪牙卻隨時能撕裂任何人的喉嚨。

“太子年少,做的很多事,不在這長安城的格子裡,難免莽撞,不就是翻了幾本舊賬?你又何必擔心。”

他呷了一口杯中的溫酒,語氣篤定:“老夫今日還去望了陛下,病已有所好轉,龍顏紅潤不少呢。”

他身側,一個面容俊朗的青年,親自爲他斟滿了酒。青年眉宇間盤踞着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鷙,正是他的獨子嚴瑜。

一旁,已經入了戶部,官拜侍郎的蕭年,臉上還帶着一絲揮之不去的亢奮,他爲嚴海寧斟滿酒,笑容裡帶着幾分諂媚。

那笑容,活像一隻見了骨頭的野狗,恨不得搖斷了尾巴:“師公真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可孫兒還是有些擔心,畢竟那李東樾……”

嚴海寧嗤笑一聲,語帶不屑:“錦衣衛是陛下的刀,可不是旁人的刀,這天下除了陛下不能換,其他的,可都能換。”

蕭菱書聞言,像是得了救命的丹藥,緊繃的脊樑稍稍鬆懈。

他趕忙雙手端起酒杯,隔空一敬,姿態謙卑到了塵埃裡。

嚴海寧頓了頓,渾濁的老眼掃過在場衆人,話鋒一轉,聲音壓得更低,也更重。

“記住,這長安城,這大景朝,是姓裴。”

“可說了算的,從來不是東宮裡那個,連劍都握不穩的乳臭小子。”

話音輕描淡寫,卻如平地驚雷。

那話語背後滔天的權勢與不加掩飾的野心,讓蕭菱書剛剛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閣中的琵琶聲,就在此刻,戛然而止。

不是曲終,而是絃斷。

錚!

一聲裂帛般的銳響,劃破了滿室的暖香。

彈奏的名妓看見了門口的景象,嚇得雙手一顫,指甲生生拗斷了琴絃,鮮血順着指尖滴落。

暖閣的門,不知何時,已經大開。

門外是潑墨般的濃稠夜色,寒風倒灌而入,帶着一股鐵鏽的味道。

風裡,站着兩個人。

前面那人,一身玄色蟒袍,身姿挺拔如鬆,面容俊美,卻覆着一層化不開的寒霜。

他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那股與生俱來的儲君威儀,便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正是大景監國太子,裴知寒。

他身後的李東樾一身飛魚服,手按繡春刀,拇指上一道陳年舊疤微微泛白。

他眼神如鷹,死死盯着閣中衆人,彷彿在審視一羣待宰的羔羊。

再往後,是黑壓壓一片的錦衣衛,甲冑森然,刀槍林立,無聲無息,卻將這方小小的天地,圍了個水泄不通。

他們不像是人,倒像是從地府裡爬出來的鬼卒,帶着令人窒息的殺氣,將閣中的暖意瞬間衝得一乾二淨。

噹啷!

蕭菱書手中的酒杯,應聲落地,摔得粉碎。

琥珀色的酒液,濺溼了他的官袍,狼狽不堪。

嚴瑜猛地起身,手下意識地按在了腰間佩劍的劍柄上,那張俊朗的臉,此刻寫滿了驚駭與戒備。

唯有嚴海寧,依舊半倚在榻上。

他只是微微睜開了眼,那雙渾濁的眸子,終於有了一絲清明。

他看着門口的不速之客,臉上甚至還帶着一絲被打擾了雅興的不悅。

“殿下深夜駕臨,所爲何事?”

他的語氣,聽不出半分敬畏,反倒像是在質問一個擅闖自己領地的野狗。

第34章 北疆第39章 八百第43章 何人膽敢喚我名第37章 故人第23章 一諾浮屠第3章 枯榮第36章 烈焰第24章 歸途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34章 北疆第5章 十年第32章 抉擇第1章 夢起長安第12章 禪院春深第6章 南山行宮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21章 佛前孤影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6章 南山行宮第39章 八百第14章 棍震白馬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9章 黃粱夢醒第11章 一紙家書第13章 奇香驚夢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21章 佛前孤影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15章 最是無情帝王恩第28章 上金坊第19章 江山第42章 屠殺第3章 枯榮第9章 黃粱夢醒第32章 抉擇第2章 最是相思不相見第43章 何人膽敢喚我名第18章 滿堂秋第24章 歸途第15章 最是無情帝王恩第36章 烈焰第32章 抉擇第29章 劫第12章 禪院春深第20章 龍椅猶在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36章 烈焰第21章 佛前孤影第1章 夢起長安第41章 困獸之鬥第21章 佛前孤影第7章 帝心難測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35章 躲避第1章 夢起長安第15章 最是無情帝王恩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35章 躲避第41章 困獸之鬥第7章 帝心難測第36章 烈焰第6章 南山行宮第9章 黃粱夢醒第26章 夢迴風雨夜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7章 帝心難測第4章 玉龍牡丹第20章 龍椅猶在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24章 歸途第3章 枯榮第42章 屠殺第1章 夢起長安第14章 棍震白馬第3章 枯榮第10章 十年債第16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28章 上金坊第1章 夢起長安第21章 佛前孤影第6章 南山行宮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7章 帝心難測第9章 黃粱夢醒第43章 何人膽敢喚我名第2章 最是相思不相見第7章 帝心難測第1章 夢起長安第6章 南山行宮第32章 抉擇第5章 十年第13章 奇香驚夢第32章 抉擇第7章 帝心難測
第34章 北疆第39章 八百第43章 何人膽敢喚我名第37章 故人第23章 一諾浮屠第3章 枯榮第36章 烈焰第24章 歸途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34章 北疆第5章 十年第32章 抉擇第1章 夢起長安第12章 禪院春深第6章 南山行宮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21章 佛前孤影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6章 南山行宮第39章 八百第14章 棍震白馬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9章 黃粱夢醒第11章 一紙家書第13章 奇香驚夢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21章 佛前孤影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15章 最是無情帝王恩第28章 上金坊第19章 江山第42章 屠殺第3章 枯榮第9章 黃粱夢醒第32章 抉擇第2章 最是相思不相見第43章 何人膽敢喚我名第18章 滿堂秋第24章 歸途第15章 最是無情帝王恩第36章 烈焰第32章 抉擇第29章 劫第12章 禪院春深第20章 龍椅猶在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36章 烈焰第21章 佛前孤影第1章 夢起長安第41章 困獸之鬥第21章 佛前孤影第7章 帝心難測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35章 躲避第1章 夢起長安第15章 最是無情帝王恩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35章 躲避第41章 困獸之鬥第7章 帝心難測第36章 烈焰第6章 南山行宮第9章 黃粱夢醒第26章 夢迴風雨夜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7章 帝心難測第4章 玉龍牡丹第20章 龍椅猶在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24章 歸途第3章 枯榮第42章 屠殺第1章 夢起長安第14章 棍震白馬第3章 枯榮第10章 十年債第16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28章 上金坊第1章 夢起長安第21章 佛前孤影第6章 南山行宮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7章 帝心難測第9章 黃粱夢醒第43章 何人膽敢喚我名第2章 最是相思不相見第7章 帝心難測第1章 夢起長安第6章 南山行宮第32章 抉擇第5章 十年第13章 奇香驚夢第32章 抉擇第7章 帝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