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是相思不相見

雞鳴三遍,晨光熹微。

東宮書房內,裴知寒猛然睜眼,宿夜的疲憊混雜着夢中殘餘的激盪,讓他太陽穴突突直跳。

培鬆釀……

雖然滿身的疲憊,但好歹算是睡着了。

他撐着額頭坐起身,目光無意識地掃過琴案。

這一眼,卻讓他如遭雷擊。

那張他日日彈奏的古琴,七絃斷了三根,琴面上一道清晰的裂痕,彷彿被什麼重物猛然踩踏過。

裴知寒瞳孔驟縮。

再轉頭,視線定格在書房角落的漆木柱上。

三枚細如牛毛的銀針,入木寸許,針尾在晨光下泛着幽冷的寒芒。

“方平!”

一聲低喝,門外候着的方平幾乎是腳不沾地地飄了進來:“主子爺,奴婢在。”

裴知寒指着那琴,又指着那柱子,聲音裡帶着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驚疑:“這是怎麼回事?”

方平也是一愣,上前細看,倒吸一口涼氣:“這……這琴絃怎會無故斷裂?還有這針……主子爺,昨夜可有刺客?”

裴知寒擺了擺手,眉頭緊鎖。

刺客?

若真有刺客能在他重重護衛的東宮來去自如,還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毀琴留針,那他這個太子,也當到頭了。

他腦海中倏然閃過夢裡那個紅衣持槍的女子,眉眼鋒利,身形卻瘦削得彷彿一陣風就能吹倒。

是她?

可夢中之事,怎會應驗到現實?

“去查。”裴知寒聲音沉冷,“這銀針的來歷,還有,昨夜宮中是否有異動。”

他頓了頓,補充道:“尤其是……查查京中,是否有擅長使長槍的紅衣女子。”

方平心中雖有萬般疑惑,卻不敢多問,躬身應是:“奴婢遵旨。”

待方平退下,裴知寒走到那漆木柱前,伸出兩指,小心翼翼地拈起一枚銀針。

入手冰涼,做工精巧,卻帶着一股說不出的煞氣。

“孤倒要看看,”他對着那枚銀針,眼神幽深:“你是何方神聖,敢擾孤的清夢……”

這天下,竟還有孤不知道的手段?

夢耶?真耶?

頭疼。

……

靖國公府。

蘇枕雪是被一陣清脆的鳥鳴喚醒的。

她伸了個懶腰,只覺得渾身舒泰,昨夜因寒症發作而鬱結在胸口的濁氣,消散得一乾二淨。

這倒是奇了。

往常寒症發作後,她總要虛弱個三五日,今日卻精神奕奕。

她坐起身,習慣性地摸向枕邊,來一口宿醉之後的酒,可指尖觸到的,卻不是冰冷的壺身,而是一片柔軟微涼的……

蘇枕雪疑惑地拿起,攤在掌心。

那是一瓣花瓣,殷紅似血,形狀奇特,非她所識。

更奇的是,這花瓣明明離了枝頭,卻依舊鮮豔欲滴,散發着一股若有似無的異香。

“阿黛!”蘇枕雪揚聲道。

聞聲小跑進來的是一個梳着雙丫髻的小婢女,她赤着足,年紀不過十六七歲,水汪汪的眼睛裡含着擔憂和喜色,她像一匹健壯的小馬駒,帶着北疆姑娘獨有的英姿颯爽,撲到了蘇枕雪的牀榻旁:“郡主,您醒啦!今兒個氣色可真好!”

蘇枕雪嫣然一笑,每次看到這個從小和自己一起長大的丫頭,她總是能發自肺腑地愉悅。

一隻手撫摸着她的青絲,將花瓣遞到她面前:“這花,你可見過?府裡何時添了這種花?”

阿黛湊近了,鼻子嗅了嗅,搖搖頭,像個撥浪鼓:“阿黛沒見過,這花瓣聞着香,卻又說不上來是什麼香,怪得很。府裡頭,海棠謝了,梅花也快落盡了,沒有這種顏色的花呀。”

蘇枕雪微蹙。

她昨夜醉得厲害,莫不是哪個下人頑皮,從外面摘了什麼野花放在她枕邊?

可這花瓣的質感,絕非凡品。

她又想起了那個光怪陸離的夢,那個坐在紗帳後彈琴的男子,倨傲又聒噪,還有那碎了一地的酒罈。

難不成這花瓣……

是從夢裡掉出來的?

蘇枕雪自嘲一笑,自己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竟信這些神神鬼鬼的。

“罷了,許是風吹來的。”她雖然隨口這麼說,但還是將花瓣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將其包了起來,打算今日祈福時,問問那位足不出戶卻知天下事的白馬寺老主持。

“郡主,今日是十六,可要去白馬寺上香?”自幼跟在蘇枕雪身邊的阿黛,在無人時就是她的妹妹,此時坐在牀榻上,蕩着小腳,興高采烈地問着。

蘇枕雪頷首,忍不住輕笑:“當然要去。你要跟着我爲父親和北疆的將士們祈福,祈福之後才能去後院看小和尚。”

阿黛的臉像是開了水的銅壺,小馬駒的腦袋直接鑽在了被子裡:“啊!不許說!”

人生如寄,一場大夢。

白馬寺香火鼎盛,即便不是初一十五,也遊人如織。

蘇枕雪戴着帷帽,與阿黛一道,避開人羣,往後院禪房行去。

途經一處新闢的花圃,見幾個小沙彌正合力栽種一株半人高的銀杏樹。

那銀杏樹尚顯稚嫩,枝葉稀疏,在長安這深秋初冬時節,顯得有些伶仃。

“咦?”

阿黛就像春日裡的燕子,蹦蹦跳跳到了銀杏旁,比畫着自己的腦袋和樹梢,歪着頭對蘇枕雪招手:“這樹瞧着還沒奴婢高呢。”

蘇枕雪駐足,看着那株在微風中輕顫的銀杏,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情緒。

北疆苦寒,少見這般秀氣的樹木。

她輕聲道:“新栽的樹,總要經歷風雨,才能紮根生長,枝繁葉茂。”

就像她自己,離了北疆的沃土,在這繁華卻也冰冷的長安,不知能否真正紮下根來。

她從袖中取出一枚早已備好的平安符,走到銀杏樹旁,尋了一根還算結實的枝丫,將紅色的祈福牌鄭重掛上。

“願我爹爹,北疆萬千將士,此戰凱旋。”她輕聲默唸。

頓了頓,她又取出一枚,上面空無一字。

她想了想,低聲道:“願這天下,少些孤魂,多些炊煙。願我蘇枕雪……能痛痛快快喝一回不摻雜念的酒。”

阿黛在一旁看着,收斂笑意,兩隻小手輕合,有樣學樣默唸了幾句,小聲道:“郡主,您一定會得償所願的。”

蘇枕雪笑了笑,不置可否。

她這輩子,求的不過是家人平安,國泰民安。

至於自己,早已習慣了與寒症和烈酒爲伴。

“走吧,去見主持。”

白馬寺的主持年過花甲,法號“了塵”,平日裡總是一副眯眯眼笑呵呵的模樣,手中常年捻着一串油光鋥亮的佛珠。

見了蘇枕雪,他依舊是那副悲天憫人的神情:“郡主今日前來,可是心有掛礙?”

蘇枕雪作了佛禮,爲一旁的金身佛像上了一炷香,欠身轉來,便將那枚殷紅的花瓣取出,放在案上:“大師博覽羣書,見多識廣,可認得此花?”

了塵禪師拿起花瓣,湊到眼前細細端詳。

那雙似乎永遠睡不醒的眼睛,在看到花瓣的瞬間,精光一閃而逝,快得讓人以爲是錯覺。

他捻着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頓。

片刻後,他放下花瓣,微微搖頭,神色恢復如常:“彌陀佛。此花非凡俗,老僧眼拙,亦未曾見過。觀其色澤形態,倒像是古籍中記載的某些域外奇花,許是經由商旅之手,偶然流入中原。”

“這樣啊……”

蘇枕雪覺得蹊蹺。

了塵禪師微微一笑,笑容高深莫測:“郡主,世間萬物,皆有來處,亦有去處,唯獨人心難測,夢境難解。此花既與郡主有緣,郡主不妨好生收着。”

他又補充道:“老僧觀此花,沾染了不屬於此間歲月的氣息。是劫是緣,皆看造化了。”

蘇枕雪聽得雲裡霧裡,卻也知道,這老和尚怕是看出了些什麼,卻不願明說。

唸佛法的講究一個看破不說破,蘇枕雪也不好打破砂鍋問到底,許是摸到了他們所說的緣。

她收起花瓣,起身行禮:“多謝大師指點。”

“郡主客氣了。”了塵禪師雙手合十。

蘇枕雪帶着滿腹疑竇離開了白馬寺。

那枚花瓣,究竟是什麼來頭?

不屬於此間歲月的氣息,又是什麼意思?

她低頭看着掌心的花瓣,殷紅依舊。

……

方平疾步入內,面色凝重:“主子爺,查到一些眉目了。”

裴知寒放下手中的書卷:“說。”

“那銀針的制式,奴婢請宮中巧匠看過,非中原之物,倒與北疆斥候所用有幾分相似,但更爲精巧鋒利,非尋常軍士能配備。”

北疆?

裴知寒的眉頭皺得更深。

“至於紅衣使槍的女子……”方平頓了頓,“京中並無此等人物的傳聞。不過……”

“不過什麼?”

“京中喜愛紅衣的女子很多,但若是和北疆、槍法結合起來,奴婢能想起的只有一人。十年前在長安養病的靖安郡主蘇枕雪,其父靖國公常年鎮守北疆,郡主自幼在北疆長大,據說也習過一些槍棒功夫。只是,傳聞郡主自幼體弱,身患寒症,入京多年,深居簡出,紅衣乃是她十年前薨去之時所着。又在頭七下葬之時,屍骨消失……且……咱現在的東宮,便是當年的靖國宮府……”

方平越說聲音越小,頗有一番烘托的意味,到最後的靖國宮府,更是重重咬了幾個字,說得那叫個精彩,讓自己都暗自欣喜了起來。

裴知寒冷眸擡起,凝視了他片刻:“你去趟太學院。”

方平沒頭沒腦的看着裴知寒:“主子爺需要奴婢做什麼?”

“以後你就去給那些小皇室們講鬼故事吧。”

裴知寒起身向外走去:“孤看你這個東宮總領也別幹了。”

“主子爺,主子爺。”

方平個小,跟不上身材高大的裴知寒,鞋子都跑丟了一隻:“奴婢知錯啦,知錯啦。”

蘇枕雪?

十年前?

寒意爬上脊背,蟄了一下便消散而去。

裴知寒從不信鬼神,但他信佛。

之所以信佛,是因爲那個白馬寺的了塵做出來的培鬆釀,真的能入睡。

“備車白馬寺。”

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37章 故人第27章 浮華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30章 相遇第5章 十年第42章 屠殺第36章 烈焰第28章 上金坊第26章 夢迴風雨夜第35章 躲避第27章 浮華第14章 棍震白馬第35章 躲避第21章 佛前孤影第6章 南山行宮第29章 劫第42章 屠殺第7章 帝心難測第11章 一紙家書第21章 佛前孤影第36章 烈焰第18章 滿堂秋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13章 奇香驚夢第28章 上金坊第39章 八百第38章 質問第28章 上金坊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30章 相遇第13章 奇香驚夢第19章 江山第19章 江山第19章 江山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10章 十年債第37章 故人第15章 最是無情帝王恩第23章 一諾浮屠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41章 困獸之鬥第23章 一諾浮屠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14章 棍震白馬第20章 龍椅猶在第9章 黃粱夢醒第19章 江山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35章 躲避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14章 棍震白馬第33章 何人定北疆第18章 滿堂秋第11章 一紙家書第32章 抉擇第43章 何人膽敢喚我名第9章 黃粱夢醒第12章 禪院春深第38章 質問第19章 江山第18章 滿堂秋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23章 一諾浮屠第13章 奇香驚夢第24章 歸途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6章 南山行宮第4章 玉龍牡丹第34章 北疆第12章 禪院春深第23章 一諾浮屠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24章 歸途第21章 佛前孤影第38章 質問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21章 佛前孤影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36章 烈焰第39章 八百第6章 南山行宮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16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23章 一諾浮屠第20章 龍椅猶在第35章 躲避第39章 八百第25章 情贈一劍第16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1章 夢起長安第30章 相遇第29章 劫第41章 困獸之鬥第20章 龍椅猶在
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37章 故人第27章 浮華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30章 相遇第5章 十年第42章 屠殺第36章 烈焰第28章 上金坊第26章 夢迴風雨夜第35章 躲避第27章 浮華第14章 棍震白馬第35章 躲避第21章 佛前孤影第6章 南山行宮第29章 劫第42章 屠殺第7章 帝心難測第11章 一紙家書第21章 佛前孤影第36章 烈焰第18章 滿堂秋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13章 奇香驚夢第28章 上金坊第39章 八百第38章 質問第28章 上金坊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30章 相遇第13章 奇香驚夢第19章 江山第19章 江山第19章 江山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10章 十年債第37章 故人第15章 最是無情帝王恩第23章 一諾浮屠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41章 困獸之鬥第23章 一諾浮屠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14章 棍震白馬第20章 龍椅猶在第9章 黃粱夢醒第19章 江山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35章 躲避第40章 何處風雪不歸人第14章 棍震白馬第33章 何人定北疆第18章 滿堂秋第11章 一紙家書第32章 抉擇第43章 何人膽敢喚我名第9章 黃粱夢醒第12章 禪院春深第38章 質問第19章 江山第18章 滿堂秋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23章 一諾浮屠第13章 奇香驚夢第24章 歸途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31章 風雪煮舊塵第6章 南山行宮第4章 玉龍牡丹第34章 北疆第12章 禪院春深第23章 一諾浮屠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24章 歸途第21章 佛前孤影第38章 質問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21章 佛前孤影第22章 座下蓮花十年塵第36章 烈焰第39章 八百第6章 南山行宮第17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44章 代筆問長安第16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23章 一諾浮屠第20章 龍椅猶在第35章 躲避第39章 八百第25章 情贈一劍第16章 龍椅之下,太子之劍可斬幾人?第1章 夢起長安第30章 相遇第29章 劫第41章 困獸之鬥第20章 龍椅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