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

輿論的攻勢一直都是江南官紳集團的利器,針對此次對他們十分不利的新政,亦是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聲討。

剛開始鼓動江南士子圍攻江寧縣衙,僅是一道開胃菜。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他們繼續展現自己的實力,由江南各位大儒紛紛出手,更準確是由他們出筆。

“齊有女文姜,乃華夏之恥也!”

“吳得西施,至百萬百姓流離失所!”

“盛唐長安何其美哉?因羞花而亡其國!”

……

江南大儒們不再是口號聲討,而是紛紛彰顯自己的才學,通過一篇篇引經據典的文章對這個偏頗於女性的新政進行抨擊。

大儒其實相當於後世的大V,他們亦藉助自己在讀書人中的影響力,從而對輿論的走向進行了引領。

經歷後世互聯網都清楚,一些粉絲確實十分不理智,對自家偶像幾乎是盲從。且不說大儒說的話會有幾分道理,哪怕沒道理都是“聖旨”。

這幫大儒所發表的最新文章中,主要是借紅顏禍水的觀點來阻擋新政,走的其實是男女對立的路線。

在這個男權社會上,可謂是政治正確了。

他們很擅於輿論戰,倒沒有將重點放在拐賣上,而是僅僅認爲朝廷偏重女性。在瘋狂抹黑女性禍國後,顯得十分自然地要求朝廷停止這道新政令。

在這幫大儒的聲討浪潮中,反倒是一個名氣不怎麼大的儒士李正儒最爲出彩,只因他提了一首詩:“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由是可,最毒婦人心。”

雖然引經據典更有說服力,但並不是人人都是史學家,像很多人便不知曉“齊有女文姜”竟然是兄妹頑耍。

反倒是這種直白易記的詩句更易於傳播,偏偏這詩句簡直說到了江南官紳集團的心坎上,所以很快得到了更多的推廣資源。

“說得好!”

“如此女人,豈能偏之?”

“因一毒婦而滅一門,當廢!”

……

江南的官紳彷彿找到了至寶一般,面對這一首新鮮出爐的絕世好詩,當即將這首詩頂到了輿論浪潮的最高處。

一時間,彷彿整個江南的女子都成了毒婦一般,而李正儒亦是因一詩而名動江南。

“李正儒乃江南文人之楷模也!”

“如此精彩之詩句,當爲江南詩聖!”

“此等才情竟然屢試不中,朝廷欠李正儒一個功名!”

……

江南官伸集團經過合計後,當即決定將李正儒打造成爲他們江南文人的代表人物,故而江南士林出現越來越多的讚美聲音。

或許是因秋闈將近的緣故,有人將李正儒屢次不中的原因直接歸咎於朝廷,卻是認爲朝廷不懂得識才。

“李兄,你出名了!”

“今後還請多多提攜!”

“聽聞侯侍郎對你的詩篇是讚美有加,今後必定前途無量也!”

……

李正儒一舉成爲整個南京城的名人,之前看不起他的同窗紛紛前來,更是將他請到了最好的金陵酒樓款待。

原本因李正儒屢次不中而輕慢的人,態度已經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毅然是將李正儒當成了江南新領軍人般。

“女人就一個尿壺矣!”

李正儒原本打骨子裡瞧不起女子,而今因此獲利更是找不着北了,便十分得意地舉起酒杯朗聲道。

“李兄說得好!”

“尿壺,今晚我就試試尿壺!”

“朝廷的新政令簡直就是胡鬧!”

……

在場的同窗知道李正儒已經得到江南官紳集團的青睞,卻是紛紛進行恭維起來,而後更是對其頻頻勸酒。

李正儒出生於南京,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家財萬貫,令人羨慕。

雖然他年幼便已經開啓學業,一度還被人稱爲神童,但在科舉的路途並不順暢。即便日子衣食無憂,亦能請來名師教導,但偏偏屢屢不中。

只是好在,雖然沒有能夠考取舉人功名,但家底足夠豐厚,亦是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妻子,讓旁人十分的羨慕。

酒足飯飽的李正儒在僕人的攙扶下,顯得搖搖晃晃地回到府上,只是房間裡面很快便傳出了一個女人的哀嚎聲音。

外面的僕人似乎早已經習以爲常,但還是忍不住搖了搖頭,連他們亦不明白自家老爺因何得到這麼高的讚譽。

咚咚咚……

正當李正儒還在想着飛黃騰達的美夢之時,結果朝陽剛剛升起,江寧縣衙的鳴冤鼓被李夫人敲響了。

李夫人年約四旬,生得眉清目秀,皮膚十分白皙,一個美麗的江南中年女子的形象。只是現在的臉已經腫起,嘴角處還掛着血跡,一隻眼窩已經黑了,連走路都不再利索。

她本是大家閨秀,從小習得三從四德,在嫁到李家後,亦算是本本分分。原本大家都以爲她嫁了一個好人家,殊不知自己時常遭到家暴。

昨晚她再次被李正儒酒後家暴,而這一次卻是變相加厲,更是逼得她張嘴接受新花樣羞辱。

李夫人決定不再忍耐,而是前來江寧縣衙告狀。

“本縣對你的待遇深表同情,然家暴之事,本縣不能受理!”海寬升堂受理,但顯得無奈地表明立場道。

在這個時代,相公打娘子是天經地義,他亦是能斷這種家務事。

“民婦知曉,然此次民婦是要狀告李正儒弒兄奪家產!”李夫人輕輕地點頭,卻是語出驚人地道。

在場的師爺和衙差都愣了,卻是沒有想到剛剛風頭無二的李正儒如此喪心病狂。

“可有證據?”海寬倒是平靜,顯得十分認真地問道。

李夫人點了點頭,便將一段駭人聽聞的家族秘史公之於衆。

原來李正儒還有一個胞兄李正文,跟李正儒有所不同,李正文是一個癡於學業之人,亦是深得李父的喜愛。

李父深知李正文才是家族振興的希望,便有意將李氏家業交給李正文。

李正儒在得知李父的心意後,故意邀請李正文一起遊山玩水,最後讓自己的忠僕假裝強盜將李正文殺害。李夫人在訴說完畢後,亦是規規矩矩地叩頭道:“請知縣老爺明察!”

她終究還是忍不住這種殘忍的家暴生活,所以決定揭露了李正儒當年謀害兄弟奪取家產的罪行,至於後面的路只能見一步走一步了。

“簡直是禽獸啊!”

“這真是江南的文人楷模?”

“朝廷欠他一個功名?我看幸好朝廷英明!”

……

當事情迎來了如此反轉後,堂下旁聽的百姓紛紛搖頭,卻是看清李正儒其實是一個禽獸。

至於江南官紳集團的“造人設”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在他們大力想要扶持李正儒的時間,誰能想到事情迎來如此大的反轉。

一個殺兄奪家產的衣冠禽獸,哪裡還有資格指責女子“最毒婦人心”,反倒他更像“最毒男人心”。

“即刻擒拿李正儒!”海寬在得知事情的始末後,亦是當即憤怒地下達命令道。

李正儒在美林中被人押到堂上,原本他還想着抵賴,畢竟這個事情已經過去多年,卻未必還有證據。

李夫人這些年可謂是忍辱負重,早已經拿到了這個案件的證據。

隨着一份份證據出現,還有當年受李正儒挾迫的殺手上堂作證,李正儒再也無從抵賴,只能乖乖承認了罪行。

“斬立決!”海寬看到李正儒招供後,當即進行了判決。

雖然他對李正儒進行了判處,但李正儒的案件還得送到刑部覈實,而後上呈皇帝得到允許後,他這位知縣才能行刑。

不過如此的惡行,自然是罪責難逃了。

“文人都是這個德行,那這天下沒有救了!”

“新政的量刑重是重了點,但亦沒有錯啊!”

“何止沒錯!若不是重刑,今後賣給海外給蠻夷爲妻,當真不可理喻!”

“他們男人如此反對,不過是沒有將咱們女人家放在眼裡,認爲販賣海外亦不打緊!”

……

江南官紳集團早前爲李正儒所做的宣傳,什麼江南文人的楷模,卻是第一時間遭到了反噬,淪爲了整個天下的笑話。

其實他們忽略了一個羣體,那就是同樣生活的江南的女人們,而這些女人其實同樣生活在各家各戶中。

她們或許只能淪爲男人的附屬,但亦有着她們的思想,卻是並不認爲朝廷這一道保護她們女人的政令有何不妥。

正當南京這邊由內部矛盾而出現自打嘴臉的烏龍事,整個江南其實都不在平靜,亦是激發了一些普通人的怒火。

事情還得從一個名叫趙六四的貧苦人說起!

在嘉興府的城郊,住着一個叫趙六四的貧苦人。

他年過半百,背已經駝得像一張弓,由於五官比較醜陋,所以有人開玩笑稱他有“帝相”,只是他的雙眼依舊閃爍着堅毅的光芒。

趙六四的一生悽苦,但上天賜給他一個十分漂亮的女兒,名字叫小翠,是他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

小翠長得一點都不像趙六四,從小聰明伶俐,而且還有着一手精湛的織布工藝,是十里八鄉都小有名氣的女織工。

然而,就在去年將近年底的時候,小翠喜匆匆帶回了五兩銀子,說已經謀得了更好的去處,要前往松江府謀生。

趙六四原本是想跟着一起前去,但又放心不下家裡的雞鴨和幾畝薄田,便跟小翠相約年後等她那邊安頓放再前往松江府。

只是他在家裡左等右等,始終沒有自己女兒的消息。

雖然有村民調侃他說小翠是丟下他這個累贅,但趙六四知曉自己的女兒從小乖巧懂事,絕對是因爲出了意外了。

趙六四在五月夏收完畢,便火急火燎地來到了松江城。

只是他找遍整個古城,四處打聽女兒的下落。由於所攜帶的盤纏很快花光,亦是隻能露宿街頭,只期盼自己女兒能夠平安歸來。

一日,老六四在一家茶館中無意聽到有一批女人被帶到海外的消息。他的心裡一動,趕緊湊上前打聽,結果越聽越心驚。

原來竟然有人將熟練的女織工拐賣到日本,趙六四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隱隱感覺自己女兒小翠便在其中。

由於有了新的方向,老六四經過一番的調查,終於從一個同鄉嘴裡得知,自己的小翠真的被人騙到了海外。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趙六四幾乎崩潰。

趙六四毅然決然地告到了松江府衙,跪在官府的大堂上,聲淚俱下地訴說了自己的遭遇和女兒的失蹤。

徐鴻聽到趙六四的控訴,對爲非作歹的江南商號又加深了幾分深惡痛絕:“趙六四,你已經不是第一個受害者!你且放心在本府安排的地方暫且住下,咱們皇帝不會不顧子民的生死,必定派軍隊前往日本替你找回你的女兒小翠。”

原本大明朝廷指望江南商號這幫海商能夠開拓海外市場造福萬民,卻是誰都沒有想到,他們爲了利益竟然不惜迫害自己的同胞。

經歷了這麼多,徐鴻亦是越來越覺得慶幸,幸好大明迎來了一位真正的暴君。

參治島,大明城。

這裡是東海總督府的駐地,而今成爲一個重要的港口。

只是不知爲何,今年以來通過這裡前往日本的大明商船明顯減少,反倒是繞過這裡直接從事走私活動的商船越來越多。

一艘軍航從西邊而來,在船隻停泊在碼頭上的時候,三個太監在錦衣衛的護送下,正匆匆朝着大明城的總督府而去。

東海總督徐世英最近顯得十分的安靜,每日都顯得是無所事事般,卻是跟着幾個得力干將在這裡喝悶酒。

“朝廷來消息了?”

“世子,不知是什麼消息呢?”

“說了多少次了,咱們得稱總督大人!”

……

霍光明等武將的眼睛紛紛亮起,卻是忍不住進行打聽道。

近段時間以來,雖然他們一直在強化自己的實力,但他們心裡始終是憋着一口氣。作爲掌管東海的東海總督府,不僅遭到大內家的挑釁,而且還被自己人背刺了。

“咱們即刻啓程前往九州島!”

東海總督府徐世英在看到信件的內容後,那張陰沉的臉終於展露出燦爛的笑臉,只是眼睛閃過一抹狠厲之色。

這一天,他和他的將士們等得太久了,而今是時候撕碎那一座小小的島嶼了。 

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69章 餘波1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70章 餘波2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93章 逼宮?找死!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71章 餘波3第393章 妥協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
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69章 餘波1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70章 餘波2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93章 逼宮?找死!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71章 餘波3第393章 妥協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