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

今天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原會昌侯孫銘。

雖然以孫銘早前所犯的累累罪行便可以處斬,但涉及到丹書鐵券仍舊有人不斷作妖,使得順天府的判法存在爭議。

只是隨着昌盛錢莊殘害十八條人命的案子被爆出來,特別孫銘還親自下場弄死兩條人命,京城的百姓都恨不得生啖孫銘的肉。

正義終於得到了伸張,孫銘要爲自己的所作所爲付出慘重代價,今日便是自食惡果,成爲弘治朝腰斬第一人。

“呵呵……終於是要問斬了,老天有眼!”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此事幸虧咱們有一位好皇帝,不然這種人壞事做絕都報不了!”

“早前誰一直指責皇帝包庇會昌侯的?這幫文人當真半句都信不得!”

“如此英明神武的皇帝,今後誰敢再說皇帝的壞話,老子便像趙武那般打得對方滿地找牙!”

……

圍觀的百姓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來,在看到孫銘的囚車出現的時候,便紛紛恨得咬牙切齒般地議論起來。

結實的囚車被打開,孫銘此時身穿白色的囚服,蓬頭垢面,整個人顯得萎靡不振,早已經沒有作爲侯爺時的趾高氣昂。

“孫銘,進來吧!”趙大眼此次負責解押死囚,對坐在裡面不動的孫銘道。

坐在囚車裡面的孫銘已經看到前面的刑臺,眼睛閃過一抹驚恐地怒聲道:“滾開!本侯哪都不去!”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現在由不得你撒野,多少人死在你手上,你不死如何告祭那麼多被你害死的亡魂!”趙大眼沒有絲毫同情,當即伸手抓住一根鐵鏈將孫銘從囚車裡面強拽出來。

這種權貴實在是太多了,欺壓良民百姓的時候,壓根不將對方當作自己的同胞,有時做法比韃子還要殘忍。

現在要受到處罰,當痛苦要降臨自己身上,卻是一個比一個哭得慘,甚至讓人誤以爲他是無辜之人。

但……無辜嗎?

這京城的權貴都是一心想要搞錢,背地裡爲了催債都做了不法之事,作爲民間放貸者的最大得利者通通都該死。

其實朱祐樘此次是留了手,若是吹毛求疵地調查所有案件的話,整個京城的權貴恐怕都要死絕。

“不要!不要!”

孫銘的身體十分肥胖,當即便奮力進行抵抗。

只是他的身上的枷鎖壓根取不下來,正被趙大眼宛如猴子般強行拉拽到刑臺,而刑臺的中央正擺放了一個狗頭鍘刀。

“不,本侯在丹書鐵券,誰都不能鍘本侯!”

孫銘看到那把鋒利鍘刀的瞬間,頓時感覺肚子一疼,卻是知曉自己不僅會死,而且還會死得很慘,當即便尿着褲子抗議道。

“真是腰斬啊!”

“這鍘刀看着還挺嚇人的!”

“這樣纔好,對作惡多端的人就應該用極刑!”

“說起來還得虧徐鴻,若不是你調查很細心,還真發現不了孫銘這麼多罪行!”

……

徐鴻忙裡偷閒跟幾個新結識的同僚一起來到西市的刑場前,看到原會昌侯孫銘即刻伏法,大家亦是談論了起來。

徐鴻只是淺淺一笑,並沒有參加到同僚的議論中,目光始終停留在孫銘身上。

周圍的百姓只是看到此次行刑很熱鬧,但自己已經看到皇帝的那份決心,亦看到皇帝要帶領大明王朝走向強盛的魄力。

在以往,哪怕斬個高級官員都是不可想象的,但現在的皇帝屠權貴如土狗。若不是葉淇還有作用,而今葉淇父子亦要推到刑臺砍了。

由於自己已經正式加入兵部,所以瞭解到更多的情報,而今皇帝十分重視大明王朝的軍事建議,亦是喊出了“強國先強軍”的口號。

就在這個月,建州女真沒有按時上貢足夠的鹿筋,現在大明已經開始調兵遣將,一場針對東北建州女真的行動很快便全面展開。

現在皇帝下令斬殺孫銘,既是爲了伸張正義,亦像是爲接下來的軍事行動祭旗,帶領一支空前團結的大明軍隊征服四海。

四月的烈日當空,整個刑臺暴露在陽光之下。

衆目睽睽之下,孫銘的衣服被趙大眼扒掉,露出白皙的上半身。只是孫銘的身體不高,又過於肥胖,故而顯得有點辣眼睛。

按一貫的做法,腰斬在行刑前,犯人都必須脫光身上的衣服,腰部要裸露出來,然後伏身在鍘牀的砧板上。

當然,亦有一種比較粗暴的行刑方法,將人按在長椅上,由劊子手用特製的大長刀直接將人斬成一半。

相較於後者,前者的失誤率會更低,且操作起來更加的便利,而遇到孫銘這種胖子壓根不可能成功,所以現在國朝一直採用鍘刀將犯人切成兩半的行刑方式。

砰!

孫銘被拖拽到這裡還想要進行反抗,只是肚子突然遭到重重一擊,整個人宛如蝦蟲般彎曲,然後跪倒在地上。

“真是給臉不要臉!”負責行刑的鄶子手在重重一擊後,對跪倒在地上的孫銘吐了一個口沫鄙夷道。

一旦上了刑臺,便不會再有人權一說。現在孫銘若是不配合,還想要擺侯爺的架子,自然是要遭受更大的皮肉之苦。

孫銘的雙手很快被上了木枷,主劊子手將人用力拽到鍘刀前。

腰斬是由三個劊子手配合,在將孫銘推到鍘牀的玷板後,一個人抓着孫銘手上的木枷,另一個人抓住孫銘的雙腳。

雖然孫銘仍舊想要掙扎,但兩個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而是生得虎虎生威的大漢,正牢牢將人固定在玷板上。

“不要,不要,我錯了,饒命啊!陛下,饒命啊!”

孫銘被牢牢地按在砧板上,此次已經動彈不得,面對死亡的恐懼,亦是流出悔恨的眼淚不斷乞求道。

人類都是如此,總是在事到臨頭才懂得後悔。

只是正如趙大眼所說那般,孫銘若是不被處死,又如何能夠告慰被他害死的那麼多同胞在天之靈呢?

“時辰已到!”報時官看到時辰已到,便向侯斬官彙報。

身穿三品官服的宋澄顯得不怒自威地坐在上面,對孫銘的求饒是充耳不聞,直接丟下令籤道:“開斬!”

隨着命令下達,刑臺上的官員驗明正身,便用硃筆在一塊木板畫了一個圈,然後重重地擲在地上。

“不要!不要!”

孫銘看到即將行刑,竟然又嚇得尿了第二泡,顯得十分貪生怕死地求饒道。

“去死吧!”

“如此大明怎能不愛呢?”

“女兒,你看到了嗎?奸人要伏誅了!”

……

周圍的百姓看到行刑在即,有人眼睛已經不願意眨動,亦有人顯得眼淚婆娑,即將見證一位權貴隕落。

生活在這個時代,階級早已經固化。

只是隨着新帝登基,隨着新帝推出一個又一個惠及百姓的新政,致使一些事情正在悄然發生着變化。

最爲明顯的是,現在的權貴不能再胡作非爲,朝廷開始爲他們底層着想,亦不再時時刻刻想着如何壓榨和奴役他們。

不要……

孫銘面對着即刻降臨的鍘刀,卻是發出最後的哀求。

他此時想起了自己的一生,由於投了好胎,從小便得到萬千寵愛於一身,甚至先帝都曾經誇自己聰明。

只是他的種種惡行在弘治朝被查了出來,連家裡的丹書鐵券都免不了自己的全部罪行,而今正在面臨死亡。

“爺,請上路!”劊子手將高高舉起的鍘刀重重鍘下,那鋒利無比的刀刃朝着孫銘的腰部鍘了下去。

噗!

啊……

隨着鍘刀落下,兩道鮮血高高地濺起,在一聲撕聲裂肺的慘叫聲後,孫銘的身體已經被攔腰斬成兩半。

“真成兩半了!”

“他……他怎麼還在動?”

“廢話,腰斬不會即刻死的!”

……

圍觀的百姓看到孫銘的身體分成了兩半,但人竟然還活着,有人顯得十分的震驚,但亦有老人十分淡定地解釋。

這是一個十分恐怖的畫面。

孫銘的下半身已經靜靜地躺着鍘刀的一側,鮮血不由噴涌而出,而上半身同樣噴涌着鮮血,只是痛楚使得孫銘向前爬行,在刑臺拖出一條血路。

身體的主要器官是在上半身,所以通常腰斬都不會即刻死亡。若鍘的身體位置偏下的話,有的犯人要一兩個小時才死去。

孫銘此次被鍘的位置略微偏下,故而並沒有即刻死亡,但現在簡直是生不如死。

隨着體內大量鮮血噴涌而出,痛得他只能不停地向前爬行,正痛苦地不斷呻吟,整個人變得越來越虛弱。

此時此刻,這位銜着金湯匙出生的侯爺像是一隻垂死掙扎的蒼蠅般,正拖着自己剩下的軀體漫無目的地爬行。

起碼他是直線爬行,但很快來到了刑臺邊沿,卻是拐了一個彎。

哎……

徐鴻等人看到這一幕,亦是不由得嘆息一聲。

明明就是帝國的寄生蟲,明明已經衣食無憂,但偏偏還想殘害自己的同胞,這種人當真不值得同情。

“報了,大報終於報了!”很多苦主看到越來越虛弱的孫銘,卻是緊緊攥着拳頭道。

一分鐘!

兩分鐘!

三分鐘!

……

孫銘在痛苦中掙扎並死去,只是在生命的最後,卻不知是什麼原因,用手指沾着鮮血寫下了:“暴君弘治,明當奪門!”。

這或許確實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若換一個皇帝,哪怕查出他如此種種惡行,恐怕不會將他處死。

只是現在的弘治帝,卻是對事不對人,簡直就是大明第一暴君。

鄶子手看到這八個字的時候,不由得蹙了蹙眉頭。

若不是規矩不允許的話,此刻他很想再給孫銘補上一刀。

跟以往的皇帝相比,而今的皇帝雖然看似殘暴,但其實才是真正的明君。

這段時間斬了這麼多王公大臣,卻沒有一個是死得冤的,特別他在圍觀百姓的眼睛裡面看到了光。

至於京城百姓的日子是變得越來越好,起碼自己的俸祿能夠讓老婆和孩子穿上新棉衣,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若真要換了皇帝,他是第一個不同意,甚至願意爲現在的皇帝去死。

孫銘似乎是消耗最後的力氣寫完那八個字,在一種不甘和詛咒的情緒中,終於是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死了!”

“終於死了!”

“罪有應得,蒼天有眼!”

……

圍觀的百姓看到孫銘終於氣絕,像是了卻一樁心事,紛紛擡頭望向晴朗的天空,發現這個時代正在慢慢變好。

噗!噗!噗!

陪斬的還有三十多號死囚,這些都是在催收過程中殘害自己同胞的惡徒,其中有幾個是勳貴子弟,但現在通通被斬。

圍觀的百姓看到滾滾的人頭,終於相信現在的朝廷充當正義,不再是那個治民不治權的腐敗朝廷了。

徐鴻等人看完此次的刑場,心裡生起了一份敬畏。

或許他們將來能位高權重,但卻萬萬不能忘本,不然他們的下場恐怕比孫銘實則好不了多少,亦是死不足惜。

“分肉咯!”

在行刑結束後,一個劊子手將孫銘下半部分進行削肉出售。

有需求,便會有市場。

一些百姓對惡人是打骨子裡憎恨,農民起義軍分食福王其實並不是杜撰,而是他們所選擇的泄恨方式。

孫銘早成爲很多京城百姓所憎恨的對象,在聽到要將他的肉出售的時候,很多百姓當即涌上來掏錢購肉。

鄶子手似乎爲了製造節目效果般,將剛剛削下的一塊肉舉起道:“誰能生啖孫銘,此肉分文不取!”

前面的百姓猛地搖頭,甚至向後退了一步。

他們都是很講究的人,自然是要拿回去煮着吃,只有那些狠人才採用最粗暴的方式。

“我來!”

正是這時,一個左眼異常脹腫的小老頭走出來道。

圍觀的百姓看到小老頭如此勇猛,便主動讓出了一條過道。

小老頭接過那塊肉,顯得毫不猶豫地直接放進嘴裡,卻沒有選擇生嚥下去,而是咬牙切齒般咀嚼起來。

周圍的百姓見狀,不由得紛紛敬佩地望向這個狠人,而鄶子手亦是豎起了大拇指。

餘明在一番咀嚼後,便顧不得噁心,生生將這塊宛如生豬肉的肉嚥進肚子裡,只是眼淚奪眶而出。

若不是孫銘讓人滅錢府滿門,他的大女兒又怎麼可能會死呢?

雖然他恨自己早些年負債累累,但亦恨這種作惡多端的人,而昌盛錢莊正是害得他賣田賣女的罪魁禍首之一。

現在孫銘被朝廷下旨腰斬,自己的大女兒的恨終於得報,此刻心裡既是傷心亦是高興。而他接下來會好好幹活,爭取早些爲自己的二女兒贖身,亦想要親眼見證大明王朝的盛世。

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調整通知!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72章 餘波4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86章 糧與霸權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200章 風起西南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60章 血災降臨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60章 血災降臨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
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調整通知!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72章 餘波4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86章 糧與霸權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200章 風起西南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60章 血災降臨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60章 血災降臨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