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

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

新任兩淮巡鹽御史叫張溙山,一個光聽名字便透着正派的官員。

由於在廣東和江西擔任監察御史期間,不跟其他官員講什麼私情,對所有案件都秉公辦理,故而有了“鐵面御史”的稱號。

吏部在重擬兩淮巡鹽御史這個重要職位的時候,這位鐵面御史進入了吏部官員的視線中,最終張溙山擊敗其他幾個候選當任。

由於揚州府並不歸應天巡撫所管轄,故而兩淮巡鹽御史反倒是對兩淮都轉運使司衙門最有約束力的官員,兩準巡撫御史算是位卑權重的最典型代表。

張溙山到任以來,確確實實秉行爲官不羣的原則,壓根不搭理兩淮都轉運使李之清等官員,而是一心在這裡督鹽。

只是很多事情並不能光看錶象,而是要透過表象看本質。

在鹽政這個系統中,早已經形成了一張龐大的利益網絡,針對位卑權重的兩淮巡鹽御史,自然早已經有了應對的策略。

其實在調令還沒有下來的時候,兩淮商會的人便主動找上了張溙山,而且還帶去了白花花的銀子。

張溙山面對如此豐厚的賄賂,加上他聽信若不同意便跟兩淮巡鹽御史的位置失之交臂,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府尊大人,草民這屁股便是實證,昨日張溙山對草民用刑,很多人都瞧見了!”苟火旺指着自己受傷的屁股,當即便如實答道。

張溙山其實並不清楚是否真的存在這個問題,便是不動聲色地道:“除此之外,伱可還有其他實證?”

張溙山握起驚堂木重重一拍,當即便是宣判道:“來人,將這個咆哮公堂之人一併拿下,杖五十,退堂!”

胡軍將堂上鐵面御史的反應看在眼裡,不由得暗歎一聲。

張溙山看到整整一箱的金銀,發現在揚州當官一日,卻已經是勝過在廣東和江西的全部任期。

“威——武!”

現在苟火旺揪着張溙山的此次杖刑,那麼張溙山確實無法解釋得清楚,而他一直引以爲傲的鐵面御史恐怕都要毀於一旦。

張溙山的履歷是在廣東、江西兩地,雖然這兩個地方的經濟都不算太差,但跟江南是真無法相提並論,跟揚州更是雲泥之別。

“原本我還不信,但現在我信了!”

堂下的百姓看到苟火旺又要挨板子,亦是感到一陣心寒。

“夫君,您回來了!”張溙山微醺走進房間,裡面迎來一個漂亮的江南女子道。

揚州知府看到圍觀的百姓羣情激昂,當即便一拍驚堂木道:“肅靜!”。

“大人,這個事情在鹽場並不算秘密,你下去一問便知,實據正擺在鹽場呢!”苟火旺自然是掏不出實據,便是十分誠懇地道。

這殺人放火纔講證據,但要查鹽田是否如他所說的縮繩隱田,拿着田冊到鹽場那裡一比對便清晰可見。

張溙山是一個四十歲出頭的中年男子,皮膚白皙,生得有幾分俊朗,留着一撮山羊鬍子,渾身透着很重的官威。

“原以爲來了一個鐵面御史,結果還是一丘之貉!”

我?

王煜顯得無比吃驚地指着自己的鼻樑,萬萬沒有想到這位鐵面御史連自己都打,內心的信仰在這一刻突然崩塌了。

這……

在下船的時候,船主說他忘了東西,然後從船上搬出一箱金銀,這箱東西自然是泰州分司那兩個官員贈送的。

由於一省參政是從三品的“閒職”,其實是受科道言官所不喜,故而又被形容爲“官升七級,勢減萬分”。

“不服?”

雖然張溙山爲了避嫌而沒有跟李之清等人公開接觸,但私底下早已經有過數次見面,雙方可謂是相見恨晚。

李之清領着兩個人來到船上,在兩個人在自報家門後,四個人在這裡可以說是相談甚歡。

只是很可能,王公用苟火旺投石問路,結果張溙山果然就已經原形畢露。

“呵呵……這查都沒有查便將人打了,擺明是庇護泰州分司!”

“正是如此,草民供狀所敘句句屬實,還請大人明察!”苟火旺並不清楚對方是忠是奸,當即進行強調道。

“不錯,太草率了!”

……

“呵呵……那份狀紙是我朋友代筆的!”

堂下的百姓聽到這種令人頭皮發麻的聲音,亦是不得不乖乖地閉上嘴巴,但心裡反而暗暗決定幫着苟火旺將事情鬧大。

作爲科道言官最好去處是巡撫,其次是在非六部衙門出任京卿,但絕大多數的官員都是提拔爲一省參政。

自古都是民不與官鬥,而今苟火旺不僅狀告了泰州分司衙門,而且還扣上了一個縮繩隱鹽田的罪名。若不是背後有王越在撐腰,給他一百個膽子都不敢幹這件事。

“如此看來,那個竈戶說得並沒有錯!”

雖然他們早已經知曉這揚州官場是官官相護,但從這位楊知府和昨天那位兩淮巡鹽御史張溙山的表現來看,無疑已經徹底證實了。

揚州知府楊明遠自然是選擇包庇自己人,當即便如法炮製地詢問道:“苟火旺,你可有什麼實證?”

“大人,你如此判法是否太過於草率了!”王煜和胡軍陪着苟火旺一同前來,看到這位鐵面御史竟然如此糊塗,當即站出來大聲地制止道。

王煜的明悟終究來到太晚,卻是跟着苟火旺一起押到兩淮巡鹽御史門口,在那裡接受五十大板的刑罰。

事情並沒有完結,苟火旺再度找人寫新狀子的事情傳出,而新的罪名是揚州知府包庇巡鹽御史張溙山包庇泰州分司。

“哪怕苟火旺說的是假的,那亦得查證!”

啊!

咦?

苟火旺在捱了兩板子後,發現行刑的衙差像是突然沒有了氣力。

“小人竈戶苟火旺拜見青天大老爺!”苟火旺來到這個寒酸的公堂前,當即規規矩矩地行跪拜之禮道。

楊知府聽到堂下的百姓全都站在苟火旺那一邊,但一咬牙握起驚堂木重重一拍道:“本府看你分明就是一個無事找事的刁民,懶得跟你多費口舌!來人,將此人杖打五十大板逐出府衙,不許他再來遞狀子!”

“大人,草民現在告的不是隱田,告的是張溙山包庇泰州分司!張溙山並未丈量鹽田便斷言草民誣陷,不問清白皁白便打了草民板子,這不是官官相護又是什麼?”苟火旺卻是避開楊知府的問題,顯得有理有據地道。

雖然聽起來很拗口,但猛人苟火旺不僅將矛頭指向了泰州分司和巡鹽御史張溙山,而今更是將打他板子的揚州知府一同狀告。

啪!啪!啪!

板子高高舉起,而後又是重重落下,打着王煜和苟火旺的屁股皮開肉綻,而王煜更是被打得哇哇直叫。

張溙山的心裡不由得冷笑一聲,便表面裝着正義凜然地詢問道:“你所告泰州分司之罪可有實據?”

“哪有這般處置的,分明就是官官相護!”

“我的乖乖,這個竈戶是要捅破天啊!”

張溙山自然不會將王煜的怨恨放在心上,像是幹了一件很漂亮的事情,在回到簽押房便讓人給李之清送去一張小紙條:老地方見。

楊知府自然是心向鹽官,當即沉聲地道:“苟火旺,張御史心知沒有縮繩匿田這種可能性,對你動刑亦是理所由當!”

自然不可能是衙差的良心發現,而是王越事先早有吩咐,所以胡軍已經提前向行刑的衙差塞了一錠銀子。

兩淮巡鹽御史衙門,又名巡鹽察院,坐落在新城市河(小秦淮河)的東側,而揚州衙門、江都縣衙以及兩淮都轉運使司衙門都在西側。

“什麼,那個竈戶沒有罷手?”

到任後,淮鹽商早已經將豪宅和美人準備妥當,讓張溙山開啓沉淪式墮落生活。

其實張溙山確實做得操之過急,若是他沒有急於用行動討好李之清等官員而杖刑苟火旺,便不會給苟火旺落下話柄。

只是王煜就沒有這般幸運了,由於沒有給衙差塞銀子,結果是闆闆到肉,爬在那裡直接哭爹喊娘,對張溙山可謂是恨之入骨。

“本……草民並未功名,但大人剛剛的判法過於草率,草民不服!”王煜深知自己是看走了眼,便據理力爭地道。

十二名身材魁梧的皁班衙役將手中的水火木長棍用力搗向青磚地板,嘴裡整齊地喊着威武之聲道。

兩岸是燈火璀璨的夜景,船中有妙齡女子在彈奏,桌面擺放着美酒和奇珍佳餚,這裡不是天堂又是何鄉?

楊知府自然知道苟火旺被張溙山打了板子,卻是沉聲地道:“本官是問你隱田之事可有實據?”

啪!啪!啪!

由於楊知府在場督刑,雖然胡軍已經先一步塞了銀子,但苟火旺還是被實打了好幾大板,惹得苟火旺是慘叫連天。

張溙山自然不會志在參政,打量眼前這個憨厚的中年男子淡淡地詢問道:“苟火旺,你要狀告泰州分司?”

只是現在張溙山得到巡鹽御史這個肥缺,自然是要跟李之清這幫貪官沆瀣一氣,從而變本加厲地撈回來。

眼前這個官員或許以前真是一位鐵面御史,但來到揚州出任巡鹽御史,恐怕早已經跟那幫鹽官沆瀣一氣。

兩淮巡鹽御史衙門的側門跟小秦淮河相連,自從張溙山到任後,幾乎每晚都會有一艘小船駛向某個畫舫。

張溙山看着如今的生活,卻是知道自己終於是苦盡甘來。在廣東和江西所承受的苦,在廣東和江西所承受的累,而今在揚州得到了十倍奉還。

只是在這揚州城的璀璨燈光中,東邊的夜空閃過一道雷電。

若說以前受一些窩囊氣是爲了前程而不得不受,但現在自己已經是職卑權重的巡鹽御史,如何還要受這些草民的氣呢?

大明做官最有前程的是翰林官,但讓很多官員心生羨慕還是能連升七級的科道言官,他們任滿官職都能得到一次“大跳躍”。

從此人的反應來看,以前之所以還能堅持官員操守,不過是那些人給的不夠多,且他亦值不了那麼多。

若是到了那個時候,鹽政的弊病便會暴露出來,而他爺爺王越便可以手持尚方斬馬劍斬掉所在涉事鹽官的腦袋。

正是因爲有了這一份底氣,苟火旺一改以前見官便害怕的毛病,如今面對這位高高在上的巡鹽御史亦能十分坦然自若。

小秦淮河的河水從城北貫穿城南而過,兩岸有很多青樓和酒樓,一艘艘畫舫盪漾在這條寬廣的河道上。

他發現自己早前對這幫賤民是過於寬容了,而今自己都已經是巡鹽御史,結果這些人竟然還敢挑釁自己的權威。

他們終究還是太年輕了,僅僅是道聽途說張溙山的一些光輝事蹟,又看到張溙山確實沒有跟李之清等官員接觸,便以爲張溙山真是一個能夠秉公斷案的好官。

正當張溙山爲自己的選擇而洋洋得意的時候,有關苟火旺的事情卻還沒有完,揚州衙門同樣收到了一紙訴狀。

只需要這位鐵面御史拿出以往的魄力,對泰州分司那邊的鹽田進行重新丈量,便能將縮繩隱田的事情大白於天下。

……

現在有人要狀告兩淮都轉運使司下面的泰州分司,張溙山正爲上任以來還沒能表現出自己的價值而苦惱,卻不想苟火旺是雪中送炭。

“青天大老爺,草民所說句句屬實,泰州分司下面的幾個鹽場都在縮繩隱田,還請明察啊!”苟火旺愣了一下,當即直呼冤枉地道。

“縮繩隱田?這幫貪官污吏爲了撈錢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張溙山冷冷地打量着苟火旺,顯得鐵面無私地道:“簡直就是滿口胡言!來人,將此人杖打五十大板,以儆效尤!”

狀告之人還是苟火旺,只是罪名不再是狀告泰州分司隱田,而是變爲巡鹽御史張溙山庇護泰州分司隱田。

在王煜等人的鼓動後,堂下來了上百名百姓圍觀,在得知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亦是紛紛進行聲援道。

只是這個風波並沒有結束,得益於苟火旺的驚人之舉,一個竈戶狀告巡鹽御史張溙山包庇泰州分司成爲了時下的熱門話題。

王煜和胡軍陪堂審理,雖然覺得苟火旺的話有點繞,但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不由得扭頭望向這位鐵面御史。

衙差在收到銀子後,加上張溙山並沒有在這裡監刑,僅是敷衍兩個板子後,後面基本上都是高舉輕放。

夜幕降臨,整個揚州城亮起了盞盞燈火。

張溙山此時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多年的辛苦已經是到了獎勵自己的時候,當即便將苟火旺召到堂中問話。

“府尊大人,即便小人是誣告,那亦得進行覈查!張溙山根本都沒有查證,便打草民板子庇護泰州分司,這難道還不算官官相護嗎?”苟火旺咬定張溙山沒有查證一事,繼續替自己叫屈道。

啪!

張溙山冷哼一聲,便用力一拍驚堂木道:“本官不需要你來本官如何審案!大膽刁民,你無憑無據竟然膽敢捏造泰州分司縮繩隱田,你可知該當何罪?”

……

張溙山看到王煜的皮膚黝黑不似讀書人,顯得十分不屑地詢問道:“你如此咆哮公堂可知該當何罪?你可具功名在身?”

……

“青天大老爺,你只需要前去一測便知,那些場大使和總摧便是通過這種手法竊朝廷鹽利!”苟火旺愣了一下,旋即十分肯定地道。

“不錯,這確實是官官相護!”

雖然他知道民告官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爲,哪怕眼前這個官員有着鐵面御史之稱,但面對張溙山指責他捏造事情,卻是讓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這個說法。

張溙山很享受現在的生活,正陶醉於美酒和夜景之中。

張溙山面對王煜的質疑,當即氣極反笑地冷哼道。

雖然仍舊還是身穿七品官服,但他進入官場已經多年,只要此次正常卸任巡鹽御史,接着至少會穿上四品官服。

張溙山其實並不住在兩淮巡鹽御史衙門,而是住在由李之清所贈送的宅子中。

堂下的百姓聽到苟火旺的辯解,當即又是堅定地站在苟火旺這邊,毅然是要將矛頭指向了新任巡鹽御史張溙山身上。

其實他在經歷這麼多年的苦行僧式生活後,加上並不認爲將來能比現在賺得多,故而決定好好地獎勵自己。

正當大家都不看好苟火旺的時候,一則勁爆的消息從松江府那邊傳來:欽差王越雖然尋到,雖然身患重傷,但不日將駕臨揚州府。

“一定要提前解決苟火旺,絕對不能讓他跟欽差大人撞上!”李之清意識到泰州分司縮繩隱田的事情一旦被揭開會死一批人,當即便是下令死命令道。

原本還不將苟火旺當一回事的官員當即慌了,若是被苟火旺將事情鬧到王砍頭那裡的話,他們焉能有好果子吃?

正是如此,他們第一時間便想到解決掉苟火旺,只是他們派人前往苟火旺所住的客棧,結果撲了個空。

(本章完)

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307章 初雪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71章 餘波3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75章 餘波7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
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307章 初雪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71章 餘波3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75章 餘波7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