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

餘家莊,一個離京城不遠不近的村子。

有人燒炭到京城去賣,有人老老實實種地過日子,亦有人用原始的方式打魚度日,村民所追求的東西無非是活着。

只是這一種看似十分簡單的追求,卻未必能夠如願。

ωwш _ttкan _¢o

村東頭第一戶人家的屋樑柱比村裡其他人家都要高出不少,雖然這座屋舍已經變得破破爛爛,但證明多年前這是一個殷實的家庭。

吱……

前院院門轉軸的兩個截面已經不平整,在院門被推出的時候,便會發出一個十分刺耳的噪音。

一個身形佝僂的小老頭從裡面走出來,那一張飽經滄桑的臉又瘦又憔悴,左邊的眼睛顯得腫大,似乎影響到正常視力。

只是純樸跟外貌無關,一種善良彷彿早已經融進了血液般。

“你家不富裕,這豆子怎麼給我了呢?”

“好,你放心去看你女兒,我會幫伱照顧好這隻雞!”

“若是你將鋤頭送給我,你拿什麼替那個趙扒皮耕種了啊?”

……

餘明已經決定要離開這裡,由於對鄰居心裡有愧,便將自家值錢或實用的物件通通都送給鄰居們。

他在做完這一切後,先是將院門關上,接着帶着包袱默默離開這個村子,然後朝京城的方向而去。

一些年老的村民遠遠看到餘明消失在春光中,不由默默地嘆息了一聲,似乎已經看到了餘明的歸宿。

若說後世沒有隱入塵煙的社會現象,那麼這個時代卻是一種常態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在某個山澗中,將會出現一具默默無聞的屍體。

即便是盛世,始終是士大夫們的盛世。

餘明來到北郊錢府舊宅中拜祭自己大女兒,只是剛好遇上一個黑臉青年男子,而這個黑臉青年男子成了一個耐心聽衆:“我從來不偷不搶,一直本本分分過日子,幹活從來沒有偷懶!我不知道爲何日子過成了這個樣子,祖上傳下來的二十畝地賣了,賣到錢府的大女兒還遇到不測,你說我終究錯在哪裡?”

在這個三月燦爛的春光裡,一個有關人生與對錯的問題,最終引起這一個黑臉青年的深思。

餘明的善良來自骨髓般,望着天空喃喃地道:“我跟你說這些並不是要你的同情,只是希望這天下能夠變得好一些,別讓像我這樣的人最終被逼得走投無路!”

“你沒有錯,是這個世道錯了,我帶你到一個地方吧!”黑臉青年男子感受到這個老漢的善良,便做出一個決定道。

餘明看得出黑臉青年是一個好人,便輕輕地點了點頭。

只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眼前的黑臉青年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宋青天,至於要帶他前去的地方更像是在做夢。

餘明在踏進西苑的第一步,雙腿便已經直打哆嗦,整個人像是喝了酒般,搖搖晃晃跟隨着小黃門來到御書房。

且不說弘治朝,哪怕上溯太宗時期,恐怕這亦是第一位被召進皇宮的農民。

餘明進到御書房只看到前面僅僅是一個空着的龍椅,但還是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草民餘明,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刑部尚書何升新原本是反對召見一名普通百姓,現在看到是一個身材枯瘦且明顯營養不足的小老頭,頓時輕蔑地冷哼一聲。

朱祐樘是第一次見到自己治下的普通百姓,便淡淡地開口詢問:“今年貴庚?”

“回稟陛下,草民今年正好四十有二!”餘明聽到天子的聲音竟然從上方傳來,頓時充滿敬畏地回答。

啊?

在場的官員聽到這個歲數,不由得面面相覷,而後狐疑地打量眼前這個渾身枯瘦又狼狽的小老頭。

哪怕他說自己已經六十,在場的人都不會懷疑。

萬安亦是以爲進來一個跟自己年紀差不了太多的小老頭,只是聽到對方僅僅四十,亦是不由多打量幾眼。

由於得勢已經多年,且早早進行官場,所以自己即便年過七旬,偶爾犯有小毛病,但外貌保持很不錯。

咦?

宋澄一直以爲餘明是一個老頭子,只是聽到對方竟然只有四十二歲,那張古井不波的臉亦是出現了一抹驚訝之色。

朱祐樘對這種年齡反差是見慣不怪,顯得不動聲色地詢問:“剛剛宋府尹說你是一個活不下去之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宋澄聽到皇帝的問話,便給餘明一個鼓勵的眼神。

他之所以要排除阻力將餘明帶到御前,既是要餘明讓這幫錦衣肉食的重臣看到底層百姓最真實的情況,亦是餘明本人的一次自救。

無論刑部尚書何喬新,還是戶部右侍郎吳裕,壓根不曉得底層百姓的生活情況。

“回稟陛下,此事說來話長!當年韃子進犯帝都,草民父母死於韃子之手,所以草民從小是奶奶一個人撫養長大。因草民家中有二十畝田地,且奶奶很是勤勞,日子過得還算可以。只是奶奶常年累月爲草民忙碌,在草民生下第一個女兒的時候,她因操勞過度撒手人寰。由於家中當時已無積蓄,草民便通過村裡斡脫戶餘不仁從昌盛錢莊借了二兩銀,買一口薄棺安葬奶奶,月息是四分。不巧那一年遇了旱災,次年二女兒又出生,故草民一直欠着這筆銀子!只是這年月日久便要利滾利,草民咬牙賣田還債,那時已是四兩!草民所託非人,餘不仁拿到銀兩本是一筆勾銷,但餘不仁給草民拿回一張假欠條忽悠草民。直到債主上門之時,欠銀已經高達八兩。那一年朝廷剛剛加徵新河銀,故當年勞作僅僅只能填飽肚子,家裡並無積蓄。草民被迫再籤新約,在將剩下田產全部變賣後,這才堪堪將債還上。”餘明將自己的經歷說出來,只是眼睛慢慢溼了。

若時間重新來過,他還會再借錢安葬自己的奶奶,只是自己最終還是被這高利貸壓垮了。哪怕他一生向善,但他自己的人生變得一團糟。

禮部左侍郎劉健對餘明的孝道頗爲認同,便輕輕地點頭:“既已還清,雖無田產,然老老實實給人做佃農,亦可以過日子!”

宋澄淡淡地瞥了一眼這位禮部左侍郎,只是並沒有說話。

工部左侍郎陳政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深知劉健這種清流跟百姓離得太遠了,典型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有田的農民都活成這個樣子,作爲佃戶的日子必定更加糟糕。

刑部尚書何喬新並不吭聲,卻是沒有想到宋澄找來一個受到借貸所迫害的普通百姓,眉頭不由得蹙了起來。

“草民沒有了田產後,便給鄰村的趙官做了佃農。初時確實還能勉強過日子,只是我妻子突然病逝,所以草民迫不得已向錢莊借了二兩銀。只是次年遇上災年,原本佃民就沒有多少分成,結果最終勉強填飽肚子,壓根無法償還到期的債務。他們三家逼草民借債新還舊債,草民爲了苟活,便同意了他們的要求。只是他們早已經盯上了我的兩個女兒,先後抓走兩個女兒賣人爲婢來抵債。草民從無做違心之事,自己過不好則罷,然而累及兩個女兒,如今尚欠一家的債務,草民不願再苟活!”餘明的眼睛沒有了光,顯得十分誠懇地說出自己的處境。

刑部尚書何喬新家境殷實,當即便包攬道:“別動不動就要死要活!你欠了幾兩銀子?本官替你還了!”

萬安等官員不由瞪了一眼何喬新,現在哪裡還是餘明一個人的事情,分明就是這些放高利貸的錢莊將一個老實人逼得家破人亡。

雖然以前知曉百姓因欠債而被逼賣兒賣女,但親眼看到這個中年男子被生活折磨不成人樣,親耳聽到餘明的經歷,心裡亦是產生了撼動。

他們心裡或許有一些私慾,但終究是大明王朝的重臣,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堅定地站在正義這一邊。

“草民雖只欠昌盛錢莊的債,但現在已經累計欠下百兩!”餘明倒沒有絲毫的欣喜,顯得苦澀地回答道。

刑部尚書何喬新的眼睛頓時一瞬,顯得難以置信地道:“你說多少?”

“何尚書,他剛剛說一百兩!”禮部尚書徐瓊卻是討厭何喬新,便戲謔地道。

刑部尚書何喬新完全沒有想到這麼多,不由懷疑地道:“若你真僅僅只借了二兩白銀!哪怕一年一倍,那亦不可能這麼多啊!”

“何大人,你還是回去多翻一翻咱們大明新編的《初級幾何》。若按複利來計算的話,第二年是四兩,第三年是八兩,第四年是十六兩,第五年是三十二兩,第六年便已經是六十四兩……哪說他一介草民,哪怕大倉的庫銀都不夠拿來還!”戶部尚書李嗣有着很強的數學基礎,當即便進行講解道。

到了這個時候,他亦是知道爲何皇帝突然要針對民間借貸。

若按太祖“一本一利”,普通百姓興許還能有一條活路,但若是碰上這種沒有上限的高利貸,普通百姓簡直就是死路一條了。

只是偏偏地,國朝興土葬,普通人家的喪事都要借錢。一旦爲了孝道而向錢莊舉債,那麼很容易就會淪爲餘明這般。

“何尚書,這一百兩你是什麼時候給呢?”禮部尚書徐瓊已經盯上何喬新,當即便故意噁心對方道。

何喬新不由得冷哼一聲,卻是淡淡地表態:“一百兩太多,老夫爲官清廉,這錢老夫掏不出來!”

這錢自然不是他掏不出來,而是根本不能掏出來。

若是皇帝知道自己富有,甚至懷疑自己是李敏第二,那麼自己哪怕將贓銀藏得再嚴實都沒有用,到時沒準落得問罪抄家的下場。

劉吉等官員的注意力並不是這一百兩上,而是開始認真反思民間借貸的危害性。

朱祐樘知道是時候出面了,於是站到護欄前侃侃而談:“民間借貸已經延續兩千年,剛剛何尚書說得對,確實可以解一些人的燃眉之急!朕其實從來不是看不得下面臣子富有的皇帝,亦沒有打算要打擊商人經營錢莊,但聖人有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是遵照祖宗之法,月息不過三分,一本一利,朕以爲良商。只是現在錢莊逼朕的子民至死,二兩銀便可讓殷實之家傾家蕩產,獲利更是在百倍之上。朕今日將衆卿召過來,便是要一起商議該如何解決這個頑疾,我朝絕不允許錢莊如此壓榨百姓!”

“如此行徑,人神共憤!”

“民間借貸是到了該整治之時!”

“咱們君臣一心,定不要讓這幫奸商荼毒百姓!”

……

吏部尚書李裕等人已經深刻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雖然餘明這種人可能佔比還小,但亦知道是到了該治一治的時候,便是紛紛進行附和。

這……

禮部左侍郎劉健等官員默默地嚥了咽吐沫,卻是不敢響應。畢竟這棍子揮下來的話,傷到的哪裡會是奸商,其實包括他們在內的權貴纔是真正的放貸者。

朱祐樘居高臨下,便是淡淡地繼續道:“朕知道此事其實頗爲棘手,這樣做得罪的人太多了!不瞞諸位愛卿,朕的幾位姑姑、太后和皇太后的外家都有開錢莊或當鋪,朕真將她們的店鋪關了,恐怕她們很快便會找上朕。至於你們,往朝不見京債,因何本朝京債盛行,當真是普通商人敢索數倍之利嗎?只是朕意已決,今日之所以下令將京城最大的一百間店鋪查封,不管涉及到誰,勢必要大力整治!”

“陛下,不知您可有何良策,老臣勢必全力配合!”萬安爲朱祐樘的真情所打動,當即便進行表態道。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亦是已經放棄所有的雜念,當即表示支持。

朱祐樘很滿意萬安等官員的反應,顯得客套地道:“朕多日茶飯不思,倒想到了一個……”

“陛下,您要保重龍體啊!”禮部尚書徐瓊聽到前面半句,當即便跪下來表忠道。

朱祐樘瞪了一眼這個馬屁精,便淡淡地繼續道:“這一百家金融店鋪雖然查封,但朕不會動店鋪中的錢銀,而是要進行查賬。接下來由戶部牽頭,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暫入戶部觀政,要求所有店鋪的利息更改爲三息以下,凡償還金額已超一本一息,則要一筆勾銷!選情節最惡劣的三家,朕要用明正典法,昭告天下!”頓了頓,便繼續補充道:“至於今後,由吏部對店鋪和人員進行審覈,只有得到金融牌照方可經營,而所有店鋪都要接受戶部監督。一旦月息超過三分,且不按一本一利執行者,一律吊銷牌照,不可再從事放貸或抵押業務!”

這……

戶部尚書李嗣等官員聽到朱祐樘的方案後,嘴巴微微張開,顯得難以置信地望向上面侃侃而談的皇帝。

卻是不論如何棘手的問題,一旦來到這位帝王面前,亦是難免迎刃而解。

若是執行金融牌照,既保障了民間借貸業蓬勃發展,亦能夠將民間借貸利息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簡直是一個天才般的構想。

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08章 小驚喜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59章 京山風波6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08章 小驚喜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27章 刺駕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99章 滑臣難纏,知縣有愚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551章 海上歸客
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08章 小驚喜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59章 京山風波6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08章 小驚喜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27章 刺駕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99章 滑臣難纏,知縣有愚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551章 海上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