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

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

夕陽灑在印加王城上,這裡的磚頭散着歲月的光輝。

雖然蘇燦充滿着虛情假意,但父子相見的場景在外人看來顯得十分的溫馨,而蘇忍一直在說個不停。

在蘇燦離開大明的這幾年時間裡,在弘治皇帝朱祐樘的治理下,大明王朝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在輕工業方面,棉布已經升級爲尼龍釦子服飾等。

在貨幣方面,朝廷推出廢銀令,已經正式發行屬於大明的官方貨幣。

在稅收方面,隨着全國清丈田畝結束,不僅減輕普通百姓的負擔,而且大大提高了國家稅收。

在教育方面,朝廷以國子監和京衛武學在基礎,逐漸擴展到各個學科,培養着越來越多的人才。

在貿易方面,大明憑藉着自身的產業優勢,跟着各國進行交換,從而換取各國源源不斷的資源。

在外交政策上,不僅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宗主國,而且還將手越伸越長,越來越多的國家臣服大明。

在軍事上,大明的軍隊從北邊打到南邊,不僅收復關外的建州,而且還將海西三部、朝鮮的參治島和日本的九州島納入版圖,去年更是繞道印度洋突襲白古國等。

……

正是弘治皇帝的治理之下,不僅大明百姓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而且大明王朝的國力越來越強大。

一旦大明目前所修建的明緬公路落成,那麼大明王朝的版圖便可以直達印度洋,成爲稱霸三洋的超級大國。

當然,蘇忍深知他們跟大明王朝處於敵對陣營,亦是稍微醜化一些,譬如皇帝竟然重用人人喊打的汪直。

蘇燦想要從中獲取情報,所以聽得十分入神。

他沒有想到那個年輕的帝王不僅僅是重創京城的權貴集團和文官集團,竟然連江南集團都已經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雖然他早已經意識到弘治其實是一位難得的明君,但從來沒有想到這個少年繼位的帝王能夠做到這一步。

至於內閣首輔劉吉是駿馬王增的生父,而且劉吉竟然還敢計劃扶持興王上位,這是他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事情。

若說最有價值還是如今的美洲總督鄭永竟然是神盾營那個瘋子張永,此次過來前纔得到皇帝的賜姓。

只是此刻,他的心裡反而生起了一股莫名的不安,那個戰場上的瘋子張永真會死在自己威逼利誘策反的叛徒手裡嗎?

蘇燦知道事情不能操之過急,此次獲得的信息已經足夠多,接下來可以慢慢從兒子的嘴裡套取即可,所以便結束了這個話題。

“爹,你爲何要背叛大明啊?”蘇忍在說了這麼多事情後,突然帶着幾分委屈地詢問道。

蘇燦的心裡頓感不快,從剛剛兒子的陳述來看,便能清晰地感受到兒子對大明有着一種深深的自豪感。

平心而論,他背叛大明完全是野心作祟,實在是印加帝國的王位太過於誘人。

蘇燦現在自然不會將問題歸咎到自己身上,便伸手撫摸蘇忍的臉道:“你還小,有很多事情,等你成長會慢慢懂的,而且所幸我當年選擇了背叛大明!”

“爺爺奶奶孃親他們……嗚嗚!”蘇忍當即明白蘇燦所要表達的意思,頓時想起疼愛自己的親人。

是啊!若不是他父親背叛大明,那麼他們又如何談報仇?

蘇燦的眼睛閃過一抹狠厲之色,擡頭望向西北方向道:“放心好了,我一定要讓大明皇帝付出代價,讓他爲這個決定後悔終生!”

在說到最後四個字的時候,他咬得很重。

他原本確確實實是因爲貪慾才背叛大明,只是大明皇帝因自己叔叔的謀逆而誅殺自己家人,便已經沒有絲毫的負罪感,更是有着濃濃的恨意。

現在他的初步計劃是讓大明王朝在這塊大陸沒有立足之地,接下來自己將要一統大陸,將來甚至率領部隊殺回大明。

“爹,大明皇帝十分在意黃金土豆,伱……你不該用它來換孩兒!”蘇忍像是想到什麼一般,便停止哭泣道。

蘇燦的嘴角微微上揚,顯得頗爲得意地道:“呵呵……你爹已經今非昔比,又豈會讓他們如願?”

蘇忍聞言,不由得擡頭驚訝地望向自己父親。

蘇燦神秘一笑,卻是十分肯定地道:“不論是這塊大陸的黃金,還是印加王城的黃金土豆,我要讓朱祐樘一樣都得不到!”

在說到這兩件事的時候,他顯得十分的洋洋得意。

這位大明叛將終究還是徹底走到大明王朝的對立面,不僅沒向大明提供黃金土豆,而且還要阻止大明王朝在這裡開採金礦。

正當這裡的各方勢力隨時爆發戰爭的時候,太平洋另一面的王朝顯得蒸蒸日上。

時值六月,京城迎來了一個盛夏時節。

隨着國力的節節攀升,而今鄰國沒有了威脅。野人女真正在慢慢漢化,海西女真四部學習華夏農耕,而蒙古的滿都海連兒子都送到京城。

現在誰都曉得大明已經恢復太宗時期的國力,甚至比太宗時期還要更強,起碼太宗時期沒有不需能點火便發射的火銃。

處於和平環境之下的大明迎來了發展的契機,整個社會邁向文人所描繪的盛世。

大明朝廷越來越重視科技,除了水泥井、尼龍扣衣服和蜂窩煤越來越普及外,亦是出現了不少新鮮的事物。

雖然蒸汽火車還沒有問世,但人力手拉車已經橫空出世。

在新修的水泥路面上奔走,而今的人力手拉車已經成爲新的時尚,更是很多中下層百姓的謀生手段。

其實改變最大還是教育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的寒門子弟走進了學府。

國子監慢慢蛻下培養科舉人才的角色,而是通過逐年擴容和增加學院,每年爲社會輸送了各行各業的人才。

雖然現在的大明王朝還是唯有科舉高,但已經不再是百般皆下品,一些實幹型的人才漸漸嶄露頭角。

特別朝廷正熱衷於前往美洲大陸掘金,即便是沒有任何功名的人,只要能夠服務於艦隊,同時可以得到官職。

其實最直觀的反映還是京城的人口驟增,大量的外來人口紛紛涌入,他們在這裡讀書、工作或者經商。 在文人騒客筆下的暴君弘治治理下,雖然沒有人提及弘治中興,但越來越多的百姓認爲如今是弘治盛世。

西苑,養心殿。

啊啾!

朱祐樘已經蓄起了漂亮的鬍鬚,手裡正拿着一根狼毫筆,感受到東邊吹來的風,當即打了一個重重的噴嚏。

或許是有所感應,他若有所思般地望了一眼東邊,只是終究是隔着一座汪洋大海,最後只能重重地發出一聲嘆息。

桌面上是兩京十三省的奏疏,每日處理政務已經成爲了固定的生活,只是處理起來是越來越得心應手。

朱祐樘的目光落在都察院呈交的一份奏疏上,眼睛閃過一抹落寞。

不管社會如何向前發展,這反腐工作始終是一項重大的工作,甚至是亙古不變的難題。

大明王朝現在大力發展海上貿易,所以大明需要跟中南半島加強經濟往來,這樣才能促進政治和文化交融。

南流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夏中原地區連接東南亞的紐帶,所以得知南流江入海口淤塞後,朝廷亦是撥款十萬銀元疏通河道。

結果朝廷的專項資金到了廣東後,這個工程進展十分緩慢。

時隔數月,在好不容易動工後,結果施工官員尋找各種理由向朝廷訴苦,最後勉強疏通由普通江船通航的河道。

且不說南流江的職責是服務於海上貿易,而粵西最重要的合浦碼頭需要從南流江進入東京灣,結果僅僅數月,連普通江船都無法行駛。

如此的豆腐渣工程,亦或者根本只是一個形式工程,這裡自然是存在着貪腐等問題。

朱祐樘看着都察院呈送上來的最新報告,隱隱間有些不安,畢竟現任的兩廣總督正是自己所信任的原兵部侍郎陳政。

雖然呂宋巡撫是張遂,但陳政被委任兩廣總督後,一直在後方默默爲呂宋金礦提供支持。真要論功績的話,陳政纔是呂宋金礦開採的大功臣。

此次南流江疏浚工程,雖然不是他全權負責,但終究是他主政之地所發生的事情,恐怕他已經涉案其中。

朱祐樘自然不可能姑息養奸,當即對都察院的奏疏進行批示道:“不管涉及到誰身上,必須給朕嚴查!”

雖然陳政並不是六部尚書,但自己前些年便已經表彰了陳政的功績,所以他得到了正二品的虛銜。

在經過自己的俸祿改革後,而今高級官員的俸祿大幅提高。若陳政仍舊管不住自己的手,敢將手伸向工程款的話,那麼自己亦不會念舊情了。

“陛下,大臣們都到宮門外候着了!”劉瑾看到朱祐樘將狼毫筆放下,便上前小心翼翼地彙報道。

朱祐樘伸了一下懶腰,便是起身移步御書房。

雖然他淡化流於形式的早朝,亦將權力中樞轉移到西苑,但並沒有避見大臣,反而跟大臣的接觸變得更多。

特別在一些重要的國事上,他往往都會交由衆重臣一起在最高會議上討論,自己最後纔會一錘定音。

御書房,這裡成爲時下文武百官所向往之地。

在得到宣見後,各個重臣紛紛走進這裡,而後朝閣樓上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帝王規規矩矩地行禮。

現在朝廷的氛圍變得越來越好,跟這個最高會議脫不了干係,越來越多的高級官員能夠參與到國家的決策中來了。

經過這些年的新陳代謝,六部侍郎的年輕面孔是越來越多,即便尚書一級同樣出現了不少新面孔。

陳坤此時笑得跟彌勒佛般,從地上起來的時候,整個人像一個圓球起立。

當年他因早早投靠弘治皇帝,加上在專業上有立功表現,所以很快便從戶部廣東司郎中破格晉升戶部右侍郎。

響應朝廷的升遷形式的改革,他外放九邊擔任宣大總督。

在職期間,雖然他沒有太過耀眼的軍功,但這些年將宣大經營得有聲有色,亦算是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在賈俊被破格調入內閣後,皇帝便讓他回來接替張珅所留下的工部尚書的位置,成爲傳統的六部尚書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將劉忠改任農業部尚書後,而今的六部從七部到八部,再到現在已經有了十部。

像帝師謝遷所執管的百花院,如今再度升級,成爲了正二品衙門文化教育部,主要着眼於國家的輿情和教育機構。

陳坤的小眼睛一掃,對旁邊的劉忠擠眉弄眼,而後坐到屬於他工部的位置上。

雖然劉忠比他更早擔任尚書,但農業部終究是初創衙門,而且重要性明顯要低一些,所以位置在傳統六部尚書之下。

反觀他所掌管的工部尚書,現在負責朝廷最重要的明緬公路和京津鐵路工程,卻是頻頻可以跟皇帝接觸。

劉忠自然看到陳坤那股得意勁,只是默默地翻了一個白眼。

雖然他跟陳坤並不對付,但亦是不得不承認,陳坤確實十分適合出任工部尚書。在他執掌工部期間,明緬公路和京津鐵路工程進展十分順利。

郭鏞站在下面的虛座前,亦是按着流程道:“聖安!諸位大人,請入座!”

這裡已經不再是二十張椅子,而是幾乎翻了一倍。

像兵部增設武職侍郎,現在的兵部侍郎出現了武勳的身影,一些爲大明立下汗血功勞的武勳亦是能夠來到這裡參與國家大事。

“本次最高會議第一個議題是有關琉球的問題!在今年元旦大朝會之時,琉球使者立契書,爲助大明修京津鐵路,願獻生鐵五千斤。然今已過半載,至今未見生鐵一斤,琉球國君聲稱無鐵可獻,諸位大人議一議此事該如何處置?”

由於京津鐵路對生鐵的需求量過大,所以朝廷對前來的使臣團進行威逼利誘,讓周圍的藩屬國向大明提供生鐵,從而緩解大明生鐵的壓力。

雖然有朝鮮這種積極的小弟,但亦存在一些頑固分子。特別琉球更是出爾反爾,已經聲稱他們沒有生鐵,所以當初的承諾作廢。

現在朱祐樘將事情丟到最高會議上討論,可以說,這幫重臣正在決定琉球國的生死。

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6章 太子入宮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74章 餘波6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70章 餘波2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74章 餘波6第75章 餘波7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72章 餘波4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71章 餘波3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564章 五年後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70章 餘波2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
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6章 太子入宮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74章 餘波6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70章 餘波2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74章 餘波6第75章 餘波7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72章 餘波4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71章 餘波3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564章 五年後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70章 餘波2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