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帝崩

第7章 帝崩

幹清宮裡間寢室的爐壺升起嫋嫋的青煙,整個房間充斥着檀香味。

樑芳看到陛下和太子正在交談,便輕輕地退到珠簾外面,同時將閒雜人等全部打發離開。

跟那些已經開始尋思後路的太監不同,他如今只是單純地希望陛下能夠好好跟太子道別,最好不要帶着遺憾離開。

雖然這位皇帝不符合史書上的明君,但他卻是知道成化帝並不是糟糕的君主,而是一個有着主見的好人皇帝。

或許正是這一個原因,哪怕成化帝明知道重用他們這些閹人會遭到史書的唾棄,但他還是堅持重用創建西廠整頓官場貪腐問題。

只是世間都是如此這般不公: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這位好人皇帝壯志未酬身先死,而今將由這位單純的太子爺掌舵,大明王朝的前景恐怕不能樂觀。

朱祐樘的情緒終究受到身體原主人的影響,對着病牀上的朱見深情真意切般地道:“孩兒望父皇康愈!”

“父皇已經油盡燈枯,今後朱家的江山便靠你了!只是你心志不堅,性情過於純真,天下何以致治?朱家江山何以永昌?”朱見深顯得欣慰地望着自己的兒子,卻是忍不住擔憂地道。

在現在這個時代,哪怕是貴爲一國之君,但想要做一番大事業着實是太難了。

只是自己終究不再是那位乖巧聽話的朱祐樘,而今的自己懂得辨善惡,亦能夠看穿一些人的齷齪心思。

或許很多太監和宮女都有這一層認識,所以他們不敢再忽視性情溫和著稱的朱祐樘,眼神間亦是平添了幾分敬意。

朱祐樘自從進宮後,自然一直留在老皇帝身邊。

雙方各執一詞,便是在這裡展開脣槍舌劍,而後萬安和劉吉紛紛加入。

周洪謨的眉頭微蹙,顯得據理力爭地道:“太行皇帝如何當不得浮美?在位之時,內平動亂,外御北元,爲何當不起一個‘肅’字?”

自己這個兒子如此的單純,壓根不懂人心險惡,甚至相信文官虛構垂拱而治的那一套,必定會被那幫文臣玩得團團轉。

若是拋開善惡而言,這種局面無疑是有利於自己,萬安和劉吉是一對很理想相互制衡的文臣。

朱祐樘看到朱見深眼睛中的那份遺憾,當即便是認真地表態道:“父皇,孩兒不會讓你失望,一定會掌控這個朝堂,爲朱家王朝開創一個嶄新的盛世!”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

“平身!”朱祐樘眼神複雜地望了一眼周太后,敢情仍舊將自己當三歲小孩,但還是選擇照做道。

至於自己的便宜老師徐溥同樣不甘寂寞,從他的言談舉止而來,已然是想要在新朝中大展拳腳了。

由於成化帝跟文官集團的衝突加劇,致使後宮淪爲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自己被養在冷宮六年之久。

朱祐樘同樣打量着劉吉,敢情自己這位新君的份量比不上週太后。

“掌控朝堂?你打算如何掌控?”朱見深先是微微一愣,而後帶着震驚地詢問道。

幹清宮正殿的“敬天法祖”匾下,中央正停放着一個靈杦,四周掛滿了靈幡,有宮女和太監在燭臺前燒着金銀紙錢哭喪。

“周尚書,咱們臣子理應實事求情!你如此浮美,而無視如今朝政之弊,新朝還如何推行新政?”翰林學士徐溥的臉色一沉,當即針鋒相對地道。

只是爭執不休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特別他們要在天亮前敲定先帝的廟號和諡號。

朱祐樘知道這是一句良言,當即便是鄭重地點頭道:“孩兒謹遵父皇教誨!”

朱祐樘知道對方是在考覈自己,便結合前世閱讀權謀類書籍和自己的理解道:“帝王之道,在於制衡。文強武弱不可取,外強內弱亦不可取,獨信不如衆信也,獨疑不如衆疑也。只要內外都有絕對效忠兒臣的人,兒臣再給予他們要職,便可掌控這個朝堂!”頓了頓,又是認真地表態道:“兒臣會效仿父皇走強軍之路,外防北元捲土重來,內防文臣武將亂我大明,必定讓大明王朝繁榮昌盛,亦會完成父親下西洋的願景。”

禮部尚書周洪謨看到劉吉已經先聲奪人,便當仁不讓地站出來表態道:“大行皇帝敏捷、聰穎,可爲憲。執黨執心決斷曰肅,正己攝下曰肅,威德克就曰肅,故可定爲:憲宗肅皇帝!”

當夜,歷史的軌跡並沒有發生偏移。在位二十三年的成化帝朱見深沒能熬過這一場疾病,崩於幹清宮,享年四十歲。

即便自己想要徹底掌握朝局,結果還是被迫向文官集團妥協。不僅無法效仿成宗下西洋,而且還被迫將自己最得力的手下汪直貶到南京,自己更是落得一個心灰意冷的下場。

隨着朱見深離世,而今他已然成爲了紫禁城的新主人,將會是大明王朝新一任皇帝。

“太后,明日便要舉行國喪,當務之急是將先帝的廟號和諡號定下來!”劉吉從地上起來後,當即向周太后提醒道。

好在,事情早已經有預案,故而這場喪事正在有條不紊地操辦着。

朱祐樘已經換上一套孝服,百行孝爲先,哪怕國不可一日無君,那亦是要先行操辦完這一場喪事。

在朱祐樘來到東暖閣的時候,萬安等官員紛紛進行跪拜道。

只是還不等他開口,旁邊的周太后當即提醒道:“樘兒,你忘記奶奶平日怎麼教導你了?快讓他們平身!”

朱祐樘默默地注視着這幫爭執的大臣,卻是發現內閣確實已經分化,毅然出現了萬安和劉吉爲首的兩派。

“好!好!朕,如此……便心安了!”朱見深拍着朱祐樘的手,便是輕聲地欣慰道。

朱祐樘的心緒並不高,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大臣,卻是無法確實誰是忠是奸,亦或者全都是奸臣。

“太后,您以爲憲宗純皇帝,如何?”劉吉似乎心裡早已經有定策,當即便向周太后進行請求道。

朱見深靜靜地躺在棺槨中,經過這一場病痛的折磨,整個人明顯消瘦了一大圈,死亡或許算得上是一種解脫。

儘管不清楚成化帝下西洋的真正用意是什麼,但開海是勢在必行,這一點跟他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在自己生母莫名其妙離世後,自己的撫養權落到周太后手裡,故而自己的人生一直受到這位奶奶掌控,哪怕自己的太子妃亦是由她來挑選。

萬安扭頭望了一眼劉吉,發現劉吉是越來越不將自己這位首輔放在眼裡了,這事理應由自己這位首輔來提議。

景陽鐘響,向世人彰顯大明皇帝駕崩。

“太子,你終於開竅了,但你……你行事要務必當心,剛登基之時更要懂得蟄伏!”朱見深的眼睛溢出幸福的淚花,但旋即認真地告誡道。

“甚好,那諸位臣工就議一議吧!”周太后顯得並沒有喪子之痛,當即主持朝局地道。

周太后深深地望了一眼劉吉,卻是直接表示支持道:“大家都別爭了!此事便依劉閣老所言,就用憲宗純皇帝吧!”

“是!”萬安看到劉吉和周太后再度聯手,當即便選擇妥協地道。

朱祐樘捕捉到周太后和劉吉已然像是達成了某種默契般,兩個人簡直像是一唱一和,顯得若有所悟地扭頭望向這兩個人。

跟原來的歷史一樣,朱見深的廟號定爲:明憲宗皇帝。當然,諡號“純”是簡稱,真正的稱呼是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本章完)

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71章 餘波3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71章 餘波3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471章 有後持家,嬰尿落奸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471章 有後持家,嬰尿落奸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7章 帝崩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調整通知!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
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71章 餘波3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71章 餘波3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471章 有後持家,嬰尿落奸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471章 有後持家,嬰尿落奸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7章 帝崩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調整通知!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