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

坤寧宮內,一縷陽光透過精緻的窗櫺,灑在溫馨的堂中。

美麗端莊的常皇后正悠然地坐在軟榻上,手中繡着一幅精緻的牡丹花帕子,針腳細密,線條流暢。

雖然皇宮並不缺手工精湛的繡女,但對自己的兒女所使用的手帕,她這個母后都是親自進行縫製。

太子朱厚燁已經七歲,生得眉清目秀,跟常有容長得幾分神似,正怯生生地站在一旁,同時背誦着最近所學的功課。

他背誦的內容並非千字文和四書五經一類,而是有關世界地理知識,而今亦是編入啓蒙類教學之中。

“世界有四大洋:東爲太平洋,西爲印度洋,北爲北冰洋,越東或西可達大西洋,而太平洋爲四洋之首。”

太子朱厚燁一張小臉蛋上滿是認真,正規規矩矩地背誦着這些基礎的地理知識點。雖然有卡頓,但最終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

雖然她居住的清寧宮被燒燬,但正如王太后所猜測的那般,沒準這是周太皇太后賊喊捉賊的把戲。

現在的王家不僅出了錦衣衛指揮使王相,雖然瑞安伯王源因站錯隊而被邊沿化,但其弟王濬早早投身汪直的麾下而屢建奇功。

其實他哪可能不會進行猜測,但這種立場不可能說出口,一切都要通過縱火現場尋得線索進行慢慢調查。

“臣不敢胡亂猜測,但亦不會放過任何一種可能性,請太后容臣先行調查!”宋澄心裡微微一動,卻是十分冷靜地道。

紫禁城,東華門。

由於養尊處優的緣故,雖然已經年近半百,但只能算是徐娘半老。只是她已經看淡一切,正審視着進來的宋澄。

“公主,等等我!”後面的小宮女一路跟隨奔跑,顯得十分焦急地喊道。

太監李廣侯在門前,看到朱厚燁從裡面出來,當即跪着等太子趴在他的背上,而後急匆匆朝着等候在外面的輦而去。

他眼看幹清宮在望,突然發現太監竟然向北前行:“這位公公,幹清門似乎是在那裡吧?”

“你小心點!”

宋澄原本的目的地是幹清門,那裡纔是縱火案的第一現場,但沒有想到被太監安排前來拜見王太后。

“整個皇宮誰人不曉,你父皇將你捧在手心都怕化了!”常皇后白了女兒一眼,於是話鋒一轉道:“你父皇到養心殿了?”

王太后並沒有多爲難宋澄,於是揮了揮手:“哀家乏了,你去查案吧!”

“幹清門似乎是在那裡吧?”

海霄公主則是一臉的天真爛漫,她搖曳着裙襬,蹦蹦跳跳地來到常皇后面前:“我到父皇那裡了!父皇今日在幹清門開早朝,我從門縫偷偷瞧了一眼,文武百官都在,可多人了!”

由於這裡可以鳥瞰大半個紫禁城,亦是她最爲喜歡呆的地方。此刻她只需要靜靜等待,等待那個臉像黑炭的官員出現,那麼她便可以瞧一瞧那個臉跟黑炭似的官員可不可怕。

若說皇宮之中,有誰敢謀害皇帝,又從皇帝的死中獲益,那麼最大的嫌疑人自然是清寧宮的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雖然是皇帝的親奶奶,亦是太皇太后親自將皇帝撫育長大,但兩個人的關係早已經決裂。

“皇姐!”

海霄公主擁有很強的運動細胞,在很小的時候便已經能夠撓傷朱祐樘的臉,此時已經上到觀景亭。

海霄公主接過宮女送來的茶水喝了一口,當即認真地點頭:“對!父皇剛剛用完早膳就過去了,他說今天那個宋黑炭會在宮裡查案,讓我害怕就避着點!”

海霄公主的臉一別:“父皇的耳朵也怕癢,但他從不說我!”

“回太后,微臣辦案一向注重證據,不會憑空懷疑任何人。若要有定論,必須依據確鑿的證據。”宋澄從來都不是一個亂說話的人,當即一本正經地表明立場。

身穿緋紅色官服的宋澄由東華門進入,在穿過皇宮這個巍峨的宮門後,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踏入這個屬於皇權的絕對領域。

宋澄仍舊無法到達幹清宮,而是乖乖地跟隨前面的太監朝北而上,隱隱間看到宮後苑的觀景亭有一位公主剛好轉身離開。

宋澄看着前面的太監領自己行走的方向不對勁,當即便提出疑惑,但得到的答案顯得十分的強硬,甚至自己無法進行抵抗。

皇宮的宏偉氣勢撲面而來,金碧輝煌的宮殿在朝陽下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彷彿訴說着皇權的輝煌與威嚴。

海霄公主認真地點了點頭,卻是一個灑脫的性子:“母后,那我到宮後苑的觀景亭,等下我先遠遠瞧一瞧宋黑炭嚇不嚇人!”

此話一出,在場的太監和宮女紛紛扭頭望向宋澄。

王太后的嘴角微微上揚,卻是繼續糾着這個問題不放:“宋大人,你可曾懷疑是清寧宮的人在賊喊捉賊?”

“快去讀書,回來皇姐帶你到西苑玩耍!”海霄公主從外面回來,跟自己弟弟打了一個照面,顯得大大咧咧地道。

堂中的空氣瀰漫着檀香,珠簾低垂,王太后端莊地坐在軟榻上。

宋澄躬身告退,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此後,周太皇太后的女兒重陽公主及女婿,同樣被皇帝論罪處死。

常有容的手上活並沒有停,心裡對這個兒子懷着極高的期待:“你父皇乃千古帝王,註定要爲大明王朝開創一番豐功偉績!孃親不期待你跟你父皇這般傑出,但亦不能目光短淺,要有睥睨四海之心,起碼做好一個守成之君!”

現在案子已經交給了刑部尚書宋澄,而宋澄將會成爲破案的關鍵人物,而他的調查結果將會影響後宮的格局。

“你會害怕?”常皇后重新拿起針線活,卻是打量着自己的女兒道。

“宋大人,你跟雜家走便是了!”……

宋澄微微皺起眉頭,但皇命難違,只得跟隨太監穿過了曲折的迴廊,來到了莊嚴肅穆的仁壽宮正堂。

正是如此,而今的王太后不說得到皇帝的尊敬,而且她背後的王家同樣不容小窺。

王太后微微一笑,話鋒一轉,問道:“宋大人,關於此次幹清門和清寧宮縱火案,你是怎麼看呢?”

宋澄遠遠看到高臺上的奉天殿,金色的琉璃瓦在夕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彷彿是權力的象徵,在默默地宣告着皇權的至高無上。

常有容輕輕地擡手,示意太子前去讀書。

跟隨前面的太監不斷穿過宮門,卻是發現太監領着自己朝西,隱隱間發現自己離幹清門是越來越遠,最終自己被帶到了仁壽宮前。

在這皇宮中,且不說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招來滅頂之災,若是自己走錯地方亂闖後宮的話,那可是殺頭之罪。

從仁壽宮出來,宋澄跟隨太監往東而去。

宋澄躬身行禮,並沒有因爲這一句誇獎的話而自鳴得意:“太后謬讚了!臣生來臉黑,唐突了太后,還請太后原餚!”

“柒柒,你又跑哪裡了?”常有容看到走進來的女兒,顯得無奈地詢問道。

正是如此,哪怕宋澄在進皇宮之前,雖然心裡有着其他的懷疑對象,但亦是同樣對周太皇太后產生了懷疑。

現在六宮的關係十分和睦,而王太后的地位亦是得益於弘治皇帝,所以周太皇太后纔是第一嫌疑人。

“宋大人,你跟雜家走便是了!”前面的公公再度給出了似曾相識的答案。

其實她剛剛躲在幹清門後面瞧了好一會,雖然亦見到形形色色的官員出列奏事,但確實沒有瞧到一個臉跟黑炭一樣的人。

她有着自己的主意,先到後宮最高的地方遠遠觀望,瞧一瞧那個臉跟黑炭一樣的官員。如果自己不害怕,到時再瞧他是怎麼查案。

“哀家聽聞你破案如神,今日一見,果然有包拯之威。”王太后的聲音平和而威嚴,亦是進行誇獎道。

此次的縱火案是弘治朝以來最嚴重的事件,雖然僅僅燒掉幹清宮的兩根柱子,但性質可謂是十分惡劣。

常皇后原本是想拴着自家女兒做一個文靜的公主,但奈何皇帝其實是一個女兒奴,對這個女兒都要寵上天,而且皇帝有着不一樣的教育觀念。

“那個宋澄的臉確實是黑,但爲官以來十分清廉,這是難得的好官。如果你害怕就避着,人家查案亦不能給他添亂!”常皇后對自家女兒不放心,便是認真地叮囑道。

“皇兒謹遵母后教誨!”朱厚燁顯得十分聽話地迴應道。

雖然他作爲皇帝御用查案官員十分風光,亦是他報答皇帝隆恩的方式之一,但其中的壓力只有他才能知曉。

“回稟皇后,下官已經將事情辦妥了,現在就等着他們誰先開口了!”旁邊的女官亦是鄭重地回答。

“宋大人,太后有請!”一位面容白淨的太監匆匆迎了上來,恭恭敬敬地道。

若是一個不慎,他可能陷入萬劫不復。

論學習天賦,這位太子其實不俗,主要問題還是性子過於膽怯。

常皇后臉上的笑意很快消失,突然變得十分可怕地詢問道:“清寧宮那邊的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即便他已經是高高在上的刑部尚書,亦是受百姓敬仰的“宋青天”,但在這個皇權領域中,卻是跟一隻小螞蟻沒有任何區別。

“臣定不辱使命!”宋澄暗鬆一口氣,當即鄭重地表態道。

雖然是一母同胎,但跟生性好靜的弟弟不同,海霄公主顯得十分的活潑可愛。現如今,她的生活明顯要比太子更自由和精彩。

這麼多年以來,因爲那一段恩怨,皇帝和太皇太后的關係已經降到冰點。太皇太后不再見皇帝,而皇帝亦不再前往清寧宮問安,兩個人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勢頭。

由於時節的緣故,雖然宮後苑的地面沒有積雪,但這裡的花花草草早已經枯萎,那幾棵百年老槐亦是透着滄桑。

王太后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哀家就喜歡你這般謹慎的態度!皇宮之中,人心複雜,希望你能查清真相,將意圖謀害皇帝之人掀出來,還皇宮一個清淨。”

原本王太后沒有子嗣,加上遭到先帝的冷落,理由沒有什麼存在感。但在弘治朝,她反而因早早站隊皇帝而顯赫。

自去年六歲之時,太子朱厚燁便已經出閣讀書。只是跟以往拜翰林院官員爲師不同,而今弘治皇帝刻意淡化師生關係,安排教習給太子上課更偏重於科學教育和實踐。

“你這死妮子,明知母后的耳朵怕癢,你還老靠這麼近!”常皇后突然放開針線活,揉着自己的耳朵不滿地道。

宋澄的眼睛不敢望向珠簾,顯得規規矩矩地見禮道:“臣刑部尚書宋澄拜見太后!”

海霄公主高興地跳了起來,像一隻輕盈的小鳥一樣飛出了坤寧宮,直奔宮後苑。

皇帝當年爲了奪得軍權和推動國家改革,先是以謀反的罪名將太皇太后的弟弟周壽誅了九族,而後最後一個弟弟周域同樣被推上了斷頭臺。

雖然王太后指明瞭一個方向,但他不能過於主觀判斷,畢竟王太后同樣可能存在嫌疑。現在一切都要以火災現場的線索爲準,然後再將縱火的真相揭開。

只是她終究是一個母親,而今看着這個活躍天真的女兒每天活得如此快樂,心裡倒亦是甜滋滋的。

海霄公主蹙着眉頭進行思考,顯得十分老實地答道:“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害怕,但我想知道他是怎麼樣查案,聽說他查案很厲害!”

北方的寶,南方的草,這個皇宮御花園註定很難四季常春。

雖然皇宮的皇子和公主有多少個,現在已經成爲宮內的秘密,但他對被皇帝捧在手心的海霄公主有所耳聞。

原本他亦好奇這位海霄公主的長相,卻不想對方剛好離開,而他出於身份的關係,亦是遙遙地施予一禮。

宋澄跟隨太監來到了坤寧宮前,只是人還沒有邁進坤寧門,便看到自己娘子雲娘站在這裡,此刻意識到這皇宮的水比自己想象要深得多,自己想如同當年那般直來直往地查案是不可能了。

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93章 妥協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72章 餘波4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6章 太子入宮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74章 餘波6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
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93章 妥協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72章 餘波4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6章 太子入宮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74章 餘波6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