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

坤寧宮,正堂。

從窗櫺進來的陽光縮成了一小片,而空氣中透着一種詭異,那一位身穿緋紅官服的中年官員臉上露出震驚的表情。

在進宮之前,他有想過這宮庭的水很深,亦是知曉此次查清這個火災案子不易。卻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人還沒有到案發現場,案子便已經被皇后告破了。

若是偷奸耍滑的官員定然是從善如流,按着皇后給出的劇本直接往下唱,但他宋澄不可能成爲提線木偶。

只是他隱隱覺察到這並不是栽贓陷害,而是眼前這位有着賢名的皇后並不簡單,起碼她確實能夠掌控後宮的一切。

慎戒司掌事宮女彙報完畢,對跪着的女子狠狠地指責道:“何尚宮,皇帝乃一代英主,皇后對你亦是不薄。你竟不思感謝天恩,而行縱火燒乾清宮之事,當真豬狗不如!”

何尚宮是一個年近五旬的女官,面對指責並沒有什麼反應。

這麼多年以來,她一直跟隨周太皇太后。自周太皇太后掌權後宮,她成爲周太皇太后的代言人般的存在,特別在成化朝可謂是呼風喚雨。

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雖然弘治皇帝從來都沒有直接打壓於她,但她個人的榮辱其實跟周太皇太后綁定。

隨着周太皇太后失勢,她這位常伴周太皇太后身邊的女官同樣丟權,其中的心理落差只有她自己知曉。

雖然她在慎戒司遭受酷刑招認了罪行,但此刻其實仍舊沒有悔意,特別她對皇帝和皇后從來都沒有忠心可信。

常皇后淡淡地望了一眼滿身傷痕的何尚宮,而後透過珠簾望向宋澄解釋道:“宋大人,這宮廷女眷衆多,你在宮中行走着實不方便!本宮執掌後宮多年,亦是大致能知曉問題出在哪裡,而今何尚書已經招了,您看可還滿足?”

這番話中的言外之意已經很明顯,這是要讓宋澄以此結案,將眼前這位何尚宮定爲此次縱火案的元兇。

雲娘深知皇宮的水很深,現在看到常皇后難得主動開口,亦是透過眼神希望宋澄能夠站到皇后這邊,即刻了結這個案子。

宋澄有着自己的爲官原則,卻是認真地望向何尚書一本正經地道:“此次火燒乾清宮當真是你策劃的?”

這……

此話一出,在場的宮女默默交換一個眼色,卻是知曉事情恐要生變。

雲娘心裡不由得一緊,當即擔憂地望向裡面的皇后。

常皇后伸手端起旁邊的茶盞,整個人顯得十分的平靜和優雅,彷彿啥事都沒有發生一般。

一時間,這個堂中的氣氛顯得十分壓抑,大部分的人目光紛紛落到了此次縱火事件的主角何尚宮身上。

“本官現在說與我無關,還有用嗎?”何尚宮看到翻供的機會,當即似笑非笑地望向這位大名鼎鼎的宋青天道。

慎戒司掌事宮女生怕對方翻供,當即講明事實道:“且不說你已經簽字畫押招供!若移交東廠或北鎮撫司,他們的手段只會更加狠辣,你以爲你還能狡辯不成?”

剛剛生起希望的何尚宮不由蹙起眉頭,不得不考慮這種糟糕的情況出現。

若周太皇太后還是得勢時期,自己當然可以毫不顧忌。只是現在太皇太后失勢,而今皇帝在暗而皇后在明,又有誰能站出來護得了自己呢?

“何尚宮,你此次爲何要火燒乾清宮?”宋澄迅速捕捉到何尚宮細微的表情變化,當即一本正經地提問。

何尚官知道狡辯只會討來更重的酷刑,當即面無表情地吐出四個字:“無可奉告!”

在場的宮女看到她並沒有翻供,卻是不由得暗鬆一口氣,但亦是不由得想到事情恐怕涉及到清寧宮的那一位。

咳!咳!

常皇后正喝着茶,亦是用力地咳嗽兩聲。

其實她不是不想刨根究底,但如果真挖到清寧宮那一位,別說她完全做不了主,哪怕皇帝亦會十分的爲難。

雲娘倒沒有這麼深的政治覺悟,只當常皇后是身體不舒服。

宋澄有着自己的判斷,當即試探性地道:“如果本官沒有猜錯的話,你此次並非要燒乾清宮行刺皇帝,而且亦知曉燒不了幹清宮,你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讓後宮生亂吧?”

雖然今天早朝僅是遠遠地瞧上一眼,但這種程度的火災壓根威脅不了幹清宮。

且不說現在的後宮由皇后所掌控,而且幹清宮住着幾十名宮人,這把從門口放的火壓根不可能瀰漫起來。

從幹清門的火災受損情況可見一斑,兩根柱子都沒有燒斷,很多地方僅是煙燻看着可怕,但這道門受損並不嚴重。

由此可知,這把火併不像是燒皇帝,更像是燒掉現在和睦一家親的後宮。

“後宮生亂,與我何益?”何尚宮終究是皇宮裡的老人,卻是沒有露出一絲破綻地道。

宋澄看着何尚宮的反應,更加堅定自己的判斷:“今皇后賢淑,皇嫡長子有陛下之相。若是後宮再不生亂,周太皇太后永遠只能困在清寧宮,而你亦難再獲權柄!”

不管是太祖還是太宗,其實都貫徹着立嫡立長立幼的世襲原則,而皇嫡長子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代皇帝。

現在皇帝跟皇后十分恩愛,而太子朱厚燁雖然不像朱祐樘那般妖孽,但亦算是中規中矩的太子,所以沒有哪位妃嬪敢對皇位有着不切實際的幻想。

按這般繼續發展下去,整個後宮將是皇后、貴妃和九嬪爲尊,跟皇帝親近的太后同樣得到應有的地位,唯有周太皇太后的位置越來越邊緣,跟隨她的宮人自然日子會越來越差。

正是如此,現在最希望後宮生亂的人並不是太后和妃嬪,而是日益失勢的太皇太后以及清寧宮的女官和太監,亦算是他們放火燒乾清門的真正動機。

“這都是你猜的!”何尚宮將眼睛微微閉合,顯得不帶一絲感情地道。宋澄這些年爲官追求的是天道公理,那雙眼睛越發爐火純青:“既然如此,那本官再猜一個!此場火是先起幹清門,而後才輪到清寧宮,可是如此?”

“這是誰告訴你的?”何尚宮將眼睛睜開,此刻明顯有一絲絲慌亂。

咦?

雲娘一直在旁邊聽着,此刻眼睛充滿着茫然。

只是她並不好奇自己丈夫是怎麼知曉,畢竟幹清門和清寧宮必定有一個地方先燒,但這兩者存在什麼必然聯繫?

常皇后清楚其中的玄機,便淡淡地開口:“宋大人被截到太后和本宮這裡,他人至今都還沒有到幹清門和清寧宮,自然是他推斷出來的!”

“我早該想到皇帝會安排你來調查,宋青天之名果真是名不虛傳!”何尚宮抹了一下眼角的傷口,顯得十分苦澀地道。

雖然她知道現在大明朝是人才輩出,這位宋青天更是有大明第一神斷之名,但心裡一直以爲自己的計劃是天衣無縫。

只是事情的發展讓她大跌眼鏡,別說自己的罪行能逃過宋澄毒辣的眼睛,甚至心裡的小九九早已經被人看得一清二楚。

宋澄看着對方的反應,更加斷定了心裡的推斷:“你這是招認了嗎?”

“事情本來就是她策劃的,她能不招嗎?”站在旁邊的慎戒司掌事宮女出言挖苦道。

由於內帑的資金充足,加上她們的月錢持續上升,她們的日子是前所未有的好。雖然不能跟宮外隨便聯繫,但亦是有着完善的外出制度。

現在何止是皇后和妃嬪不想生亂,她們宮女其實亦想過這種安安穩穩的生活,每日不愁吃穿,每個月底還能領到可觀的月錢。

現在敢於火燒乾清宮,不說是一種她們所不能容忍的弒君行徑,而且亦是已經嚴重侵害了她們的利益。

“在火燒乾清門後,我擔心皇帝會因此懷疑到清寧宮,所以當時便決定同樣在清寧宮放上一把火,想以此轉移皇帝的注意力。”何尚宮知道事情已經無從狡辯,滿臉盡是苦澀之色。

隨着何尚宮在宋澄面臨招認,大家懸着的心亦是落了下來。

宋澄看到對方已經變相招供,亦是輕輕地搖頭道:“其實你這樣做,反而更容易引人注目!若本官所料不差,正是你自燒清寧宮的舉行,反而引起了皇后的懷疑!”

“不錯!若不是清寧宮被燒,本宮亦得依仗宋大人調查,但清寧宮這把火反而讓本宮知曉清寧宮跟這場縱火案脫不了干係!”皇后喝了一口茶水,亦是點頭承認下來。

“如此看來,確實是本官失策了!本以爲能通過自燒清寧宮,藉此舉洗脫清寧宮的嫌疑,卻不料聰明反被聰明誤。”何尚宮眼睛涌起一抹懊悔地道。

她的計劃原本並沒有自燒清寧宮這一項,但在真正執行的過程中,特別得知派去的乾女兒真的燒了幹清宮門,在慌張之下她做出自燒清寧門的愚蠢決定。

其實這裡有兩個意外,一個是她自燒的行爲不僅不能成功洗脫清寧宮,反而引起了皇后的懷疑;另一個是她高估了清寧宮的滅火能力,從而讓整個清寧宮都成了廢墟。

正是這兩個意外,讓她有了此次的敗局。

宋澄的眼睛十分犀利,顯得能夠看穿人心般:“自燒清寧宮門,此事是你的決定,還是太皇太后的命令?”

此話一出,整個坤寧宮瞬間安靜下來,顯得落針可聞。

所謂的縱火真相對追求公理的宋澄或許很重要,但大家都清楚太皇太后的地位超然,這其實算是要給皇帝出難題了。

常皇后正想將茶盞放下,此刻亦是被驚到了。

原本她跟周太皇太后並沒有舊怨,亦不存在實質性的利益衝突。只是當年周太皇太后想要架空皇帝,更是一度希望扶持興王,所以她對這個老太婆亦是有着敵意。

此次縱火燒乾清門,雖然很難真正危及到皇帝,但是已經觸碰到了她的逆鱗。

若非皇帝,她又豈能以沒落家族後代的卑微身份問鼎皇后寶座。若非皇帝,她又豈能母憑子貴。若非皇帝,她又怎麼會享受女人的快樂……

只是皇帝安排宋澄查這個縱火案子,而宋澄竟然敢將矛頭直接指向太皇太后,這會讓事情朝着一個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這一切都是下官所爲!太皇太后絲毫不知情,跟太皇太后並無關點關係!”何尚宮將眼睛微微閉上,一副視死如歸地道。

周圍的宮人聽到何尚宮這個答案,既是微微感到一陣失望,又是暗自鬆了一口氣。

宋澄並沒有這麼多複雜的情緒,心裡始終想要追求的是真相。

雖然縱火犯何尚宮已經揪出來,但涉及幕後主使的案子最爲難查。畢竟兩個人通常是口頭命令,且不說何尚宮不肯指證太皇太后,哪怕何尚宮當面指證太皇太后亦是空口無憑。

他雖然十分擅於看人,但這並不能當作證據,而現在從何尚宮的臉上看不出真假。

雖然周太皇太后是幕後主使的可能性很大,但並不能排除確實是何尚宮的單獨行動,畢竟何尚宮的榮譽確實跟太皇太后捆綁在一起。

正是如此,而今的案子陷於僵局,而他又不是一個喜歡動用大刑的人。

“宋大人,太皇太后乃是本宮跟陛下的皇祖母,此次陛下只是讓你負責調查火災一案,還請慎言!”常皇后將茶盞放下,亦是十分鄭重地告誡道。

雲娘雖然同樣猜測幕後主使是太皇太后,但心裡猜測是一回事,而直接詢問又是另一回事。此刻亦是明白因何皇后將自己叫進皇宮,於是她用力拽了一下相公的官服。

宋澄感受到皇威,亦是進行解釋地道:“啓稟皇后娘娘,臣並無他意!陛下既然要求臣徹查此案,那麼臣就該追根溯源,給陛下一個完完整整的真相!”

“宋大人,真相固然十分重要,但你瞧一瞧剛剛你問了什麼,你是要陛下背上一個不孝的罵名嗎?”常皇后心裡始終維護着朱祐樘,當即指出其中的危害道。

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07章 初雪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71章 餘波3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6章 太子入宮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307章 初雪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71章 餘波3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
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07章 初雪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71章 餘波3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6章 太子入宮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307章 初雪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71章 餘波3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