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

月上柳梢頭,小時雍坊的各家各戶早已經亮起燈火。

由於皇帝並沒有迷信所謂的清流,仍舊倚重兩位被打上媚黨標籤的閣老,致使萬府和劉府每晚都是門庭若市。

楊廷和在劉府同樣只待盞茶工夫,便識趣地主動告辭離開,而在他後面拜訪的是一個地方知府和戶部右侍郎劉忠。

在走廊相見的時候,由於比人家官階低上一大截,故而亦是主動禮讓。

雖然那個知府的名字已經記不起,但跟自己是同屬成化十四年的進士,現在竟然已經是一府之尊。

至於那個春風得意的戶部右侍郎劉忠亦是自己同年,此人去年還是一個戶部不起眼的廣西司員外郎,但現在已經是高高在上的正三品戶部右侍郎兼總督糧儲。

就在他還在正八品翰林檢討的位置原地踏步的時候,起步明明比自己差的人,竟然已經走到了自己的前面。

特別那位戶部右侍郎劉忠,無論是背景還是功名給自己提鞋都不配,但現在自己只能仰望對方了。

楊廷和從劉府出來,面對迎面吹來的夜風,只感到心情一陣煩悶。

從十二歲鄉試中舉名動天下,再到國子監入學時受到時任國子監丞岳父的器重,而後年僅十九歲高中二甲進士並被選爲庶吉士,自己無疑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只是自從進入官場,自己的人生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一般,在翰林院整整蹉跎九年。

而今晉升之路明已經打開,結果爲了將來能以帝師的身份掌握朝堂,卻是還得繼續呆在翰林檢討的位置上。

儘管經過師相的一番講解,他知道萬安是出於一番好意,但想到自己還要繼續呆在正八品翰林檢討的位置上,臉上自覺無光。

不說一些同年已經成爲執掌一方的知府,跟自己一同進入官場的劉忠都已經身居正三品戶部侍郎,而自己仍舊還是翰林院最低官職的翰林檢討。

但……他可是天子驕子,豈能連劉忠那種出身卑微之人都不如呢?

“少爺,少夫人知道您不會在這邊用膳,現在已經熬雞湯在府裡等你回去呢!”一個僕人迎上來,顯得恭敬地彙報道。

楊廷和只感覺一股火氣直竄心頭,當即吐出一個字道:“滾!”

儘管知道自己是作爲未來文官集團領袖來培養,但一個小小的翰林編修或翰林修撰都求而不得,致使他此刻痛恨這個不公的世道。

甚至他對那位剛愎自用的帝王都心生厭惡,明明老老實實做一個賢明君主在後宮跟皇后生皇嫡子就行,結果竟然非要如此胡鬧。

什麼治鹽,什麼強軍,什麼防奪門,這通通都是在瞎胡鬧。

想要治理好這個國家,創造出弘治中興,只有依仗他們學富五車的文臣,重用他們懂得聖賢之道的天之驕子。

要是再這麼執迷不悟地搞下去,那麼只會跟文臣離心離德,屆時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必成孤家寡人,到時還得求他們文臣來幫忙收拾爛攤子。

教坊司,一個國字號的妓院。

一到晚上,這裡燈火璀璨,達官貴人和風流子弟紛紛前來,而這裡顯得花團錦簇,雅間或大堂的酒桌更是充斥着鶯聲燕語。

“來!難得介夫兄主動相邀,咱們京城四駿今晚不醉不歸!”孫杲高舉手中的酒杯,對同桌的同伴興奮地道。

徐元概跟着端起酒杯,亦是放下狠話道:“咱們京城四駿確實許久沒聚了,今晚誰不醉誰就是孫子!”

“我還能怕你們兩個孫子不成?論酒量,你們三個加起來都不是我的對手!”朱麒急忙放下筷子,顯得十分豪氣地道。

不管是前世還是後世都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圈子,更是有好事之徒起出各種各樣的名號,而京城四駿名顯一時。

在機緣之下,四個人相識於國子監,而後結成一個小圈子,更是被一些更事之徒冠上了“京城四駿”的名頭。

孫杲是會昌侯的嫡子,雖然是外戚的爵位,但跟一些空有名頭的外戚不同。孫杲的曾祖父孫繼宗曾經有奪門之功,因此在英宗時期執掌重兵,到了憲宗時期更是一度提督十二營。

縱觀大明王朝的外戚,能做到可以掌管全部京軍,恐怕有且只有會昌侯這一脈了,故而這個侯爵並不弱於普通的武侯。

孫杲雖然在國子監的成績一般,但在勳戚中已經是出類拔萃,加上擁有這一份顯赫的血脈,所以入選京城四駿之一。

大明能戰的武勳子弟並不多見,建文帝和英宗都因過於相信武勳而丟掉了皇位,但撫寧侯朱永無疑算是例外。

朱永原本只是繼承祖上的伯爵,但由於率軍討平第一次荊襄流民起義有功,故而進封爲撫寧侯,彰顯出超越其他武勳的軍事才能。

朱麒似乎繼承了朱永的彪悍,雖然在國子監的成績平平,但能騎能射,更是打架的一把好手,所以都認爲他將來能繼承朱永的衣鉢,故而入選爲京城四駿。

徐元概雖然不是公侯子弟出身,但其父徐溥享譽士林,而他從小有神童之稱,詩詞更是一度名動京師,在國子監的成績十分的優異。

在當年,徐元概被當時國子監的祭酒和監丞看好,聲稱他有狀元之才。

一個出身顯赫的徐家,本身的才華又顯名於京城,又得到國子監祭酒如此高的評價,自然而然入選京城四駿。

當然,“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種事情發生在很多人的身上,而科舉的偶然性確實很大,即便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亦是七次鄉試未中。

造化弄人,徐元概雖然擁有京城四駿之一,但屢試不中,最終只能選擇官蔭入仕,成爲從七品的中書舍人。

孫杲有意巴結前程無量的楊廷和,當即指向剛剛已經被喝掉的空杯道:“青竹姑娘,快給楊大人滿上,亦祝楊大人步步高昇!”

那個叫青竹的女子得知所陪的青年男子竟然是官員,媚眼多了幾分情意,便端起酒壺爲楊廷和的空杯滿上酒。

在倒酒的時候,香噴噴的身子亦是有意往楊廷和的身上蹭,毅然是想要勾引這個最有文氣的青年男子。

“咱們不談官場之事,今晚不醉不歸!”楊廷和聽到“步步高昇”分明刺耳,亦是端起酒杯站出來告誡道。

孫杲三人默默地交換一個眼色,當即便知道楊廷和在官場遇到不如意之事,今晚叫上他們大概是一心求醉了。

在他們京城四駿中,楊廷和雖然是官宦之家,出身於四川大族,但家勢跟他們三人不可同日而語。

只是楊廷和確實是天縱之才,年僅十九便已經二甲前列高中,從而成爲文官集團重點培養的未來領袖。

現如今,他們三人反而不及楊廷和,假以時日這一位能夠入閣拜相,而他們三人都能子承父業襲爵或混日子。

正是如此,他們三人或多或少都有巴結之意,以期待能夠在將來得到關照。

徐元概是最失意的那一個,卻是對楊廷和安慰道:“楊兄,我父親也是在翰林院熬了二十年才……”

“閉嘴!”楊廷和聽到徐元概這個草包竟然要跟自己談翰林官熬資歷的傳統,當即便暴喝一聲道。

今晚之所以如此失意,倒不全是因爲萬安要將自己繼續按在正八品翰林檢討上,而是對自己的前程產生了擔憂。

這一份擔憂正是來自於徐元概的父親,即自己父親的恩師徐溥。

在他們文官集團的規劃中,新君登基自然是要重用帝師徐溥,但事實卻恰恰相反,新君非但沒有重用徐溥反而是倒用。

此次翰林院出現空缺,正是朱祐樘將徐溥的翰林學士給去除了。

若自己苦苦熬上數十年,結果新君像朱祐樘那般對付帝師,那麼自己的隱忍豈不是白熬了?自己這位天之驕子豈不可白白耽擱了大半生?

徐元概當即一愣,卻沒有想到楊廷和如此對待他的一番好意。

“好,好,咱們不談官場!徐兄,伱休怪再提!”孫杲給徐元概使了眼色,急忙站出來打圓場道。

朱麒亦是不希望跟楊廷和鬧翻臉,亦是急忙表態道:“介夫兄,今晚全都依你!”說着,對另一邊的紫衣姑娘道:“還愣着做甚,快給楊大人夾菜!”

楊廷和看到送到嘴邊的雞腿,頓時又生起了一陣煩悶。

“楊大人,這五花肉又脆又香,還請嚐嚐!”青竹姑娘注意到楊廷和的反應,當即急忙夾起一塊五花肉送過來道。

楊廷和張嘴吃下送到嘴邊的五花肉,剛剛咀嚼幾下,發現確實又脆又香,煩悶的心情頓時稍微好轉。

啪!

朱麒一拍旁邊漂亮姑娘的肥臂,便得意地慫恿地道:“你亦過去給楊大人喂菜,但不許用筷子!”

這個姑娘二十出頭的模樣,但早已經是深諳此道,便扭着大屁股走了過來,而後一把摟着楊廷和的脖子坐到楊廷和的大腿上。

在酒精的刺激之下,楊廷和亦是將一直以來的剋制拋於腦後,當一個櫻脣叨着肉送來亦是毫不客氣地迎了上去。

“梅花雖好,浪影溪橋,燕子多情,空巢村店,我仔細想將起來,世間多少佳人才子,不能成就鳳友鸞交……”徐元概拿着筷子敲擊着碗盤,亦是爲着大家助興地道。

孫杲已經將一女抱在懷中,卻是帶着幾分醉意地道:“你這曲調太文氣了,且聽一聽我的十八摸……”

啊!

不要!

別過來!

幾個姑娘倒是配合,面對孫杲等人鹹豬手,當即在這個小小的雅間四散逃竄。

楊廷和的酒量其實是最差的,在幾杯酒下肚後,加上頻頻有姑娘主動投懷送抱,亦是在這裡開始釋放天性。

對他們而言,而今無疑是真正的盛世,至於改革完全是脫褲子放屁,而強軍更是白白浪費國帑罷了。

夜已深,早已經過了宵禁時分。

教坊司作爲國字號,這裡的佔地很大,而房間更是多到數不勝數,每晚都有大量的官員或勳貴子弟留宿於此。

楊廷和等四人不僅做到不醉不歸,而且是醉倒不歸,卻是各自姑娘的摻扶下進入房間之中,而後又是哭鬧出傳出。

次日上午,陽光明媚。

這裡早已經是曲終人散,正當很多人還在夢鄉中,一具蓋着白布的女屍從教坊司中擡出,彷彿擡走一個物件一般。

順天府衙來人勘察案發現場,仵作原本還要對屍體進行認真檢查,進來的中年推官卻是揮了揮手道:“好了,到此爲止!”

“李推官,卑職還沒有驗屍,這不符合流程吧!”仵作聽到這話,當即便是驚訝地道。

李推官已經在官場多年,卻是瞥了這個老仵作一眼道:“虧你還在順天府呆這麼多年,有些案子要好好查,但有些案子只要走個流程!這是府尹大人的交代,你是要違抗府尹大人嗎?”

“小的不敢,這便以自縊上報!”仵作得知是府尹大人親自交代下來,當即知道案子牽涉到大人物或大人物的子弟,便是急忙表態地道。

只是這陽光越是明媚,它的陰影便越是深幽難言。

紫禁城,幹清宮。

朱祐樘雖然身居京城的中央,但京城彷彿離自己很遠,特別一些人與事跟自己似乎全然沒有關係。

自從他明確想要懲治武勳集團,相應的情報便多了起來,有關武勳及武勳子弟的動態會由東廠送到案前。

雖然後世的人都很迷信錦衣衛,但這個機構塞進來太多文官子弟和武勳子弟,用來監視京城百姓還是很好用,但用來調查武勳集團恐怕就沒那麼好用了。

“陛下,昨晚教坊司死了一名官妓!這個官妓名叫蘭香,年僅十七,在撫寧侯朱永的嫡孫朱麟房間中自諡。經東廠調查,杵作尚未開始屍檢便草草結案,所以便秘密派人屍體,發現死者香蘭脖頸處有兩處勒痕!”劉瑾負責篩選重要的情報,當即便念出有關朱永的嫡孫朱麟的情報道。

朱祐樘正在處理奏疏,只是聽到竟然出現如此離譜的事情,便是驚訝地道:“順天府尹豈敢如此兒戲?是誰給他的膽子?”

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75章 餘波7調整通知!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564章 五年後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564章 五年後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70章 餘波2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70章 餘波2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
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75章 餘波7調整通知!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564章 五年後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564章 五年後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70章 餘波2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70章 餘波2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