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

時至三月,明媚的春光從南到北灑滿神州大地。

在穀雨前後,華夏的春耕已經悄然拉開了序幕,一望無際的田野充斥着辛勤的身影,老黃牛發出悠長的哞哞聲。

隨着京城成爲世界的紡織中心,不說京畿之地,哪怕整個北直隸地區,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種植經濟作物棉花。

在需求和供給兩端出現巨大變化的情況下,現在京城米價已經有所上升。

百姓其實並不傻,棉花市場現在仍舊是供不應求,種植的收益十分可觀。哪怕米價再上漲一倍,棉花的收益完全可以抵消米價上漲這種不利的影響,故而大多數人仍舊選擇種棉花。

這種結果對底層百姓其實是有利的,由於京城米價走高,亦給普通種植稻穀的農戶帶來可觀的收入。

“種棉花能賣大錢,種糧食亦有人收,日子何其樂哉!”

“原以爲朝廷不要年年加稅便是好朝廷,但誰想到本朝還能給咱們吃飽穿暖!”

“何止吃飽穿暖,現在咱們村有近半的人家都翻修新房,越來越多孩童被送進了學堂!”

……

面對現在良好的經濟大環境,而今越來越多的百姓有了盼頭,正在勞作的農夫們亦是不由得紛紛發出了感慨。

生活在這個時代,飛機大炮對底層百姓其實太過於遙遠,最好的日子還是能夠吃飽穿暖。而今穩步發展的大明王朝,卻是讓他們心裡越來越塌實,自然會更加愛戴現在的皇帝。

北京城,清晨的霧氣籠罩着這座古城,而城西的街道正呈現一股肅殺之氣。

一排排的囚車正往西市而去,身後還有一幫被綁着押送的囚犯,近二百號人正被押送刑場。雖然今日已經是斬首的第四天,但事情仍舊沒有徹底完畢。

王增派人行刺皇帝未果,此舉註定是要被株連九族,而其本人更是要接受凌遲之刑,照律應剮三千六百刀。

弘治朝的第一位受凌遲之刑的是原黎朝使者黎廣度,只是那時僅是黎廣度一人受刑,而今受王增牽連的九族人數近千人。

“王增當真是可恨至極!”

“幸好皇帝沒事,不然真想生啖此人的肉!”

“大明好不容易出了明君,不想竟然有如此歹毒之人!”

……

面對這一陣規模空前的殺戮,正在街道圍觀的百姓並沒有絲毫的同情,心裡更多是一種僥倖,同時對王增進行譴責。

“行刑!”

行刑的流程早已經輕車熟路,刑部官員看到成百的犯人被押到刑臺前,便一一覈對身份,而後由臨斬官丟下令牌。

“冤枉啊!”

“我們真的不知情!”

“王增並非我王氏族人,還請法外開恩啊!”

……

在看到落地令牌的時候,王氏族人卻是大呼冤枉起來。

不論是在京城的王增九族之人,還是居住在北直隸轄內束鹿縣的王氏宗親,亦或者是張氏的家族,近千號人已經被押赴京師。

面對着這一場無妄之災,王氏宗族卻是不斷地哭爹喊娘,同時爆出了一個大瓜。

張老太年輕之時生得花容月貌,其實是京城有名的大美人,受到衆多勳貴子弟和年輕士子的追捧。

後來嫁進了王家,但張老太跟王瑛的夫妻感情並不好,甚至後來還一度傳出紅杏出牆之事。

原本這種傳聞不該信,但王瑛當年因軍務在外,結果大半年再歸來的時候,張老太竟然生出了王增。

王增跟王瑛的相貌和體型簡直兩個極端,所以大家紛紛懷疑王增並非王瑛的種,甚至爲此還出現過很大的紛爭。

卻不知其中是否真存在什麼誤會,還是靖遠伯府顧及自己的臉面,最後這個事情是不了了之,甚至禁止大家再談論此事。

十分詭異的是,王增明明從小十分聰慧,亦是早早考取了生員的功名,但竟然成爲了駙馬的重要人選。

本朝的駙馬早已經風光不再,別說出身靖遠伯府的嫡子王增,哪怕普通人家有考取進士功名機會的年輕人都不會選擇入贅天子家。

結果在靖遠伯的運作之下,王增竟然淪爲政治聯姻的工具,讓這個很可能是野種的王增娶了嘉善公主。

現在舊事重提,王氏族人一方面是想要進行自救,另一方面亦將這件被隱瞞了二十餘年的醜聞捅了出來。

這個事情其實已經傳到了宮裡,當朝首輔劉吉顯得態度堅定地道:“這種事情是真是假並不重要,王氏一族的人不管知不知情,王增是否爲王瑛的親兒子,亦得株連王增九族以正朝綱!”

朱祐樘自然不可能開這道口子,若因爲王增是私生子的身份便免除這九族的屠殺,那麼難保有人效仿。

正是如此,哪怕王增真的是靖遠伯府的野種,王氏一族同樣難以逃脫被株連九族的下場。

噗!噗!噗!

刀鋒閃過,一道道鮮血高高濺起。

包括靖遠伯王憲在內的王氏族人無一倖免,這場九族的大屠殺宛如王朝最恐怖的殺人機器,卻是斬得人頭滾滾。

王增需要被凌遲三日,凌遲之刑在今日結束。

面對這種非人的酷刑,他其實亦是後悔了,只是想要說些什麼的時候,喉嚨早已經發不出任何的聲音。

他其實知曉自己極可能是私生子的身份,不過並不打算向命運屈服,一度成爲可以顛覆政權的存在。

只是他終究低估了對手,亦是高估了自己,卻是遭到了最爲殘暴的刑罰,亦連帶着王氏一族和張氏一脈陪葬。

到了這一刻,他雖然亦是感到後悔自己拖累了王氏一族,想要做一個混吃等死的駙馬,但一切終究還是太晚了。

在王增斷氣的時候,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悄悄地離開了,似乎是如釋重負。

“咱們剛回到京城不想遇到這種事!”

“這種朝堂早就該肅清,只是沒有想到這位駙馬如何膽大包天!”“要我說,這個事情恐怕不會這麼簡單,背後沒準還有大人物呢!”

……

王守仁、武靖侯世子趙闊和李言聞同樣來到這裡圍觀,看到刑臺人頭滾滾,亦是紛紛發出感慨地道。

他們三人淪落到荒島,原以爲是在劫難逃,但很幸運地得到島裡女人的幫助,最後成功返回了內陸逃過一劫。

隨着他們三個人平安歸來,錦衣衛百戶程壎的謊言是不攻自破,而他們亦是已經在順天府衙公堂上指證了程壎的惡行。

程壎殘害張鶴齡和張侖等人,亦是被判處了斬立決。只是現在時逢株王增九族,所以程壎是僥倖地多活幾日,過幾日同樣會被推到這裡砍頭。

雖然此次歸來看到眼前的滾滾人頭,但一路北上明顯感受到大明百姓的日子正在慢慢變好,而很多百姓都擁戴着時下的弘治皇帝。

三月中旬,大明王朝出現令人震驚的一幕。

滿朝文武大臣來到承天門前,皇帝亦是乘坐龍輦出現,而迎接的人竟然是一個皮膚黝黑的地方官員。

“臣湖廣總督回京交旨!湖廣田畝黃冊所載3000萬畝,然經臣覈查,所隱田畝9000萬畝,共計1億2000萬畝。”

劉忠一直有着一顆忠君之心,顯得十分激動地上前跪下呈上黃冊朗聲道。

他是弘治元年前往湖廣清丈田畝,而今花費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在湖廣清丈田畝,終於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效。

只是三年的辛苦,非常人所能承受。明明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但兩鬢已經發白,他的臉龐更是被曬得宛如黃土般,整個人像是五十歲的小老頭。

多年的風霜沒有擊倒他,他的眼睛仍舊犀利,而今再度見到皇帝的時候,頓時眼睛已經溫潤了。

他之所以能夠做成這個事情,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正是全拜眼前這位明君所賜,亦讓他劉忠無愧於朝廷和天下百姓。

朱祐樘抓住劉忠滿是老繭的雙手,竟然宛如老農般,顯得情真意切地道:“劉卿,這三年辛苦你了!”

“臣生性愚鈍!幸得陛下器重,方從小小戶部員外郎出任封疆大吏,替大明朝廷清丈湖廣田土。今不辱使命,每一口田皆由臣親自督量,請陛下收此黃冊!”劉忠亦是時時刻刻感激弘治帝的重用,顯得十分感動地呈冊道。

整整一省的黃冊,自然只是一份總綱,郭鏞則是上前收下了這一份來自劉忠整整三年的辛勤成果。

“宣旨吧!”朱祐樘接過總綱看了一眼,便是淡淡地吩咐道。

此時此刻,滿朝文武百官都聚集在這裡,雖然知曉朱祐樘十分器重劉忠,但萬萬沒有想到給予劉忠如此高的禮遇。

郭鏞將準備好的聖旨展開,便是進行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湖廣總督劉忠利民所謀、爲朝廷瀝膽墮肝、忠直不貪,於任期親至田間,清丈湖廣田土……今功績斐然。奉職循理,爲政之先。褒有德,賞至材,今特升任刑部尚書一職,賜大公至正匾,恩蔭一子,欽此!”

“這直升刑部尚書?”

“什麼鬼?大公至正匾?”

“早知道這麼多好處,我也可以!”

……

在場的文武百官看到劉忠得到的賞賜,原本還同情劉忠被曬成農夫,但此刻卻是滿滿的妒忌之心。

朱祐樘敏銳地感受到一些人的妒忌,只是這是他千金買骨所要的效果,同時亦是知曉劉忠所做的事情看似簡單實際十分困難。

想要親力親爲做好這個事情,恐怕不知經歷了多少次風餐露宿,又面臨了多少的危機重重。最爲重要的是,他要頂着多少的誘惑。

而今劉忠所取得的成果,令湖廣的糧稅增加足足三倍,便已經配得上這一份恩賜了。

“臣劉忠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忠亦是沒有想到竟然迎來如此的厚賜,雖然刑部尚書的位置讓他躋身朝堂大佬,但心裡卻是感激於“大公至正”匾。

這三年時間以來,他不辭辛苦走遍了湖廣的各個鄉村,內心從來沒有一絲絲動搖,而“大公至正”四個字是皇帝對他的最大認可。

朱祐樘看着被曬得黑炭般的劉忠,亦是期許地道:“劉卿,湖廣的清丈結束,朕打算推行全國清丈,亦由你來擔任全國總監察,不知你意下如何?”

“臣定竭盡全力而爲,助陛下開創盛世!”劉忠知道清丈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當即便認真地表態道。

三月十八日,朝廷正式頒佈全國清丈田土重造黃冊的政令。

朱祐樘從來都不提弘治新政,只是登基以來卻是一直在悄然改革,致使這個王朝呈現着欣欣向榮的景象。

現在全國一旦全面推動清丈田土重造黃冊,屆時的糧稅必定再上一個臺階,雖然不能跟後面那個朝代相比,但亦能達到三分之一的水準。

朱祐樘倒沒有驕傲於能夠從全國百姓身上得到更多的稅收,卻是始終堅定發展的信念,而目前最重要還是打造東北糧倉。

海西三衛正式納入建州管轄,而建州升級爲東北府,而東北府被規劃爲大明東北糧倉的最重要產區。

山海關守備王震東昇任遼東總兵。

遼東巡撫張錦因軍功晉升,升任遼東總督。

武靖侯趙承慶則是加賜世券,即將來的子孫能夠世襲武靖侯。

……

三月底的時候,滿都海派使者桶哈來到了京城。

滿都海終究是一個成熟的政客,並沒有因爲達延汗的仇恨而犧牲本國的利益,卻是將達延汗的死歸於病逝。

無論她是爲了女兒的安危,還是繼續借助大明豐富的物資壯大己身,都有足夠的理由跟大明王朝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

大明方面雖然根本不懼怕蒙古,但現在的實力很難做到東北和蒙古兩個都要,故而跟蒙古和平共處是最有利的選擇。

朱祐樘冊封達延汗的兒子阿着爲新一任北順王,同時授予滿都海北順國聖王太后的稱呼,由其代理北順國的軍政。

正當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承載着華夏振起希望的明遠寶船卻是迎來了一場狂風暴雨。 

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307章 初雪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7章 帝崩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190章 科技興邦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307章 初雪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
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307章 初雪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7章 帝崩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190章 科技興邦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307章 初雪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