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350億華元大單,初戰告捷!割燈塔國韭菜!
朱仙莊科技園,明亮寬敞的會議大廳裡。
陳延森話音剛落,頃刻間寂靜無聲,衆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在他們眼中,主位上的年輕人,眉宇間雖透着厚重的威勢,稚氣卻尚未完全褪去,可他說出來的話,卻無比霸道。
言外之意,價高者得,誰出的價格高,誰就擁有優先採購權。
至於資金不足的,那就慢慢等着吧!
這一幕讓他們覺得極爲熟悉。
以往,山星、LG、松下、寶馬等公司在面對華國合作商時,也曾展露過強勢的姿態。
可如今,當同樣的強硬手段落在自己頭上時,他們才真切體會到憋屈的滋味。
山田裕貴眯着眼睛,幾次想要起身反駁,但當他瞥見山星、LG、特斯拉的代表神情後,又無奈地按住了雙腿,沒敢動彈。
山星的孫榮振、寶馬的赫伯特、特斯拉的彼得卡爾森心中雖有怒氣,卻也清楚深藍電池對自家公司的重要性。
臉上的表情如常,不敢表露半分不滿。
這一幕,看得比亞迪的汪傳福和寧德時代的曾玉羣暗爽不已,他們可沒少給小日子、燈塔國的電池企業交專利費。
儘管兩人也在努力通過交叉授權的方式,逐步降低專利費佔比,但隔膜和高純度電解液添加劑,還是沒法自給自足,不得不看老外臉色。
“老高,開始吧!”陳延森衝着高偉林吩咐道。
雖然他知道這幫人早就做過了能量密度和使用率測試,甚至是針刺、擠壓、高溫測試,但該走的流程不能少。
看破不說破,對彼此都好。
會場燈光暗了下來,高偉林點了點頭,整理了一下領帶,大步走上講臺。
“感謝各位在百忙之中參加深藍科技的採購洽談會,今天我要展示一項將徹底改變能源領域格局的技術突破——高密度鋰硫電池!”
高偉林慢條斯理地介紹着。
身後的LED屏上,隨即浮現出每公斤600瓦時的醒目數字。
彼得卡爾森見狀,側身看了一眼山田裕貴,特斯拉從松下採購的18650電池成本爲每千瓦時250美幣,低於歐美地區的競品供貨價,可每公斤的能量密度僅有160瓦時。
考慮到衰減和損耗,深藍電池的能量密度幾乎是松下電池的三倍。
一旦特斯拉Model S安裝上深藍電池,便將扭轉公司在北美地區的銷售趨勢,進而扭虧爲盈,推動股價走向更高點。
唯一的問題是,深藍電池的售價標準是多少?
若五倍十倍的上漲,特斯拉也承受不起。
高偉林按動遙控器切換到測試視頻,自顧說道:“這意味着相同重量下,電動汽車續航能增加160%到180%,智能手機的續航能力可提升兩到三倍。”
他特意頓了頓,目光掃過採購商代表,繼續道:“深藍電池經特殊處理,1000次循環後仍能保持80%容量。”
“高總,請問在動力電池上,深藍每千瓦時的定價是多少?”
彼得卡爾森忍不住地擡手示意,出言打斷了高偉林。
一般來說,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定價依據也不同。
電瓶車電池主要看容量、類型和品牌,追求成本和容量的平衡性;
手機、數碼相機電池看能量密度、體積限制、工藝精度,追求微型化、安全性、適配性。
而彼得卡爾森問到的汽車動力電池,更看重能量密度、總能量、循環壽命和安全性等。
高偉林看着彼得,又看了看陳延森,見老闆微微頷首,他才一字一頓道:“每千瓦時400美幣。”
以Model S的60千瓦時標準版爲例,採用松下18650電池組的成本爲1.5萬美幣,換成深藍電池的成本爲2.4萬美幣。
看上去貴了9000美幣,用戶體驗卻提升了十幾個檔次。
60千瓦時的深藍電池重量約100公斤,而Model S標準版目前的電池重量是420公斤。
首先,降低了車身重量,整體能耗下降,實際續航里程可能比420公斤的電池組多出 10%-20%,可形成“高能量密度→輕量化→低能耗→更長續航”的正向循環;
其次,懸掛承載的重量低,轉向更靈活,過彎側傾更小,加速和制動響應更快。
最後,重量更輕的電池組對底盤、懸掛、輪胎的負荷更小,可降低底盤部件的磨損,延長車輛使用壽命,減少售後維修成本。
此外,還能提高空間利用率,電池組越小,頭部空間和後備箱越大,裝載能力越強。
反過來思考,要是把電池組重量提升到300公斤,續航就能超1200公里;400公斤則達1600公里,客戶的續航焦慮也能迎刃而解了。
當然,以深藍電池的定價,400公斤的電池組光成本就得9.6萬美幣。
想到這裡,彼得卡爾森和汪傳福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深藍電池雖好,價格也確實貴!
坐在臺下的陳延森輕輕一笑,每千瓦時的成本僅需140美幣,但並不妨礙他賣400美幣的價格。
2013年的新能源汽車價格可不便宜,Model S標準版在北美地區的售價是67400美幣,85千瓦時的頂配版爲77400美幣。
陳總認爲,兩三萬美幣的電池組,只佔到整車成本的30%剛剛好。
這電池哪裡貴嗎?
如果特斯拉嫌棄,那馬斯克就應該反思,燈塔國的用戶有沒有努力工作?
山田裕貴暗自鬆了一口氣,深藍電池的定價比松下18650貴了60%,多半會打消特斯拉的採購想法。
否則,在續航能力相等的情況下,Model S的價格又得上漲6000到10000美幣。
一味漲價,用戶只會扭頭就跑。
讓他沒想到的是,彼得卡爾森剛把報價發給馬斯克,就收到了同意採購的回覆,對方還提出要追加2億美幣,買下北美地區的獨家採購權。
換而言之,通用、福特和寶馬的電車都沒法使用深藍電池。
臺下衆人各懷心思,臺上的高偉林卻懶得理會,依舊條理清晰地講解着深藍電池的合作模式與收費標準。
採購量對賭,每年的訂單金額低於5億美幣(即125萬千瓦時),需按差額,按每千瓦時50美幣的價格補償。
禁止逆向工程,違約罰金5億美幣起步。
分級供應,合同金額越大、支付比例越高,就先給誰供貨。
捆綁服務,必須使用配套的電池管理系統,鎖定軟件生態。
高偉林面帶微笑,談吐比誰都溫和有禮,話裡的倨傲卻比誰都濃重。
緊接着,他又分別介紹了手機、數碼相機、電瓶車領域的定價原則。
心動的品牌方有不少,嫌貴的也大有人在。
但陳延森根本不在乎,他的本意就是想淘汰訂單少的小角色。
第一批貨得賣給最有錢的冤大頭才行!
等再收購幾座原材料礦,生產工藝優化成熟後,再逐步降低供貨價格。
畢竟每千瓦時400美幣的價格,確實不適合未來的電動車市場。
只有降到300美幣甚至200美幣,纔有可能實現大規模出貨。
半個小時後,高偉林施施然的下臺,回到自家老闆的身旁落座。
陳延森重新起身,緩緩說道:“認可深藍電池合作模式的朋友,請留下。” 沒法接受的採購商,也可以滾了。
陳總是個厚道人,知書達禮,難聽的話通常放心裡。
可他此刻的神態,分明透着不容置喙的強硬。
山田裕貴理了理衣服,冷哼一聲,帶着隨行人員,徑直離開了會議室。
“把松下拉入黑名單,三年之內,杜絕任何形式的商業合作。”
陳延森壓低聲音,對着高偉林說道。
聲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讓所有人都聽見。
LG的採購代表剛想站起來,一聽這話,連忙又坐了回去。
狗日的陳延森,哪有你這樣的生意人?
雅迪和愛瑪電動車的老闆,原本想開口殺價,見此情形,立馬打消了念頭。
眼觀鼻、鼻觀心,一聲不吭。
另一邊,走出會議室的山田裕貴一臉茫然。
他本以爲在自己的帶動下,其他公司代表也會相繼離開,以此向深藍電池施壓,達成降價目的。
但他等了十幾分鍾,始終看不到一個人。
玩砸了?
山田裕貴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沉吟片刻,他又折返了回去。
“山田先生是找不到園區出口嗎?老總,找人送他出去。”陳延森戲謔地調侃道。
在場的海內外同行都笑吟吟地看着山田裕貴,那神情,儼然是在看一個小丑。
山田裕貴要是乾脆走了也就罷了,現在硬着頭皮跑回來,實在太丟人了。
“園區出口?陳總,我想您誤會了,我剛纔尿急,還望見諒。”
山田裕貴身體前傾,臉上堆着討好的笑,連忙鞠躬解釋。
說完,不等陳延森做出反應,便立即返回座位。
動作之快,臉皮之厚,讓人歎爲觀止。
陳延森冷笑,沒再搭理對方。
接下來,特斯拉、寶馬、山星、LG、比亞迪、愛瑪和雅迪等十幾家公司,均與深藍科技簽訂了採購合同。
對於彼得卡爾森提出的獨家採購報價,陳延森直接拒絕,即便對方將價格擡高到2億美幣,他也不爲所動。
愛瑪和雅迪的採購金額未達要求,只能選擇聯手採買。
超高續航能力的深藍電池,可以幫助愛瑪和雅迪進入高端電動車領域,掌握更高的溢價空間。
反正他們可以把成本轉嫁到買家身上!
寧德時代的曾玉羣本想從陳延森手中拿到深藍電池的專利授權,但被回絕了。
整個電池生產的過程,從設備到工藝、原材料等各個方面的佈局可以複製粘貼,加上深藍電池有深城的大力支持,2到4個月就能進入投產期。
短時間內,陳延森都不會對外授權專利。
直到下午五點,採購洽談會才結束,七成的採購商都被淘汰了,最終簽了11份合同,累計合同金額爲57億美幣。
晚上,陳延森在空中花園設了晚宴,曾玉羣全程心不在焉。
好在深藍電池售價高,寧德時代仍有生存空間,但未來呢?
第二天上午,深藍電池新任CEO馬志奧宣佈:深藍電池一期工程已全面投產,二期工程將於10月投產。
馬志奧是橙子手機工廠自己培養出來的管理人才,今年三十九歲,畢業於滬城交大,原先是深城物化所的工學博士。
懂技術,也懂管理。
半個月前,陳延森曾親自與他面談,發現他履歷、能力、智力和情商都不錯。再三考慮後,陳延森放棄了社招空降的想法,給了“自己人”一次機會。
畢竟馬志奧已在橙子手機工廠任職兩年,歸屬感更強。
“總價值超350億華元!深藍電池初戰告捷!”
“百億大單!鋰硫電池爆單!”
“出手就是王炸!深藍電池拿下特斯拉、山星、LG等公司訂單!”
“驚!中東儲能大單來襲,或將超過500億!”
一時間,全網的熱搜都爆了。
動不動就幾百億的採購單,把網友都嚇壞了。
剛準備啓程回深城的汪傳福,雙眼瞬間就紅了,羨慕到不行。
他想了想,掏出手機開始找關係。
他心裡清楚,以深藍電池的產能,絕對吃不下這麼多訂單。
和他有着相同想法的人還有曾玉羣。
兩人不約而同地發動人脈,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與此同時。
遠在大洋彼岸的馬斯克,在得知合同簽訂後,第一時間拿着PPT,公佈了Model S Long Range版,即長續航版本。
搭載160千瓦時的深藍電池組,續航可達1200公里。
“160千瓦時?那電池不得有一噸重?這玩意能跑得動?”
“深藍電池的能量密度是松下電池的三倍,160千瓦時的深藍電池組,重量還不到300公斤,比原來60千瓦時的版本還輕了120公斤。”
“售價15.9萬美幣?狗日的馬斯克,去搶好了!”
北美地區的網友在Facebook和Mimo的評論區,議論紛紛道。
但在2013年敢買Model S的用戶,還會在乎價格嗎?
15.9萬美幣,續航1200公里。
7.7萬美幣,續航500公里。
北美的土豪壓根不帶猶豫的,轉頭就下了訂單。
當然,對於價格敏感的用戶,馬斯克也推出了相應的60千瓦時、80千瓦時版本,與之前的松下電池組相比,只貴了9000美幣到12000美幣,續航卻提升了15%,絕對物超所值。
在特斯拉還沒進入華國市場前,陳延森便借馬斯克之手,狠狠割了燈塔國的韭菜。
(本章完)